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
血能载气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需要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它们生成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能生血,还包括营气在血的生成过程中的作用。营气与津液入脉化血。
气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气虚亏,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退,易导致血虚的病变。临床治疗血虚常以补气药与补血药配合使用,依据正是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和肺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调畅。
气充盛,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反之,气亏少则无力推动血行,或气机郁滞不通则不能推动血行,两种情况都可导致血瘀的病变。
气的运行发生逆乱,升降出入失常,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导致血液妄行。例如,气逆者血随气升,气陷者血随气下等。
临床治疗血液运行失常,常配合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正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3.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为脾的统血功能。若脾气虚弱,失于统摄,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病变,即“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相应地,治疗此类病变,须用健脾补气的方法,益气以摄血。临床处理大出血的危重证候时使用大剂补气药物,依据也是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血能养气
血能养气,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有赖于血液的濡养。血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所以血足则气旺。反之,血衰则气少。血虚的病人每兼气虚的表现,原因就在于此。
2.血能载气
血能载气,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并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大失血的病人,气随之大量丧失,往往导致气涣散不收、漂浮无根,这种失血导致的气脱病变称为“气随血脱”。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类似气与血的关系。
1.气能生津
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气的推动。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活动后,其中精微部分被吸收,化生津液以输布全身。在这个过程中,以脾胃为主的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至关重要。脾胃等脏腑之气充盛,则化生津液充足。反之,则化生津液的力量减弱,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治疗时可采取补气生津之法。
2.气能行津
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及排泄,有赖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具体即如前所述的津液输布及排泄过程中脾、肺、肾等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化无力或受阻,可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称为“气不行水”或“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影响,常并用利水湿、化痰饮之法和补气、行气之法。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都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3.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作用,能防止体内津液无故流失,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控制维持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例如,卫气司汗孔开阖,固摄肌腠;肾气固摄下窍,使膀胱正常贮尿等,都是气对津液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若气虚亏,固摄作用减弱,则造成多汗、自汗、多尿、遗尿、小便失禁等症,临床常用补气之法治疗。
4.津能载气
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津液的丢失,必然导致气的损耗。例如,暑热病证不仅伤津耗液,而且气也随汗液外泄,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的气虚表现。大汗、大吐、大泻等导致津液大量丢失时,气也随之外脱,称为“气随津脱”。所以临床使用汗法、下法和吐法,必须有节制,中病即止,切勿过度使用而导致变证。
津行则气行;津停则气滞。“津停气滞”与前述“气不行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临床中为了提高疗效,常同时使用利水药和行气药。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均属阴。二者在生理上互相化生,病理上也往往互相影响。
血和津液,都由水谷精微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津液渗注脉中,与营气结合,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饮食摄入不足,或脾胃功能虚弱,或大汗、大吐、大泻,或严重烧烫伤时,脉外津液不足,不仅不能进入脉内补充化生血液,脉内津液反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的亏耗,导致血液亏少、血液浓稠流行不畅。这种情况下不可使用放血或破血疗法,以免加重血液、津液耗伤。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汗者无血。”
脉中津液可以渗出脉外而化为津液,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津液可化为汗液,排泄于外,所以又有“血汗同源”之说。血液亏耗者,尤其是失血病人,由于脉中血少,脉外津液进入脉中,导致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现象。这种情况下不可发汗,以避免津液、血液耗竭的恶性后果。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伤寒论》也特别指出,“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第四章 经络
1.经络的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的名称、命名规则、走向与交接规律、流注次序、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部位、生理功能。
5.经络的作用。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它不仅是针灸学、推拿学、按摩学及气功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