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蓓蕾,世外的舍园
纪广洋
每个善良女性的心灵都是一朵蕴馨涵香的蓓蕾,每个优秀女作家的内心都是一处别有洞天的僻景幽园。走目赏读李舍的新书稿《舍檐低语》,一如走进别有景观的世外舍园。
在结识李舍之前,我早已在无数的报刊杂志上欣赏过她的众多美文;在详阅这部书稿之前,我有幸在云台的名山秀水间聆听过她的妙语和笑声。曾为有这样的作家朋友而荣光,曾为有这样的老乡而自豪。
“舍檐低语”的书名让人联想到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联想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桃林御花园。更让人联想到女作家本人的芳名,以及芳名倩影背后的深舍幽园、闺房书案,再及书案键盘上纤纤玉指下敲打构思出的颖思美文、锦绣华章。
其实每篇作品、每本书都是世界之外的世界,它们通过作家的灵心和巧手从现实尘世中脱颖而出,丰富着这个世界、美化着这个世界、祁颂着这个世界。在李舍的这部珠珍玉贵的书稿里,有篇佳作的题目就是《世界之外的世界》。她写到:“在这个世界之外的世界里,有我诗意栖居的灵魂。它是我最好的倾诉对象;它是我脱离世俗后悠然飘逸的思潮;它是我聊以自慰的最好工具;它是我不需言语便可会心的佛;它是我声应气求之夫……它有闲看云朵、静观落花的雅趣,它有山高水长的情怀……”
她的这段妙述尽管不是针对她的这部书稿的,但却巧合而恰如其分地概叙括述了这部书稿的诗意所在、意趣所在。
如果把李舍的这部书比喻成个舍别院或桃园芳林的话,似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院别园区游旅浏览:
一是关于爱心和孩子的。书里的篇什有不少是关于孩子的,有关于她自己的孩子的,也有关于别人的孩子的,女性特有的爱、作家特有的情怀在字里行间葱茏葳蕤。
开篇的《舞动的青春》,浓墨重彩、深情厚意地关注、牵念着一个身患绝症的十五岁少年。“这个少年叫子尤,7岁开始试笔,8岁开始写作,小说、散文、随笔、现代诗、杂文,无一不猎。”可惜,这个少年命运多舛、重病缠身。千里之外的李舍、千里之外的女作家,为他惋惜、为他祈祷、为他揪心。她把一颗善感多愁的挚爱之心绽放成人间最美丽最珍贵的花朵,一如天际绚丽的瑞云。在接下来的篇章里,她这样写到:“子尤,你大概想不到,在2007年的情人节之夜,36岁的我怀揣一颗少女之心,悄悄地来到你的博客,静静地赏读你的博文。自从了解到你的事迹后,心里就再也没把你放下,去年我写了篇《舞动的青春》发表在湖南的《初中生》杂志,后又被《世纪图书馆》选为初二语文时文阅读……今夜,我也伪装成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手拿一朵玫瑰默默地站在你的床头,亲手送给你,可爱的子尤。”(《送朵玫瑰给子尤》)
如此的芳心善举、如此的妙曼笔致,目之所至,难免不让人怦然心动、肃然起敬。
在有关她儿子的篇章里,一个女性、一个母亲、一个作家母亲的天伦柔情,表现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当然,在她细腻甚或是沉溺的悠悠母爱、眷眷亲情里,也不乏智慧的韶光和颖悟的亮堂:“等儿子忽然顿悟,去写作业了,我却迷惘了。又乱想了,这圆心角多像人心的角落啊!在你的人生轨迹中,你的心有多大,宽容就有多少,明媚的阳光就有多少。否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就会随时增大。那么,我们何不乐观地对待人生,有颗博爱宽广的心胸,而不去计较人生中的阴影部分呢!”(《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就是光耀家庭、辅佐社会,从而感化当今、荫庇后代的知性女子知性母亲。
二是关于亲情和乡情的。李舍把这部分篇章归纳为“亲情无涯”,这部分篇什,有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也有牵心而扯不断的乡音、乡土、乡情。女性特有的挂怀、作家特有的善感,凝聚、挥洒成沉甸甸的忱思和飘悠悠的逸念。
从《母亲的短信》到《心中的莲花》,从《春荒》到《断乳的乡愁》,从《用柳条串起的岁月》、《梦里依稀乡村夜》到《拣拾记忆中的温暖》……来自乡土、供职矿业,扎根民间、绽向天宇,千般情思万般爱怜的女作家啊,心底、身后的牵念历历横亘成故乡的近水和远山。
“现在生活好了,多么渴望母亲能再浪漫一下,像小青年一样和老父亲短信传情。多么渴望沉默了半个世纪的他们,能再对彼此输出‘我爱你’的信息。”(《母亲的短信》)作家的心底和笔下,难免也带着时代的烙印。
“我明白并非莲花里响起的音乐治好了老太太多年的失眠症,而是儿女的孝心催开了婆婆心中的莲花。”(《心中的莲花》)复杂而微妙的婆媳关系,在作家的笔端绽放成清芬四溢的莲花。
“每年的正月十五刚过,农人们就开始了忙活。关于做活,爷爷有过最经典的诠释,每当我抱怨大人总催着帮忙干活时,爷爷总是笑着说:‘妮啊!不要抱怨,人呢!活着活着嘛!活着就是要做活,只有做才能活。’是啊!无论你做什么,工人,农民,官员……不都在做活吗?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春荒》)朴素的言语和思致里,道出了人生的真理和生命的真谛。
“有人说,这已经是一个容不得乡愁的年代了,所谓离愁别绪,早已不属于这个快节奏的经济时代。可我的心,却始终被一缕淡淡的乡愁紧系,被亲人们在遥远的家乡时紧时松地牵着。使我稍有空闲就想往家跑。十多年来,每回家一次,乡愁也便更深一层。看来我所谓的乡愁,真的已经完完全全地“断乳”了,虽然内心仍残留着丝丝缕缕的牵念,却早已淡漠了刚离开娘奶时那份难熬的痛苦。”《断乳的乡愁》其实,无论什么年代,只要我们的心还是肉长的,只要莲花还需要藕瓜的根系,无尽乡愁就是藕断丝连的那帘永恒。
“记忆被匆匆行走的岁月踏成了碎片,我一片片捡起仔细缝合,心底突地生暖。那个穿着千层底棉鞋的小女孩浮现在脑海,那是妈妈油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棉鞋,温暖着我的双脚,伴我走过了童年的冬天。那时候的冬天很冷,每到秋末冬初,地里的活还没忙完,妈妈已经点灯熬夜地为我们缝制棉鞋了,生怕气温突降,委屈了我们的小脚。”(《拣拾记忆中的温暖》)是啊,童年的印象、母爱的春晖,让背对故乡的游子,从脚跟暖到发梢、从脑际暖到心底、从往昔暖到未来。
三是有关山水行旅和风花雪月的。李舍把这部分内容归结为“心海流沙”,这是女作家诗人情怀和浪漫秉性的繁华纷呈之处,也是该书、该舍的后花园、园中园。这部分篇什珠圆玉润、花枝纷披,佳构雕龙、蕙思舞凤,堪称美文荟萃、心花怒放。
“此时,我只是个浪漫的小女人,难得甩掉家里的大男人、小男人,独自一人站在旷野里听风。听,风儿轻轻走过田野,吹皱了我心海里浓浓的柔情。”(《去旷野里听风》)多么希望,在无垠旷野上、在河之洲,远远地观望如此浪漫的小女人。
“王姐说,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好在荒王朱檀棺材的上方。叹!不知这位十九岁的青年,看到六百年后的人们依然这么快乐的生活着,依然这么执着的世俗着,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会怨叹不该生在几百年前的帝王家吧!”(《秋游荒王陵》)王陵青山静待经年,等来李舍临高一叹。在作家的字里行间,展眼依然是世俗的人间、转眼则是历历在目的历史云烟。
“时过境迁,早已和恩师失去了联系,可,每当品咂这份‘父女之情、兄妹之爱、朋友之意’时,内心的感动却悠远而绵长……”(《师恩如大爱》)人生之旅,客舍驿站,转身回眸处,不知蛰伏着多少往事、多少惦念!
“回首来路时,心里胀满了苍凉与不甘,多么想重新来过。可是,不能。人生是一趟单行票,无论在你的人生之路上错过了多少绝美的风景,你都买不着回程的车票。”(《路遇》)岁月长河里如叶的小帆,起点终点短短的线段,生命征程着实没有回程票,即便浪迹成曲曲折折的抛物线,也难有足迹回返的一个圆。
“如出发前酝酿和朋友们见面时的欣喜一样,在山东省第二届青年作家高研班结束的头一天,我就在酝酿离别时的伤感。只不过,前一种酝酿像是期盼中的谋划,而后者,则是情难自禁的不舍。”(《心灵的歌者》)无论是现实的言行,还是心灵的歌者;无论是聚散的作家,还是逢别的散客。纵有各异的不舍,也是同样的作别。其实,离愁别绪又何尝不是一味人生的好酒?
无论是谁,只要悉心赏读过该书和李舍,估计都会认同这篇跋的拟题:心中的蓓蕾,世外的舍园。
在这篇跋的最后,用李舍该书的压轴之作《最后一页日历》的结尾部分做结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无需任何的赘言,试看:“在无数个静谧的深夜,我用笔滋生出一片片末经污染的芳草地。抹去心中的尘埃,纸与笔像一对恩爱的夫妻,动情地吟唱着心灵的牧歌。我的思绪也变得灵动而鲜活,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扇亮丽的心窗,用我的坚韧与勤奋写活自己。蓦然回首时,撕下最后一页日历,会从心底安抚自己,365个日夜,吾无虚度。”
纪广洋简介:祖籍南京,现居济南。
散文《家园》《让我流泪的香橡皮》《一分钟》《根雕》等入选大中小学教科书、普通话教材及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教材,入选高考和中考试卷。
出版《没有钥匙的锁》、《禅知道答案》、《人生的加减乘除》、《人生的基本公式》,《没有钥匙的锁》入选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的“百套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被《中外书摘》连续两期卷首推介;《禅知道答案》入选国际在线《华夏文化年终特刊》评选的“2004感悟人生十本书”,是北美惠友书店迄今连续三年的热销书、长销书,荣登日本买元局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荣登香港商务印书馆畅销书排行榜,荣登长春学人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荣登郑州求实书社畅销书排行榜,该书的书评荣登人民日报网“每日新闻(文化)排行榜”;《人生的加减乘除》荣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人生的基本公式》荣登台湾永续图书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