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4400000043

第43章 一

观①自在②菩萨③,行④深⑤般若波罗密多时⑥,照⑦见五蕴⑧皆空⑨,度一切苦⑩厄。

①观:《心经》以观作为哲学研究的起点,说明《心经》是现象学的。

②自在:自然而然地“在”,表述了菩萨并不依赖于人们是否与之打交道而存在,而是超越了与人们的表象的关联的存在。因此,“自在”这一概念与康德“自在”较一致,它表述了菩萨也是一种“物自体”。

③观自在菩萨:就是让我们“看”“是”性,或“看”理性,也即对“是”直观。观自在菩萨揭示了佛教哲学从现象学的角度认识本体,而不是通过感性感觉活动认识本体,暗示了佛教哲学关于菩萨的学说属于存在主义或现象学的哲学。

④行:修行。

⑤深:指修行高深。

⑥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就是不断地、深入地对人们日常所拥有的各种常识、成见和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质疑、批判和拷问,把人们已形成的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一般认识论问题悬搁或中止起来,把表象知识都括了出去,使人们从概念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⑦照:同观。照暗示着有光,通过光的“照亮过程”,使“是”得以显现,意味着“是”具有明见性的特征。佛教的宗教仪式上有菩萨“开光”一项,即暗含着括去遮蔽在菩萨之上的东西,使菩萨处于澄明无蔽状态。古印度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大会称为无遮大会,其目的也是通过辩论使“是”处于无蔽状态。

⑧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等,应指认识过程的五个方面。五蕴也叫五阴,五阴就是五种阴覆之性,也即五种遮蔽。

⑨空:在奥义书中,空常被解释为由地、水、风、火等四种元素相结合的场所,梵文写作akasa,汉语意译为空间,有时也译为方。可见,空是一个容器。而地、水、火、风由于位于空中,就是空中的原有物。大乘佛教将空定义为原有物失去后留下来的空。如果换成现象学语言,空便是现象学残余。

五蕴皆空:五蕴皆不是,也即认为一切认识过程都不能认识“是”。

⑩苦:不是指感情上或肉体上的,而是对生命性事物在总体上的悲剧性概括,这一悲剧是一切生命不可避免的。它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烦”。

度一切苦厄:应指解决了哲学上的不安和痛苦。众所周知,在佛陀之前的古印度哲学,人们对已有的观念和理论当作圣言量,并认为是必须遵守的法则和经典。而当佛陀提出了新的哲学理论之后,由于人们不愿意放弃已有的观念和理论,便产生了哲学上的疑问和不安。但一旦放弃了圣言量,接受佛教的新理论,那么,哲学上的痛苦和不安也就随之消失。

【译文】

直观“是”性,就要通过不断地追问,把人们平时所有的想法、意见,或悬搁,或放进括号里,而直面“是”本身,那么,在追问“是”的过程中所有的不安和痛苦将消失。

【评析】

第一节是结论性的主题句,它提出了本经三个主要概念:菩萨(“是”性)、般若波罗密和五蕴皆空,而其核心内容是菩萨。下面二、三、四节是五蕴皆空的展开,五、六、七节是般若波罗密的展开。

众所周知,古印度哲学以吠陀哲学“satasat”为主流哲学,是“是”哲学,而佛教哲学为什么追问菩萨?或说,佛教哲学为什么将古印度哲学对sat的追问转变为对sattva的追问?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佛教哲学反对名相有关。佛教哲学反对名相,也许便包含着反对“是”的名相sat,因为sat不能充分表达出动词“是”所具有的绝对的、终极的、真实的等义。由此,佛教哲学在sat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化,为其加上后缀tva而成为sattva,以此表示一种比“是”抽象程度更高的性质,即“是”性。佛教哲学正是通过tva这个最简单的规定,来否定由sat所建构起来的纯知识,而走向了sat的反面,确立了一门与事实无关的知识。而“是”性就是佛教哲学纯粹原理的逻辑开端。在佛经中也就从未见到关于sat的讨论。众所周知,古印度的传统哲学是关于sat是什么的哲学,它属于理性哲学。佛教哲学将sat转变为sattva,便是超越了理性的哲学特征,而成为非理性的哲学。由此可见,菩萨的提出使佛教哲学是印欧语系哲学中最早提出“无”的哲学,并最终导致佛教哲学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并且,自佛陀提出“无”之后,不同时期虽然对它有不同的认识,而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哲学派别,但主体上还以“无”占主导地位。

本段从最初的一个前提“菩萨(‘是’性)”出发,但不去追问菩萨从何而来,也不去追问菩萨是什么(中止判断),而直接确定菩萨是什么(自在),使佛教哲学要追问的核心问题没有别的,即“是”性。“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则意味着哲学不是某种逻辑的思考,不是一步步地去想事物的为何与如何,去寻求一种解释,而是通过不断地追问,通过对人类固有知识的解构,使人们弄清楚了文字的意义,认识到语言所指涉的并非真实的存在,而消解人们对意义的形而上学追求,并将形而上学从事实和逻辑世界中拯救出来。而《心经》提倡用观、照去“看”“是”性,即直接面对着“是”性,对“是”性进行本质直观,意味着《心经》提倡“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7.,使“哲学只把一切都摆在我们面前,既不作说明也不作推论”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6.。

“度一切苦厄”则是告诉我们,世界有一个绝对真理,人类只要认识它,就可以免除一切苦难。可见,在这里佛教哲学提出了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心经》把本体论的起点放在“自在菩萨”——“是”性即“纯有”上,黑格尔也把逻辑学的起点放在一种无规定性的“有”或“纯有”上,这是黑格尔逻辑学与《心经》的第一个相同点。再有,黑格尔认为“纯有”通过“变易”过渡到“定在”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2.;定在指现象界中的一切,变易表现为从本体向现象界发展,由变出现了有、无两个范畴,由变体现了哲学的开端。《心经》中的“纯有”和“定在(五蕴)”也是通过“变易(般若波罗密)”来过渡。而行深般若波罗密使五蕴成为空,也就是说,由变(般若波罗密)出现了五蕴和空两个范畴,所以,变、纯有、五蕴共同构成了《心经》的开端,也是佛教哲学的开端。这是《心经》与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二个相同点。第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等于将菩萨归结为空,菩萨便成为一个空洞的存在或无内容的抽象,体现了“开始思维时,除了纯粹无规定性的思想外,没有别的……”;而黑格尔认为纯有“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规定”,“是纯粹的无规定性和空”,而“这个无规定性的直接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比无恰恰不多也不少”,“有只是这种的空的直观本身”黑格尔著,杨之一译.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9~70.。这是《心经》和《逻辑学》的第三个相同点。《心经》提出了认识纯有的方法:观、照,这是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认识本体,黑格尔逻辑学也是直截了当地对本质直观,并且同样不去追问对象从何而来,而直接确定对象是什么。这是《心经》与黑格尔逻辑学的第四个相同点。从这可见,《心经》是佛教哲学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相互联系的具体体现。

同类推荐
  •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台湾“921”大地震之后,特别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在这本书里,刘墉用23个简短的小故事,娓娓而谈人生中的诸多境遇和情感:谈忧郁、谈悔恨、谈心情、谈逼迫、谈残破、谈我们的苦难;也谈自信、谈理想、谈胆识、谈超越、谈忍耐、谈快乐的人生。如同这本书的书名《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愿每个经历苦难的朋友,都能从哀愁中走出来,把大悲化为大爱;愿每位遭遇灾变的朋友,都能由废墟中站起来,且种出更美丽的花。
  • 亲爱的你

    亲爱的你

    畅销书作家丁丁张2020年全新重磅作品。现代都市、女性题材的代表作家,从畅销书《世界与你无关》,到引起热议的《送一百位女孩回家》,再到电影《亲爱的新年好》,丁丁张总能发现并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来自身边平凡却对这残酷时代不认命、鲜活洒脱的女孩儿们的成长。新书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文字风格上却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作品。书中映照人心的金句频出,皆源自丁丁张对都市女性情感和生存状态一直以来的犀利观察和思考。十几年的北漂生活经历,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共情能力,让丁丁张的作品具备了思想的深度。有些真相,刺痛我们的内心,猛烈鞭打我们的神经,让我们痛哭流泪,却获得久违的清醒。朴实、真诚地讲述女性故事,不刻意煽情,不放大痛苦,也不隐瞒幸福。当代社会的女孩们,她们在想什么?卸下伪装,她们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外界对她们存在什么样的误解?她们的恐惧和爱是什么?是什么让她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书中的故事,不是矫揉造作的心灵鸡汤,没有肤浅浮夸的纸醉金迷,而是还原真实的生活本身。你亲身经历的艰难,终将给你答案。失去让我们痛苦,受伤让我们望而却步,不确定让我们焦虑。只要活着,就会有“爱与被爱”的烦恼与困惑。人生路径原来就是,即便害怕过,也挑战过,即便认怂过,也试着胜利过,最后明白,哦,这是坚持下去的我。本书所有故事源于真实的采访记录,讲述了18位陌生女孩的细微心事。一个个的“她”,不是具体的谁。她们只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窥见自己。她们之中有遭受粗粝原生家庭伤害的,有自卑敏感爱而不得的,也有像海鸟一样追逐梦想永不停歇的。故事并不完全明亮,但不影响它们就这么存在着。感谢她们,把自己私下里的想念,痛苦,折磨,心碎,热爱,欢愉,那么多复杂的情绪,讲给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故事会很痛,也许会让你流泪。说出真相,是心疼你,害怕你受伤。小说结束了,但人生还在继续。或许在你的故事里,结局可以有不同。而这也正是讲述的意义。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先锋小说研究资料

    先锋小说研究资料

    《先锋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先锋小说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先锋小说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是一本诗词文集,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热门推荐
  • 魔妃太狂:势不可挡

    魔妃太狂:势不可挡

    她被人追打,误看到一妖孽出浴。俊美的五官,闭着眼斜靠在温泉旁,一头长发漂浮在水中,飘散如墨。水珠从他的面颊上滴落下来融入水中,如仙似幻。明显的锁骨、人鱼线,再往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配角逆袭之

    配角逆袭之

    余笙是一个任务者,她需要穿越各种世界替配角完成愿望。而且她是主动成为任务者的,因为……她整天看哥哥秀恩爱被迫吃狗粮很心塞,于是来散心了。067是一个系统,它被派来携助余笙。但是这个宿主为什么和别的不一样啊!ψ(`??)ψ大家好!这里是薄荷,欢迎入坑\^O^/,如果写的不好,请多见谅!!伦家是新手(/ω\)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半生枯荣半生你

    半生枯荣半生你

    他退赛的那一年,正是她刚入圈的那一年。信仰和你,都很重要
  •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一朝穿越,她成了天韵国百姓口中,无所事事,花天酒地的官语遥—官家大小姐。居然有六位相公?“大夫君,今晚是初一,该你侍寝了”官语遥一副嬉皮笑脸淫笑着。“噢,好,我睡床上你打地铺,我都帮你准备好了,你看那”男子风华绝代的笑着指着桌底下,喝着铁观音。“夫君,我弹首曲给你听吧。”官语遥的手慢慢的伸向那把绝世好琴,正要触及时。“你敢碰我的琴,我舍了你的手”男子拿着一本书,悠悠的开口着。“官人,我身体有恙,你能帮我看看吗”官语遥轻轻扯着某男的衣角,可怜兮兮的说着。“确定吗”某男冷哼了一声,从身后拿出一块布,轻轻一甩,数百银针,闪闪发光。……众多夫君,且看她如何一个个收拾!
  • 无维教起源之妖孽崛起

    无维教起源之妖孽崛起

    一个来路不明的野小子。一个斯文弱小的男孩。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看一个活在世界最底层的人士是如何坐在掌握世界生杀大权的宝座,至高神之座。“犯我者轻则废,重则死!”:“犯我逆鳞者,血洗满门!”
  • 百嘲凤鸣,嫡女翻天

    百嘲凤鸣,嫡女翻天

    一世的她柔弱不堪,生母早逝,父亲不爱,家中继母和继兄弟不断欺压,唯独亲哥哥和贴身婢女不离不弃,这一世的她要翻看着一世界,她要站在王者的地方俯视的看着他们在自己脚下臣服。。。她遇见了装疯卖傻的他,却不知他一生早已在遇见她的那一刻,便许诺,这一生要与她白首不相离,她与他是同一种人,内心渴望着被爱,但又怕自己爱错了人,看错了眼。为了掩护自己不得以伪装出高冷的外表,当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着对方,撕下这最后的伪装,沦陷出这腹黑遇腹黑是谁书谁赢呢?
  • 重生之今生为你

    重生之今生为你

    倾尽一生,我只为你,如有来世,我定寻你。哪怕穿越时空,也要寻到你。
  • 呆萌腹黑的王子与公主

    呆萌腹黑的王子与公主

    13个王子守护的同一个公主,发生的14段奇妙故事。本小说公主王子都是变态,但是真的很虐心,看过的人都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