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地域广袤辽阔,既有藏北羌塘高原风貌,又有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景色,还有若羌河冲积平原绿洲,也有塔克拉玛干、库木塔格两大沙漠风烟,更有罗布泊干涸湖床戈壁盐膜地,是全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楼兰古城、米兰古城、海头古城皆在其境内。
若羌,西汉为西域婼羌国地,《汉书?西域传》载: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随畜逐水草,不识农耕。若强国完全依赖鄯善、且末两国的谷物生存。婼羌族群不言而喻,是古代羌人部落迁徙至此,定居建国一直沿用至今。若字左边加女为“婼”,应该与羌人当时母系氏族体系有关。
羌,西戎牧羊人也。是中国人类有关族号最早的记载,也是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称号的文字。传说上古时期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民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杂居,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炎帝姜姓,姜、羌本是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四岳之后皆姜姓,四岳不是山,指的是三皇之一水神共工后代,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从天上厮杀到凡界,共工兵败而怒触不周山,以致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天塌地陷洪水泛滥,才有了女娲娘娘炼就五彩石补天的美谈。尧曾向四岳询问谁是合适的继承人,四岳咸荐虞舜,尧遂传位给舜;舜年老时又问四岳: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四岳又推荐大禹。
关于大禹有几点疑问,一是族种身世。文献记载禹乃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玄孙,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史记》载,禹兴于西羌。司马迁用字谨慎,用了“兴”,而非“生”,一字之差足够后世子孙研究几篇论文专著了。现在的共识是大禹故里在中国羌城北川县禹里乡,就是汶川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地方,在北川,还有洗儿池、禹床、血石等传说中大禹婴儿时代的遗迹。这就让人犯糊涂了,大禹到底是不是羌人?二是传位之谜。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初始,禹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悄悄避居夏地一个叫阳城的小邑,但天下的诸侯无视商均,不约而同朝见禹王,在诸侯的百般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国号夏。大禹继承帝位众望所归,工作中舍生忘死三过家门不入,生活上深居简出、粗衣淡饭,我们不敢说其中有做作的成分,或本是他自身具有的美德。待到大禹病危,夏启继位,其中就有猫腻的嫌疑了。大禹顺应民意表示禅让给德高望重的伯益,私下却授意儿子走访民情树立权威,行使帝王权力,夏启做人低调做事高调,处理国事井井有条,对付政敌赶尽杀绝,不由让人想到前面文中提到的王莽,家天下的王权世袭制度自启而开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是否由羌人建立,或者有无夏朝真实的存在,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但华夏一说流传至今却是铁打不动的事实。自商周起,中原王朝讨伐西羌成了战争的主旋律,羌人部落一路向西逃窜,自甘肃青海穿越柴达木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进入西域的羌人正如史书中所说,子孙分别,各自为种,除部分留居婼羌、楼兰等地外,还有众多部落继续循由塔里木南缘西迁,直达葱岭甚至葱岭以西,沿途与印欧人种摩擦融合,建立了一系列从事定居畜牧业的羌人城邦国家。
公元前221年,真正的始皇帝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出生于河北邯郸,祖籍是甘肃天水,而天水正是羌人故里,秦始皇曾专程祭拜大禹,西羌边境不修长城不派重兵镇守,还曾颁布法令,不准对西边的羌戎部落用兵。有意思的悬念又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以及和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都涉嫌由羌人创立。
秦汉隋唐时期,分布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中部的羌人逐渐和汉族交融,仅有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的羌人,仍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俗。宋代时,古羌百余种羌支的一支党项羌,在中国西北建立了西夏国,首都兴庆府所在地的银川平原,西有贺兰山作屏障,东有黄河灌溉,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
西夏建国之前,党项族拓跋部贵族在其割据的围内,不仅征收赋税,还有任命官吏的权力,虽未称国,而自其王久矣。等到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便迫不及待地弃李姓称帝王,然后剃秃发,创文字,彻底与汉俗划清界限。
李元昊和五代时期后唐王朝建立者沙陀人李存勖一样,是光明与黑暗的交织体,两人都年少峥嵘,一个被死敌感叹为生子当如李亚子,一个被对手赞叹为真英物也,此子必为中国患。两人作战勇猛,善于谋略,开疆拓土,奠定基业;且又喜好音律,诗词歌赋俱佳。李存勖老爹李克用临终弥留之际,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说道: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出尔反尔的刘仁恭,以解决问鼎中原的后顾之忧;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他与我歃血结盟,结为异姓兄弟,说好一起光复大唐江山,如今却背信弃义依附贼党;第三支箭要消灭宿敌朱温,以抚我在天之灵。你若完成我这三个愿望,我死而无憾了。李存勖牢记乃父遗嘱,征刘仁恭、伐契丹、灭后梁,完成李克用遗愿,将箭归于庙堂。天下既定,李存勖宠信伶人,每日登台唱戏,自取艺名为李天下,终日不理朝政,滥杀无辜,引发将领叛乱,以致于死于非命,被一把火烧的尸骨无存。
李元昊如出一辙,只是伶人换成了女子。他沉醉于打出累世江山的丰功伟业,经常在贺兰山离宫和诸妃纵情声色,忘记创建江山的艰苦卓绝,甚至强娶皇儿的妃子为后,儿子不忿夺妻之恨,进宫刺杀李元昊,一代英主中道而殂,死的是那么不值得可怜。不由想起当年李世民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不假思索说,百战沙场出生入死,当然是创业难。敢于直谏闻名的魏征却提出不同意见: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李世民看得透彻,既不否定房玄龄,也不否定魏征,感慨说,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婼羌国国力积弱,虽然善于制作兵器,但总共几百人的军队根本没有和匈奴、大汉抗衡的资本,就连同脉的赤水羌、苏毗羌也经常犯境劫掠,婼羌人东进不了甘肃玉关门,向西汉王廷告急不得救援,迫于无奈,国主唐兜只有率妻儿老小选择依附匈奴自保,待汉军进驻,立刻又回归汉庭,其反复无常行径被西汉封为“去胡来国”。
我们早说过王莽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颁布过一条“去二名”的法律,就是不准用两个字的名,而且还补充了一条,犯了罪的人,名字必须是两个字。这样一来,犯没犯过错从名字上立马就区分出来了。而西域诸国名字冗长,也在此法规内,真是欺负人到家了。
有关车师后王句姑、去胡来王唐兜投靠西域的旧账也被翻了出来。最初匈奴与汉朝有过条约,如果有从中原来投降到匈奴的人,要把他送还给汉朝,以报答汉天子的厚恩,长城以外国家的人来降,匈奴可以自行安置。王莽一向以中华上国自居,贬斥周边少数民族国家,无视旧规,要求匈奴单于派使者押送二国主到汉朝负荆请罪,可他们一到天子脚下,王莽却下旨称,判汉之罪绝不予饶恕,召集西域各国国王,举行审判大会,句姑和唐兜被斩首示众,昭示其罪。会上重新制定了四条规约:中国人逃入匈奴的人、乌孙国逃亡归降匈奴的人、佩戴中国印绶由汉朝任命的一些西域国家投降匈奴的人、乌桓国投降匈奴的人,匈奴都不得接受,否则就是与大汉为敌。
一个国家悲惨到这个份上,无怪乎婼羌国轻易被鄯善国鸠占鹊巢。“婼”与“弱”音同意近,“婼”的本质就是软弱。“婼”国国主如此一个左右被欺的首领,最终毫无缘由地将他的部落带向灭亡。
我们知道,战争胜败取决的因素很多,政治经济、军事战略、兵种素质,属于人的因素,当然还少不了实战中战马、兵器发挥的现实作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足见兵器在古代国家中的显赫地位。史书记载了婼羌国一个鲜明的特征,即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中国铁器时代发生较晚,战国兵器仍以青铜为主,秦陵兵马俑的武器可证,制铁技术真正重大的突破是在西汉,也就是开拓丝路之后。
中国的文字细嚼起来很有味道,兵,字形看是人举着斧头,本义指兵器而非人,加上犬吠的器字,组合而成为攻击性的器械装置。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在火药发明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之前,战争中使用的兵器都称之为冷兵器。
弓作为兵器之首,主要是因为它的攻击距离远,制作简易携带方便,其实任何工具和武器都是人手的延长。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现代文明一样,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实何止蒙昧时代,进入封建割据,弓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前文提到的李陵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十万骑兵,十几天时间里毫无城池依托,纯粹面对面列阵迎击,完全是靠弓弩手箭如雨下的射杀震慑。诸葛亮草船借箭,也是因为弓箭无论陆战还是水战,具有其它兵器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也是因为火箭的成本更高,主要用于攻城毁寨,曹操才不敢轻易滥用。放眼世界战场也不例外,威尔士威力巨大的长弓令法国重骑兵死伤无数。荷马史诗中的战神阿喀琉斯,正是被太阳神阿波罗一箭射中脚踝而死去。直到更易操作的火枪问世,弓箭才彻底退出战争舞台,成了休闲娱乐和装饰摆设。
中国历史上兵器排名所遵循依据的无非实用性为主。而古龙笔下百晓生所排《兵器谱》,则根据使用者武功高下而定,但万物相生相克,排名第一的“如意棒”使用者天机老人,死于排名第二的“龙凤环”上官金虹兵刃下,自命是“天下第一高手”的上官金虹却又殒命于排名第三的小李飞刀手中,上官金虹太过目空一切,原本有机会致李寻欢于死地,只是因为上官不信小李飞刀刀不虚发的神话,想要见识到底小李飞刀有多快,结果用脖子接下了飞刀。暗器终归难登大雅之堂,封建社会进行武举人的考试,落榜者会获得帝王亲赠的一枚银铅混合烧制而成的“堂前燕”飞镖,对落榜之人既是安稳又是警示,无论你功夫如何了得,都只是皇帝檐下的一只燕子罢了。
刀作为兵器之首合乎情理。唐代善用长矛短刀,君子之剑逐渐失去了实战的价值,成为道士们的法器和民间习武表演项目,相传诗仙李白是剑道高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友人崔宗之喜欢说实话: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可见剑术与舞蹈基本相差无几了。而刀砍削刺皆宜,是行军打仗步兵主要武器,西域引进中国的一种新型钢铁,称曰“镔铁”,这种金属坚利可切金玉,虽比不上波斯大马士革弯刀身披花纹钢,斩铁切蚕丝,但足以所向披靡,令敌手胆寒,随着工匠技艺的传承升华,终发展冶炼成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之作的唐刀。大唐帝国纵横睥睨,征战四野,离不开将士手中的唐刀,敌军许多兵刃和它一碰即折,造就了一段唐刀无敌的神话。人们说唐刀是融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兵刃,而今天的日本武士刀,就是脱胎于唐刀,可惜后来由于统治者禁止民间锻造武器,唐刀技艺彻底失传。
新疆素来被称为瓜果之乡,各地又有地方的主打水果,若羌的是灰枣。若羌枣在成熟变红之前,通体发灰,俗称灰枣。华夏第一县处于沙漠绿洲地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减少病虫害,还有冰山雪水的浇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诺羌枣的小巧美观、肉质饱满,被赞为沙漠圣果,若羌因此得名中国红枣之乡的美誉。若羌灰枣来源于河南省新郑市灰枣,目前已成为县域主要经济作物。若羌地区的红枣较有名的品牌如楼兰红枣、米兰红枣,而这些枣子落户到了河南郑州新郑地区,名字立马变得俗的冒烟,叫“好想你”枣。还果然印证了郑州无底蕴的残酷事实。
由于有名的开封城上河,出于安全考虑,卢沟桥到汉口的铁路修建时,在黄河南北绕了个弯,选择从更西部的郑州过河,这条铁路延伸而成京广铁路;不久之后,汴洛铁路修建,郑州再次成为东方的起点,而这条铁路就是中国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的前身。于是,郑州成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开封,兴于水,郑州,繁于陆。
再做思量,说开封兴于水也对也不对,起码不全面,应该再补充说是,兴于水、衰于水。头顶的黄河好比是达摩利克斯之剑,一而再再而三地马鬃断刺绝地,黄河泛滥开封城是屡淹屡建,屡建屡淹,再建再淹,由此形成了城摞城、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从上往下依次是清代开封城、明代开封城、金代汴京城、北宋东京城、唐代汴州城到战国时期的大梁城,一座摞着一座。任性的开封人民不改初衷,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不得不说是件奇迹。
驾车行使在库尔勒到若羌的218国道上,若有心,便会发现道路旁有条破败小道,沙尘掩映下断断续续残留着罕见的砖石。不要小看这条不起眼的简易道路,它可是号称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公路。百余公里的路面,完全靠捡拾枯死倒地的风干胡杨木作燃料烧制红砖,人们吃住在沙漠,一边烧砖一边铺路。据统计,当时两千余名筑路大军用了大约六千多万块方砖铺就条当时较为先进的红砖路,而这段路正处在沙暴最为肆虐的区域,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地风吹沙舞。想想也只有火热的年代才能书写出这般超乎想像的篇章。但不可否认的是,无数棵的胡杨红柳成了砖窑的牺牲品。如今,红砖路静静地守在新218国道旁,只留下2.2公里的完整砖道,成为人们观赏和留恋的摄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