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①我②闻③:
一时佛④在舍卫国⑤祗⑥树⑦给孤独⑧园⑨,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巳,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巳,敷座而坐。
①如是:如此。但“如是”两字也可作本体解。李文会就将“如是”注释为:“如者,众生之性,万别千差,动静不一,无可类比;是者,只是众生性之别名,离性之外,更无别法”。同时,他还将“如”注释为“法非有无谓之如,皆是佛法谓之是”(见悟真子辑《金刚经全注全解》,P29)。可见,他认为“如是”就是“是”,并认识到佛法就是追问“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是否当年在结集时所有佛经以“如是”为开端应意味着告诉大家,佛经是形而上学的学说,“如是”便是讨论佛教的“是”。再有,“如”是佛教哲学之本体,“是”是西方哲学之本体,我们把佛教哲学的“如”与西方哲学的“是”相结合在一起就是“如是”,而“如是”既是佛教哲学所研究的“如是”,也是西方哲学所研究的“此是”。佛教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上有如此之巧合,真是不可思议。或可大胆推测,“如是”和“此是”为印度和西方同属一个语系提供了哲学上的一个证据。
②我:佛弟子阿难自称。
③如是我闻:我听到佛是这样说的。佛陀在将要入涅槃时,阿难问佛:“他时编集经教,当如何起首?”佛言:“从‘如是我闻’起”。因此,一切佛说的经典都以“如是我闻”开始。因上面将“如是”解释为本体论,那么这句话似也可译为“我听到(佛所讲的)本体论(是这样的)”,它体现了佛教哲学的开端。
④佛:梵文Buddha的音译,意即觉悟了的人或觉者、觉、知者,一般用于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也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在佛教哲学中,佛、菩萨、如来等概念,都是以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出现的概念,它们一方面表述了作为是者的佛、菩萨、如来等,另一方面又表述了能使人们通过这些是者觉悟到真理,也即意识到“是”,因此它们是佛教哲学中具有优先地位的是者,是为了“是”本身而存在的是者,是佛教哲学研究“是”的意义的一块重要场所,是佛教哲学凭以窥视“是”并通达领会“是”的意义的窗口。由于它们具有“是”和是者双重意义,成为了表示一种确定性但又不是具体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因此,它们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是(dasein)。
⑤舍卫国:梵文Sravasti的译音,本为城名,是古印度乔萨罗国的首都,在今印度西北部的拉普地河南岸,后用作国名。
⑥祗:指波斯匿国王之祗陀太子。
⑦祗树:祗陀太子施舍给佛陀的树林。
⑧给孤独:本名须达多,曾信奉外道,因闻说佛法而心开意解,证得预流果。因而发心为佛造精舍。
⑨给孤独园:祗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施舍给佛陀的一座园林,在舍卫城东南方。传说中,给孤独长者曾经许以黄金铺满祗陀太子园林中的地面,将该园林买下来,为佛陀建造精舍。祗陀太子因受到感动,而把园林中的所有树木也赠给了佛陀。
⑩比丘:梵文Bhiksu的译音,意为求乞,亦可解为破烦恼者,指已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侣,俗称和尚。大比丘:指年高德劭的和尚。
众:梵文Sangha的意译,佛教指四人以上的僧团。
千二百五十人:他们都是些先习外道,后皈依佛门,随侍佛陀左右的学者。其中,包括舍利子和他的一百名学生,三迦叶兄弟及他们的一千名学生,目犍连及其一百名学生,耶舍长者子及其朋党五十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应是当时爱智者。
尔时:那时,当时。
世尊:梵文Bhagavat或Lokanatha的意译,意为一世所尊、得满天下人敬仰。音译为薄伽梵、婆加婆、有德、德成就、总摄众德、出有、出有坏等,用以尊称佛陀释迦牟尼。其中,薄伽梵、有德等词汇本是婆罗门教用于表示绝对存在的词汇,也被婆罗门教作为对长者的尊称。也即是说,这些词汇也既表述“是”,又表述是者,又是第三人称的“它是”,而婆罗门教也正是通过这些“它是”来理解“是”。因此,这些词汇也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是。
衣:指僧伽梨衣,又称忍辱衣、福田衣,佛教规定僧侣在集会、说法、乞食时须穿此衣。
钵:梵文Patra的译音之略,为僧人盛食的器具。
乞食:梵文Pindapata的意译,音译为“分卫”。乞食是佛教十二头陀行之一。佛教规定:比丘须乞讨食物养活自己,不能经营生计。
次第:依次托钵乞食而不择贫富。修行者借此行可培养平等心,以消除烦恼。
敷座而坐:佛教认为,行易引起散乱,住易疲劳,卧易昏沉。修行者以坐为最好。
【译文】
我听到(佛所讲的)本体论是这样说的:
当时,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住在舍卫国祗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所施舍的给孤独园中。那个时候的世尊,到了吃饭的时候,身穿袈裟,手持食钵,走进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佛陀沿街挨家依次乞讨完毕,返回住处。吃过饭后,收起袈裟、食钵,又洗了双足,铺好座位,开始打坐参禅。
【评析】
《金刚经·法会因由分》是文章的引子。这一段引子与别的经典不同,佛陀没有头顶放光,眉毛放光,胸口卐字放光等,说明佛陀既不能创造什么,也不能拯救什么。也就是说,《金刚经》不是在讲宗教,佛陀也不是造物主、救世主。我们从经文中看到的是佛陀身边围着一群意欲效仿他的学生,人们信仰他,崇拜他,把他当作一个模范,并按照他的方式生活,是希望像他那样觉悟真理,达到和他一样的境界。而从佛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过着简朴的生活,男女平等,无种姓的不平等,保持着平常人应有的本色。再有,佛陀也没有一种先知先觉的优越感,也不蔑视民众,贬低民众。他对弟子与信众也没有天赋的、强制性的权威。佛陀的友爱遍及所有人,他乐于做他们的朋友,而不是师长,学园成为友爱的乐土。这一点与西方哲学家不同,西方哲学家通常是一个先生,或一个教授。他教授着学生和研究某种学问,但一回到自己家里,就完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所传授的学问对于他的生活行为表现没有丝毫影响。而佛陀是一个根据其学问生活的精神导师,他的学问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智力好奇,也无需说一堆话或作多少研究,但必须通过实践才有价值,是完全为人的生活实践所用的哲学。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种他们认为是最好的生活道路或生活方式。所以,佛陀的美德体现为一种行为。
在古印度,婆罗门教把对经典的解读变成为信仰,它只要求人们祭祀并相信经典的正确性。而当时的沙门修道者,则是吠陀哲学的怀疑论者,也是哲学领域中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只是到处游荡,并尽一切可能把知识破坏无余。在给孤独园中,佛陀和他的追随者们在这里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树立了“说理”的范例,并用他觉悟到的“真实”去教化人们,使当时的许多外道学者都加入这座学园中,参加讨论并最终转而信仰佛教。在说理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是佛陀把本属于婆罗门教的神圣知识大众化,把由宗教性对经典的解读变成为科学性学园式的研究,使古印度哲学从重宗教性质转向重思辨的方向,使原来印度偈语式哲学转向为论述式哲学,佛教哲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并由此而产生了佛教著名经典《金刚经》和《楞严经》等。由于佛陀从哲学的言说方式上对传统哲学发动一次总体性的批判,而实现了知识大众化。因此,这座学园应是古印度当时一个有名的哲学研究中心,其意义可与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相媲美。此外,佛教还有另一座学园,王舍城商人迦兰陀施舍的竹精舍,也与给孤独园同等重要。而且,后来佛教的寺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直作为佛教学园出现。可见,本品反映了佛陀的学园生活。因此,改为学园生活分。
在大乘佛教出现的初期(约1—5世纪),也出现过一座柏拉图式学园,即那烂寺。据义净《求法高僧传》卷上说,那烂寺是帝日王为北印度一个叫曷罗社磐社的比丘兴建的,经过后来历代扩建,规模异常宏伟。该寺还保持着原始佛教兼收并蓄、各抒己见的学术争鸣学风。佛教哲学各派,包括了当时大小乘学者都在该寺中共存。并且,常住该寺的学者还有各国国王,以及世俗的各类学者,据说共有三千人。我国玄奘、义净也在那里学习过。由此,该寺培养了许多佛教哲学大师,有护法、护目、德慧、安慧、先友、胜友、智目等。该寺还以无著、世亲学说为中心,对许多佛教理论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并加以分科、组织,产生了许多新的佛教哲学论著,使佛教哲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该寺在构成瑜伽行派的同时也把中观学派刺激起来,后来又发展出密教。因此,可以这样说,那烂寺是继给孤独园之后的另一座佛教柏拉图式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