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傲尘开始有些紧张,可待心中拿定主意之后,也就不再把这当成一回事了,毕竟,如今的明珠还在落魄,何况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他能翻起多大的浪呢?
阿巴塔则仍然有些紧张,毕竟宝日龙梅呆在这里的消息如果泄露出去的话,那对他们察哈尔部必将是一场很大的祸事。因此,阿巴塔想了一下,对孙傲尘说:“要不,就不让明珠走了,这里不差他一个人,而且在这里他也能过得不错。”
孙傲尘却不这样认为,现在就看得出来,这明珠是一个非常机灵乖巧的人物,不然日后他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造化,而从蒙古大汗能托他给自己的弟弟带这样一封颇为重要的信件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肯定颇受蒙古大公的赏识,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如果留在蒙古,生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他想到京城去,应该是他这个人不甘寂寞,想去天子辇下去寻一场富贵,而他这个人也确实适合去钻营,这一点孙傲尘早已经知道,虽然他最后的结局不好,可那已经不是孙傲尘所关心的了。
孙傲尘只是担心他读得懂蒙古文,会把宝日龙梅住在这里的消息泄露出去。因此,如果明珠真的通蒙文的话,那不管他承不承认读了那封信,为了保险起见,孙傲尘都绝对不会让他走,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不惜杀了他。
可是如果他真的不懂蒙文,那就没有这个必要。只要朝廷不知道宝日龙梅实际上还活着,那收到阿巴塔的哥哥的消息说宝日龙梅已经身故之后,朝廷是不会追究的,毕竟蒙古离京城非常的遥远,而且除了宝日龙梅以外,蒙古的女子还多着呢。
有那么一阵,孙傲尘甚至怀疑阿巴塔已经把他们迁居渤海古城的消息告诉了他的哥哥,毕竟,从现在这个情形看,宝日龙梅住在这里是非常稳妥的,他还想到阿巴塔和宝日龙梅会不会告诉那蒙古大公,这里还有一个他。。。。。。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在孙傲尘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他想的更多的是日后自己肯定要到中原去,而只要把明珠利用好,那就是为以后铺好了一条路。
是的,孙傲尘从知道了自己身处何时何地之后,就打定主意想和皇帝过不去,倒不是他自己想当什么皇帝。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莫名其妙的就穿越到了这里感到有些气愤,有心想好好的闹一闹,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知道,虽然这个清朝曾经盛极一时,可是在后期朝政极其的腐败,甚至一度丧权辱国,在近代史上留下了非常失败的记录。
现在既然他来了,他就想让这一切有所变化。
虽然他知道,现在的康熙皇帝会在日后大有一番作为,可是可能是因为从小所接受的教育的缘故,在他的心目中,所有的封建皇帝都差不多,毕竟,那康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他还没有看到,他觉得应该也就是那么回事。
而以前孙傲尘在读有关清朝方面的资料的时候,心中也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抵触的情绪,先不说他所受到的夷夏之别的影响,单是清朝在刚进关时所做的众多的杀戮,就让他心里非常的不快。
因此,孙傲尘对阿巴塔说:“应该没有事,明珠只要不懂蒙古文字,就没有办法知道朝廷给宝日龙梅指婚的事情,日后也没有提起的必要,何况,就算他真的通蒙古文字,也未必就敢私自拆看大汗的信,别忘了,大汗可是对他一家有恩的。”
阿巴塔想想也是,可仍不放心,他皱着眉头说道:“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孙傲尘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缠,就说道:“那当然。”
然后他便正色对阿巴塔说:“阿巴塔大哥,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
阿巴塔问道:“什么事情,你只管说就行了,为什么搞得这么认真?”
孙傲尘一笑,便把自己今天去宁古塔城里所知道的朝鲜使团要去京城送贡品,会从这一带经过,以及他想把这些贡品抢下来的事情和阿巴塔说了。
阿巴塔听孙傲尘讲完之后,眉头“突”的跳了一下,然后一拍自己的脑门,说:“坏了,坏了,看我这脑子。”
孙傲尘见他这样,心里不禁有些紧张,他担心阿巴塔不赞成这样做,忙问阿巴塔说:“你怎么了?”
谁知阿巴塔却反问他说:“孙兄弟,你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我带着人驻在这一带是有一件大事要做吗?”
孙傲尘记得自己刚见到阿巴塔的时候,他确实曾经这样说过,便点点头,说:“记得啊。”
接着他的脑子里一闪,脱口说道:“你。。。。。。”
阿巴塔哈哈的一笑,说道:“我说的那件事指的就是这事儿啊。”
原来,阿巴塔也早已经知道了朝鲜使团送贡品的事情,而且也知道他们把贡品送进大清国界,是由大清的官兵接手护送的,他一直致力于打击清廷,当然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早早就来到这一带做准备。
可是没想到后来发生了那么多变故,更加没有想到会来到渤海古城这样一个地方,这些天他也着实有些兴亢奋,后来又忙于训练自己的骑兵,反而把这件事情给忘到了脑后。
现在见孙傲尘提起了这件事,他固然是恼恨自己的记性差,可更多的是高兴。而孙傲尘见阿巴塔居然早就想这么干,也是非常的高兴。
两个人不由得相对大笑起来,而这笑里自然包含了许多会心的东西。
二虎本来一直在旁边安静的听着,这时候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兴奋的说:“咱们这回好好的打一回鞑子。”
孙傲尘还是比较冷静,笑过之后,他正色对二虎和阿巴塔说:“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明珠知道。”
阿巴塔一摆手,说道:“晓得,又何须多说。”
二虎则说道:“和他说干什么,他是个外人。”
听了二虎的话,孙傲尘和阿巴塔相视一笑,心中都觉得热乎乎的。
这时候天色已晚,阿巴塔便吩咐亲兵准备酒菜,准备和孙傲尘他们兄弟俩好好的喝几杯,关键是和明珠还要有一番交涉。
待亲兵把一切备好,明珠也已经睡过一觉,又经过洗刷,脸上风尘之色尽去,显得神采奕奕。孙傲尘拉着他亲热的说笑一阵,阿巴塔便喊他们过去用饭。
在阿巴塔的军营里喝酒与在杨春华家又有一番不同,尽显蒙古男儿的粗犷和豪放,明珠在蒙古呆了些日子,早已适应了这种风格,而孙傲尘和二虎的酒量均豪,因此四个人喝得颇为尽兴。
酒过三巡,孙傲尘试探着问明珠说:“明珠大哥,你在蒙古住了不少日子,一定已经十分精通蒙古话了吧。”
明珠放下酒杯,沉吟了一下,说道:“嗯,这蒙古话嘛,愚兄如今倒也懂得一些。”
孙傲尘听他这么一说,心头便觉得一紧,他和阿巴塔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提高了警惕,就连二虎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阴沉了起来。接着明珠却哈哈一笑,说道:“如今我已经知道自己的名字用蒙古话怎么说了。”
孙傲尘一听这话,心头才觉得一松,阿巴塔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酒,而二虎则拿起筷子,埋头吃菜。
明珠又自嘲的说道:“说实话,我自小四书五经也读过一些,但自问造诣不深,如今莫说蒙古话,便是国语(注:清朝建立以后,把满族话称为国语),我都讲得不顺畅。”
听明珠这么说,孙傲尘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小心了,便安慰明珠说道:“明珠大哥,我觉得你气宇非凡,日后肯定不是池中之物,飞黄腾达应该就在眼前,这蒙古话学它又有何用。”
明珠说道:“多谢孙公子吉言,但愿真能如你所说。如今年关将近,大汗的信我已经送到,也不想多做耽搁,打算明日便动身赶往京城。”
见明珠打算明天就走,孙傲尘和阿巴塔又对望一眼,又都松了一口气。
。。。。。。
第二天,孙傲尘从他和二虎抢来的那些饷银中取了两个挺大的银锭子,早早的就来到阿巴塔的家里给明珠送行,明珠已经吃过了饭,准备出发了,正在那里和阿巴塔告别。
见孙傲尘也来送自己,明珠便客气道:“孙公子,又何劳相送,你真是太客气了。”
孙傲尘也不多说,从明珠的手里接过马缰绳,暗暗的向阿巴塔使了个颜色,然后对明珠说道:“走吧,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我送你一程。”
(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