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恩曾说:“没有别人,你即是一座孤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社交都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前途。从心理学上来看,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质量取决于人们的心理。如果不能洞察人们的心理状态就会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懂心理,并善于利用他人的心理发挥自身的魅力,获取他人的认同感。
糖衣效应:否定的话也要好好说
良药利于病却苦于难入口,所以很多药片被包上了糖衣,很多人还会喝完药后马上吃一口糖,而很多棘手的事情一旦包上了甜美的外衣后就会变得很容易实现,很多容易伤人的话一旦和一些好听的话结合在一起就不再那么让人反感。这就是糖衣效应。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难免有人做错了事情,如果你直说的话,细腻的人可能就会觉得你在刻意针对他。
1896年,麦金莱竞选美国总统。那时,共和党有一位重要人物替麦金莱写了一篇竞选演说,他自以为写得高明,便大声地念给麦金莱听,语调铿锵,声情并茂。
可是,麦金莱听后,却觉得有些观点并不是很妥当,非常容易引起批评的风暴。显然,这篇演讲稿是不能用的。但是,麦金莱把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巧妙。他说:“我的朋友,这是一篇精彩而有力的演说。我感到非常满意。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都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不过用在目前这种特殊的场合,是不是也很合适呢?请你根据我的提示再写一篇演说稿,然后送给我一份副本,怎么样?”
那个重要的人物点头照办了。此后,这个人在竞选活动中成了一名出色的演讲家。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麦金莱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很可能激怒对方,引起对方的反感,但聪明的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拐了个弯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就让对方很容易接受了他的建议。
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在你对别人的要求力不从心的时候。在这时候,总有人为了不得罪人,就委曲求全做个有求必应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但人们的要求永无止境,面对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你硬着头皮答应了却又无法做到,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好。其实,你只要给你的话包上一层糖衣,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安亭在家电超市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买家电。朋友看遍了超市里陈列的样品,也没有找到自己十分喜欢的那种。最后,朋友要求安亭领他到仓库里去看看。安亭碍于情面,“不”字出不了口。于是,他笑着说:“前几天我们主管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真是对不起。”
尽管安亭的朋友心中不太乐意,但安亭已经告诉他,这是安亭的主管要求不让顾客进仓库的,强求也无用,倒不如放弃,听到这样的回答要比直接听到“不行”好多了。
可见,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话被对方强烈的抗拒心理无情反弹回来,如果你不想使自己莫名其妙地就得罪了他人,无意间给自己树下了一个本来可以没有的敌人或对手,你在拒绝对方的时候就要好好推敲一下你的话语。
范明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企划部经理。他的老板是白手起家做起来的,公司是老板一手创立的,这里自然也就成了老板的“一言堂”,除了公司的几个副总和范明之外,很少有人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即使是范明,虽然他和老板的关系近一些,但向他提意见的时候也得万分小心,以免自己一句话没把握好就让老板听的时候脸色不好看,以致被老板干脆打断了自己的谈话或者被拒绝。
所以,聪明的范明从来不直接对老板说“不”,总是用“先肯定,再否定”的“迂回策略”。有一次老板提出周末组织员工度假放松,但他指定的地点又是那个大家早已经去过几十次的海边。范明想,这次要是再去那个地方,不仅达不到使员工放松休息的目的,甚至会引起一部分员工的不满。但是这些话不是一个员工能够直接与自己的老板说的,于是,在开会宣布度假决定的时候,范明满口赞成了老板的建议,并把老板的“指示”详细地记在了笔记本上。等到开完会,范明才找了个机会,向老板说明了情况,并向他推荐了一个更好的去处。听了范明的话,老板果然改变了自己的决定。这让范明感到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莽撞地否定老板的观点,现在自己既在大会上保全了老板的面子,又履行了企划经理的职责,他觉得这个“弯”绕得还是值得的。
也就是说,为了缓解对方因你的话语而产生的不快情绪,也为了表明你的诚意,你不妨在说“不”的时候,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使对方的情感发生转移,而不至于一下跌进失望的深谷,同时也使自己在对方心里留下热情友好的印象。
一个人开了一家公司,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公司经营几个月以后就遇到了资金问题,贷款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这时正是产品上市的关键时期,如果挺过去这五个月,他就能获得极大的回报,但如果挺不过去,就这样放弃,他不但前功尽弃,而且还会赔得一干二净。无奈之下,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和人一起经营一家超市的朋友,而且那个超市的生意非常兴隆。于是,他就去找自己的朋友,说自己急需一笔资金,希望朋友帮帮忙。那位朋友因为不是这家超市的独家所有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走这么大笔资金,更何况一下子抽走大笔资金,对超市本身就是一个打击,但因为自己和他过去的关系非常好,实在无法毫不留情地加以拒绝,就委婉地说:自己是和人一起经营超市的,自己的份额很小,而且超市的扩张现在也在关键期,自己无法借给他这笔钱。不过,总不能让他白跑一趟,空手回去,朋友就提议他去找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也许那个朋友可以帮他。
最后,这个人虽然遭到了拒绝,但因为得到了“补偿”,所以高高兴兴地走了。他不仅不会因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愤怒,相反,反而从心底里感谢他的朋友帮了他大忙。
总而言之,在说话的时候,无论是拒绝别人,还是对别人的建议进行否定,或是对他人进行善意的批评,语气都要温和有礼、有力,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必要的时候还能帮到别人,这才是我们的宗旨。一句话,良药也要利于口。
身体语言:注意你的身体语言
最能够泄露一个人的内心秘密的不是他的嘴巴,也不是他在做什么,而是他的身体语言。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很多时候人们即使不说话,其他人也能够从对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身体语言来探索他内心的秘密。而且,言语可以撒谎,行为可以掩饰,而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他潜意识中表现出来的,是不受主观控制的,所以,身体语言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说过:“高贵与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鲁,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反映出来。”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观察他人的身体语言,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更好地表达自己、影响他人。
目光与表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透露一个人心灵最好的途径。一切喜怒哀乐都可以从一个人的眼中流露出来。我们经常说“眼睛会说话”、“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都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要关注对方的眼睛。一方面,是出于礼貌,我们表示对他人的重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收集到对方内心的一些信息。同时,在自己说话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眼睛说话。比如当你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可以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轮到你讲了”。对方就会接过你的话题,继续讲下去。
表情,一般指的是面部表情,是另一个可以实现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途径。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是肯定还是否定、接纳还是拒绝、厌恶还是高兴等。任何一种面部表情都是由面部肌肉整体功能所致,但面部某些特定部位的肌肉对于表达某些特殊情感的作用更明显。比如,嘴、颊、眉、额是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鼻、颊、嘴表现厌恶,眉、额、眼睛、眼睑表现哀伤。所以,当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身体动作与接触
身体动作是最容易被觉察到的一种肢体语言,因为身体动作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一些聋哑人通过自己的手势语言,实现了与人沟通;当你躲闪某个事物的时候,可能是感到害怕,或是厌恶;当你拥抱他人的时候,表示你对他人的喜爱、同情或是感激;当你不由自主地拍拍自己的脑袋的时候,往往代表着你有某种自责或是懊悔情绪等。
触摸则是人际沟通中最有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不仅对舒适的触摸感到愉快,而且会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如果你谈过恋爱,你会发现,你和恋人关系的进展往往取决于身体接触的一瞬间,哪怕是牵手的一瞬间,你们的情感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姿势与服饰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姿势来进行沟通。比如,当你在跟领导说话的时候,出于紧张,或是对对方的尊重,你会“正襟危坐”;当你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你会身体向前倾;当你对他人不屑一顾的时候,你会摆出“用鼻孔看人”的姿势。这里,年轻人务必注意的是,平时生活中的姿势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和修养,生活中应该让自己“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服饰也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沟通途径。正如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所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在业务往来中,人们总是选择与环境、场合和对手相称的服装衣着。
美国有位营销专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而且看上去基本是绅士阶层的人;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借烟找火的。
妆容与饰物
一个人的化妆风格直接反映他的审美情趣和性格特点。有强烈表现欲的人,会不顾自己的特点,浓妆艳抹。你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年轻的女孩,尽管只是20出头,自身年轻貌美,但妆很浓,虽然很吸引众人的眼球,但却不适合自己;而性格稳重、知识修养较高的人,往往只会化淡妆。
同样是佩戴一些装饰品,有的人能通过一些小小的饰物增加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良好的印象;而有的人则不会搭配,饰物对他起到的是画蛇添足的作用,无不透出其肤浅和俗气。
近因效应:有始有终地保持自己的好形象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一个人以前一直是一个温柔如水的人,当有一天他因为某事大发雷霆,人们对这个人的印象就会发生改观,由过去的温柔变成有原则;如果一个人以前一直很信任自己的朋友,有一天朋友因为一些事情背叛了他,他就会觉得这个朋友不可靠,从此在心里对朋友产生戒备,而且无论如何都消除不了。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所做的一组关于吉姆印象形成的实验。
在这次实验中,他以关于男孩吉姆生活片段的两段文字为实验材料,在第一段文字里,他将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在另一段文字里,他给了吉姆完全相反的评价:冷淡而内向。然后,他将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在第一种组合里,热情外向的文字在前,冷淡内向的文字在后。
在第二种组合里,冷淡内向的文字在前,热情外向的文字在后。
在第三种组合里,只有热情外向的文字。
在第四种组合里,只有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分别让四组被试者阅读一组文字,然后对吉姆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看第一种组合的人有78%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看第二种组合的人有18%认为吉姆是友好的,在第三种组合中这个数据是95%,而在第四种组合中这个数字是3%。到这里为止,这个实验似乎都在证明“首因效应”,然而实验到此并没有结束,他在两段文字之间加入了一些其他的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然后让被试者阅读,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试者作出判断的依据是活动结束后看到的文字。由此,卢钦斯认为,人们最近获得的信息更能影响他们的判断能力。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体现。
也就是说,当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决定人们印象的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最近、最新的认识是后来出现的刺激,这种影响甚至可以颠覆以往形成的评价。它和首因效应不同,首因效应是注重第一印象,而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信息,更依赖新信息进行判断,以至于完全抹杀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最终形成主观、片面的看法。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一见面说得最多的很可能就是双方临别时的情景,多年好友也可能因为一句话而从此断交。
李维与米晨从上小学时就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两人做事的时候常常一起行动,大学毕业后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后来,米晨家里因为某种原因,父母的关系很紧张,米晨的情绪很不好,话也少了,还爱发火,对李维也是。他一句话说不对,就引来米晨一顿大火。刚开始,李维体谅米晨,可这样时间长了,李维就觉得米晨以前和自己好是假的,现在他正在疏远自己。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李维听说米晨上大学时为了能让自己当选为班干部请同学吃饭唱歌,给同学送礼物。由此,李维认为米晨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他自己选择了中断这段友谊。
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的副作用。因为人们对事件或一个人的认知的判断依据很容易受到最近或者最后的印象的影响,以至于作出一些有偏见的与事实不符的判断,所以,当李维偶然地发现自己的朋友的形象与以前的形象不符时,就会对他之前的形象产生怀疑,认为对方是在欺骗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件事,更不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这样,冲动就很轻易地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友谊。其实,作为局外人,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如果李维当时能够压制住自己的怒火,然后寻找合适的沟通机会与对方进行沟通,就会了解对方最真实的想法,也就能避免这种令人遗憾的结局。所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培养出睿智的思维和全面观察后再下结论的习惯,以便有效地对抗近因效应对我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