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当时的唐玄宗在情感生活上呈空虚状态,无心仪之人。女人环绕,并不见得有爱情,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其实远不止这个数字,见于史书记载的唐玄宗有王皇后(被废)、杨妃、武惠妃、杨贵妃、赵丽妃、刘华妃、皇甫淑妃、钱妃、皇甫德仪、郭顺仪、武贤仪、董芳仪、高婕好、柳婕妤、钟、卢、王、陈、杜众美人、刘、阎、郑、高、常等才人,共25人。《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唐玄宗是个英俊多才,风流倜傥,多情多欲的男子,其最宠爱的武惠妃死后,玄宗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对一切全无情趣,自然也将众多粉黛看不进眼里。忧闷之时见到了22岁的寿王妃杨玉环,立刻为其美貌所倾倒,史书上记载说玄宗“诏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省略了许多细节。骆希哲先生在《华清池春秋》一书里写得生动细腻,“天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来到温泉宫(华清池),赐皇亲贵戚、内外命妇、诸大臣家眷来赏花”,玄宗见花丛中一个肌肤如雪,眉似春柳的女子,“绝世艳容,胜过武妃”。于是让高力士查明女子身份,高力士奏报说,“芙蓉园娉女,乃寿王李瑁之杨妃”。可见,杨玉环最初是用美丽打动了唐明皇的心。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度寿王妃为女道士”的敕令。
杨玉环离俗入道,有先例可寻。唐宗室受道家影响颇深,自喻为老子后代。唐代200多公主中,有10人出家为道。唐玄宗的两个姐妹金仙公主和玉贞公主便在其中。两公主人道之后在长安建道观,今周至秦岭北坡仍有玉贞道观的遗迹留存。出了家的公主们在行动上更为随便洒脱,结交名人,供养面首,行迹放荡,不受约束。开元二十八载(740年)在皇帝的敕令下,杨玉环以为唐明皇生母窦太后“追福”为名,戴上了道士的“黄冠”,道号“太真”,住进太真观。应该说杨玉环对这个做法是认可的,17岁进入寿王府时,她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女,她的丈夫也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爱情于他们是歌舞、嬉闹,是马球、秋千。寿王府4年的宫闱生活,使她在认知和艺术上都趋向成熟,她从少女渐向女人靠拢,当多才多艺的唐明皇热烈的爱情扑面而来的时候,她是绝没有招架的份儿了。
三千宠爱在一身
年龄不是爱情的尺度,真正的爱情是不受任何制约的,唐玄宗很快坠人爱河,“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对杨玉环的宠爱胜过了当年的武惠妃。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玉环多次的游幸之地,骊山苍翠葱郁,温泉水暖滑润,原先唐玄宗游华清官一般是冬日,时间大约半月左右,自从有杨玉环陪伴,唐玄宗游幸华清官次数增多,停留时间延长,从开元二十八载到安史之乱十六年中,来华清宫十九次,最长一次为96天。华清官内,唐玄宗与杨玉环行同辇,居同室,宴专席,寝专房,形影相随,寸步不离。传说,一日,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寝殿午睡,宫女们凭栏观看池水中雌雄鸟儿嬉戏。唐玄宗在帐中说,“你们爱水中的鸳鸯,怎比我被底鸳鸯?”可见,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爱近乎到了痴迷程度。杨玉环像一只金丝笼内的美丽鸟儿,极尽人间之华美,“云鬓花颜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仅头上首饰便是如此丰富,其服装更可想而知。我在永泰公主墓石棺的线刻上认识了唐代贵族妇女戴的“金步摇”,在日本京都泉涌寺的杨贵妃菩萨像上领略了“金步摇”的雍容华贵,那是自唐以后绝失的女性点缀,据泉涌寺的人说,雕刻杨贵妃菩萨像的工匠见过杨贵妃本人,是照着本人模样雕刻的。菩萨像丰润雍容,的确很美,头饰服装均异于其他佛像,被列为日本国宝级文物。
国富民安,美人在侧,唐玄宗再不像初始时那样勤勉,那样节俭,“在位岁久,渐肆奢欲”,他做起了太平天子。天宝以后,以“国用丰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唐玄宗带领杨贵妃三个姐姐和杨国忠等五家亲族从长安到华清宫,“五家车马塞咽道路,每家成一队,穿一色衣服;牛车上镶嵌着珠玉,马具都用黄金、锦绣做成。远远望去,衣着鲜丽,冠盖豪华,灿若云霞。走过的地方,珠翠首饰撒得满地都是”。杨贵妃之上再无皇后,她的品位做到了后宫极至,唐明皇出游巡幸,杨贵妃陪伴在侧,锦绣仪仗中,最突出的亮点应该就是贵妃娘娘了。唐代贵族妇女盛行傅粉施朱,青黛画眉,擦染胭脂,梳高髻,杨贵妃的服饰修妆更为讲究,引领新潮,务求美异,宫内有700人织锦刺绣,专供贵妃使用,有数百人为她雕刻金玉器物,供她佩戴,我想法门寺博物馆展出的那个镂雕精美的香囊,对贵妃来说大概只算个不起眼的小件。据说杨贵妃夜宴上为唐明皇献舞时,身着绢纱衫裙,肩披紫绡,胸佩绣金香囊,头戴金凤玉饰步摇,服美动人目,妖媚动人神……去年夏天一个晚上,在当年杨贵妃夜宴舞蹈的华清池,我看了大型全景历史歌舞《长恨歌》,里边杨贵妃的服饰尤其夺人眼目,在天上,在水中,或华丽或淡雅,在水色山光映衬下让我们体味到了700人刺绣数百人雕金所推举出的贵妃,真正的杨贵妃可能就是这样吧!
在长生殿,我们不敢奢谈爱情,那些夜半无人的私语,让人对这座殿宇充满了神往。现在,华清官内唐玄宗洗浴的莲花汤,贵妃洗浴的海棠汤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都找到并清理出来,再现当年风采,唯独这座证实爱情的长生殿还在苦苦勘探寻找之中,让我们充满了期待。
仙乐风飘处处闻
身在西安,看了不少仿唐歌舞,其华美大气,舒展悠扬,区别于其他地域,为陕西的得天独厚。遂想真正盛唐时代的歌舞音乐,该是怎样一种模样。在周至期间,聆听了集贤古乐,也听了长安古乐,都是唐代流传下的宫廷曲谱,闻之让人荡气回肠,感心动耳。这是跨越年代的艺术衔接,是唐玄宗、杨贵妃们留下的声音。
在华清宫东面,考古人员挖掘出了唐代梨园的遗址,《新唐书》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发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至今中国戏曲界仍有“梨园子弟”之谓,旧戏班供奉的祖师爷便是唐明皇,这个行当中,唐明皇又被叫做“老郎神”,丑角在旧戏班中地位最高,是因为唐明皇在演出中能反串各种角色,为区别于皇帝,鼻梁上抹块白,叫“三花脸”。有一回唐玄宗在宫廷演奏完毕以后,装成街头卖艺人,向秦国夫人伸手说:“请给一些赏赐吧!”戏班规矩,任何人均不能坐在衣箱上头,只有丑角可以,丑角在后台必先把鼻梁勾了,别的角色才能开始化妆,丑角是唐明皇的延伸,是戏曲界的老大。从这点看,唐玄宗是个很懂得幽默,很放得下架子的皇帝。有个故事说,唐玄宗有一回坐在勤政楼上,勤政楼在今兴庆公园的西南角,紧邻咸宁路,与宫外仅一墙之隔,目前遗址已经勘查清理完毕,保护起来。皇帝在楼上看见街上过来一个钉铰的手艺人,便喊他道:“我有一顶破损的天平冠,你能修吗?”工匠急忙上楼,小心翼翼地钉好了天平冠。唐玄宗却说,“朕不要这顶天平冠了,送给你吧。”工匠不敢要,唐玄宗说:“半夜没人时,你关起门自己一个人偷偷地戴,也没什么关系。”
爱开玩笑的唐玄宗精通乐器,能谱写词曲,著名的《紫云回》《凌波曲》《雨霖铃》《霓裳羽衣曲》等都是出自其手,至今流传。杨贵妃善歌舞,通音律,好击罄,每出新声,梨园子弟皆望尘莫及。为此,玄宗特地命人采蓝田绿玉雕磨成罄,罄架装饰金钿珠翠,铸金狮为架趺,豪华绚丽。最精彩的莫过于杨贵妃醉中舞蹈的《霓裳羽衣舞》,奇妙何如?不知。唐人有诗赞曰“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这些虚幻的描写,为贵妃的舞姿增添了无限艺术魅力。或许正因为杨贵妃没有照片留下,才被誉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样,各人心中有各人的审美标准,一百个人可以推举出一百个杨贵妃。舞蹈亦是如此,后来,我也看过不少《霓裳羽衣舞》,演出者各自抒发想象,跳出了各自的精彩,特别是在华清池飞霜殿前水面上的演出,那如梦如幻的灯光与水幕,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在敦煌洞窟留下的众多唐代舞蹈壁画中,我们依稀可以窥出唐代舞蹈多变的舞步,轻盈的腰肢,美丽的服饰,舒朗的神情。这一切来自富裕、祥和的生存环境,来自艺术的开放和包容。《霓裳羽衣舞》应该是千余年前这对夫妻艺术的绝妙结合,是当时音乐舞蹈艺术的巅峰!在唐玄宗周围集聚了李龟年、马先期、贺怀智、谢阿蛮一批音乐舞蹈大师,其中舞者谢阿蛮是新丰的女艺人,艺绝一时,与杨贵妃关系最为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舞技,杨贵妃曾把自己的红粟玉臂环送给她,以示友谊。这些人沉醉于歌舞旋律中通宵达旦,缓歌曼舞,乐声飘飘,使骊山如同人间仙境。
文化绵绵无绝期
不是“安史之乱”,《霓裳羽衣舞》大概还会跳下去,唐玄宗在《破阵乐》《上元乐》《圣寿乐》之外还会有新的舞曲诞生,安禄山叛军逼近长安,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三日清晨,唐玄宗带领宫中主要人物悄悄逃出延秋门,逃跑是极秘密的,宫城以外的皇族百官无人知晓。皇帝一行人仓惶逃到兴平马嵬驿,太子李亨和军队首领陈玄礼密谋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逼迫玄宗诛戮杨贵妃。日本杨贵妃故里二尊院的记录是这样写的:“清晨,高力士将贵妃从寝室中叫出,于堂前树下缢死,着陈玄礼验看,确认贵妃气息已绝”。陈玄礼验看之后,卸脱甲胄,向唐玄宗请罪。这就给了日本人一个说辞,他们说陈玄礼强迫皇帝处死贵妃已经冒犯了皇帝尊严,犯了“大不敬”之罪,以一个军人,如果再认真翻看娘娘尸体,亵渎之罪更大矣,所以就有了“气绝而未毙命”的疑团,促成了杨贵妃的另一支演绎,成为“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浪漫话题。中国的历史记录是,杨贵妃被缢死,没有棺材装殓,草草“以紫褥包裹”,埋葬于驿站路西道旁。传说驿站有个老妇,拾得贵妃一只锦袜,路过的人借看一回收取百钱,获利颇多。
我曾沿袭着唐玄宗西南行的道路数次行走,走扶风,过宝鸡,出大散关至汉中,再走金牛道到宁强,宁强之西有朝天镇,当年听说天子驾临,镇上百姓带着酒食,沿路跪拜朝见天子,故名“朝天”。再向西南过昭化古城到达剑阁,道路崎岖险峻,林木茂密,山峰环耸,地荒人野。剑阁附近有上当铺,是山岭上相对的一小块平畴,叫做上当驿。今天驿站已不存在,空留两三亩平地,开满鲜黄的菜花,还有两棵陈年老柏。花丛中有清代石碑站立,镌刻着“唐明皇雨夜闻铃处”几个大字。据说唐玄宗走到这里,恰逢阴雨不散,夜闻驿站避车的铃声,想念杨贵妃,夜不能寐,作成《雨霖铃》一曲,让乐人演奏。乐人吹响乐曲时,只听悲音袅袅,摧肝破胆,让人心颤,玄宗大放悲声。上个世纪以唱《四世同堂》电视剧闻名的艺术家小彩舞,最拿手的就是演唱大鼓《雨霖铃》,让人百听不厌,可惜老人已经作古,后来再无人能够超越。
至德二载(757年)九月,唐明皇从成都返回长安,他这时的身份已经是太上皇了。回銮时依旧路过马嵬驿,太上皇望着路边杨贵妃孤零零的土冢“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太上皇“踌躇不能去”,所谓的“踌躇”是指心的留恋,太上皇周围有儿子唐肃宗派来的3000精骑护驾,骑阵中,他连为爱妃一哭的条件也没有,只好是凭空的悼念,遥遥的心祭。
再次回到华清宫的太上皇目睹旧迹,物是人非,空添惆怅。新丰舞女谢阿蛮奉诏来到华清宫,为太上皇跳毕《凌波舞》,拿出当年贵妃赐予的红粟臂环给太上皇看,太上皇睹物恩人,老泪纵横,左右无人不呜咽。乐师吹奏起《雨霖铃》,整个华清宫都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中了。
唐玄宗寂寞孤单地老死宫中,死时身边只有两个女儿陪伴,他至亲的妹妹玉贞公主重回道观,亲信高力士也被流放巫州。唐玄宗死后葬在泰陵,在今天的蒲城金粟山。唐太宗曾提倡功臣陪葬制度,太宗的昭陵连皇室带功臣,陪葬者百余众,众所周知的尉迟敬德、程咬金、魏征等均在陪葬之列,以表“义同舟楫”,“生死不忘”的遗言。然而唐玄宗的泰陵是清冷的,陪葬除了“生为君臣死为邻”的高力士再无其他,他的爱妃杨玉环仍旧草葬在数百里外的马崽坡。林则徐有诗:“三郎不遣招同穴,空望香魂人梦苏。”
千余年,《长恨歌》长诵不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总是让我们感慨,不能释怀。今年,我想约周至《长恨歌》诞生地的文友和临潼华清池爱好《长恨歌》的朋友,以及对这篇诗歌这段故事有兴趣的人一同去泰陵,在唐玄宗的陵前高声朗诵《长恨歌》,传达我们的理解和感悟。我想,这将是唐玄宗第一次听到《长恨歌》,听到后人对他和杨玉环爱情的吟诵。
一遍大约是不够的。
寂寞的皇帝将不再寂寞,对爱情的遗憾将随着朗朗诵读化作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