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送上,晚点再是第二更,请大家多票票。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百多号的人努力下,一干人等就开启了粥厂,开始赈济,叶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流民虽然很饥饿,但是很有秩序,很有礼貌,没有人拥挤,没有人哄抢,都是默默地端着手中破烂的碗盆,很有秩序地排着队伍,老人、小孩、妇孺排在前面,青壮年在后面。
这个场景让叶天感到非常的震撼,这就是有着数千文明历史的中华儿女,这就是有着严格礼仪遵守的天朝礼仪之邦的百姓,在如此生死边缘,每个人都谨守着自己心中那份礼,尊老爱幼,长者先,正所谓仓禀足而知礼,可这不是衣食无忧的时刻,他们依旧那么有礼,这就是华夏文化,这就是华夏精神,多少年后,这份礼断然消失在历史的中。
曾几何时,华夏人被称为愚昧、落后、不懂礼节野蛮的民族,曾几何时,那些外国人彬彬有礼的告诫华夏人要遵守礼貌,不要高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拥挤。可当华夏人在一百年后,被北方野蛮的民族统治以后,这一切都没了,原本的礼仪之邦,却需要别人来教导。
曾有云: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可在后世,服章之美在哪里?礼仪之大又在哪里?华者,人取精粹广纳之意,物取绚美繁盛之相,无论文学,历史,经济,都要世界第一才是真真正正的华章。
夏者,家继礼法圣贤之学,国从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圣贤传,而国家继吾国吾民之利益而世代传承,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看着,这一切叶天眼睛是湿润的,心灵是震撼的,他觉得上天让他穿越而来,仿佛是再告诉他,这一切,不能被丢弃,这一切不能被割舍。不能让后世的华夏人丢失了自己的本分,文化的道统和传承,应该千年源流而长。
喝过粥,吃过东西后,刚才和叶天的老头也精神了许多,原本苍白而褶皱的脸上,有了些许的红光,经过交谈老者姓张,叫张春珊。
叶天见他体力恢复了许多,便问这流民当中有没有懂得种茶和制茶的茶农、工匠。张老头裂开老嘴,赫然大笑。伸出枯瘦如柴的手,环指一周,说道这里的流民绝大部分都是山里人,山里人缺田,但是个个都是茶农,都有一手种茶、采茶、制茶的好手艺。就说这张老汉自己家里,他本人连同三个儿子和儿媳,在兵灾之前,有着上百亩地的茶田,有一个制茶作坊,若论制茶和晒茶的手艺,在当地赫赫有名,福建很多茶商都是他的客户。
叶天一听之下,兴奋不已,真是瞌睡中有人送枕头,这趟没白来,捡到了一个宝。当下叶天和李青彦请教制茶的工艺和经验,张老头现在无家可归,见两位恩公询问这些,毕竟是年纪大,人生阅历丰厚,见二位这么详细的询问,肯定是要有所图,为了这么多流民的归宿和自己家人的安全,便详细地说了。
叶天赶紧找人带了笔墨纸张,让张老汉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勾勾划划,详细地画了制茶作坊的建设图纸和工艺流程图。当中,叶天不时回忆起在福建当兵的时候,给一家茶厂做军训的时候,厂长带领他参观那家茶厂的工艺车间,并介绍制茶工艺流程方法。
他讲后世的方法与张老汉一一对应,让张老汉认为叶天也是多年制茶的能手,叶天有些不好意思,只好推脱见过别人这么做,叶天问他这些方法能不能现在做的出来,张老汉沉吟了一阵子,说有的见过,有的可以改良,有些估计难以实施。
于是叶天见还是有可能实施的,便详细地与张老汉探讨起来,两人不是合计商讨、争论,把李青彦凉在一边不管,李青彦见他二人谈的火热,自觉无趣,就帮着李秋霜等人一起赈济百姓去了。
等回到衙门,早已华灯初上。虽然流民人数众多,安排困难,但是总归还是有办法的。如今已是夏季,仙游城外还是有很多的水田空无,给这些百姓分了土地,速度快的话,还能收到秋季粮食。
另外,一些茶田也可以安排人手打理,冬茶也可以收获些,加上过段时间夏季新茶收回来,还得要人晒制和贩运,这么几项安排下来,估计应该全部容纳,可是单纯靠李家寨和叶天这边的实力,显然是不够的。有些头疼。
“要不,把县里的士绅们叫来一块商量一下?”李青鸿提醒,“反正明天要和茶商们谈事情,顺便把这事儿一并解决掉。”
“也好,这样吧,把各村的里正找来,还有所有士绅,商讨安顿移民的事。”李青彦想了想,建议说。
第二日后,士绅和里正们、茶商们聚齐了,大家落座。李青彦把情况讲了一遍,让在座的帮忙出主意。
沉默的片刻,李家寨的村长李青鸿的爹李秋全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咱们李家寨多亏叶大人护佑,才没遭灭村,原本有二百来口,可如今只有百多口,水田可以安排十来户。至今茶田嘛,可以安置个二十来户是没问题的,房子呢也有现成的,只是被倭寇毁了些,但是修修补补也能住,大人可以遣几户过去,我们帮着他们安个家,李大人是我们李家寨出来的,不能让他有麻烦。”
这事儿有了人开头,就好说话了,气氛渐渐就活跃起来。倭寇来犯,不少村子被屠了,早就了很多荒地,接纳些户主是没啥问题的。转眼间又安排了几十户。
剩下的五六百来户,叶天想了想,把他自己想开设制茶工厂的意思讲了讲,雇流民做工。一些茶商们知晓叶天现在正在收茶叶,有实力和有人马。收茶自己插不上手,可建茶厂倒是可以入股。
叶天见大家兴致高,便又将未来的蓝图描画了一下,把杭州府和应天府的信息通报了一下,这里面的利润可大了,赶紧趁着机会扩大,销量不成问题。
大家见有钱可赚,兴趣立马就来了,纷纷要求入股。当下,叶天定了规矩,他出一部分,占四成股,官府zhan有二成干股,毕竟官下面好说话,剩下全部由茶商们出资,等价入股,仙游商行就此成立。
银钱详细入帐,拿出一部分来用来安置给那些种田、种茶的流民,他们用以后的收成来归还。那些茶厂的流民呢,则以工代赈,用工钱来抵押,预先借给他们银钱。
众人详细议了清楚,就开始实施,那些流民正在忐忑不安等待,听说官府安置了他们,而且还有工给他们做,几乎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年月,谁都没指望官府给的他们安置,个个是喜极而泣望外,一片欢呼,当知晓是叶天和李青彦所为时,家家户户把他们称之为万家生佛,有些还立了长生牌位。
五天后,一切安排妥当。那些种田、种茶的流民,都借了米粮,领到户册和地契,带着妻儿老小,散到各村去了。剩下那些有制茶手艺的,被叶天安排建设茶厂,茶厂的厂长有张老汉的儿子张大栓担任,技术顾问是张老汉,分了几个车间,分别都是有多年制茶工艺的人担任。
先是根据图纸设计,建设厂房、宿舍,就在城北区内,工程先建设宿舍,好让厂里员工有地方住。叶天采用了后世板房的做法,带领着众人找了一些木匠,设计了可装卸的图纸板房材料。让他们制作。好在是山区,木料倒是不缺,人手也充足,工人们听到是为自己建设住的地方,那都是热情高涨,自发的三班倒,除了吃饭,其他全都在工地上,那些家眷们也都帮忙,流民心里明白是遇上了好官,只要路过县衙都会磕个头,千恩万谢,见到叶天和李青彦那是满脸感激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