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听说范志国被评上了2000年总后科技人才“三星”工程的“科技新星”,在别人的引荐下我采访了他。
那是个荒凉但晴朗的冬日的午后,我来到位于京城西部的后勤指挥学院,校园里静悄悄的,很少有走动的人影,大概正是上课时间吧。
苍青色的冬青和散布的几座前苏式建筑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加之又是军队院校,走进来的时候顿时令人肃然起敬,心里不免有了沉实且厚重的分量感。
范志国在他不大的办公室里,上午才刚刚接到被采访的通知,什么都没有准备,所以见到我的时候,未免有些拘谨的神色。“写什么?我什么也没有哇?”他连连说。我笑着和他握了握手,安慰他说:“先认识一下,随便聊聊。”
在老式办公桌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时,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正忙着找杯子要给我倒水的范副教授,他比我想像的要年轻多了。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方正的国字形脸上泛着健康红润的光泽,儒雅的学者气质中掺杂着军人独具的坚毅与自信,一身台体而英武的中校军装更衬托出了他的挺拔。我不禁暗自惊讶:据说他还是一个研究生导师呢,这么年轻的人,哪里是普通人印象中学识满腹且面带学究气的老教授形象?
后来聊起来的时候我叉知道,他是学院40岁以下进入导师队伍的惟一一人;而且从去年以来他就开始担任这个全院最大也最具实力的教研窒——后勤指挥教研室的副主任。范副主任在提及这一点时,脸上带着一种既自豪叉庄重的神情,他很认真地和我说:“我们这个教研室有着辉煌的历史,自建院以来已经出了13个将军,我们会让她继续‘兴旺’下去的。”他的轻缓却有力的话语里透露出内心坚定而执著的信念。
在后来的谈话中,范志国叉几次强调过自己肩负起的这份重任和壮志雄心。这让我认识到他心里所隐含的那种强烈而深刻的责任意识。他的年轻、他的自信、他的强烈的责任感和远大的抱负,初次见面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甚至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身上蕴涵着的蓬勃向上的锐气。于是我很想知道,在这短短30多年的时光里,他取得了怎样丰实的成绩,走过了怎样充实的人生之路呢?
一、绿色梦想,金色收获
“这些年净上学了,”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范志国似乎觉得成就感不足,“但我认为我算比较幸运的一个,走哪步路都还顺畅。一方面是自己能够努力,另一方面也因为遇到了好的领导、好的机遇,算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吧。”翻起范志国的简历,果真看到了他填写的一系列“学员”身份。自17岁参军起,至今20年间,他有12年是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度过的。直到去年夏天,他才刚刚从美丽的俄罗斯留学归来。
生命的诞生本是一次偶然,而一个人成长的岁月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偶然因素,有时候,这些偶然因素就有可能导致一种必然的命运。想起来人生真的是很神奇又很美妙的事情。想当初范志国能够穿上军装并且取得今天的成绩,恐怕连他自己都料不到。他说当年幼小时自己既贪玩又调皮,本是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参军报国的宏大志向的。等上了重点高中,身边的优秀人才多起来了,他心里也就自然有了压力。
1979年大他两岁的哥哥考上大学,对他更是一种刺激,全家人的目光开始集中到他身上,他不知不觉刻苦起来。考大学那年,范志国正为不知报考什么学校犯愁时,一个从小玩得挺好的邻居从军械技术学院放假回家,怂恿他也报考这个学校,两人可以做个伴儿。命运就在这样“儿戏”般的说笑中确定了航向,范志国做梦一样简单地穿上绿色军装,并从此走上了一条从军报国之路。
一介书生范志国偶然间穿上了军装,他开始感到自己的身份不同了;同时,一种自然而然的、由于身份转变带来的意识转变在他年轻的心底潜生暗长。革命军人和青年学子所应肩负的神圣的责任与使命感促使他产生了奋进的原动力,范志国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孜孜以求,他开始走上一条刻苦拼搏、默默探索的前进之路。
范志国自1981年9月入伍以来,走出了一串串平凡但扎实的人生脚印,并且在确定自己终生事业之后的短短三年内,就取得了一系列丰实且骄人的成绩。在他的个人简历表上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
自从事后勤教育工作以来,注意不断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始终追踪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在军事后勤学、作战指挥学科领域做出了创新性贡献。1994年至1996年在后勤指挥教研室担任讲师期间,除完成大量授课任务外,仅3年即主笔和参加编著教材、专著和论证报告共10部,完成文字量100余万字,发表学术文章4篇,获军队和院校级奖10项,其中军队级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四等奖1项;学院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优秀教材、专著二等奖2项,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
这一连串成绩和荣誉的纷沓而至,不能不让我们感慨于范志国那年轻敏捷的生命效率。他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他在短暂的三个年头内即取得了如此密实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充分说明了他积极沉静且不可遏制的主观进取精神,也是他多年一线教学艰苦的锻炼和扎实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的结晶,是一次“厚积”之后的喷薄而发。
更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范志国30岁时参与主编的《高技术战争战术后勤概论》一书,自出版至今一直被当做学院的学科教材。而“战术后勤”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拓展了国内关于后勤保障领域的研究,是一种崭新的军事后勤保障理论思想。此前,范志国就一直关注和探索这一全新的学科领域,对世界各地不时爆发的新型战争如海湾战争以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进行跟踪研究,调查战争在后勤保障方法、技术装备上的发展变化,并根据部队作战形势的发展和军委战略方针政策的变化,不断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探讨我军的战场设施、保障方法、组织结构等等,积极响应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定,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范志国很快成长为这一理论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并显示了他扎实创新的研究才干。2000年8月,他参与编写的“九五”军队级重点建设教材《战术后勤学》一书正式出版,书中系统而详尽地总结了他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这本书对我军军事后勤学和作战指挥学科领域和理论研究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军事后勤指挥领域的重要地位。
一个偶然诞生的绿色希望结出了如此沉实璀璨的金色果实,这对于当初年少的范志国来说,真是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范志国是幸运的,但他也是勤勉而坚忍的。命运很公平,世上任何成功的喜悦都离不开血汗的浸润与催发,对谁也不会有侥幸和例外。
二、曲折求学,无悔抉择
说起来,范志国选择今天这样辛苦且清贫的教学和研究岗位,还是经历了一番曲折的。中间有很多机会,他可以到大机关走上更辉煌的仕途,或者靠自己的能力过上一种安逸富足的舒适生活。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他还放弃了一次去驻港部队工作的“机会”。但范志国是知足的,他提起一件一直让他感动不已的事情时,这样感慨地说,对于一个既无工作经历和经验,又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而仅有一腔学识热血的青年人来说,没有比领导的赏识和信任更重要的东西了。那时候,他得到的是一片崭新而广阔的天地,是一腔干事业的豪情与动力,是一切美好憧憬的良好机遇和一个可以纵情驰骋的人生大舞台!1991年的夏天对于风华正茂、刚剐研究生毕业、27岁的范志国来说,正是这样一个美丽难忘的季节。
时光追溯到1985年,当时作为学生干部和优秀学员的范志国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械技术学院兵器监造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兴隆军械仓库业务处当助理员。因为在一个小山沟里,大学生少,范志国便很受器重,实际上他并没干什么助理员,而是被借调到政治处整理了一年档案。转年9月份,后勤学院为改变教员队伍学历偏低的状况,从下面各兄弟部队抽调人员成立教员队,范志国很幸运地成了一名学员,也从此奠定了他走上教育战线的扎实基础。
重新步入学堂的感觉是新鲜而激动的。范志国非常珍惜这个从天而降的求学机会,但他以前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因此,突然改学后勤指挥,他感到自己底子薄弱,有些吃力。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而今后既然要干教员这个行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应储备一桶水,否则便可能误人子弟,也没有资格和信心走上崇高的讲台。范志国下了再一次进修的决心,他快马加鞭,夜以继日地苦学奋斗,一年后终于考上了后勤学院后勤指挥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共10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