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在管仲为“尊王攘夷大一统”谋划新的宏伟蓝图时,一个人的出现,加速了他这一计划的进程。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周惠王姬阆的大儿子、太子姬郑。他悄悄派人赶往齐国,向齐桓公禀告父亲姬阆欲废他而改立惠后之子带为太子的事。齐桓公不敢相信,难道曾经深受“废长立幼”之害的姬阆,不吸取子颓事件的教训,晚年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此事当然要管。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周天子不是诸侯,不能你说管就管。齐桓公犯起难来。他决定朝议此事,交给大臣们讨论。
一堂文武都热闹起来。高傒虽年高,对于动武的兴趣仍不减当年。他提出,组织联军去成周。
齐桓公看看管仲。管仲感觉到齐桓公又想动兵了,自己再不说话,朝堂之上就会涌现一大批好战分子。他赶紧出列奏道:不可单凭此一言就盲目出兵!你们想过没有,去的是什么地方?天子足下!此举明明就是弑君谋反!使不得,使不得!
隰朋拉上王子城父高喊支持管仲。高傒见状,赶紧说自己年事已高,话语不当,请相国谅解。
齐桓公起身走到管仲身边,谦恭地问:依仲父如何才是好?
管仲说:这事交给我吧!说着,与齐桓公对视一眼。齐桓公从这一眼里明白了什么,转过身说:那就烦仲父全权处置。众爱卿如果没别的事,就退朝吧。
朝议的事,往往会泄露天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齐桓公自然明白管仲的意思。退朝后的管仲与齐桓公商定,由管仲去与周太子姬郑派来的使者密谈,然后向可靠的诸侯发出会盟请柬。一切都在密谋中,暂不外传。
齐国宰相管仲向可信任诸侯所发请柬的内容,历史没有记载,如今无可再查。历史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连串故事。首先,这件事周惠王姬阆知道了。必须让他知道!管仲说,我们是为周天下着想,光明磊落,不必掩掩藏藏,就以齐侯的名义向周惠王提出诸侯各国委托齐侯请求见太子。
周惠王姬阆问周公忌父(宰孔):这是怎么回事?
宰孔是不可能把实情告诉他的,从某种角度讲,宰孔也是反对“废长立幼”的,他推说:正常情况下,太子也是应该与诸侯经常见见面的,利于他以后的执政。
周惠王说:我已经决定废掉郑而立带了,你看这事怎么办?
宰孔知道,姬阆决定的成功率不在他自己手上,而在齐侯等诸侯的态度。所以他说:这就更应该让太子与诸侯见面,让太子以仁孝来劝说诸侯支持你的决定。阻,反而不好。
周惠王采纳了宰孔的意见,将太子郑喊来,告诉他:你去参加首止的会盟,并代表我警告齐侯,不要掺和天子家的私事!你不听话,我就将兵权交给带,你看着办!
当姬郑离开成周前往首止时,周惠王命令宰孔前往郑国。郑国现任国君是当年扶他上台的姬突的儿子踕,他认为,让郑踕替自己教训姬郑,应该没问题。
宰孔赶到郑国时,郑伯姬踕已经上路赶往首止。宰孔急了,让车夫紧赶,在首止会盟的客栈前赶上了郑伯姬踕。宰孔策马将车赶过去,在客栈与郑伯车队中间停下。郑伯的护卫过来呵斥,眼尖的郑伯姬踕一眼看到车上的周公忌父,忙上前施礼问安。
两人就在路边说话。
宰孔:您这是赶哪儿去啊!
郑踕:参加齐侯的会盟,说是有要事相商,不能不到场。不知道是什么重要的大事,刚刚对楚动过武,他这又是想干什么呢?
宰孔看看左右没人,便把周惠王“废长立幼”的事说了,并问:您听说了吗?
郑踕一听,急切地问:真的吗?
宰孔:真假都在天子肚皮里,我也不好怎么说。天子说太子郑不听话啊!说到这里,他又问郑踕:伐楚后,你在楚与齐这两大强国之间,感觉如何啊?
郑踕何等聪明,点点头叹声气:从郑国跑到首止来会盟,赶上天气不好,胸闷气喘……
宰孔明白地点点头:那还是身体重要啊!
郑踕说:是啊!这么说,如果是这么一件事,我以为天子家的私事,还是少管为妙!说完,与宰孔双手揖让,转身上车,让车辆转回头朝来的路上奔驰而去。
宰孔送走郑踕,一回头,看到了走进客栈的太子郑,顿时一怔。以为眼花,再细看,果然是姬郑。想说什么,想了想,赶紧上车,让车夫猛抽马,飞驰而去。
这一幕让管仲派在路边打探的细作摸得一清二楚,立刻报告了管仲。管仲没把细作的话告诉齐桓公。他深知郑踕没进客栈没照面的事一旦传开,谁都会找借口走掉!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是管天子家的事!
第三天,管仲看到鲁侯申、宋公御说、陈侯杵臼、卫侯毁、曹伯昭公班及许国新侯都到了,便建议齐桓公开始。齐侯不急地说:郑伯姬踕可是个重要的人物,少他不行吧!
管仲暗示道:郑伯迟一点,一定是路上耽搁,还是先议起来,边议边等吧。
齐桓公明白这话里有意思,也就顺他的话对大家说话,适时把太子郑隆重推出。
太子郑一出场,各诸侯都施礼请安。太子郑事先经管仲调教了一番,明白这场戏演得好坏,关系到自己能不能登基做周朝的王权接班人,自然是倾注了全部心血进行“排练”!
太子郑一把鼻涕一把泪,把事先编好的激情文章,演绎得淋漓尽致。诸侯群情激愤,但是,毕竟诸侯都有自己的考虑,觉得掺和天子家的私事总是不好,万一真是王子带执政,日后的小鞋穿起来可是难脱的!干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关键时刻,管仲暗示齐桓公让大家重温姬阆当年上台的故事。齐桓公就不客气了,他大声疾呼道:当年郑侯能够将他姬阆扶上位,我们为什么不能?
管仲插嘴道:华夏之中国,之所以能为中国,乃以有父子君臣之大伦,一失则成夷狄矣。齐侯约请会盟首止,绝非齐之私利,乃不愿再见釐王胡齐五年(前677)故事。
诸侯原本也是看风向使舵,见管仲如此说,便有大胆的问:我们组织联军去讨伐,兵入成周,那是什么行为啊?
管仲代齐桓公回答大家:我们不派兵,不组织联军。天子废太子立幼的事只是太子现在到这里来告诉我们,还没形成事实,没形成的事,都不能作为正式的借口。如果我们动兵,那是犯上,万万不可!
诸侯都觉得有道理,便问良策。
管仲:我们要会盟成书,以书呈天子戒勉。
宋公御说:历史上有先例吗?
陈侯杵臼附和道:历史上有的事,我们可以做。没有的,那就要慎重。
管仲:当年商汤王履死后,伊尹辅商历经外丙、仲壬两朝,后又做了汤的长孙太甲的师保。“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1]
管仲从怀里拿出事先拟好的会盟上天子书,将会盟的原因一一叙说详尽,其最重要的就是请周天子姬阆遵循周礼,切不可废长立幼,丧失天子在天下诸侯面前的威望!大家听完久久无语,旋即击掌齐呼:好!不动干戈,以理服人,齐相此举,开天下大事之先河。
这是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八月,在首止一家客栈里发生的故事。
诸侯一一在这份上天子书上画押。交到齐桓公手上时,有人说了一句:还少郑伯姬踕!
管仲明白这话里的意思,故意激将齐桓公说:是啊!如果没有郑伯的签字,分量少一半。
齐桓公问:依各位怎么办?
诸侯都在会盟书上签字画押过了,个个都想早点退出这是非之地,故不约而同地表示:郑伯姬踕那点小事,还是齐侯你自己看着办吧!
管仲赶紧暗中拉拉齐桓公的衣袖,对大家表示感谢,送客。
二
郑文公姬踕回到国内,大夫孔叔知道后,对他说:这样的事不好啊!国君的行为是不可以随便的,轻则失亲,引发患难啊!
八国会盟书上,只有七国的签约,明显不全。怎么办?管仲决定亲率一支队伍前往郑国交涉。管仲做事缜密细致,他已经得到消息,郑文公回国后遭遇众臣不满,立刻派人私下带礼前往郑国拜见孔叔,希望能够成全首止会盟八国盟约上的事。孔叔一口答应。
得到了孔叔的认可,管仲带陈完前往,甯戚率一支千人队伍随从。这个队伍里秘密地藏着一个人,那就是周朝太子姬郑。
到了新郑城外,管仲安营扎寨,然后向郑文公送函,告诉他:齐师前来问责你逃避首止会盟一事,请你作出回复!这是前遣,联军在后面。
郑文公问大臣:谁愿意代表我先去城外与管仲见面?
众臣中无人敢与管仲见面,只有孔叔勉强答应可以一试。郑文公便命孔叔代表自己前往。这私下已经说好的事,自然在客栈里要来一场“演出”,是给孔叔的随从们看的,回去好对郑文公交代。果然,郑文公感觉孔叔带回来的消息对自己与郑国没多少危害,便选个好日子前往管仲下榻的客栈里补签了字。管仲见首止会盟有了一个圆满结果,很是高兴,告诉郑伯姬踕:周天子家的事,说好管也真好管,我可以说,就凭这书,太子郑的屁股就不用挪席换座啦!
郑文公听他这么说,心里懊悔不迭,连连怪自己乱听人话,以致得罪了齐伯与相国。管仲知道此是用人拉人心之际,也就多多给他灌足米糊汤,不让他再倒向楚。并告诉他:以后齐侯有什么事,都会喊上你的。太子郑几次想出来与郑文公见面,因为管仲事先有话,你太子的行动属于最高机密,不能外泄,否则性命攸关!太子郑只好听任管仲的安排。
管仲派人送十万急件给齐桓公,告诉他:郑伯姬踕已经在八国会盟书上补签了字,现在我就将这书送给周天子去,可以肯定,周天子不会再做“废长立幼”的蠢事啦!
果然,管仲的队伍到了成周,周惠王派宰孔亲自来到城外迎接。两人见面,宰孔私下问管仲:太子一同来了没有?
管仲笑笑:来了怎么说,不来又怎么说?
宰孔:最好没来。寡不敌众。
管仲:来了又怎么说?
宰孔:来了,那就坐席无虚啦!
管仲笑笑:请宰孔带我去见天子。宰孔答应,并准允篷车随行。队伍到了宫门口,宰孔安排管仲与他一起先入宫,侧室朝觐天子。其他人在宫门外候旨。管仲事先安排甯戚在他入宫后派人悄悄将太子郑送到太子府。管仲随宰孔见到天子姬阆时,姬阆已经病得不轻,神志还是很清醒。惠后随在左右。惠王让管仲坐下。管仲没坐,说:我是代表齐国向周天子进书来的,请在这里按周礼进行。惠王看看惠后,惠后没有离开的表示。管仲咳了咳,又道:周礼乃天下之法规,任何人都不可以逾越。天子如果疏忽,太史会记下来的。
惠王只好对惠后说:你们统统离开。
等屋里只有宰孔与管仲时,管仲没马上将上天子书拿出来,而是给周惠王好好上了一堂课,重温了当年的旧事,说得周惠王号啕大哭,连连向管仲认错。管仲知道此事有定准了,朝宰孔暗示,宰孔立刻到门口秘密着人把太子郑喊来,也把太史、三公请到场。自己守在门口,以防万一……
屋里的管仲已经将八国诸侯上天子书呈给周惠王。周惠王阅后,心境平稳了许多,知道如果换太子,势必会遭到这八国诸侯的责难。若是带为王,日子不好过在次,且性命攸关。他当下表示接受八国诸侯的劝阻,现在就将王玺传给太子郑。到了这时,管仲才向门口抛去眼色,那门口是他带来的随从,立刻告诉已经站在门外的宰孔等人,可以进来。
为了稳妥地把事办好,惠王亲自下旨将带外派,减少带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惠后虽然隐约猜到管仲的到来可能与太子郑有关,但她不相信一个管仲能来干涉天子家的私事。当她知道惠王在病榻上对着三公宣布了王位传给太子郑的消息,这下真急了,赶紧去找带。带不在家中。她急急赶到周惠王面前,已成事实。她能如何?只能用妇人的手段去折磨周惠王。而姬郑此时也不示弱,派了护卫日夜不离地守着周惠王。宫中任何消息对外全部封锁,惠后连想喊儿子带来,都没办法。
三
齐桓公干涉周天子家事的消息不胫而走。
楚文王坐不住了,立刻让斗穀於菟发兵攻打弦国。弦侯从来对楚不屈服,奇怪的是也不设防,只是与道(今河南确山北)、柏(今河南舞阳东南)、黄(今河南潢川西)结姻,以联姻形式相互保护。斗穀於菟掌握了弦侯的弱处,早早将兵悄无声息地运到弦邑城外密林里隐藏起来,趁着一个雾重的早上,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弦国。弦侯连喊叫都没来得及,更不用说让周围国家集兵支援,只身逃往黄国避难。好在黄国早在周惠王十九年(前658)就与齐国结盟,楚不敢轻率进攻黄国。
消息传开,楚国与中原接壤之地的江(今河南正阳南)、道、柏纷纷向黄学习,向齐国靠拢,寻求齐国的保护。
这件事还影响了另一个人,他就是晋献公诡诸。
晋献公诡诸见齐桓公会盟八国诸侯干涉周天子事,烈士暮年顿时热血沸腾,壮志不已。他不思如何向齐桓公学习,而是看好了虞、虢两国,认为通过这两国,他才能扫荡中原驰骋万里无阻挡!
地处黄河南北的虢国(今河南三门峡一带),是晋国向中原发展的首要障碍。晋献公决心灭虢。但灭虢须经过南部边境的另一小国虞(今山西平陆境内)。虞、虢两国唇齿相依,关系又十分密切,都是周王室亲近的小国,晋献公多年来一直为此犹豫不决,迟迟未敢下手。五年前,齐桓公举联军伐狄的时候,晋献公诡诸就曾经认为时机到了,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那一刻,大夫荀息当即献计,请晋献公用北屈的良马、垂棘的玉璧,献给虞君,假道虞国而伐虢。晋献公舍不得宝马和玉璧,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