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89500000016

第16章 人物春秋(8)

贞祐初年,赵秉文建言,有三项时政可以付诸实行:第一是迁都,第二是疏导黄河,第三是分封诸王。这三件事,朝廷大都实行了。第二年,他上书朝廷,表示愿意为国治理好一个残破州,以此来体现朝廷关心百姓疾苦的用心,他说:“陛下您不要认为文弱书生不懂军事,颜真卿、张巡、许远等人舍身为国,这些人也是书生啊!”他又说:“如果我不惜一死而对国家有益,总比白白消耗国家的俸禄成为无用的人要好。”宣宗说:“你的志向固然可敬,但是翰林院还难找到合适的人,你是博学大儒,应留在我身边。”没有准许他的请求。贞祐四年,任赵秉文为翰林侍讲学士,他上书说:“纸币宝券之所以流通困难,是因为朝廷刚刚议论要改货币,市面上已经哄传宝券将要废弃不用,因而一再贬值,渐至被废弃。我认为应成立回收兑换机构,让皇帝身边懂得市场物价的官员主管,拨给该机构银币、粟麦、缣帛之类的物品,权衡价值的高低加以兑换。”皇帝命有关部门计议施行。

兴定元年,赵秉文转任侍读学士,又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又明年,主持科举取士,因录取进士卢亚偏重用韵获罪,官降二级,赵秉文因而请求退休。金朝从泰和、大安以后,科举文章的弊病越来越严重。因主持科举的官员只知按死格式衡量,故而所取中的文章,内容简陋,观点陈腐,只是符合格式罢了,如果文章稍稍有新奇的观点或稍有些棱角,总会被扔到一边,于是文风大为衰败。贞祐初年,赵秉文主持省试,发现李献能所作的赋,虽然格律稍有疏失,但文词颇为典丽,选拔李献能为第一。于是举子们大肆喧哗,向上级告状,以为赵秉文严重地破坏了试文的规矩,并作诗进行诽谤,闹了好长时间才平息下来。不久,李献能又考中宏词科,进入翰林院。但赵秉文却因此而得罪。

贞祐五年,赵秉文再次任礼部尚书,在他进宫谢恩时,宣宗对他说:“你岁数已经大了,因主持考试,故而再次起用你。”赵秉文因受到皇帝的厚爱,无从报效,他希望朝廷广开言路,采纳忠言,以增益圣上的心智,因而他每次朝见皇帝时都专向皇帝陈述:人主应当节俭、勤政,用兵用刑要慎重,以此来祈求上天,永保全国的江山。皇上愉快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哀宗皇帝即位,赵秉文再次请求退休,皇帝不答应。改任他为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兼益政院说书官。赵秉文鉴于哀宗即位不久,应该经常接触经史以加强自我修养,于是他进呈《无逸直解》《贞观政要》《申鉴》。

正大九年正月,由于元兵进逼,汴京戒严,哀宗命赵秉文起草大赦文告,以宣示圣上悔悟、哀痛的心意。赵秉文据事说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元兵退走以后,大臣们想向皇帝表示祝贺,让赵秉文起草贺表,赵秉文说:“《春秋》上记载:‘新宫发生大灾,鲁成公哭祭了三天。’现在祖宗的陵墓成为这个样子,按照礼仪的规定,应该表示慰问,不应祝贺。”于是作罢。当时赵秉文年事已高,天天为国家大事而忧虑,连吃饭时也不能忘怀。每当他听到某一件事可以便利百姓,某一士人可以提拔任用,大事则上疏皇帝,小事则向当权的大臣面述,他的态度诚恳,表情严肃,自己也不能控制。三月,他起草的《开兴改元诏》,街头巷尾都能背诵,洛阳百姓按拜诏书后,满城一片痛哭的声音,他的文章如此感人肺腑。他于当年五月壬辰逝世,时年74岁,历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正大年间,他和杨云翼撰述《龟鉴万年录》,进呈给皇帝。又因他向皇帝讲解经史,和杨云翼一起收集自古以来有关治世之道的文字编成《君臣政要》一书进呈。赵秉文从幼年直到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他著有《易丛记》十卷,《中庸说》一卷,《铴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十卷,《资暇录》十五卷,他所著的文章集为《滏水集》三十卷。

赵秉文的文章,长于理论分析,把要说的话说尽后,便戛然而止,不受文章格式之类的束缚。他的七言长诗,气势纵放,不拘一格;律诗雄伟典丽;短诗非常精妙,多为近体诗;至于五言古诗,诗意深沉蕴籍,声调抑扬顿挫。他的字画,草书尤其刚韧奔放。朝廷的使臣从河、湟地区回来的,很多人反映:西夏人问及赵秉文和王庭筠的生活情况,他是这样受四方人士的敬重。

赵秉文为人,非常诚恳,平易近人,和朋友交往,从不摆架子,向来不以名人自居。他历事五朝,官至公卿,但饮食服饰和贫寒的读书人没有什么两样。杨云翼曾和赵秉文相继成为文坛盟主,时人称为“杨、赵”。但他在晚年时颇以佛语自我玷污,人们也为赵秉文感到遗憾。

金朝“神童”——麻九畴

麻九畴字知几,是易州人。他3岁时即识字,7岁时能作草书,能写数尺见方的大字,当时人视为神童。金章宗召见他,问道:“你进入宫殿,是不是感到害怕呢?”麻九畴回答说:“君臣关系就是父子关系,儿子难道会惧怕父亲吗?”章宗十分惊奇。20岁左右进入太学,很有文名。

宋朝南渡后,他寓居郾师、上蔡之间,后来去遂平西山读书,开始致力于古学。他博通《五经》,尤其精于《易经》《春秋》。宣宗兴定末年,参加开封府的乡试,词赋得了第二名,经义得了第一名。又参加南京会试,仍是词赋第二,经义第一。于是名声大振。即使是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殿试时,因有误笔而落第,士人们很为他惋借。于是隐居不出,不再想参加科举考试。正大初年,他的弟子王说、王采苓都考中进士,哀宗以为他们小小年纪考中进士,感到很惊奇,便询问他们的学业,才知他们曾拜麻九畴为师。平章政事侯挚、翰林学士赵秉文联名推荐麻九畴,哀宗特赐他为卢亚那一科的进士。因他生病,没有任官,告假回家。后任命他为太常寺太祝,代行太常博士,不久升任为应奉翰林文字。

麻九畴生性放逸不羁,散漫随便,和别人交往,有一句话不投机,便掉头而去。不再见面。他自料终究和世人合不来,过了不久,就称病去职。他居住在郾城,天兴元年,元兵攻入河南,他带领全家逃往确山县,被元兵捕获,把他赶往广平,生病而死,终年50岁。扇九畴起初因研究经学,曾学习《易经》,后来爱读邵尧夫的《皇极书》,于是便研究术数,又喜爱占卜算卦。晚年喜爱医学,和名医张子和交往,把他的医术都学到手,并且帮张子和润色他的著作。麻九畴的文章文思精密,持论稳健,诗尤其作得好。后来因避免他人的妒忌和诽谤,决心不再作诗文。明昌年间以来,有神童之称的有5人,太原人常添寿,4岁能作诗,刘滋、刘微、张汉臣,后来都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只有麻九畴能有所建树,像元老大臣赵秉文这样的人物,对麻九畴也以“征君”相称,不直呼其名。

遗山先生一代宗工——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7岁便能作诗。14岁那年,跟随陵川(今属山西)郝晋卿学习,他不学如何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那一套,而是深入研究经传和诸子百家,他刻苦学习了6年,成为博洽而通达的饱学之士。接着,他下太行,过黄河,外出游学,他写了《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看到了这些诗,认为在近代没有这样优秀的作品。于是元好问的名声就震动了京师。

兴定五年(1221年)中进士,任内乡(今属河南)县令。正大年间,担任南阳(今属河南)县令。天兴初年(1232—1234年),提升为尚书省的属官,接着,又授为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就没有再做官。

元好问写文章有明确的标准。各种体裁的文章他都写得很好。他的诗构思奇特,风格劲健而绝不雕琢镂刻,巧缛新丽而绝去浮靡绮丽。五言诗高洁古雅,沉郁悲壮,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别有新意。歌谣慷慨悲凉,带着幽州、并州人的一种豪侠之气。他所作的词曲,发扬新声,大都是针对国家多难,人民不幸,以抒发他的悲壮胸怀,一共有几百篇。战乱以后,一些故旧相继去世,元好问成了文坛的一代领袖,各地的碑文、墓志铭之类的文字都来求他写作。他所写的文章、诗歌有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到了晚年,更加把著作作为自己的任务,他认为金立国以后,它的典章制度几乎可以和汉代、唐代相比,现在金国已经灭亡,赶快要把它的历史写下来,而这著史的任务,自己是当仁不让的。当时,金国的那些实录都在顺天(今北京)张万户家里,元好问就对张万户作了说明,表示自己愿意撰写《金史》,后来被乐夔所阻止而中止了。但是元好问说:“不能让一个朝代的事迹泯灭而不传下去。”因此就在自己家里建造了一座亭子,自己就在里面撰写金代的历史,因为不是政府交给他的写作任务,所以他把自己写的东西称为《野史》。凡是金代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元好问都认真进行采集,他把听到的一点一滴都用小的纸条、小的字体记录下来,一直到一百多万字。今天他所传下来的著作有《中州集》以及《壬辰杂编》若干卷,68岁那年去世。后来别人纂修的《金史》,大多是参照元好问的著作编写的。

险诈狡猾自以为是——萧裕

萧裕,本名遥折,奚族人。最初以猛安的身份居住在中京,海陵王完颜亮任中京留守,与萧裕相结交,每每与他评论天下事。萧裕揣测海陵王有希图篡位的心意,暗中对海陵王说:“留守先太师,乃是太祖长子,德行名望如此,人心天意应该有所归属,如果你有志发动大事,我愿意竭力相随。”海陵王高兴地接受了这一提议,于是同他谋划商议。海陵王最终所以能够成就弑君篡位的阴谋,就是萧裕诱导他的。

海陵王担任左丞时,任命萧裕为兵部侍郎,改官同知南京留守事,又改官北京。海陵王统领行台尚书省事,途中路过北京,对萧裕说:“我想凭借河南军队建立爵位名号,首先平定两河流域,然后发兵北上,您替我联络众多猛安以响应我。”互相约定以后离去。海陵王从良乡被召回,不能如约行动,便杀掉熙宗夺权自立,任用萧裕为秘书监。

海陵王心中顾忌太宗的各个儿子,想要除掉他们,就与萧裕暗中谋划。萧裕险诈狡猾,于是捏造太傅宗本、秉德等造反的罪状,海陵王杀了宗本,唐括辩派人杀了秉德、宗懿以及太宗子孙70多人、秦王宗翰的子孙30多人。宗本已死,萧裕就让宗本门下的食客萧玉,一一开列宗本谋反的罪状,命令他署名向朝廷揭发。海陵王便把这件事诏告天下,天下以为冤枉。海陵王嘉赏诛杀宗本之功,任命萧裕为尚书左丞,加仪同三司,授猛安,赐钱2000万、马400匹、牛400头、羊4000口。经过一个月,又升为平章政事、监修国史。按以前的制度首相监修国史,海陵王以此职任命萧裕,对他说:“太祖以神明威武受命于天,丰功盛业光照四海,恐怕史官有遗漏逸失,故而把这件事委任给你。”许久以后,萧裕被任为右丞相、兼中书令。萧裕身居相位,任职行事专断恣纵,作威作福,势力倾动朝廷。海陵王依靠信任他,其他丞相则是仰视其成而已。

萧裕和高药师友善,曾经把海陵王的私房话告诉药师,高药师把他的话上奏海陵王,而且说:“萧裕怀有不满之心。”海陵王召萧裕告戒他,但并不因此而治罪。有人称萧裕擅权,海陵王认为忌妒萧裕的人多,不肯相信这类话。又以为别人见到萧裕的兄弟萧祚任左副点检,妹夫耶律辟离剌任左卫将军,以权势地位互相依靠,于是产生忌恨,所以就外放祚为益都尹,辟离刺为宁昌军节度使,以断绝众人的疑心。

萧裕不了解海陵王的意图,突然看见将其内亲姻表委派外职,而又事先不让自己知道此事,从此深恐海陵王怀疑自己。海陵王的兄弟太师完颜衮领三省事,和萧裕一起处在宰相的地位上,由于萧裕常常自以为是,就颇为防备他,萧裕就认为这是海陵王让完颜衮在防备自己。而海陵王又残暴无情、杀人成性,萧裕恐怕遭祸,于是同前真定尹萧冯家奴、前御史中丞萧招折、博州同知遥设、自己的女婿刺补谋划另立已经逃到的辽朝的豫王耶律延禧之孙。

萧裕派亲信萧屯纳前往联络西北路招讨使萧好胡。萧好胡就是萧怀忠。萧怀忠犹豫不决,对萧屯纳说:“这是大事,你先回去,再派一个权要人物来。”萧裕于是派招折前往。招折以前担任过中丞,因为犯罪免官,由此而能前往萧怀忠处。萧怀忠问招折参与谋划的还有什么人,招折说:“五院部节度使耶律朗。”萧怀忠以往和耶律朗有矛盾,而招折曾经告发挞懒谋反,萧怀忠疑心招折反覆无常,因而逮捕招折,又逮捕耶律朗囚禁于牢狱,派人向朝廷揭发这件事。

遥设也给笔砚令史白苔写了信,使白苔协助萧裕以博取富贵,白苔向朝廷交出了这封信。海陵王信任萧裕毫不怀疑,认为白苔陷害萧裕,命令把白苔在市朝斩首。绑缚白苔出宣华门,点检徒单贞得到萧怀忠向朝廷告发一事而人奏,遇见白苔,问明原故,就制止行刑。徒单贞上奏萧裕谋反一事以后,请求赦免白苔,海陵王马上命令释放了他。

海陵王让宰相询问萧裕,萧裕立即服罪。海陵王十分惊愕,还不完全相信,召见萧裕,萧裕说:“大丈夫所作所为,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又哪里能隐讳。”海陵王又问:“你对朕有什么怨恨而要做出这样的事?”萧裕说:“陛下凡事都同臣商议,但对萧祚等的任命却不让臣知道,领省国王常常认为臣专权,颇有防范,恐怕是得到陛下的旨意。陛下与唐括辩及臣相约同生死,唐括辩以坚忍果敢而被置之死地,对此臣都知道,恐怕以后死无葬身之地,因此谋反,想以此侥幸免于一死罢了。太宗的子孙无罪而都死在臣的手里,臣的一死也为时已晚了。”海陵王又对萧裕说“朕作为天子,如果对你有怀疑,即使你的兄弟们在朝中,难道不能采取行动?因此而怀疑我,你实在是错了。太宗的子孙们被杀,原因岂独在你,朕是从国家利益打算的。”又对他说:“朕从来与你彼此友好,虽有如此罪过,饶恕你的性命,只是不能再作宰相,命你终身守护你祖先的坟茔。”萧裕说:“臣既犯下如此叛逆大罪,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但愿领罪绞死,以警戒其余不忠于陛下的人。”海陵王于是用刀刺破左臂,取血涂在萧裕的脸上,对他说:“你死之后,当会知道朕本无疑你之心。”萧裕说:“久蒙陛下给予超过一般的恩惠,只能敬仰眷恋,自己知道错了,虽然后悔,哪里来得及!”海陵哭着将萧裕送出门外,杀掉了他,并杀了遥设及冯家奴。冯家奴的妻子是豫王的女儿和他的儿子都参与了反叛的阴谋,海陵王一起杀掉了他们。派遣护卫庞葛前往西北路招讨司杀了耶律朗和招折,而屯纳、遏刺补都出逃。后来捉到屯纳,在街头行刑示众;遏刺补则自缢身亡。

同类推荐
  • 司马法

    司马法

    本书主要内容为: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它涵盖了古代地理学方志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药物学、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民族学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由西汉刘歆等人编订而成,全书共18卷,分为《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记载了约100多个邦国、500多座山、300多条水道,以及这些邦国、山水的地理关系、风土民俗和重要的物产,还记载了100多个历史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活动或世系。同时,它叙事风格独特,堪称我国古籍中唯一自成体系者。
  •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下)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下)

    《醒世恒言[1]》,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拽冷少妖娆妻

    狂拽冷少妖娆妻

    弄死个人然后就穿越了!唔,天理报应,因果循环?可是,我想要空调电脑热水器,老天爷你倒是给我弄来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

    全书以绩效考评的内容和职能为主线,对绩效计划、绩效考评技术准备、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立、绩效考评方法、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导航”、“相关链接”等新栏目,更新了大部分案例,丰富了课后复习思考题的题型。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培训用书,还可以供社会各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江南缘

    江南缘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穿越这档子事儿会落到自己的身上!从现代的默默无闻女生,到古代富家千金,身份变化如其之大!在长安待久了,她渐渐模糊了,她已经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她害怕了,在不被暴露的情况下,她开始努力找回家的路。为了不被欺负,她必须要让自己变得强大!以前,她默默无闻、遭人冷落既然老天给她另一个人生,那么,她一定要摆脱以前懦弱的自己!在充满未知的世界里,她无所畏惧的勇往直前,蜕化成蝶,改变自我。当她已经渐渐适应这里时,回到原来的时代,却是那样的不舍!
  • 我有超神麒麟臂

    我有超神麒麟臂

    【免费新书,创意爽文】穿越异界,楚玄获得麒麟臂系统,左手采集万物,右手附魔天地。龙魂+1、灵剑+1、灭世之心+1组合起来,竟然打造出绝世仙器‘灭世龙魂剑’!黑暗+1、智力+1、哈士奇+1组合起来,竟然打造出腹黑又鸡贼的‘二哈大魔王’!生命元素+1、时间元素+1、天地元素+1组合起来,竟然打造出一个世界,自己做创世神!
  • 激发梦想

    激发梦想

    在我的生活中被我仔细观察的事情,都在这里被作者我表现出来了。
  • 大佬她颜控晚期

    大佬她颜控晚期

    京城第一高中有一个神秘的校草,十分低调,但有一天他们发现他们心目中的男神一不小心混成了三栖影帝,还和娱乐圈内著名小鲜肉疑似出柜#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后来同学们才发现原来他们的这位校草是不仅是三栖影帝,那些著名的网文大神、赛车传奇、电竞之王、古武继承人……都是她。但最出人意料的是她还是个女的!
  • 拯救众生

    拯救众生

    七天使号角,七碗之灾,七封印之地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耶和华神为什么要创造天地万物?七封印之地到底封印着的是恶魔还是贤者?越国金面女皇到底有多么可怕?金面女皇背后又有这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又是谁在想尽办法毁灭人类呢?白云瑞,一个资质略好,背负这血海深仇的年轻人又该怎么样和一个强大的黑暗力量对抗呢?他又是怎么样在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拯救众生的呢?请您关于爱当梨新作《拯救众生》!
  • 人生改造计划

    人生改造计划

    从懒散大学生开始起步,每天拍戏唱歌泡漂亮女明星,有钱又有闲满世界旅行,那才是洛阳想要的完美人生,奈何麻烦总是找上门来,他不得不奋起反抗,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超能力者、外星人、异界来客等等罪犯通通关进监狱,才能捍卫自己的幸福人生...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码:603730659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