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55200000003

第3章

第四會乘義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有二種。一別相三智。二一心三智。一別相三智即開三乘。二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也。第一正明別相三觀開三乘者。即為二意。一正約三觀開三乘。二明十法成三乘。一正約三觀開三乘者。即為三意。一約析法觀開三藏教三乘。二約體法觀開通教三乘。三總約析體別相三觀成別教大乘。一明析法觀開三藏教三乘者。三藏教明三乘行人同析因緣假以入空。若聲聞。總相析法入空。發真無漏。成一切智。名聲聞乘。若辟支佛。別相析法入空。發真無漏。成一切智。名辟支佛乘。若菩薩。總相別相析法入空而不斷結取證。多入俗假修行六度。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即是三藏教之大乘也。二明體假入空開通教三乘者。三乘之人同體因緣假以入空。若發真無漏。斷見思惑。小乘根鈍但除正使。成一切智。名聲聞乘。緣覺中根侵除習氣。成一切智。名辟支佛乘。菩薩得一切智。入假修道種智。教化眾生。求一切種智。即是通教之大乘。三明總約析體別相三觀成別教大乘者。若別教菩薩。觀因緣假。修別相三觀。次第成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中道觀見佛性。成一切種智。求常住涅槃。即是別教大乘義也。

二明具十法成乘者。三觀乃是乘之正體。若不約十法和合。則乘義不成。所以者何。三乘悉能運出三界火宅。必須正助眾善和合。故運用之義成也。就此即為三意。一出十法名。二明次第成乘。三料簡。一出十法名者。一明識正因緣生法。二真正發心。三止觀修習。四破諸法遍。五善知通塞。六道品調適。七對治助開三解脫門。八明識次位。九安忍強輭兩賊。十順道法愛不生。三乘之人修學三觀。若具此十法。即成三乘入涅槃也。二明次第成乘者。初所以順知正因緣法者。知無明因緣生一切法。即是正因緣。異外人執邪因緣無因緣生一切法也。次明真正發心者。三乘行人明知正因緣所生三界火宅。覺悟生死。志求涅槃。但菩薩大悲濟物。心異也。次明止觀修習者。發心信解既明。必須修行定慧。即是三乘行人之根本也。次明破諸法遍者。若不破見思兩輪所執妄想。破妄想不遍。則止觀有滯也。次明須知通塞者。隨所破法從淺至深。皆有道滅之通。苦集之塞。若迷此理。即不知得失。是字非字去取失宜也。次明道品調適者。三十七品是三乘入道之正要。能引進眾行到三脫門入涅槃也。次明對治助道法者。即是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事中六度等。諸對治法。助開三脫門也。次明須知位次者。三乘入道。從乾慧地乃至佛地。若能分別不謬。即不生叨濫。破增上慢心也。次明安忍強輭兩賊者。未入外凡之位。內外八風壞三乘行人出世善根。若能安忍。則不為所壞。入乾慧地。因發煗頂入性地也。次明順道法愛不生者。三乘之人若入性地。發善有漏五陰所有善法功德智慧。順道若生法愛。即便頂墮。不得進入忍法成世第一法發真無漏也。若能不生法愛。即不頂墮。得入忍法位。成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即是三乘之人同見第一義諦。斷界內見思煩惱。出三界火宅。是為此乘從三界出。至有餘涅槃住。盡智.無生智運入。無餘不明故。以十法成三乘者。其義顯也。

三明料簡者。問曰。自有眾生值佛。隨聞一乘法即得成道。或有隨修一法門即入道。何必悉具此十法成乘也。答曰。皆以往昔已修引十法成根性也。

問曰。法華經出三界火宅。諸子門外方索三車。今何得十法成乘從界內而出。答曰。法華的據盡無生三乘。有為無漏功德是究竟三乘。能運入無餘涅槃。乃是真乘。既無無餘涅槃之可入。又不能運至常住涅槃。則三乘之義不成。故索三車不得也。

今通明乘義有六種不同。一者理乘。二者教乘。三者行乘。四者相似乘。五者分證真實乘。六者究竟乘。

一理乘者。三乘行人悉有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之一。三乘根性不同也。二教乘者。即是佛開三乘之教。三乘諸子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亦名名字乘也。三觀行乘者。即是三乘之人修五停心觀。別相總相念處。乾慧地之觀行也。故勝鬘經云。三乘之初業。不愚於法。意在此也。四相似乘者。即是四善根人所得善有漏五陰也。五分證真實乘者。即是學智。從發苦忍真明無漏。乃至非想第九無礙金剛三昧也。六究竟乘者。即是無學智阿羅漢.辟支佛.佛所得非想第九解脫道盡智.無生智。佛如實智能運入無餘涅槃也。此即三藏教析法觀.通教體法觀。十法成乘意在此也。但別教三觀十法成乘。明六種乘義。意不同分別(云云)。

問曰。佛法無量。何故的取此十法成三乘耶。答曰。佛法雖復無量。必須取其正要。如諸小乘經論.大乘經論所明成乘義者。教門悉有此十意分明也。但隨緣散說。不聚一處。今探經論。撰十意以成乘義者。為欲令一家義學坐禪之徒。知佛法小乘經論所明.大乘經論所明入道正意。異外人各說一究竟道。亦異此土莊老之說也。

諸先生若言莊老即是佛一無異者。又末代朝有法師禪師。或同諸外道作此解者。可將此十法比並。若莊老明空具有此十意分明名義成就者。可許是同。若無此十法。或名義似同而斫覈橫竪不通。事理滯礙。名字有闕。作義不成。豈得同也。

今毗曇.成實雖是佛法小乘之論。明空入道。撿其論文即十意宛然。名義無闕。通申佛法。小乘人入道意轉分明。況復大乘經論者乎。外人經書既無此名義故。不可皆言同佛法也。

第二明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者。即為二意。一明一心三智即大乘。二明十法成大乘。一明一心三智即大乘者。若觀因緣三諦。初心即得一心三智。開佛知見。見佛性。見佛性者即大乘也。此則無復開三乘之別。故此經觀眾生品。舍利弗問天女言。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女答曰。我為化三乘。如人入瞻蔔林。唯齅瞻蔔。不齅餘。得入此室者。唯聞大乘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當知一心三智即是圓教。般若波羅蜜即是大乘。故大品會宗品云。般若波羅蜜即是摩訶衍。摩訶衍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無二無別。今明一心三觀會成大乘者。大名不可思議。乘以能運為義。一心三觀境智並是不思議法。能運菩薩至今道場。名大乘也。故涅槃經云。一乘者名為佛性。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云何名為亦一。謂一切眾生悉是一乘故。云何名非一。非是數法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數非數不決定故。

一切眾生即一乘者。一念無明具十法界。眾生悉有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即是理。即本有之一乘也。數法者。即是緣因佛性。緣因佛性即是福德莊嚴。福德莊嚴有為有漏。是聲聞法分。為數法說三乘也。非一非非一。數非數不決定者。即了因佛性。了因佛性即是智慧莊嚴。智慧莊嚴能從一地至於一地。不得緣因亦不得正因。心無取著。數非數不決定也。數不決定者。緣因性不可得也。非數不決定者。正因性不可得也。若所觀不決定不可得。能了亦不決定不可得。以十二因緣不可說故。三種佛性大乘皆不可說也。

此三佛性成三德大乘。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一乘。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此亦三德成乘義也。故真諦三藏說理乘.得乘.隨乘之三種乘。問曰。此經但明不思議解脫。云何乃引涅槃經佛性一乘義耶。答曰。此經佛國品云。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問曰。引是今經明大乘。何關涅槃佛性之大乘耶。答曰。此經明不思議解脫如來種一乘。大涅槃明妙色解脫佛性一乘。妙色解脫即不思議解脫之異名。佛性如來種亦異名耳。設教赴緣。言方雖異。一乘之理。豈有別乎。

二明十法成大乘者。一善識不思議境。二真正發心。三止觀修習。四破諸法遍。五善知通塞。六行三十七道品。七對治諸波羅蜜。八善識次位。九安忍成就。十順道法愛不生。若修此一心三觀。具此十法。是大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住也。

一分別不思議境者。即善識思議不思議十二因緣也。若思議因緣生滅次第。具十法界開三乘也。若不思議因緣。即是一念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具十法界。但說一佛乘也。若解不思議十二因緣之理者。即是住大乘不思議解脫之理也。故天女謂舍利弗言。吾止此室十有二年者。是住不思議十二因緣之理也。大智論云。十二因緣有三種道。一者煩惱道。二者業道。三者苦道。苦道七支即是正因佛性。煩惱道三支即是了因佛性。業道二支即是緣因佛性。故涅槃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不出三種。因名三種佛性。果名三德涅槃。所以者何。七支苦即法性五陰。故屬正因佛性。涅槃經云。無明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死。名為中道。中道者即佛性。若轉無明以為明。由惑故解。此即了因佛性。轉惡行為善行。由惡故善。此即緣因佛性。

問曰。此經未明佛性。云何引涅槃成此不思議義耶。答曰。大涅槃經云。若言十一部經不明佛性。非謗佛法僧。若說十二部經不明佛性。即謗佛法僧。今此大乘之教。具十二部。何得不明佛性乎。

問曰。此經始終不說佛性。何得約佛性明義耶。答曰。此經佛道品。淨名說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十二因緣三種道即是非道。通達三種佛菩提之道也。文殊師利說如來種種性。眼目之異名。如天帝釋豈異憍尸迦。若謂不作佛性名說。非明佛性義者。有經不作二諦名說。亦應不明二諦義。若爾。何得言諸佛常依二諦說法也。問曰。佛性有三。如來種亦有三耶。答曰。種亦有三。經言。有身為種。六入為種。即苦道正因如來種。正因佛性之異名也。經言。無明貪恚為種。六十二見為和。即是了因如來種。了因佛性之異名也。經言。十不善道為種。即緣因如來種。緣因佛性之異名也。種之與性。義類相扶。故法華經云。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即其義也。

問曰。種以能生為義。義符無常。性以不改為義。義符於常。此二義別。何得言符。答曰。緣.了兩因符種。不足致疑。但正因符種。義似有乖。深求其致。亦相符也。真如不生。非因非果。說為正因佛性。是則非因非性說為正因性。何以不得非因非種說為正因種乎。

問曰。若此經明如來種義。與涅槃佛性同者。何故云。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之心。猶如根敗之士。種義可皆佛性之義。則不可斷。何得同也。答曰。此經帶方便明如來種性義。於利根菩薩即是究竟。二乘不了。故須訶析。訶析聲聞。即密有發心之理。故法華經云。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即其義也。

問曰。十二因緣法性皆是正因緣。觀智通是了因緣。十二支修善並是緣因緣。何故偏判。答曰。義有通別。若如所問。乃是通義。別對分明則不得爾。法性五陰有無明不善業。即成生死五陰。如陰氣起水結成凌。無明轉為明。不善成善。即顯五陰法性成五種涅槃。如陽氣起則凌融還成水也。問曰。無明煩惱何得是智慧性。答曰。此經云。不入煩惱大海。不得無上智寶。十地論師說七識是智識攝。大乘說七識但是執見識。諍論云云。皆由不達了因種性義也。六識八識對二種佛性不達。起諍類如七識。其義可明。問曰。法華明佛性不。答曰。法華明十如是。佛性只是一。如是性耳。問曰。若爾。何處文證法華明佛性耶。答曰。涅槃說成大果實。見如來性。引說法華經八千聲聞得受記莂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若言法華不說佛性。何得引法華證見如來性義也。問曰。般若明佛性不。答曰。大涅槃云。言佛性者有五種名。亦名佛性。亦名般若。亦名首楞嚴。亦名金剛三昧。亦名師子吼三昧。若知一念十二因緣具十法界三道之理。即是三種如來種。三種佛性。三道生死不障三德。三德涅槃如世伊字。一切法亦如是。是為不思議之觀境也。

二真正發心者。即為二意。一發慈悲心。二發弘誓心。一發慈悲心者。即是無緣大慈大悲。夫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今明慈能與樂者。以無緣大慈能與十法界眾生十二因緣三道三種佛性三種涅槃之妙樂也。悲能拔苦者。無緣大悲能拔十法界眾生十二因緣三道流轉生死之苦也。二發誓願心者。即無作四弘誓願。無作四弘誓願者。一未度令度。二未解今解。三未安令安。四未涅槃令得涅槃。一未度令度者。別緣十法界眾生苦道七支皆令得度。故瓔珞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也。二未解令解者。別緣十法界眾生煩惱道三支業道二支令解。故瓔珞經云。未解集諦令解集諦也。三未安令安者。通緣十法界眾生三道中三種佛性令安此道理。故瓔珞經云。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者。通緣十法界眾生迷三種佛性所起十二因緣皆令滅盡。成三德涅槃。故瓔珞經云。未證滅諦令證滅諦也。如是慈悲弘誓即是真發菩提心也。故此經明三十種大慈。思益經明三十二種大悲。即其義也。又此經云。天女云。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未曾聞二乘之法。唯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也。問曰。何意慈悲所緣樂前苦後。弘誓所緣苦前樂後。答曰。慈悲者。原菩薩本懷。前欲與樂。由苦障樂。不能得樂。次須拔苦。弘誓制心行事。行事之次。必先度苦方得受樂。問曰。九法界可言令度。佛法界究竟清淨。云何令度。答曰。圓教所明。如華嚴經說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是則初心中皆名為佛。如是等佛皆有生死之法。乃至金剛餘有一生在。故瓔珞經云。三魔已盡。餘有一品死魔在。是等菩薩悉入佛境。亦名佛界。故言未度令度。餘三誓願類之可解。問曰。何等發心不真。對此說真。答曰。華嚴經說有菩提心魔。思益經云。發三菩提願。是為邪願。對此不真。須說真也。問曰。不真發心。其義云何。答曰。若三藏教.通教.別教此三菩薩所緣四諦發菩提心。名不真也。今明圓教菩薩無緣慈悲無作四弘誓發菩提心。如磁石吸鐵。即真發心也。問曰。四教明乘。今何故但約不思議圓教明發心也。答曰。四不可說。四不可說故。非權非實。非偏非圓。有因緣亦可得說。可得說故。說權說實。說偏說圓。權譬化城。實譬寶所。偏譬江河必有迴曲。圓譬金沙大河直流西海。圓教實故。名真發心。

三明止觀修習者。既已發菩提心。即須行菩薩道。止即修定。觀即修慧。定慧二足。行步平正。真行菩薩道也。此必須淨持禁戒。還約一念十二因緣中明修止觀。所以者何。七支法性。本非散非止。非迷非觀。若有為七支乖理。則行有二支紛綸不息。名之為散。若不得七支。則不善二支。行有休息。名之為止。迷七支法性。即是無明愛取。若了七支法性。即滅無明愛取。因滅無明愛取。熾然三菩提燈。名之為觀。是則非止之止。名真修止。不觀之觀。名真修觀。止觀調適則心安道法。是安心進行之道也。問曰。云何分別真修不真修相。答曰。若約生滅因緣.無生因緣.無量因緣而修止觀。名不真修。若約無作十二因緣而修止觀。即是真修。復次。若知用四悉檀方便修止觀。名為真修。不知即非真修也。如陰陽調適萬物得生。定慧調和則道法增長。故大涅槃經云。如是時中宜修智慧。如是時中宜修禪定。此皆知用悉檀修止觀之時也。故此經淨名勸諸國王長者言。佛身者。從止觀生。成如來身也。問曰。今用觀入道。何須修止。答曰。如大涅槃經云。毗婆舍那能破煩惱。何故復修奢摩他耶。佛答言。若有修禪定則能破惑。今作譬顯。如燈雖有破闇之能。若不處之密室。則照物不了。故須修止也。

四破諸法遍者。雖復巧修止觀。若破十法界十二因緣法不遍。則執見隨生。若能破一切愛見塵沙無知徹至法性。三番惑障既破。因惑所起一切橫竪諸法亦破。既不得所破。亦不得能破。是則能破如所破。是為破諸法遍。

是義已如前別相三觀中說。今不具論。故此經云。得此法者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問曰。若破諸法遍。此非正道。破即是斷。斷即拙度也。如大智論云。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答曰。若定破即是定斷。可同拙度。今明不破破不斷斷。不同拙度也。大智論云。譬如轉輪聖王。能破一切強敵。亦不可有所破。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能破一切法。亦不有所破也。

五明善知通塞相者。如法華經云。善知五百由旬嶮難道通塞之相。初百由旬者。見諦惑也。次二百由旬者。五下分結也。次三百由旬者。五上分結也。過此則立化城涅槃。次第四百由旬者。是塵沙無知也。次第五百由旬者。即是無明住地惑也。通言嶮道者。悉有生死苦報之難也。言知通塞者。如有見起。破此有見則有通有塞。若執有見計以為實。即苦集。名之為塞。能修道滅是則為通。不見生滅無生滅二種四諦是則為塞。能見二種四諦是則為通。塞即非字。通即是字。不知是字非字名之為塞。能知是字非字是則為通。乃至非有非無見假入空。分別通塞亦復如是。破下分結上分結。分別通塞之相亦如是。次破塵沙無知分別通塞之相。若不識無量四諦。即不知是字非字。名之為塞。其能知者名之為通。次破五百由旬無明住地辨通塞相。若不知無作四諦即不知是字非字。名之為塞。其能知者名之為通。

故此經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如治眼病。破翳不得損珠。又云。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縛即是塞。解即是通也。問曰。理無通塞。若見通塞。將非是塞。答曰。定見通塞是則為塞。不見通塞乃名為通。不見通塞還即是塞。能見通塞是則為通。若不見通塞及見通塞皆名為塞。非見非不見而能見。非通塞見於通塞。是則過五百由旬至於寶所。則名為通也。

六明行三十七品者。即為二意。一者用一心三觀行三十七品。二者修三三昧。一行三十七品者。佛法要行。三十七品為最安穩。入大涅槃之正因也。故此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三十七品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四念處者。一者身念處。二者受念處。三者心念處。四者法念處。四念處略明有四種。一者生滅四念處。二者無生滅四念處。三者無量四念處。四者無作四念處。前三種四念處並是方便。今不分別。但明無作四念處觀也。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類如是也。無作四念處觀者。所謂無作十二因緣具十法界五陰。以為念處之觀境也。一明身念處者。一切十法界色陰名之為身。一心三觀觀十法界色名之為念。見十法界身實諦之理名之為處。若見十法界色皆是一法性。法性之色非垢非淨。能雙照十法界垢淨。即是莊嚴不淨淨枯榮二種雙樹。二明受念處者。一切十法界受陰名之為受。一心三觀觀十法界受名之為念。見十法界受實諦之理名之為處。若見十法界受皆是一法性。法性受非苦非樂。能雙照十法界苦樂。即是莊嚴苦樂枯榮雙樹。三明心念處者。一切十法界識陰名之為心。一心三觀觀十法界心名之為念。見十法界心實諦之理名之為處。若見十法界心皆是一法性心。法性心非常非無常。能雙照十法界常無常。即是莊嚴常無常枯榮之雙樹。四明法念處者。一切十法界想陰行陰名之為法。一心三觀觀十法界想行名之為念。見十法界法實諦之理名之為處。若見十法界法皆是一法性。法性非我非無我。能雙照十法界我無我。即莊嚴我無我枯榮之雙樹。若行者能了此四枯四榮即是法性。五陰非枯非榮。名見中道佛性。若見五陰佛性。即住五種涅槃。五種涅槃者。謂色解脫涅槃。受解脫涅槃。想解脫涅槃。行解脫涅槃。識解脫涅槃。是為於四枯四榮雙樹之間見五陰佛性。而有五種涅槃。問曰。一心三觀觀法性五陰非真非俗。雙照真俗。真俗即是枯榮不。答曰。不然。真俗同結成四枯。中道佛性結成四榮也。問曰。若爾。何處有中間而入涅槃。答曰。二不可說。而說枯榮不滯枯榮。不著二邊即是入涅槃也。問曰。大涅槃經。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常色。樂我淨等亦復如是。是則身念處觀具破八倒。顯四枯四榮。何得言身念處但破二倒。莊嚴不淨淨二雙樹耶。答。覈實為論。具破八倒。通莊嚴四枯四榮。今為欲對初教四念處。別破四倒。顯四枯之小術。明此勝三修。破四枯顯四榮之妙術也。半滿相對之義。便一往作此說耳。問曰。四枯念處。聲聞之人可得發軫修習。四榮念處。何得亦爾。答曰。菩薩從初發心觀涅槃行道。乃至坐道場。何得不以一切種修四念處至成妙覺也。大智論云。四念處四種精進名四正勤。四念處四種禪定名四如意足。四念處中五種善根生即是五根。五種善根增長遮諸煩惱即是五力。分別道用即是七覺。安穩道中行名八正道。若能成就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入涅槃也。初心見佛性住涅槃者。即是得無生法忍。入菩薩位也。問曰。三十七品。外凡唯可學四念處。何得乃至修習八正道分。答曰。大智論云。八正道中行。初得善有漏五陰。名為煖法。若八正道定是見地。何得是煖法之前。又毗婆沙論云。八正在前。七覺在後。定是無漏。若說七覺在前。八正在後。通有漏無漏。小乘通義尚得如此。況復大乘圓頓之道。初心修習四念處觀不具三十七也。二明修三三昧入涅槃者。大智論云。三十七品是正行道法。將入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謂空.無相.無作。云何空三昧。四句觀無明不生。畢竟空。即一切諸法皆悉是空。名空三昧。云何名無相三昧。不見佛性四邊之相。名無相三昧。云何名無作三昧。無能觀所觀。真緣兩修。四句俱泯。即是無作三昧。三昧一心發實智慧。如水澄清。珠相自現。若見佛性即得涅槃。爾時三昧名三解脫門。即是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也。是義已如前次第三觀分別。今不重明。問曰。三昧解脫有何殊別。答曰。別而為說。因名三昧。果名解脫。伏道為三昧。斷道為解脫。無礙道為三昧。解脫道名解脫。通而為言。三昧即解脫之異名也。俱通因果.斷伏.無礙.解脫也。

七明對治六波羅蜜助三三昧開解脫門者。如聲聞行三十七品將入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三解脫門。若三三昧力弱不能自開解脫門者。當修慈心.不淨.九想.背捨.勝處.一切處諸對治法。助三三昧開三解脫門。譬如三人力弱排門不開。眾人相助即得開也。圓教菩薩修無作三十七品。用三三昧開三脫門入大涅槃。亦復如是。若三昧力弱不能開。十二因緣中三道三障厚重。如北風陰氣來水便結。此必須加修對治六度。助開三脫門也。度有二種。一者事六度。對破六蔽。二者理六度。只是一心三觀三十七品三三昧之異名耳。為小對治之力。故須懺悔六蔽。別修事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隨事成就。能資理善。過去罪滅今生重蔽。則除是則。利智善根熟。結使煩惱薄。清淨心常一。發真無漏。開三解脫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大涅槃也。故此經云。諸度法等侶等。侶者即是助開之義也。如南風陽氣來則厚水自然消融也。若事理六波羅蜜合。則能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具佛威儀。心如大海。滿足六度者。即是事理二種六度和合圓滿。即能得諸三昧及陀羅尼。具佛威儀者。即是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四無礙智.諸禪功德.一行三昧.神通.四攝。具足如是無量佛法。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化一切眾生也。問曰。諸經多以三十七品為助道。六波羅蜜為正道。故此經云。諸波羅蜜生父母想。道品法生眷屬想。今云何反說。答曰。此經所明不定。或明道品為親。六度為疎。道品為親者。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六度為踈者。經云。諸度法等侶。赴緣明義。隨便不同。若大乘教門。菩薩化物必須遍行。六度為親。三觀入理自行之要。莫若道品為親。故法華經五品弟子前三令隨喜受持說法。次明兼行六度也。

八明善識位次者。雖能如是行道品諸度。隨心所解多生取著。若心叨濫起增上慢。則成障道之業。若善知六即之位。得無此失。六即之義如前說。行人若能自知所行深淺之位。終不叨濫生增上慢也。問曰。此經明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何者有位次之殊耶。答曰。此是理即之義。若言即大涅槃不可復滅。何得諸天聞說此語得無生忍。又此經。身子證思議解脫。默然無言。而為天女所呵。同增上慢。況諸凡夫如彼蟲道。如月蓋王子得柔順忍。終不濫計是無生忍也。

九明安忍成就者。如智度論云。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夫道高者魔盛。多珍寶處者多賊難。若不安忍。其道則壞。

忍何等法。所謂忍內外強軟二賊。故此經云。於諸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即其事也。云何名安忍外賊。謂外八風。行者既內懷勝德。則外招名利供養稱歎。眷屬競來。若心愛著。即是軟賊。或時橫致衰損譏謗違情。種種惱亂非意而起。若心瞋恨忽怒。即是強賊。云何名為安忍內賊。行者如是精進用心。或動種種違情魔事。或發種種惡業之相。若心疑礙不能安忍。即是強賊。行者專精修三觀時。或見種種順情魔境。或發種種善業之相。或發種種諸見利智之心修諸善法。或因見生惡欲斷善根。或發種種諸禪境界。若入根本觸受諸快樂。或發特勝通明等。如明眼之人開倉見諸糓粟。心生快樂悲喜交懷。或見內外不淨白骨流光安穩快樂。乃至慈心念佛因緣。觀解種種三昧。入定安穩快樂無量。世間之樂不可為喻。故大智論云。惔怕得一心。斯樂非天樂。或發無常苦空三昧。欲入涅槃受寂滅樂。或發菩薩諸度法喜心生愛著。如是等皆名軟賊之相。若能安忍。心不愛著。即是乾慧伏忍成就。問曰。上處處明入涅槃。今云何方便住伏忍。答曰。上約悟入不定。今正明習。應次位也。

十明順道法愛不生者。即為二意。一明順道法愛不生。二明成大乘相。一明順道法愛不生者。行者既安忍內外強軟兩賊。其心專至。大悲不動。正念三寶。若感諸佛加威。則內善開發。得諸三昧及陀羅尼種種勝妙法門。六根漸明淨。具說如法華經及普賢觀經。是時若生法愛。即便頂墮。故大品經云。順道法愛生。是名菩薩頂墮。頂墮菩薩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得入菩薩之位。是為微細障道之法。若菩薩覺知此事。雖發種種圓妙法門正觀觀察。猶如虗空不住不愛。即順忍也。故此經云。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問曰。不住云何得增諸善法成順忍耶。答曰。雖不住著一切法門。而法門轉更增長開發。譬如真金火燒。光色踰盛柔軟。成順忍也。

二明成大乘相。即為三意。一明成乘人。二辨乘相。三明運至。一明成乘人者。若人成就如前十法。則一心三觀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得深禪定。見十方佛。獲無生忍。入菩薩位。住不退轉。是名菩薩摩訶薩乘於大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自在無礙。直至道場。問曰。法華經云。三車悉在門外。諸子於內索車不得。長者各賜大車亦在門外。大品經云。是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二經云何通。答。法華的據證得真乘。故悉是界外。大品通就六即明乘義。故說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

二辨乘相者。如法華經云。其車高廣。眾寶莊挍。周帀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絞絡垂諸華纓。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大品經云。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住。以不動不出故。次約觀帖釋三觀明不思議因緣十種法以成大乘者。如涅槃經云。云何名為一。謂一切眾生皆是大乘相。即是初不思議因緣所成眾生也。

橫豎破諸法遍者。即是其車高廣也。事六波羅蜜者。即是眾寶莊挍也。誓願修於六波羅蜜。能得一切三昧一切陀羅尼門者。是周帀欄楯也。成就四無礙辯者。即是四面懸鈴也。真正發心無緣慈悲普覆一切者。即是又於其上張設[怡-台+憲]蓋也。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者。即是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也。故大涅槃明慈。若不具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是聲聞慈。能具如此一切功德。即是如來慈也。無作四弘誓願緣眾生橫豎持諸功德。即是寶繩絞絡也。神通轉變四攝攝眾生者。即是垂諸華纓也。因修於止發生觀。練薰修諸禪功德者。即是重敷綩綖也。因修於觀。觀無明獨空。得一行三昧。能顯法性真理者。即是安置丹枕也。如前所說。四念處破無明八倒者。即是有大白牛也。四正勤習二種善法遮二種惡法者。即是膚色充潔也。四如意足定心功德滿足者。即是形體姝好也。五根成就以為筋。五力成就以為力。是名有大筋力也。七覺調停為行步。中道雙照為平正。故名行步平正也。善知位次。安忍成就。不生法愛。故得心心寂滅。入法流水。即是其疾如風也。

從假入空。從空入假。二種止觀出生三教無量方便功德智慧者。即是又多僕從而侍衛之也。

三明能運至者。行者即是不思議因緣眾生理即是大乘也。因理即故有名字名字即。即是假名發心欲乘大乘名觀行即。正乘大乘欲出三界。乃至始出三界名相似即。仁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乘是寶乘遊於四方者。開示悟入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為四方。皆名分證真實即也。直至道場名究竟即也。法華經就界外明二即之乘義。是故大車不在宅內。若是大品。通前四即六即並是大乘。故云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又大品經。是乘不動不出者。不思議眾生即是大乘理即之義。故名不動。無修無證故名不出。是名真實大乘。如虗空無染.無戲論.無文字。若能如是觀。是則為見佛。故大乘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大涅槃者即是不生。不生即是不可說。大品經云。若有能如是觀十二因緣。即是坐道場。是為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無量眾生。當知如是菩薩為如佛也。是知末世出家在家菩薩欲學佛法。求不思議解脫者。不可出三觀法門也。

第五明三觀攝一切諸法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即是般若。般若攝一切諸法。即是三觀攝一切法也。今明三觀攝七種法故。即攝一切佛法也。七種法者。一攝理。二攝結業。三攝依正二報。四攝智。五攝行。六攝位。七攝教。今略約七法攝一切佛法。罄無不收。

一三觀攝一切理者。一從假入空觀攝真諦。二從空入假觀攝俗諦。三中道觀攝中道第一義諦。三觀攝三諦之理。理無不周。三諦之外更無別理。但有時約因果為四諦。有時合為二諦一諦。已依前釋今不重明。二明三觀攝一切惑者。迷理之惑不過三種。若是見思取相之惑。九十八使皆從迷真而起。若說初觀對破此惑。說藥知病。即攝九十八使也。若說塵沙無知是迷俗之惑。為第二觀之所治。說藥知病即攝一切恒沙無知也。無明住地惑者。此從迷中道第一義而起見思別惑。若說中道第一義觀。正治無明別惑之見思。說藥知病。即攝無明界外一切別惑也。

三攝正依二報者。正報即是一切五陰眾生。依報者即是一切國土所依。若說從假入空觀。即攝一切二十五有界內有為緣縛眾生凡聖同居依報國土。若說從空入假觀。即攝一切方便有餘五種正報無為緣縛眾生有餘依報國土也。若說中道第一義觀。即攝一切三賢十聖自體緣縛眾生實報無障礙國土。三觀圓極。三諦理淨。即是毗盧遮那常寂光土也。四明攝智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攝十智。一切諸智不出三智。三智之外無別勝智也。譬如摩黎山。餘無出栴檀樹。除此三智。雖有種種世間之智。皆為一切智方便所攝也。此義類前說。今不重明。五攝行者。所謂攝一切行。如一行三昧等四種一行三昧。三觀往攝一切一行。若攝二行。如二聖行等一切二行。若攝三行。如三三昧等一切三行。若攝四行。如四念處等一切四行。若攝五行。如五根等一切五行。若攝六行。如六波羅蜜等一切六行。若攝七行。如七覺分等一切七行。若攝八行。如八聖道等一切八行。若攝九行。如九次第定等一切九行。若攝十行。如十一切入.十波羅蜜等一切十行。如是攝百千萬億阿僧祇等行行慧行一切諸行。三觀往約四種道諦。一一釋諸法門所攝。[聲-耳+正]無不收。

六次明攝位者。若明初析假入空觀。即攝七賢七聖位二十七賢聖。約二諦明三觀。攝三藏佛位。體假入空。約二諦明三觀。攝通教三乘之位。別相三觀但攝別教五十二心賢聖之位。一心三觀攝圓教一切五十二心位。至下明四教斷障判位中更當開說。七攝教者。明諸佛菩薩因修三觀得入聖位。為利眾生起教益物。雖言教無量。並為三觀攝也。所以者何。第二第三觀即攝華嚴經。初析假入空觀即攝三藏經。析假體假入空觀。第二第三觀攝一切方等經。若但說體假入空之初觀。即攝摩訶般若經。若但說中道第一義諦觀。即攝法華經。若析體二種入空觀。第二第三觀即攝涅槃經。故云是大涅槃即是諸佛法界。料簡與方等經同異之相。已如四悉檀義分別。是故舉三觀觀無明一念因緣所生之法。如一微塵攝三千大千經卷尚不足疑。何況前所攝經也。

第六約斷結清淨釋維摩詰義者。三觀斷結。教門不同。略有三種。一者斷三諦惑證三諦理。智證理時。斷德成就。惑障俱亡。此同拙度之相。非此經所明不思議之斷惑也。二明不思議三觀。見不思議三諦之理。不斷見.思.塵沙無明之惑。與三諦之理相應。一心三觀之智不礙煩惱。煩惱不障一心三觀之智。智不斷惑。與理諦相應。即是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故此經云。不斷癡愛起諸明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之法門也。菩薩住是解脫。能以須彌內芥子。種種示現。三正用三觀釋毗摩羅詰栗致淨無垢稱義者。淨名居士因緣所生之心。三諦之理。性常皎然。目之為淨。不斷三諦惑障。能起一心三觀三智之智。明解脫。智明解脫。雖處三惑之內。不為三惑所染。故稱無垢。一心三智會三諦之理。大用無方。稱機而化。故名為稱。故云淨無垢稱義也。

第七用三觀釋此經一部義者。略為二意。一釋經玄五義。二正用三觀通釋此經文。一釋玄五義者。初用三觀釋淨名之號。已如前說。二次釋經體。第三觀顯不思議正道之理。即是真性之體顯也。三釋經宗者。三觀斷三諦之緣縛。即是四種佛國之因行。行成得四種淨土之果也。四釋經用者。三觀破三諦之惑。即是析伏之義。攝三諦之理善。即攝受義。即經之用也。五明教相者。此經約三觀明教。與餘有同有異。具如前釋。即判教相也。二正約三觀釋此三卷經文者。即為三意。一釋室外。二釋室內。三釋出室。一釋室外四品。三觀成佛國因果之義也。已如明宗所說。即是釋佛國品也。次析體二種入空。釋方便品訶諸國王長者。體假入空第二第三觀。釋弟子品訶十大弟子之意正在此也。次第三中道第一義觀。釋菩薩品訶四大菩薩也。次明入室六品。若問疾品。淨名空室以疾而臥。即表中道第一義諦觀。相應種智。依常寂國現空室相也。慰喻有疾菩薩自調伏其心者。即用三觀慰喻有疾菩薩。有疾菩薩亦用三觀以調三諦之疾也。不思議解脫品即是第三觀。種智之果住於正道。雙照二諦。種種示現也。次釋觀眾生品者。即是正用初觀釋也。次釋佛道品者。即是用第二觀釋也。次釋入不二法門品者。即是用第三觀釋也。次釋香積品者。即是還用第三觀雙照二諦。垢淨俱遊釋也。次釋室外。菩薩行品見阿閦佛者。即是用三觀通釋佛國因果。同前佛國之意也。次釋法供養.囑累二品。是流通室內室外三觀析伏抑訶之意耳。譬如諸樹林。華葉或生落。如是諸佛剎。成敗亦復然。如依種種樹。有種種果生。如是種種剎。有種種眾生。種種差別故。果實生不同。行業若于故。佛剎種種異。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

同类推荐
  • The Miserable World

    The Miserable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述书赋

    述书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箭喻经

    佛说箭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知医必辨

    知医必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苏斋类集

    白苏斋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女孩,别温柔

    女孩,别温柔

    年轻、善良且叛逆的女孩子,因为“好管闲事”二惹上了学校的“恶魔王子”。受到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决定离家出走。他救了她,故事就此开始了!
  • 你唱不过我吧

    你唱不过我吧

    每次看到这句“我不爱钱杰克马,北大还行撒贝柠……”的段子时,安泽都摇头苦笑,说一声他们真会玩儿。可是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也会加入到这个让全国人民都调侃的队伍中去。……(注:本书只是一部脑洞系统都市文,而且不是重生的那种抄歌流,文中关于音乐的所有知识都只是作者本人的辣鸡理解,请读者见谅!)
  • saber的救赎之旅

    saber的救赎之旅

    一个冷酷情的杀手,一个坚毅执着的王者,当他们相遇,用彼此温暖的心,去经历更加久远的沧桑,去帮助各个位面苦难绝望的人
  • 致我们的后青春

    致我们的后青春

    张小扬和林媛媛,一个是穷苦农家的孩子,一个是出身名门的富家千金;进初中时,他们分别以全镇第一和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同一所学校。开学第一天,这位富家千金的漂亮无意中导致张小扬经受了生平一次囧事,让他在同学老师面前出尽洋相。林媛媛本想挽回尴尬的局面,却不料适得其反。为了照顾张小扬的处境,她最后选择了转学。在新的学校,林媛媛遭到学校“老大”的欺负。张小扬得知情况后义愤填膺,集结了自己的一帮子兄弟携刀带棒与那“老大”大干了一场……
  • 淡定小娘子:王后的悠闲生活

    淡定小娘子:王后的悠闲生活

    【女主成长史/情有独钟/浪漫温馨】苍茫岛上,他对她说:“我永远不会阻挡你,我只会在你身后守护你。”漫天飞雪中,他站在皇城之巅,对着璀璨的烟火,许下他生平第一个新年愿望:“我只希望我身边的这个小女孩儿,可以永远平安快乐。”他斜睨苍天,傲然道:“神的旨意?神算什么东西?凭什么所有人的命运都要由他主宰?丢丢的宿命,由我来定。”一见封心,天上地下无路可逃。纵横四海,何如与你相守人间。
  • 守护甜心之守护你一生

    守护甜心之守护你一生

    本文为几梦文,唯梦党慎入啊,几梦党请随便进哦~~~~~~~为了你们(唯梦和几呗党)的健康着想,免入本文!
  • 幻海奇谈

    幻海奇谈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 吴佩孚

    吴佩孚

    本书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这位独特的旧式军人和爱国民族将领,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霍雨浩复仇之北灵时代

    霍雨浩复仇之北灵时代

    本书群:492575458“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冤枉我!”——橘天熙“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唐舞蝶“北灵积弱,在今天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堂堂中华民族,竟然被列强带遍战火,北灵岂能不思革命”——唐舞麟“这些死去的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只因信仰二字,甘死如饴!”——南橘“天斗(天庭与斗罗神界)索我的命,我诛天斗的心!”——唐舞麟“你们凭什么把北灵的文民国,送给斗罗人。”——橘天岚“我们,是为北灵的同胞喊冤!”“誓死力争!爱国无罪!”“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唐舞麟“本就是同源,你却对自己的兄弟举起了枪。”——唐舞麟“一个文民国三个帝国政府,这难道不是侵占,不是对北灵的蔑视吗!”——唐舞麟“北灵的未来,拜托了。”。。。。。。北灵的革命,还在继续尽在《霍雨浩复仇之北灵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