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00000290

第290章 第二九〇章 吕布逞威雒阳城

当李傕和郭汜带着一千飞熊军入宫之后,却给雒阳城内的大臣都吓坏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董仲颖到底要做什么,生怕董卓他干出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结果当得知董卓是以保护陈留王的名义派属下带兵进宫的,而且陈留王还同意了后。众人这才算是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不过也有人却是更加地担忧了。

毕竟明眼人可都看得出来,他董卓口口声声地说是保护陈留王,其实实际不过就是借着保护的名义,然后把手伸向了宫中罢了,而且还看住了陈留王。更是让其他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了,所谓投鼠忌器,如今连陈留王都被董卓给控制住了,那么谁敢再打董卓的主意。你就不怕他来个鱼死网破,先把陈留王给杀了?所以董卓走得这一步,可谓是一举数得,算计得不错。而要是陈留王刘协真就因为谁而被董卓给杀了,那这个可是谁也背不起的这么个罪名啊。

在王允得知了具体消息之后,他依旧是在府中大骂董卓,不过这次他算是骂得轻了,最后一下又是戛然而止。其实这倒不是他害怕董卓了,而是他突然想到,万一隔墙有耳,或者自己的府中有董卓的内奸那可就不好了。自己虽然不怕董卓,但是这时候能避免麻烦就尽量避免吧,毕竟对付董卓,从如今的情况来看,任重而道远啊,整不好就是个持久战,所以自己不能输在这儿。就这样一想到这儿,王允就再也不骂董卓了,只是把所有的话都给憋在了他自己的心里。

如今的王允知道了自己要小心谨慎才行,所以他从此开始算是让自己给蛰伏了起来。俗话说得好,“咬人的狗不露齿”,王允虽然不能说他是动物,但其实这意思差不多。

而袁绍知道了此事后,心说,看来雒阳果然是个是非之地,不宜自己久留啊。与其在这么个危险的地方,要时刻提防着董仲颖,还有其他一些虎视眈眈地要对袁家不利,准备落井下石的人,自己还不如找个机会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来得好。袁绍此时他已是下定了决心,准备找寻个好的时机,自己好离开雒阳。脱身之计还不容易吗,袁本初乃当代袁家人才其实也绝非是浪得虚名啊。

不过绝对不能就这么离开,自己怎么说也是袁家这一代的人才,自己要真这么离开的话,那就绝对会被世人所耻笑。要走也得轰轰烈烈地走才是,不能让人以为自己是怕他董卓董仲颖了才如此的。想我袁家四世三公,袁绍袁本初何惧他董卓董仲颖,哪怕他董卓陈兵几十万,我依然要让世人明白,我袁本初对此无所畏惧!

袁绍如今只是个中军校尉,可这个距离他的目标其实是相差甚远的。袁绍身为袁家当代最杰出的人才,而袁家四世三公,所以以他的想法,自己最差也得是三公。而从自己这儿开始,就该开始叫五世三公了。这就是袁绍如今的想法,最差也得是三公。也不得不说,袁绍的心还真是很大。

他以前其实和曹操的想法也都差不多,所以他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当然那也只能说是年轻时的事儿了,随着年纪得增大,袁绍在慢慢地改变着。因为他觉得曹操的那种想法不是适合自己的,自己还是应该努力达到三公之位,这真做到在大汉位高权重。如今自己以袁家为荣,而某一天开始,袁家就要以自己为荣了。

而如今的曹操,他则是另一种想法。知道董卓之患的他,当然明白,如今董卓其势已成,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让他覆灭的。但是自己却也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董卓还没有做出来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儿,所以己方不占大义,这个就没办法了。

可叹大汉本就是风雨飘摇,如今董卓又进了京,不知大汉会被他折腾得如何。凭借这些年曹操他对董卓的了解,董卓可不是什么中兴之臣,他确实曾经也为大汉付出了不少,也许以后也一样会为大汉做些事,但是他更多的却还得是为他自己去着想。因为董卓他早已不是以前的董卓了,人都在变,而他陇西董卓董仲颖却也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

其实就别说他董卓了,就连马超马孟起他不也是如此吗。曹操当得知是马超把皇子辩给带走的时候,他突然觉得,也许自己虽然算是和马超相熟,但是自己可能还并不真正地了解他马孟起其人。因为一个臣子,怎么也不能把未来的皇帝给带走啊,也许是想保护他,但是曹操觉得还是无法接受。但是这个事儿他马超却是做出来了,而且还是在众人眼皮子地下做的。

其实自己也在改变,那么自己最后会变得如何,曹操如今却也不知。难道也会像他董卓一样?从当初会为大汉着想的忠臣良将,变成了如今更多只是为了他自身利益着想的这么个权臣?还是像马超马孟起那样儿,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而不去考虑别人的想法。不,不会的,我曹孟德怎么能像他董仲颖和马超那样儿,绝对不会!

我曹操曹孟德从年轻时便立志,男儿大丈夫当效仿卫、霍,为大汉开疆拓土,成不世功绩。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枉来世上走一遭,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而此志自己从未忘却,直至今日。

如今的曹操虽然好像有了一丝动摇,但是却没有多大的改变。他不是董卓,更不是马超,也不是袁绍。曹操只是曹操,那个想在墓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曹操曹孟德。

又过了两日,就在董卓在温明园中宴请众人的时候,实际就是他想借此立威,因为他们要商议新帝的继位大典。

而这时快马来报:“禀各位大人,并州牧丁原带领并州牧已到雒阳城下!”

众人一听,除了董卓之外,其他人可以说都是心中高兴。而董卓听后也只不过是冷哼了一声,然后看了看旁边站着的李儒,李儒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董卓会意,于是就对众人说道:“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他丁建阳来得正是时候,不如各位都随我一起前去把他迎接入城吧!”

众人闻言都没出声,也都没什么动作。因为谁也不知道,这董卓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所以此时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董卓他扫了众人一眼,心说,看来这些人不足为虑,不足为虑啊。亏得自己还高看他们一眼,结果看如今这样儿,都不是自己对手。董卓确实有点儿自我感觉良好了,其实众人不出言也没任何动作不代表就不如他,相反这未尝不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毕竟连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其他的作为。

还是曹操第一个说话了,“董公所言甚是,操看各位不如就和董公一起,去把并州牧丁建阳迎接入城吧!”

如今曹操可不会叫董卓仲颖兄了,这第一因为实力的差距,董卓几十万人马驻扎在城外,谁还敢和他称兄道弟的?不过曹操倒是不是怕了他董卓,其实这是曹操要和董卓拉开距离的意思。毕竟曹操真是不想与之为伍,但是没办法却还得接触,所以曹操也无奈。最后只能在称呼上时刻告诉自己,董卓董仲颖他已经变了,不再是仲颖兄,而是董公,董公。

既然有曹操来当这个出头鸟儿,众人自然也乐于如此,大家哈哈一笑,“孟德所言甚是,董公请!”

“请!”

……

就这样儿,众人和董卓一起到城门口去接丁原了。之前董卓是从西边来的,所以他的大军也驻扎在了雒阳的西门那边儿。而丁原从并州而来,却是从东面过来的,所以他现在正在雒阳的东门,正准备入城。

等众人把丁原给接入城内后,并州军倒是早已驻扎了下来,而跟着丁原入城的除了他的亲卫之外,就只有他的军中主簿同样也是他的义子,五原吕布吕奉先,其他的将领是一个都没有进城。

要说众人很多人都听说过五原吕布吕奉先,但是几乎谁都没见过,所以这次还是第一次见。真正看到吕布的,而且明白人心中皆暗叹道,好一个熊虎之将!吕布不只是他人相貌长得不错,那一堆一块让人看了感觉就是如此。熊虎之将那可比虎狼之将厉害多了,众人形容虎狼之将的人有不少,但是用熊虎之将的却只有吕布这么一个。

众人连带着丁原和吕布一起回到了温明园,而早已有人又多加了个位置,而丁原也是不客气地就这么坐了下来,至于全身顶盔挂甲的吕布则手中握着方天画戟,就这么战在了丁原的身后。

众人坐下后,突然就发现此时温度好像降了几度,也不知道吕布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他身上的气势若有若无地释放了出来。吕布是什么人,那是顶级武将,他一身气势当然不是别人所能拥有的。董卓也觉得自己的气势已经低了,但是今日要商议的事儿还不能不说。

所以他还是先出言说道:“各位,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王允先出言道:“董公慧眼如炬,的确如此。我等附议,而三月十六正是黄道吉日,当举行新帝继位大典!”

这个也是最开始之前,董卓还没来的时候,他们众人商议的日子。而其他大臣赶紧都出言道:“我等附议!”

董卓闻言则微微一皱眉,“我意在三月十五举行登基大典,何如?”

袁绍站起出言道:“不可,我看三月十六为好!此乃众人之意,董公莫非不愿遵众人之意乎?”

要说袁绍这话确实是有点儿那什么了,就这么一句话就已经把所有人都给装进去了。你看这时候谁也没想多说,结果他袁绍第一个就蹦出来,然后还说这是大家的意思,难道你董卓就不尊重所有人的意思吗。有几人心里都暗骂袁绍多事,这一下就把自己等人给推到风口浪尖上去了。

董卓一听,他这就火了,心说什么,众人之意,我董仲颖手握重兵二十万,还得看你们脸色行事吗?笑话,我今日就这么决定了,你能如何?

“哼,此事在我,看谁敢有异议!莫不欺我大军无事否?”

说着,董卓是对袁绍怒目而视,心说,自己如今要借此立威,所以像袁绍这样儿的必须得给他镇压下去才行。要不是个人都得爬到自己的头上来,如今也让他们见识见识,“马王爷有几只眼”啊。

袁绍对此同样是冷哼了一声,“哼,他人怕你董仲颖,我袁本初不惧!各位,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袁某告辞了!”

说完,袁绍是转身就走,董卓想让人杀了袁绍,不过李儒暗中把他拉住了,轻轻地对他说道:“主公息怒,袁本初此人杀不得啊!”

董卓一想李儒的话,也对,袁绍这人确实不能杀,也罢,“今日便放他一马!”

接着董卓又道:“各位,不知谁对此还有异议?”

就在董卓以为没人再反对他的时候,只听并州牧丁原冷笑了几下,“哈哈哈,董仲颖,莫非你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否?”

董卓这个气啊,本来一个袁绍就够让自己生气的了,如今这又蹦出个丁原来。而且这丁原和袁绍还不一样,袁绍不过是有袁家为依靠,袁家毕竟在朝中很有势力,而且门生故吏也多。可这丁原直接是带着并州军来的,好像带来了五万吧,绝对不少了。别看自己有二十万大军是没错,但是自己拿出五万人来,估计还不是人家并州军的对手啊。

毕竟人家那可是大汉的正规军,而自己,除了精锐飞熊军之外,其他的士卒却还是不能和人家比得啊。自己士卒才训练了多少年,而人家并州军又是训练了多少年,确实是不能比的。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丁原后面站着吕布,吕布的大名儿董卓也是听说过。虽然这次是第一次见,但是董卓从对方的气势上就能看得出来,绝无仅有,不是谁都能比得了的。有如此熊虎之将,也难怪他丁原丁建阳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儿啊。

但是董卓还是忍不住,“丁建阳,莫非你反对否?”

丁原瞥了董卓一眼,“告辞!”

说着,丁原站起就走,而吕布在他暗中的示意下,走之前,一脚就把丁原之前的桌案给踢起,然后用方天画戟对着飞起的桌案一劈,桌案一下就分成了好几块儿。

众人都给惊住了,心说敢在董仲颖的面前如此,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不过又一想,丁原丁建阳应该也是艺高人胆大,就看他身后吕布那样儿,就根本没把董卓给放在眼里啊。

董卓是气不打一处来,大怒道:“丁原匹夫,你欺我太甚!敢城外一战否?”

丁原大笑:“哈哈哈,奉陪到底,就怕你不来!”说完,他和吕布两人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

董卓也不敢拦着两人,于是还是说道:“我意已决,就在三月十五,此事不必再议,各位散了吧!”

别看袁绍和丁原他们都敢说,但是此时还在座的人却是各有各的想法,所以自然都没多言。毕竟三月十五和三月十六,说实话,都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改一下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同类推荐
  • 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

    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

    唐失其鹿,群雄逐之。盛世繁华的大唐,已在历史的烈火中化为一堆残墟废烬,霓掌羽衣的风流,早成不堪回首的伤痛。天下汹汹,谁得其鹿?唯兵强马壮者能为尔。五代十国,常被认为是残唐之余,枯燥乏味,远不如相同历史轨迹的三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是悲壮的,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爱与恨,刀与火,绝望的呐喊,五代十国同样拥有。本书力求从涉及五代十国的《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资治通鉴》等乱如麻团的史料中,分析辩驳,寻找挖掘出最接近时代的历史真相。五代十国能绝世风流者三:帝王中柴荣,大臣中冯道,诗词中李煜。柴荣才是结束唐末以来战乱的最关键人物,只天不假年,否则必将成为唐太宗那样的千古一帝。冯道在乱世中王朝扶杖入相,天下礼敬,他的处世之道,于今人生存大有裨益。李煜的人生悲剧,那一篇篇和着血泪的词文,触动着每一颗柔软的心灵。柴荣、冯道、李煜,书写着五代十国最为华丽的时代篇章,但五代十国的风流人物何止千百。铁血朱温、风流李存勖、仁厚郭威,狡黠王建,疯狂刘岩,志大才疏李璟,以及无数名臣名将,他们用自己的人生悲喜剧,共同打造五代十国这一绝美的历史大戏。五代十国的精彩,扣人心弦,在他们的热血风流中,后世的人们可以从中品味出人性的真实。
  • 大周之雄风

    大周之雄风

    读历史,没有不为宋朝的繁盛羸弱而痛心,每次读到靖康之耻就不由得身同感受,屈辱而又无力,读到风波亭、文天祥、崖门海战,情绪低落,实在是不忍再看,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基于经济繁荣建立强大的皇朝,重现盛唐的辉煌
  • 盛唐之刺遍江湖

    盛唐之刺遍江湖

    孤身入江湖,仗剑走天涯,以现代武技冲撞古代金戈铁马,翻江倒海,谁与争锋?
  •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现世利益色彩,寻求死后救赎的观念十分淡薄。对一般大众而言,阴间并不是由神佛的真理所支配的极乐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生前世界的延长。人们按规矩通过祭祀在这种世界的祖灵的方法,来保证现世利益。
  • 唐史并不如烟第二部:贞观长歌

    唐史并不如烟第二部:贞观长歌

    高祖李渊昏聩,太子建成咄咄逼人。李世民面对着亲情和江山,终于选择向兄弟拔刀,“玄武门”之变惊动风云!“白马之盟”后,大唐休养生息……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热门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吼夜

    吼夜

    本书所选文章均出自季栋梁近年来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小说绝大部分发表后被各类选刊选载,引起评论家和读者广泛的评议。这些作品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实风格和底层情怀,多从小视角切入,选取小事情,在叙述中,在故事的可读性与寓意的丰富性之间,通过营造一连串的意象与情境,找到了合理、恰切的平衡支撑,从而达到穿透故事表象本身,充分营造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人性扭曲和粗犷而细腻的情感世界的艺术质地,使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 乾坤山海

    乾坤山海

    神是什么?天神是什么?很多人见过鬼,我却碰上神,天神!然后辗转于山水之间,深海明宫,昆仑虚,幽都,苗寨……诡异迷离,不可思议。凭着对易理的了解,凭着对《山海经》的认识,凭着对《梅花易数》的熟习,破解上古时期一个个迷题。上古那些神,有很多还在,用各种形式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什么?从何而来?去往何处?这是一部灵异和玄幻的成人神话小说。
  • 遥遥淑女,君子好逑

    遥遥淑女,君子好逑

    她本是个平凡的女子,却被两个男人所深爱。清冷淡漠如他,捧她在手心,发誓一生小心的呵护;温柔深情如他,在她痛苦迷茫之时,一直给她最温暖的保护。他说,“对你的爱已经像呼吸一样不能停止,即便忘记自己我都不能忘记你。”他说,“我的爱不需要你回报,只要你心里有一个角落给我就好。”纠结的情感,难舍的至爱,历经百转千回,姻缘的红线究竟会把谁和谁牢牢牵系。
  • 末法求仙之道

    末法求仙之道

    末法时代的到来,修仙界的灵气衰弱,六大门派无心向道,难道真的没有人可以突破这个限制,找到仙道吗?
  • 东吴的脊梁

    东吴的脊梁

    每个人都有梦想,周瑜自然也有。如果周瑜少了世人对他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比普通人多的,只是一点智慧、一点勇气。如果周瑜不会英年早逝,或许历史就会重写……这本小说讲述周瑜的故事。我只是想把东吴的那些英雄们重新展现给您,把那段故事做一个延伸……
  • 向上吧,葛木子!

    向上吧,葛木子!

    “葛木子,销售讲究的是业绩,想要说上话,就PK掉销冠,敢不敢?”“小丫头,你还是太年轻了!低于十个点优惠,谁和你谈团购?”“就凭你一个职场小菜鸟,也敢大放厥词干掉我?我看你是猴头菇吃多了!”“木子,算了吧!我真不看好你在这个公司的前程,够呛!”新人难道生来就该被人蔑视?被人看低?新人难道就该龟缩不前,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葛木子满腔热血,就是要打破框架、勇往向上!凭着勇气、坚持和自强不息的信念。她一路劈荆斩刺、大刀阔斧玩转职场,寻觅自我价值。谁说职场小白就一定怂?
  • 逍遥鬼帝混诸天

    逍遥鬼帝混诸天

    鬼门一开,必遇鬼帝。抬手间,便是黄泉。杀伐果断,触之及死。某位拿着糖果的男子,盯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地府之人,呆呆的问道:“我有这么可怕吗?”这是一个没有节操的鬼帝混迹诸天的故事,没事撩妹,没事装逼,没事和仙子共酒,没事去把某隐瞒大佬的棺材板掀开。“唉!各位大佬,我就是一个弱小的鬼帝,你们怕个鸟啊。”各位大佬一脸鄙视的看着某人,仰望那黑压压的无上压力,暗骂一句“尼玛,你不是人。”
  • 仙怒惊天

    仙怒惊天

    人海一粒,众生之一,何为人生,何为命运,此生既已降临,何须理会天地之意?天地一怒,成人间大灾,我若一怒,可否惊天?欢迎大家与妄想一起看李寒的惊天之战!
  • 凤凰归之侯府三小姐

    凤凰归之侯府三小姐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死在最信任的人手里。当在另一世重生后,开始享受着新生命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天不遂人愿,当劫难再次来临时,她才真正意识到:一味忍让并不是好办法,只有让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从这一刻起,她不会忍让也不需忍让,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之。既然有了这神秘的力量,她就是要改天换地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