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人生拓展的原动力。对孩子来讲,更是其认识世界、创造未来的基础。好奇心强的孩子面对现实,总想着追根求源,把握底蕴。孩子被广袤的未知领域所吸引,总想着去触摸、去探索、去发现。
成长中的孩子,即便只有两三岁也很机灵,什么都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电脑、计算器、遥控器、电灯开关、煤气灶、饮水机、牙膏、牙刷、擦脸油,只要他们看见了,就要拿来鼓捣鼓捣。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玩具,一定要玩个够才肯放手。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频频发问:“妈妈,这饮水机,出来怎么是热水呀?”“为什么电脑有键盘,电视没有键盘呢?”“遥控器就是管着电视的吗?”“我也想点煤气灶!”“水有什么用途?水为什么会变冷?水可以有哪些颜色?”“世界上没有太阳怎么办?”……
家长除了耐心地解答,最好引领孩子亲手操作一下,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方面有利于孩子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孩子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私自操作发生危险。
对孩子来讲,世界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乐趣。在大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却是闻所未闻;孩子的内心拥有一股强大的求知欲望,促使他看到什么都想要摸一摸,碰一碰,研究研究。
李政道教授在一次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座谈时指出:“为什么在理论物理领域作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因为年轻人大都敢于怀疑,敢于质疑。”
孩子的好奇心弥足珍贵,为了让这份天然的发展动力不夭折于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1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儿童活泼好动,常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提出一些在大人眼里很怪异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烦,不要大声呵斥其“别动”“安静”“别叫”“别弄脏了”……而是要耐心地给孩子以解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
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家长无需急于解答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看、联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问题有一定难度的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翻查资料,寻找答案。
2解放孩子家长不要什么都教孩子,要适当放开对孩子的管制,让孩子自己去试。孩子只有经过亲身探究,才会在实践中认识并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融会贯通到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当中去。
放手让孩子去玩耍,孩子天生就具有识别并规避风险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能在玩耍中不断增强。
3指导孩子发现问题为了促使孩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有必要给孩子以合适的引导。比如带孩子去植物园游玩,当孩子被花丛中飞翔的蜜蜂和蝴蝶吸引时,妈妈不妨启发孩子,“你们有没有发现,蝴蝶飞舞没有声音,而蜜蜂飞舞却有嗡嗡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当然回答不上来。
家长告诉孩子如果想知道答案,就要去向植物园中的研究人员咨询或者去学校问老师。采取哪种方式,让孩子自己决定。等问题解决了,家长可以给孩子布置新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根据这件事情写一篇小作文,谈谈自己的发现过程。
4不惩罚孩子的淘气行为当孩子淘气损坏了家里的物品的时候,比如拆散了小板凳、摔碎了玻璃杯、砸了鱼缸等,家长千万不要大发雷霆,更不要对孩子大打出手。因为家长的暴力行为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理,打击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孩子不能尽情探索,就失去了智商、情商的发展机会。所以,不管孩子多么淘气,家长都要秉持宽容的原则,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尽情地发挥想象力。
5拓宽孩子的视野孩子经历、见闻的事情越多,阅读的书籍越广博,知识面就越开阔。孩子的知识越丰富,对问题就越有可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考也就越深入。
家长要多带领孩子去公园、植物园、历史名胜古迹等地方,多参观博物馆、工业展览、世博会、贸易洽谈会,在孩子参观、认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发现,产生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