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6日,胡耀邦在浙江********王芳等同志的陪同下到莫干山视察,在华厅会见了部分山上休养的老干部,以及山上旅游的群众。华厅为此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华厅也从此成了一个着名的风景点。
据说华厅造了3年才完成,也就是说潘梓彝1930年建了颐居后,第二年就开始建华厅了。有人说‘潘梓彝造华厅是给当尼姑的小老婆设的佛堂。依我看潘梓彝既不会有尼姑小老婆,也不会把华厅作佛堂。华厅不过就是潘梓彝接待客人,吟诗作文的地方罢了。
当然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1937年潘汉年、******与******、张冲在白云山庄谈判,为什么潘汉年不借住到其兄潘梓伟的别墅中,却要国共两党人士同居一楼?难道机密不能泄露,抑或是国共两党人士除了政见不同,还有私人交情需要住在一起把酒言欢,互相沟通?
潘家园林在莫干山别墅中算是一流的别墅和园林。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造,一切还是20世纪30年代的那个样子。如果你到莫干山,去92八颐居别墅看风景,那么不仅能游览荫山洞、华厅,还能领略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旧风貌。假如你运气足够好,能看到日出日落,那便是莫干山最雄伟的风景了。
华厅,原称”花厅“,后改今名,取《诗经》”桃之夭夭,约灼其华“之意。民国二十三年(1934)潘梓弈建造,为中国古典式建筑。周围多植桂,金秋季节,幽香敦人。厅内曾设茶室、书亭、照相馆,今为竹类陈列馆。
田庄和郁达夫的不归路田庄来作客,本意为逃名。坐卧幽篁里,怡然动远情。
―郁达夫《游莫干山口占》
莫干山271号别墅并不是郁达夫的,郁达夫不过在1917年游莫干山时住过而已。271号别墅建于1904年,是莫干山除贝勒1896年建筑的545号别墅后,最早一批美式别墅之一。它的业主是美国人伍约翰。伍约翰那时候若不来莫干山避暑,就把房子出租,并取名为”滴翠轩消夏社“,又名”中国客栈“,专门赚中国人的钱。如今许多美式别墅早已纷纷倒塌,271号别墅却依然极有风韵地坐落在那里。它已有98年历史了,郁达夫住在那里的时候称它为”田庄“。
田庄与众不同,它的外墙用清一色的鱼鳞木板叠成,顶、枪、披、柱分别呈方形、圆形、菱形、扇形,颇有点中国传统木屋的结构,却又多了许多几何图形,因而使这栋别墅至今看上去依然非常独特、新颖。郁达夫1917年游莫干山时,22虚岁。而且是从日本回乡探亲后,逃避母亲为他选的未婚妻孙荃,才独自上莫干山来的。在莫干山上他尤其喜欢竹,独行竹林里时萣忘了回归的路。于是作诗一首曰:”田庄来作客,本意为逃名。山静溪声急,风斜鸟步轻。路从岩背转,人在树梢行。坐卧幽篁里,怡然动远情。“所谓”远情“就是指留日同学郭沫若,还有他的大哥郁曼陀等。
应该说271号别墅离376号天主堂不远,那时候郁达夫虽然不信教,但也会去那里转转,看看建筑。天主堂由美国人建造,它的长度和宽度足足可容纳数百人;正门镶嵌的教会图案由大理石雕成堂内的拱顶神圣而高不可攀。不过与德国科隆、法国巴黎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等地的大教堂相比,376号天主堂便微不足道了。说实话,我特别喜欢注重竖向效果的高耸入云的塔。塔尖隐没在云雾里,给人以神秘感。相比之下,中国古建筑却不注重竖向效果,欠缺直指蓝天浮云的勇气,故少崇高感。因为只有与天空的无限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才会在人心中激起一种崇高感。
大教堂崇高、神圣和庄严的建筑风格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让千百万信徒形成一个有关上帝威严和全知全能的概念。上帝至高无上的威严是通过教堂建筑的高度、厚重和内部空间的幽深来体现的,当然还要通过管风琴、唱诗班和半明半暗的烛光,来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这氛围当年在376号天主堂也许吸引过年轻的郁达夫。
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重量级人物,1952年他与大哥郁曼陀都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这些天我想写他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与郭沫若同是创造社成员,又是好朋友。郭沫若1959年来莫干山住过的雄庄,如今山上众人皆知;而郁达夫1917年住过的田庄,却由于年代久远,无人知晓了。
一、留学日本郁达夫1913年随长兄郁曼陀和长嫂一起到日本,他在日本一共学习了10年。最早进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与郭沫若、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学医科。1915年冬天,郁达夫离开东京一高到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改学经济学。这所学校坐落在离市中心约两三里远的东乡区,这样他觉得能够少受些日本人的轻视。在此期间成仿吾、张资平等曾到名古屋看郁达夫;而郁达夫的住宿由于租金缘故经常变动,找他通常要找半天时间。
1915年夏,离开东京三年半的郁达夫,以优异成绩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也许搞医学太憋闷,而经济学可以实业救国。郁达夫选择经济学,一定有他的道理。1919年10月,应长兄之邀,郁达夫回北平参加外交官考试。然而匆忙之中,一方面没有很好准备,另一方面也不知走门径,所以没有被录取。这对一心想当外交官的郁达夫来说打击很大,使他一下对从政感到了失望。于是回日本后,便一心钻研学术与文学,并从经济学转向文学。
1920年初经田汉介绍,郁达夫认识了他很崇拜的日本现代着名小说家佐藤春夫。佐藤春夫后来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过中国,由田汉、郁达夫陪同左右。应该说郁达夫与田汉、郛沫若等,从同学到结为战斗友谊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他们成立的创造社,也曾受过日本文艺社团的影响和启发。
1920年暑假,郁达夫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下,不得不在7月14日那天由横滨坐船回国,与孙荃正式结婚。当然这是郁达夫迫不得已的事,按郁达夫的说法便是:”孙荃带着自己的箱子,来到郁家做了冷淸清的媳妇。“结婚后3大,郁达夫一直想重登莫干山。但终因新婚,马上离开妻子无法向母亲交代,于是勉强度到暑假结束,便立即回日本。此时他与成仿吾热衷于研究托尔斯泰;同时他还写信给郭沫若说”打算读完托尔斯泰全部着作“。郁达夫完全跳跃在文学之海、思想之域里。也许太用功了,终因病住进了医院。
1921年7月郭沫若从国内回到日本,到东京一家医院去看望了病中的郁达夫。郁达夫后来把此事写成小说《友情和胃病》。应该说郭沫若的到来,给郁达夫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快乐。那时当郭沫若说要办《创造》杂志缺钱时,病中的郁达夫连忙从口袋里拽出一些钱,共50块给了郭沫若。郭沫若离别时,他们互道珍重。3天后,郁达夫出院了。
1921年8月,郭沫若写信给郁达夫,催他到上海接手郭沫若在创造社的工作。9月初,郁达夫到上海首先在《时事新报》第一版刊登了”纯文学季刊《创造》出版预告“,并在预告中说:”自文化运动发生后,我国新文艺为一二偶像所垄断,以致艺术之新兴气运,澌灭将尽。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主张艺术独立,愿与天下之无名作家共兴起而造成********之国民文学。“这是当年震惊文坛的文艺运动新主张,它打破了旧权威的垄断。后来《创造》杂志,一炮在文坛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