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71500000014

第14章 同中有异的民族观(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实际,贯彻了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建立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体系,丰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

在本章主要将对毛泽东邓小平民族观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索,并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比较研究。

一、毛泽东民族观的内容

民族观是一个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民族观,归根结底,只有两种民族观,即无产阶级民族观和资产阶级民族观。

1.毛泽东关于民族及民族消亡的观点

毛泽东对民族与民族消亡的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的阐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贡献。

(1)关于民族主体的观点

毛泽东正确地理解了民族概念,指出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对祖国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他早在1919年就在由他主办的《湘江评论》杂志中使用了民族的概念,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个术语。到了1939年,他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民族“都已有长久的历史”,都对中国历史做过贡献,“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并提出了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思想。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民族主体的理论,他指出,民族“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上层、剥削阶级、少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没有这些就不能组成民族”。工农等人民群众是民族的主体,他们代表民族,他们的利益,就是民族的利益。这一观点对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的实质、民族利益的真实含义、民族解放和发展的真正意义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2)关于民族消亡的观点

毛泽东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明确指出,“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一论断第一次把民族消亡与阶级消亡、国家消亡问题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探求民族消亡的客观规律,给民族这一历史范畴以清晰的界定,指明了民族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观点,对党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是一条经得起古今中外历史实践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

(3)政治上是否区分民族还是部族的问题

1953年,中共中央在讨论《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时,有人提出“部族”的问题,毛泽东指出:“科学的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去区分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或部落。”这样,就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这一概念的具体使用上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提出的政治上不要区分是民族还是部族的思想,是中国民族识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有学者将这一思想评价为,对斯大林民族定义内涵认识上的突破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部解释。

2.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的观点

毛泽东对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的国情做了符合历史情况的分析,把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明了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指引各族人民团结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旗帜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他提出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思想,并把中国的民族问题纳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把国内的民族问题看做是中国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是那个时代国际民族问题的具体化,是毛泽东对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理论的发展。1969年,毛泽东又提出了美国黑人争取解放的斗争,是当代世界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论断,这也是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

3.关于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实质的观点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民族问题和世界民族问题的现实所作的考察分析,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观点。毛泽东在1934年曾经指出,“民族的压迫基于民族的剥削,推翻这个民族剥削制度,民族的自由联合就代替了民族的压迫。”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指出:“在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毛泽东还指出,在私有制社会,在美国那样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这些论述,揭示了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指明了消除民族压迫的途径,揭示了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实质。著名学者徐杰舜先生指出,毛泽东还认为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因素,这种差异的存在,在中国成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就成为我国产生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因素。

4.对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看法

毛泽东在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内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等方面提出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来决定”。1950年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正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应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国际主义,并把国际主义视为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思想武器。

毛泽东紧密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把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作为巩固和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思想保证。毛泽东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他又指出:“大汉族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汉族这么多人,容易看不起少数民族,不是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所以必须严格地反对大汉族主义。当然,少数民族中间会要发生狭隘民族主义的,那也要反对。但是,这两个东西,主要的、首先要反对的是大汉族主义。”他还指出:“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这就是说,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只反对某一种民族主义,而忽视或掩盖了另一种民族主义,也不能把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并列起来,更不能把非关键性的方面当成了关键性的方面。

毛泽东在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重要讲话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都是一种人民内部矛盾,这对正确处理和科学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在《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中对大汉族主义的来源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告诫全党高度重视这种错误思想对现实民族关系的严重危害作用,并要求进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深入检查。

5.毛泽东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观点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指导思想,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并且在理论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论证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问题的内容和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使各民族共同摆脱民族压迫,求得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即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民族的压迫基于民族的剥削,推翻这个民族剥削制度,民族的自由联合就代替民族的压迫。”长征时期,党对“民族平等”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提倡汉人用平等态度和各族接触,使其日益亲善密切起来,同时禁止任何对他们带侮辱性与轻视性的语言、文字与行动”。这个报告从多方面体现了党历来强调的“民族平等”思想,强调在统一国家里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提出要逐步地发展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其中包括稳步的和必要的社会改革在内),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落后的民族得以跻身于先进民族的行列。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正达到全国各民族“团结对外”的目的,主张各民族“在共同对日的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在当时,处理、调节、改善各民族的关系,都要以共同抗日为原则,以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为目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讲联合各民族人民,结成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就是为了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讲民族团结,就是为了“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外来侵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就是民族团结的目的,认识和处理一切民族问题,都要服从这个目的。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毛泽东对民族团结的基础、条件、实质、目标、民族内部团结与民族之间团结的关系、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等问题都做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和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民族观。

毛泽东还十分注意和重视发挥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民族团结方面的特殊作用,这是毛泽东民族理论中民族团结的一条基本经验。

6.毛泽东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的观点

毛泽东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的理论和政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的落后状况,指出必须在这些地区进行社会改革;二是国家和汉族人民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三是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全面发展,核心是经济要发展。

毛泽东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还存在原始公社制残余、奴隶制经济、封建领主制经济等情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制度的改革必须实行”,根据民族地区的不同条件,改革采取方式上的多样性、步骤上的稳步性和政策上的灵活性,坚持马列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逐步完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在肯定社会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和民族发展动力的同时,还告诫全党:“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这种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毛泽东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要靠少数民族人民自身的觉悟来进行。毛泽东汲取了前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关系很不正常的教训,阐述了“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又适时地提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的任务,指出:“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都是有希望的。”不仅要把发展经济摆在少数民族工作的首位,还要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差距,全党要把党的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帮助和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结合起来。

二、邓小平民族观之探索

1.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重要性之观点

邓小平一贯重视民族工作,强调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准确地认识了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1951年5月,邓小平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做了《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要讲话,着重阐明了必须搞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民族政策贯彻得如何,民族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他指出:“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对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是正确领导民族工作的认识前提。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年“文革”中,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和错误,民族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同类推荐
  • 三十年间有与无

    三十年间有与无

    无论是事件还是事情,哪怕就发生在眼前,大家也不会有一个共同的认可,甚至就连这件事是否“真的发生了”也会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记录过去?也许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在记忆中描述自己的意识现象。这就是我更多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小说、电影、诗歌、绘画、音乐的一个内在原因;也许只有当时的某种情绪性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因为我相信我所记述的只是我个人的历史——最好是能折射出时代中某种普遍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某种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
  •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今天,大家都在谈改革,但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为什么那么难?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楚。本书从梳理三千年中国改革大事件入手,通过还原历朝历代的改革真相,如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等,旨在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讲透历史大变局中的不变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在中国如何改革的普遍规律,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镜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识病象,何施刀药?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本书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情:夫妻情笃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情:夫妻情笃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2013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开局之年。上任一年多来,他们留给外界的印象,综合了梦想家的气质、人民公仆的情怀、改革家的魄力……用梦想助燃民族腾飞。2014,复兴走起。《中国大舆情》梳理和回顾一年来的社会舆情新动态,剖析舆情新特点,为各界精准掌握中央声音、社情民意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聚焦中国国情的新变化、新特点,力图勾勒出当下中国的发展大势,并探求解决之道。
  •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刘诗白选集》收录了刘诗白教授70多年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著述、论文、书法作品,包括未出版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所有制问题、经济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等问题的见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选集以刘诗白先生经济学的研究为主体,突出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展现一代学者在中国关键历史时刻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创新性判断和前瞻性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一代学人的治学风范。
热门推荐
  • 明总每天想发糖

    明总每天想发糖

    冷卿馨被明总捡到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他俩能扯上什么关系。但是现实就是喜欢给爱立flag的人来一巴掌。
  • 彼岸花的传说之美人劫

    彼岸花的传说之美人劫

    多舛的命途迷雾重重,她勘不破,他亦逃不掉。紫玉箫、天仙子、身世、宿债将她们今生湮灭。“如果你的爱只是对我蓄意的伤害、有心的折磨,我会将你从生命里剔除。”她万念俱灰。“穷极我的一生,仍无法得到我所求。我所求是什么,不过是天上人间亦或地狱,能让你再看我一眼。”他心如刀割。情深缘浅的蹉跎也罢,有缘无分的作弄也罢,耗尽此生心血,依旧是求不得、爱别离。她是谁?而他又是谁?彼岸花为引,带她重回前两世??????心为琴、血为弦,她狠下心,要将他亲手杀死。倒下的却是我。生命的尽头,谁来为她逆天改命?
  • 人类异能爆炸时代

    人类异能爆炸时代

    人类因为突变进入异能爆炸时代,无数人觉醒出了异能,世界从此大乱,政权职能失效,各地异能者强权独立……异变能力垃圾到爆、只能悲催的靠吸食‘蔡氏企业生产的增强身体素质药液’才能勉强作为一名佣兵生存的井观天,因为意外回到了人类突变前,这一次他能够扭转他的凄惨命运吗?
  • 梦幻彼之端

    梦幻彼之端

    天地规则,不可忤逆你我皆是如此是吗?那我便要打破这个所谓的天地规则我从来不信什么天地规则我的规则就是她现在如此,以后亦是如此
  • 我的腹黑大魔王

    我的腹黑大魔王

    一张契约独占宠爱,她进入了婚姻的坟墓,日日夜夜被腹黑总裁吃干抹净,有一天她终于忍受不住,对着苏家大少爷说我们离婚吧,三年后她华丽回归,可是带了两个小奶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能想象

    超能想象

    “云然,你在哪儿?”“我在月球度假,正赏地呢!”“别开玩笑了,赶紧回来,天杀盟正被修真高手围攻!”“别慌,我一个想象,就让那些修真高手樯橹灰飞烟灭!”在超能想象的面前,都市修真就是一个渣,在吊丝云然的眼里,天下美女只有一个她。想象无限!想象无罪!想象万岁万岁万万岁!
  • 剑武尊

    剑武尊

    拥有世间独一无二的吞噬域,却惨遭宗门遗弃。莫欺少年穷,此仇我林夕尘将来必报。自此林夕尘踏上了变强的道路,悟儒道,斩魔根,得梦道种子。争雄圣院,踏天下诸骄....然而,正当林夕尘行走在强者的道路上时一场天大的阴谋逐渐浮现。万年前圣人,十万年前的不死人,纷纷显现,欺天棋局进入最后阶段....
  • 杀手修仙记
  • 校草劝你别暴躁

    校草劝你别暴躁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天天被暴躁竹马凶的齐听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从此以后A市少了一朵白莲花,多了一个暴躁老妹和憋屈老哥。后期暴躁白莲小青梅×无比憋屈便宜坏竹马互相看不顺眼的青梅竹马突然有一天住到了一起,于是青梅悲剧了。诸关日常:抹黑齐听男朋友暴打齐听男朋友挑拨齐听男朋友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游戏可以输,齐听必须单!拿着菜刀咬牙切齿的齐听:呵呵小剧场:下面让我们来采访一下诸关同学主持人:请问诸关同学你和齐听小可爱在一起的最大感触是什么?诸关(一脸后悔):我恨自己当初没有对我听听好一点。观众:哇好甜,呜呜呜什么神仙男人诸关看着下面激动的观众,眼里含着泪继续说到:要是我当初不那么暴躁,现在就不会天天被老婆凶了。坐在诸关旁边的齐听一脸白莲笑,低声对诸关说道:你完了,晚上自己挑个喜欢的搓衣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