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只是阴,风很凶猛的气势,雨总也不见下。中午的时候就正是梅雨的性情了,忽雨忽阴忽晴。这会儿雨终于大了起来,瓢泼了起来;风完成了吹聚雨云的使命,因此也歇息了。雷声不很大,闷闷的、很没劲的,像午睡未醒的样子。不如几天前,大约是27、28日早晨5点多时那样,简直是爆炸,霹雳在空中巨响不断,你根本无法预料地炸开。哪里是古今写作的人常形容的那样如天神擂鼓呢?那样的描写如作者本人一样,过于柔弱而轻飘了。
如果你曾经像我一样,站在北阳台或街边店铺的门口,欣赏紫金山顶空中迅捷闪现的金蛇银蛇(因其细不像龙),或曰镁光灯瞬间爆发的强光撕裂铅灰的天空,四面此起彼伏的轰鸣,来自天空的激烈炮战,天神震怒一脚踢碎某个轻质星球,或以巨掌巨足拍打不堪一击的地面,你就能深深体会雷霆万钧之势。
在电脑旁的放影碟小藤书架上,发现一张写着潦草字迹的破烂练习簿纸。大约是2005年暴雨时,欣赏西窗下友谊河暴涨河水顺手写下的零星字句,诸如“疾雨侵春,横波涌绿堤”之类。依稀记得当时是想填一首婉约词的,终于因年龄段心绪的改变而没有作成。倒是留下两句比较像样的:“燕雀皇皇啼声细,石头顾望旧时雨。”
自小既喜欢秋高气爽、金乌高悬,也喜欢聆听风声、雨声、雷霆声。方才有雨滴打在破败得只剩下金属骨架的南阳台遮阳篷上,丁丁东东煞是好听,真想沉沉睡去。
见《景定建康志》有趣记载:“……本司亲兵雪窨二所,坐落城北门外。遇冬月,差拨官兵收藏冰雪,至夏月变卖,收钱入军须库。若两窨十分平满,除公用支遣外,自余约卖钱三千贯文十八界,添贴支遣……”
早知道古人土法造冰的,冬天收藏夏天取用。这是第一次知道南宋驻扎南京的部队,以此方法创收,真是十分人性化管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为可怜的小朝廷减轻军费负担,还有盈余可以改善生活。夏天的冰都卖给谁呢,无从知道。只是从前文记述当地的民风懒惰好享受之类,大约是卖给当地好享受而又懒惰的市民了。
记起在《金陵琐事》里有一大段文字,是两个奏折吧。大意是说守卫明孝陵的世代相袭的军士们,虽然外表给人很威武风光的感觉,可是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具体文字我不记得,反正奏折里描述的那个凄惨跟要饭花子差不多,那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虽然大明维持的时间比南宋长久也强盛得多,但是在对待同样驻扎南京的士兵的管理方式上,南宋似乎更科学、更宽容、更人情味。尽管,我想像军容威肃的官兵们在热闹的建康集市上摆小摊儿卖冰,就忍不住窃笑。
听雨闲读,发现古人好玩的事情,不亦乐乎。
2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