每位作家的创作都是不同的。
从我已经出版的几十部著作看,它们相互间几乎毫不相干。比如,我在大学时代就出版训诂学著作。我写小说,深深扎根于吴越地带,所以,那浓郁的吴越语言被评论家们称道,但有评论家认为我搞古文是“不务正业”,要不然,吴越小说会写得更好。然而,我酷爱文学与历史,我把苏州园林置于历史人物命运的起伏之中,出版的《历史沉钩》在纸质书不景气之时,仍有很好的市场,还被译为外文在国外专业出版社出版。当然,我还有一些读史的随笔也得到了读者的青睐……
这本书,更是自我挑战的结果。我从小近古文,后抽空研读《吕氏春秋》,计划出版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吕氏春秋全释》。不料,作家出版社发起这套丛书的创作出版工程,我不自量力地参加到选题竞争中,竟然也就中标,竟然也就花三年时间来慢慢地啃这块“排骨”!现在,交卷了,我还是没放下心中的忐忑不安,我在等待读者的判决……
从上述的情况看,我应该是一个不断向自己挑战的人,但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或者说“自信心并不坚强”。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人活着,就是要不断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我相信,百年之后,许多部写管仲的书都列于苛刻的读者面前,这部《管仲传》仍然会在大家的视线里,毕竟我整整写了三年,而准备工作就做了二十多年。
非并历者,隔靴之痒难搔。
2014年10月9日凌晨
于紫金山南麓文华园北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