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划地让婴儿听音乐
5个月的婴儿对音乐能表现出特殊的爱好并能配合音乐节奏摆动四肢,也就是说,他已具有初步的音乐记忆力,并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所以,从这个月开始,你就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让婴儿欣赏音乐。
1.让婴儿反复听某一乐曲,增强婴儿的音乐记忆力。
2.给婴儿听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大自然中某些声响的音乐。你可用画有单个物体的彩色图片或实物配合,引起他的兴趣和舒畅的情绪,做到声—物—情融为一体。
生活自理的训练
给小孩一块软的能攥住的饼干,笑着对他说:“宝宝吃饼干啦。”并帮他把饼干移到嘴边放入口中,让小孩将饼干咀嚼后咽下。
智力测试方法
5个月的婴儿可以用以下方法测试:
1.听到物名时:
(1)眼睛找到目标(10分)。
(2)眼看大人的手(8分)。
(3)眼看大人的脸(6分)。
(4)乱看(2分)。
以10分为合格(在121~145天内以8分为合格)。
2.听到金属着地的声音:
(1)用目光看地面寻找(10分)。
(2)眼睛乱找(8分)。
(3)不找(2分)。
以10分为合格。
3.够吊球:
(1)单手够取(10分)。
(2)双手抱取(8分)。
(3)击中但够不着(6分)。
(4)不够取(0分)。
以10分为合格。
4.仰卧时自由抬腿:
(1)手能抓足(10分)。
(2)手够不着足(8分)。
(3)不抬腿(4分)。
以10分为合格。
5.发双辅音“爸爸”“妈妈”“打打”等:
(1)3个(15分)。
(2)2个(10分)。
(3)1个(5分)。
以10分为合格。
6.喜欢玩藏猫:
(1)自己蒙脸逗大人笑(12分)。
(2)大人蒙脸,婴儿去拉开会笑(10分)。
(3)不会拉开,自己也不蒙脸,少笑(4分)。
以12分为合格(140天前10分为合格)。
7.吃奶时:
(1)双手抱奶瓶(或抱乳房)(4分)。
(2)不动手(0分)。
以4分为合格。
8.吃奶时:
(1)自己将奶嘴放入口中(或自己寻找乳头)(4分)。
(2)大人放入口中(2分)。
以4分为合格。
9.翻身:
(1)从俯卧翻到仰卧或从仰卧翻到俯卧翻180°(10分)。
(2)从侧卧转俯卧或仰卧90°(5分)。
以10分为合格。
10.挟腋蹦跳:
(1)双腿能短时伸直负重(10分)。
(2)双腿屈曲不能伸直负重(4分)。
以10分为合格。
11.靠垫扶坐:
(1)头能伸直(10分)。
(2)头向前倾(8分)。
(3)头向后仰(6分)。
以10分为合格。
12.仰卧拉坐时:
(1)双腿伸直能站起来(10分)。
(2)头向前倾只能坐起(6分)。
(3)头后仰靠人拉起(2分)。
以10分为合格。
结果分析:1、2题测认知能力,应得20分;3、4题测精细动作,应得20分;5题测语言能力,应得10分;6题测社交能力,应得12分;7、8题测自理能力,应得8分;9、10、11、12题测大肌肉运动,应得40分,共计可得110分,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1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如果哪一道题在及格以下可先复习上月相应的试题,全部通过再练本月试题,哪一道题在(1)以上,可跨过本月的练习题,向下个月的相应试题做进一步练习,使优点更加明显。
教唱儿歌3首
小青蛙
小青蛙,阔嘴巴,
大眼睛,穿花褂。
蹦蹦跳,呱呱呱,
吃害虫,护庄稼。
大苹果
大苹果,圆又圆,尝一尝,甜又甜。
黄香蕉,黄香蕉,甜又甜,闻一闻,香又香。
橘子橘子红又红,真像一个小灯笼。像灯笼,圆又圆,它的味道酸又甜。
小西瓜,小西瓜,圆溜溜,红瓤黑籽在里头,水又多,味又甜,夏天吃它凉哇哇。
甜葡萄
葡萄藤,爬得高,
爬到架上吹泡泡,
吹了一串又一串,
串串都是甜葡萄。
语言能力训练
1.模仿发音
方法:与宝宝面对面,用愉快的口气与表情发出“wu——wu”、“ma——ma”、“ba——ba。”等重复音节,逗引宝宝注视你的口形,每发一个重复音节应停顿一下给孩子模仿的机会。接着你手拿个球,问他“球在哪儿”时,把球递到孩子手里,让他亲自摸一摸、玩一玩,告诉他:“这是球——球。”边说,边触摸、注视、指认,每日数次。
目的:训练语言能力。
注意:发音与口形要准确。
2.叫名回头
方法:宝宝早就能听到声音回头去看,但是能否理解自己的名字,此时可以进一步观察。带宝宝去街心、公园或有其他孩子的地方,父母可先说其他小朋友的名字,看看宝宝有无反应,然后再说宝宝的名字,看他是否回头。当孩子听名回头向你笑笑时,要将他抱起来亲吻,并说“你真棒”“真聪明”,以示表扬。
目的:让婴儿知道自己的名字,增强语言能力。
注意:父母应在胎教时,即在妊娠第6个月时就为宝宝取名,每次呼唤都用同一个名字。经过孕期一个月呼名训练的婴儿会在出生3个月时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回头。未经训练的婴儿可在5~7个月时知道自己的名字。切记要用固定的名字称呼宝宝,如果大人一会儿说“宝宝”,一会儿说“文文”,一会儿又说“闹闹”,经常更改名字,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就会延迟叫名回头的时间。
社交能力训练
1.表情反应
方法:继续玩照镜子的游戏,和妈妈同时照镜子,看镜子里母子的五官和表情逗引宝宝发出笑声,并让宝宝和你一起做惊讶、害怕、生气和高兴等游戏。
目的:训练婴儿分辨面部表情。
注意:时间不宜长,不宜让婴儿过于兴奋。
2.举高
方法:孩子最喜欢让爸爸“举高”,然后再“放低”。家长一面举一面说,以后每当大人说“举高”时,宝宝会将身体向上做相应的准备。
目的:提高婴儿语言与动作协调能力。
注意:在举起和放下动作时,要将孩子扶稳,千万不要做抛起和接住的动作,以免失手让孩子受惊或受伤。
视觉能力训练
1.看远处的物体
方法:母亲要更多地指着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品介绍给婴儿听,不管婴儿是否能听懂,都要多次重复,让婴儿反复感知。这时,除了指认室内的家具、玩具、食物、日用品和室外的花草树木、交通工具、建筑物等以外,可以开始指认远处的行人、车辆、天上的白云、风筝、初升的月亮和落日等等。
目的:此时婴儿的视力已明显增强,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及时训练可扩大认识事物的范围。
注意:不可带婴儿去太吵闹的地方或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外出。
2.自己玩
方法:用被子把婴儿“围”起来,或者把婴儿放在带围栏的小床上。在婴儿面前放上会发声的橡皮玩具、可以抱的布娃娃或其他小动物玩具,让婴儿自己玩玩具。或母亲走过去,帮他把玩具弄出声响来,再把玩具放到不同的地方,逗引婴儿变换体位,抓握玩具。
目的:提高婴儿认识物体和寻找物体的能力,同时训练其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玩具上绝不能有易掉落的活动金属物、小钮扣等。要让婴儿呈躺卧状,但也不要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避免脊柱弯曲。同时注意让婴儿拿东西时,学会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
动作能力训练
1.直立
方法:两手扶着孩子腋下,让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保持直立的姿势,并扶着小儿双腿跳动,每日反复练习几次,促进平衡感知觉的协调发展。
目的:训练直立能力,为走打下基础。
注意:直立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累着婴儿。
2.靠坐
方法:将小孩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或小椅上,让小孩靠坐着玩,或者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撑,让小儿练习坐,支撑力量可逐渐减少。
目的:训练靠坐能力。
注意:每日可连续数次,每次10分钟。
婴幼儿体形美的训练方法
不要过早地让小儿学爬、坐、走,不要让婴儿头部过度地后倾,背部过度弯曲。因为新生儿的脊柱完全是直的,几个月后便形成3个曲:3~4月抬头时出现颈部脊柱的前凸,6~9月会坐时胸部的脊柱出现后凹,12~18月开始学走路时腰部的脊柱出现前凸。如不注意很有可能造成畸形,如头后倾、背部过度弯曲,走路呈挺胸状等不雅的姿势。不要让小儿的摇篮长期处于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由于光线、音响总是来自一个方向,小儿眼睛一直注视着这个方向,容易形成斜视。
小儿垫过多的尿布,将会使两侧大腿外旋,长大成人后走路就有可能呈鸭步态。
处于襁褓中的婴儿,必须把肢体摆放端正,捆扎的松紧度必须合适。否则,有可能造成终身畸形。
维生素D缺乏的小儿,在治愈之前,应避免过度的活动。不然的话,有可能形成或加重O型腿或X型腿。
婴幼儿健身操
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坚持给孩子锻炼身体。做操和室外晒太阳,这都是必不可少的锻炼方法。这个月除了坚持以前学过的几套动作外,可以增加两个动作。
1.两腿轮流屈伸运动
婴儿仰卧,两腿伸直,母亲用两手轻轻握住婴儿脚腕,推左腿屈至腹部,然后还原,再推右腿屈至腹部,然后下放还原,连续做2遍。
2.下肢放松运动
婴儿仰卧两腿伸直,母亲用两手轻轻握住婴儿脚腕,轻抬腿成45°,然后还原,连续做2遍。
6~7个月婴儿的培育
6个月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
大运动:仰卧位自行翻身到俯卧位。
精细动作:能用双手把纸撕破,会耙弄到桌上一块方木。
适应能力:两手同时拿住2块方木,玩具失落有找的动作,但不一定找到失落的玩具。
语言:叫名字,会转头寻找呼唤的人。
社交行为:会自吃饼干,会和大人玩躲“猫猫”游戏。
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在小儿吃奶时,训练他能自己用双手扶奶瓶吃奶,家长要赞扬和鼓励孩子。还可边喝边配上儿歌,如“牛奶甜,牛奶香,喝了牛奶长得棒”等。喝奶间可以给孩子一块软质饼干,放在手里,鼓励他自拿自吃。
吃饭时,婴儿有可能来夺勺子,这正是学用勺子吃饭的好机会,开始时他还分不清凸凹面,快到1岁时就会装满勺子自己吃。学用勺子的方法如下:
1.从2把勺到1把勺:先让婴儿右手持勺学吃,妈妈用另一把勺喂饭。
2.可左右手用勺:开始婴儿持勺不分左右手,没有必要非要他纠正,两手同时并用可促进左右大脑发育。
3.要有耐心,婴儿开始用勺子不够熟练,会弄得手、脸、衣服到处都是饭,甚至摔碎碗或杯子。这时不要大声呵骂,更不能因此让他失去学习的机会。
智力测试方法
6个月婴儿可以用如下方法进行测试:
1.听到大人说物名时:
(1)用手指物的方向2种(16分)。
(2)用眼看物的方向2种(10分)。
(3)眼看1种(5分)。
(4)不看(0分)。
以10分为合格。
2.握物:
(1)两手分别各拿一物(10分)。
(2)用拇指与食、中、无名指和小指相对握物(5分)。
(3)5个手指同方向大把抓握(3分)。
以10分为合格。
3.传手:
(1)握物时能传手(10分)。
(2)扔掉手中之物再取一物(6分)。
以10分为合格(170天前以6分为合格)。
4.仰卧时:
(1)手抓到足,将足趾放入口中啃咬(10分)。
(2)手在体侧抓到足(8分)。
(3)手抓不到足(2分)。
以10分为合格。
5.发双辅音,如妈妈、爸爸、拿拿、打打等,能理解其意义,但不是去称呼大人。
(1)3个(10分)。
(2)2个(7分)。
(3)1个(5分)。
以10分为合格。
6.大人背儿歌时:
(1)会做一种动作(10分)。
(2)只笑不动(5分)。
(3)不笑也不会做动作(0分)。
以10分为合格。
7.照镜时笑,同它说话,用手去摸,同它碰头:
(1)4种(15分)。
(2)3种(12分)。
(3)2种(6分)。
(4)1种(3分)。
以12分为合格。
8.躲避生人:
(1)将身体藏在母亲身后或躲在怀中(8分)。
(2)注视(6分)。
(3)完全不避生人(4分)。
以8分为合格。
9.吃固体食物:
(1)自己拿饼干吃,并咀嚼(8分)。
(2)含着慢慢下咽(4分)。
(3)不吃硬食物(记0分)。
以8分为合格。
10.大小便前:
(1)出声表示(8分)。
(2)用动作表示(6分)。
(3)不表示(2分)。
以6分为合格。
11.俯卧托胸:
(1)头、躯干、下肢完全持平(10分)。
(2)肢膝屈(8分)。
(3)下肢下垂(2分)。
以10分为合格。
12.俯卧时上身抬起腹部贴床:
(1)在床上打转360°(6分)。
(2)打转180°(4分)。
(3)打转90°(2分)。
(4)完全不转(0分)。
以6分为合格。
结果分析:1题测认知能力,应得10分;2、3、4题测精细活动,应得30分;5、6题测语言能力,应得20分;7、8题测社交能力,应得20分;9、10题测自理能力,应得14分;11、12题测大肌肉运动能力,应得16分,共计可得110分,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1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如果哪一道题在及格以下,可先复习上月相应的试题或练习该组的试题,全部通过后再练习本月的题。哪一道题在(1)以上,可跨越练习下月同组的试题,使进步更加明显。
教唱儿歌3首
吃青菜
宝宝乖,
宝宝乖,
宝宝喜欢吃青菜,
绿菠菜,
翠黄瓜,
胡萝卜,
嫩白菜,
多吃青菜身体好,
多吃青菜长得快。
吃豆豆
吃豆豆,
长肉肉,
不吃豆豆精瘦瘦。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情感训练游戏
1.传递积木
方法:婴儿坐在床上,妈妈给他一块积木,等他拿住后,再向同一只手递另一块积木,看他是否将原来的一块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后,来拿这一块积木。如果他将手中的积木扔掉再拿新积木,就要教他先换手再拿新的。
目的:训练手与上肢肌肉动作,提高用过去积累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注意:积木要保持清洁,坚持经常擦洗。
2.坐“飞船”
方法:在婴儿情绪愉快时,爸爸与婴儿面对面,扶婴儿腋下站立,然后把婴儿往上举过自己的头顶,反复几次。也可把婴儿从爸爸身体的左侧向右上方举,再从右侧往左上方举,反复几次,边举边说:“××(婴儿的名字)坐飞船,飞船开喽!”
目的:增近父子感情,加强游戏能力。
注意:不能将婴儿抛过头顶再接住,这样会增加婴儿患脑振荡的几率。
记忆能力训练
1.寻找玩具
方法:让孩子看着把玩具小狗放在桌上,用手绢盖上,大人问:“小狗狗呢?”孩子可能懂得被手绢盖着,用手扯开。如不懂,大人可帮他把手靠近手绢,让他拉开见到小狗。要多次训练,逐渐学会,一问便扯开手绢。以后当孩子面用碗把小玩具扣上,再问,是否知道是在碗下面而揭开,再反复训练。
目的:动动小脑筋,锻炼记忆力和判断力。
注意:玩具要经常更换。在用碗扣时要用带把手的喝水碗(杯),孩子不断揭碗,还能促进手指小肌肉的锻炼,增强手指力量。
2.从躲避到接受生人
方法:来客人时,母亲抱宝宝去迎接客人,暂时不让客人接近宝宝,让宝宝有机会观察客人的说话和举止。适应一会儿后,母亲再抱宝宝接近客人,这时只让客人同母亲对话,偶尔看宝宝笑笑,不接触宝宝,使宝宝放松。告别时只要求宝宝表示“再见”,客人并不接触宝宝。第二或第三次再见面时,客人可拿个小玩具递给宝宝,如果宝宝表示高兴,客人把手伸向宝宝,看宝宝是否愿意让客人抱一会儿。客人抱宝宝时,母亲一定不要离开,使宝宝感到可以随时回到母亲怀抱。有过这种经历,宝宝就会从躲避到接受生人。
目的:要让宝宝从躲避转变为接受生人,要容许宝宝自己去观察探索。母亲要谅解宝宝保护自己的意识,同时要逐渐让他能接受生人。
注意:循循善诱,不可强迫。
听觉能力训练
1.拉一拉,叮咚响
方法:在宝宝的床栏杆上,在其手可碰到的地方,吊一些漂亮、会发声的玩具。妈妈可拉着他的手去触拉玩具,让他体会拉拉线,玩具会动,还会叮咚叮咚响的情趣。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会自己去触拉玩具,成功后,孩子会咧嘴咯咯大笑,且乐此不疲。
目的:训练听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