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华的这独特的行动,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兵站部的老政委现任解放军总医院政委范银瑞少将,在80年代末,也就是他走马上任兵站政委的头一年,春节期间带着爱人走青藏线,从西宁到拉萨,一个站一个站地给官兵拜年。他和爱人在大年初二走到藏北的安多兵站时,爱人的高山反应突然加重,兵站又没有治疗高山反应的有效药,官兵们都很着急,劝政委俩口快点离开安多往拉萨赶。他们没有这样做,坚持给“三站”的官兵一一拜完年后才赶路。范银瑞夫妻双双上线给大家拜年,在青藏线上被大家传为佳话,解放军报还报道了这件事。
这天,我来到了沱沱河医疗站。迎接我的是护士丁大明。她告诉我,她是临时住在这儿的,要护送一批从内地来高原开会的军队政工干部去拉萨参观。没想到汽车刚一开到唐古拉山下,这些原先都兴致勃勃的准备在世界屋脊上风光一番的军官们,就有一大半变得蔫头耷脑地像霜打了一般,是高山反应把他们撂倒了。
今晚大家在沱沱河兵站休整一夜,我忙起来了,给每个人量血压,吃药,这不,刚从他们住宿客房回到医疗站,准备些明天上路时带的常用药品。医疗站的两个医生还在兵站正忙着给他们体检呢!
说到这里,小丁长叹一口气,又说:我真发愁这些同志明天能不能安全顺利地翻过唐占拉山。我好像预感到明天我的任务很艰巨。
聪明的小丁的预感后来果然得到验证。次日,在翻越唐古拉山到藏北当雄这段近500公里路程时,这批人几乎全部被高山反应征服,他们坐在车上东倒西歪,不吃不喝,只是迷迷登登地喊着“拉萨怎么还没到”。其中有一位中年军官下了唐古拉山一到安多兵站就因为高山缺氧脑昏迷无法按步就班地与大家同行,被救护车急送往拉萨,丁大丽作为陪送的护理人员,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病人在西藏军区总医院经过抢救脱离危险,她才住到拉萨兵站美美地睡了一天一夜。次日立即乘车返回格尔木,赶着上班。
让我们再回到沱沱河医疗站与丁大丽继续交谈。我问小丁来高原几年了,她笑笑——我觉得她的笑容总是那么若有所思,她说我是“老高原”了。我反问,往大处想你也就二十三岁,怎么是“老高原”?她还是笑着解释说,和她一起上高原的8个人,“飞”走了3个,继续留下来的除了她其他人都结婚生小孩了,这可不是“老”了?
丁大丽是1996年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毕业的,血气方刚的小姑娘当时给领导写申请主动要求上了高原来到22医院。
学校和医院都一度把她作为典型宣扬了一阵子,热浪很快就过去了,生活恢复了惯有的平静,丁大丽像所有22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地上下班。所不同的是,她那股争强好胜的心一直未冷却,什么时候无论干起什么工作来,总是一腔火辣辣的热情,认真而细心地做好经过她手的每一项工作。她多次上线为官兵或地方的同志执行医疗护理任务。她也参加了抢救那批攀登昆仑山玉珠峰的大学生的现场抢救工作。小丁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医院提前给她晋了级。
我问小丁: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你来22医院这5年体会最深的一两件事?她仍然是那样若有所思地笑着回答说:不要说一件两件,就是十件八件也有得说。好吧,我就给你讲两件发生在我们医院的事,这两件事都是小事,可是让我牢记小忘,因为它反映了领导对我们基层这些官兵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丁大丽讲的第一件事是兵站部老部长孙传章慷慨拨款出版《青藏高原疾病知识手册》的事。这是22医院副院长杜智敏专为高原指战员写的一本防治高原疾病的科普读物。从1982年作者在温泉兵站当军医时开始写,边写边改,边写边增删,断断续续写了10多年。它总结了高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经验,不仅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有极强的指导性,就是广大官兵读了它也能获得许多防治高原疾病的知识。但是,就是这样一本早就该送到大家手中的书,却曲曲折折,一直出版不了。当然主要是经费不落实。
1993年年底,当时是兵站部副部长的孙传章得知这件事后,带着后勤财务处处长翟高潮来到22医院找到杜智敏说:“我听说你费了10多年的功夫倾出心血为广大官兵写了一本书,书稿我从别人手里要来看过了,非常好。我认为应该出版,而且要快一点出版。因为基层的医务工作者都巴望着看到这本书。不就是困经费问题出版搁浅了吗?我看这一万多元我们还是拿得出来的,少吃几顿饭少请几次客就有了。实在没有人出钱,扣我孙传章的工资,一个月一个月的扣,总是有够出版费的时候。”孙传章讲得激动起来了,连拳头都攥紧了。这时翟高潮接上话茬对杜智敏说:“孙部长也让我看了这部书稿,我们坚决按孙部长的指示办,这部书一定要出版,而且要出好,出快。经费的事你不用发愁,为广大指战员办事该花的钱,我们就是借债也得花!”孙传章说:“财神爷发话了,没问题了,我们就等着读你老杜的书吧!”
1994年2月,杜智敏编著的《青藏高原疾病知识手册》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孙传章作序,他在序文中写道:“愿这部手册成为一滴甘露,洒向高原上作者的心田;愿这部手册成为一把自身保健的钥匙,打开高原疾病防治之门。”
这些年,我在高原跑了不少部队,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杜智敏的这本书。初上高原的人到了沱沱河医疗站,你说不定还可以领到这本书。带着它在高原上闯荡,你的心里总是踏实的。
丁大丽讲的第二件事是李海乾副政委费尽苦心为一位护士调级的事。李海乾在汽车团、医院、仓库、兵站部机关都担任过部门领导和单位的领导,这使他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闲暇无事时总要翻翻人员花名册,一是看看哪个同志的级别、职务是否到规定的年限了,该晋级晋衔了;二是熟悉熟悉人员,对对号,一个领导见了自己的部属叫不上名字,张冠李戴,那是不可饶恕的笑话。他在22医院当政治处主任时,有一次翻花名册,突然“郭福云”的名宁跳人眼帘,从花名册上登记的时问看,这个同志该晋级了,他印象中前几天党委在研究晋级人员时好像没有郭福云。李海乾立即让干部部门查实此事。有关同志回答他郭富云晋级一事没有漏报,也就是说晋级人员中有她的名字。李海乾不放心,他对干部部门的同志说,我的印象党委在研究上报晋级人员时没有郭富云,你们再认真查查告诉我。这次一查,果然是漏报了。漏报的原因并非是郭福云本人不具备晋级条件,而是具体办事人员责任心不强所致。李海乾当然很生气了,他让有关人员立即坐汽车赶到兵站部干部部门联系补报郭富云的晋级材料。谁知,干部部门的一个同志说材料已经上报到总后了,赶不上了。李海乾坚持给总后补报,那个同志说不必补报了,下次再晋升吧。李海乾说,无缘无故给人家不晋级,这是对郭富云本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医院有责任,希望你们麻烦一下,给补报到总后去吧!最后,兵站部干部部门给总后补报了郭富云的材料。
在经过了努力争取使事情有民上个圆满的结局后,李海乾把政治处管干部的几个同志叫到一起,很严肃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干部部门是掌握着全体干部的“生杀”大权,我们要对每个干部负责,不能滥用职权,也不能玩忽职守。今后凭白无故给一个具备了晋级晋衔条件的同志耽误了晋升机会,我们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丁大丽讲完两件事,颇有感触地对我说:我们医院的每个医务人员都是给青藏线上的官兵送温暖送关爱的白衣天使,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我们也需要别人的关爱和理解,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所幸的是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好领导,这是我们的福气!
那夜,我住在沱沱河兵站。夜很深了,也没有入睡。我仿佛听得见屋外革滩上野草在拔节的轻微响动,好像还有背阴处积雪在渐渐人冻的声音。我翻身起床,出了门。
源头的夜,很静,静得有点怕人。月明,星稀。唯不远处医疗站的灯光还亮着,女军医们小知在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