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4500000008

第8章

五泄傷寒第十四首

五十七難曰:

泄凡有幾?

泄,利也,不知有幾般。

皆有名不?

皆有其名目否。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

五般泄利,而令則不同。

有胃泄。

胃經泄利。

有脾泄。

脾經泄利。

有大腸泄。

大腸泄利。

有小腸泄。

小腸泄利

有大癥泄,名曰後重。

痕,結也。小腹有結,而欲下利也。後重者,腰下沈重也,故名腎泄。

胃泄者,飲食不化。

風入於腸,土#1需於胃,泄所食之物,先出而不消化。

色黃。

脾屬土,泄利色黃。

脾泄者,腹脹滿。

雨淫腹疾,脾土惡濕,二氣之勝,故腹肚膨脹充滿。

泄注#2。

注者,無節度也。濕勝則濡瀉,濕氣內攻於脾,則水穀不分,故泄利無度。

食即嘔吐瞇。

脾胃,飲食之藏府。脾病不能化水穀,故食則嘔吐。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

窘迫,急也。大腸氣虛,所以食訖而急欲昏鳳#3,迫急不可止也。

大便色白。

白從肺色。

腸嗚切痛。

腸內虛嗚,如刀切其腸之痛。

小腸泄者,搜而便膿血。

小腸,心之府。心生血,故便血。

小腹痛。

小便處在小腹,故痛。

大底泄者,裹急後重。

裹急者,腹中痛也。後重者,大便處疼痛也。

數至圖而不能便。

囿,廁也。腎開竅於二陰,惟氣虛,故數思鳳,及至廁,後重不能便。

莖中痛。

痛引入前陰莖中。

此五泄之法也。

此是五泄受病法度。

五十八難曰:

傷寒有幾?

中傷寒邪,還有幾般。

其脈有變不?

脈息還變遷不同否。

然:傷寒有五。

有五般傷病#4。

有中風。

中傷風邪。

有傷寒。

冬謂之傷寒,諸嚴寒之時,為寒所冒,其之時而病,頭痛身疼,肌膚而惡,故名五#5傷寒。

有濕溫#6。

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風,寒熱相傳#7,則發濕溫#8病,苦兩經逆,為胸多汗,頭目痛,妄言。

有熱病。

冬傷於寒,因而氣發為熱病,發熱惡寒,頭痛身疼。

有溫病。

春夏月#9寒清時,秋冬有暄暑時,人感疫癘之氣,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少,卒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俗謂之大#10行是也。

其所苦各不同。

其證候所苦害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肌肉之上,陽脈所行,輕手按之,狀若太過。肌肉之下,陰脈所行,按之不足,謂之弱。此者是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故知中風也。

濕溫之脈,陽濡#11而弱,陰小而急。

肌肉之上#12陽脈所行,濡弱者,是濕氣所勝火也。肌肉之下,陰脈所行,小急者,是土濕之不勝木也。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

寸尺俱盛極而緊澀。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

熱病之脈息,尺寸俱浮。

浮之而滑。

浮者,輕手按之而滑,是心傷熱豚。

沈之散澀。

沈者,重手按之而散澀,是津液虛少。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13而取之。

溫病自有鬼癘之氣散行諸經,不可預知,其何經之所受,爻俟其病而診之,始可次所在治之。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14愈者,何也?

傷寒病有汗之而安愈,下之而死之者;有汗之而死者,下之而安愈者如何。

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而死。

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外寒,寒毒爭於榮衛之中,叉發熱而惡寒,尺寸俱浮大,內叉不躁。設有微煩,其人飲食欲溫,而惡玲也,為陽虛陰盛,汗·之則愈,誤下則死。

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陽盛則內熱,陰虛則內熱,寒毒相薄於榮衛之內,陽盛陰衰,極陰變陽,寒盛生熱,陽熱之氣盛而入裹,熱毒居胃,水液乾涸,燥糞結聚,其人外不惡寒,鈴蒸蒸發熱而燥,甚則譫語,下之則愈,誤汗則死。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

診候寒熱之病如何。

然:皮寒熱者。

肺主皮毛,與大腸為表裹。藏病即寒,府病即熱。

皮不可近席。

手三陰三陽法天,天動故病,即不欲辟近席。

毛髮焦,鼻槁。

下有心火,燥熱之為病,故毛髮焦枯,鼻又桔槁。

不得汗。

凡有此病,不得汗之,汗之叉死,下之則愈。

肌寒熱者。

脾主肌肉,與胃為表裹,藏病主寒,府病主熱。

皮膚痛。

脾主土,土主濕,濕流關節,故病痛。

唇舌槁。

脾之精在唇四白,其津液外泄,故槁。

無汗。

此病燥濕之所致,無以汗之,汗之則腸胃不通,下之則泄注,宜溫中調氣。

骨寒熱者。

腎主骨,一與膀胱為表裹,病在陽即身熱,熱#15體重惡寒,在陰即寒。

病無所安。

病在身不得安。

汗注不休。

腎生液,入心為汗。注者,無節度也,汗出不止。

齒本枯痛。

齒乃骨之餘,腎之液外泄,故齒本枯槁而疼痛。

五十九難曰:

狂癲之病,何以別之?

狂癲自是兩般,何所辮別。

然:狂之始發也。

重陽者狂,病在三陽而反汗之,陽盛發狂。

少外不饑。

不欲眠外,不知饑餒。

而自高賢也。

妄自高大,以稱其賢。

自辯智也。

獨自強,不稱其智明。

自貴倨也。

自為尊貴,娛傲怨人。

妄笑,好歌樂也。

無事嬉笑,但好樞歌,自以為樂。

妄行不休是也。

登高逾垣,凡所上之處,皆非其所素能者,全無休止。

癲疾始發。

癲,顛也。重陰者,癲始發時。

意不樂。

意思不樂。

直視僵仆。

眼目直視,不能行立而倒仆。

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寸口是陽部,尺是陰部,三部脈皆盛。

六十難曰:

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

厥者玲也。有厥頭痛,有真頭痛,有厥心痛,有真心痛,是如何。

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行者,則名厥頭痛。

風玲之氣入於三陽之經,伏留而不行,則壅逆而衝於頭,故名厥頭痛。

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腦為髓海,風玲之氣入於泥九官,是邪循風府入於腦,痛甚,手足玲至肘膝者,令真頭痛。

其五藏氣相干,名厥心痛。

諸經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豚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日厥心痛。是五藏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其痛甚者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日一發夕死,夕發旦死。

詳見十六難。

神聖工巧第十一#16

六十一難曰:

經言望而知之者謂之神。

瞻望以知其病,謂之神。聞而知之者謂之聖。

所聞以知其病,謂之聖。

問而知之者謂之工。

未診先問,最為有準,叩問而知病,謂之工。

切脈而知之者謂之巧。

訊切者息#17以知其脾#18,謂之巧。

何謂也?

四知如何。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假令肝病,見青色者,肝自病;見赤色者,心乘肝,肝亦病。故見五色,以知其病也。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

五音者,官商角徵羽也,以配五藏。假令病人好哭者,肺病也;好歌者,脾病也。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問病人,云好辛者肺病也,好酸者肝病也,好甜者脾病也,好苦者心病也,好鹹者腎病也,好食玲物內熱也。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診候寸口,豚息弦者肝;輕手取之而豚弦者,病在府也;重手取之而脈弦,聽聲者,病在藏也。餘放#19此。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

視脈初脈#20切脈,皆在外而知之。

以內而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知之於心,乃內也,謂之神。

六#21十二難曰:

藏井榮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

井、俞、榮、經、合,此五藏有五也。六府卻於井、俞、榮、經、合#22之外,又有所過為原,如何。

然:府者陽也。

六府屬陽。

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日原#23。

三焦者,臣使之官,位應相火,宣行君火命令,行於諸陽經中,故置一俞名日原。原者,元也。

府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六府是陽,三焦亦是陽,故云共一氣。

六十三難曰:

十變言,五藏六府榮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

五藏六府,井、榮、俞、經、合卻皆以井為始者,如何。

然:井者,東方春也。

春者,仁也。在五常,仁乃法木,謂仁道至大。在歲春為首#24,在月甲為首,在經脈井為首。

萬物之始生。

萬物初生,皆由於春。

諸岐行喘息。

葭飛灰動,墊蟲始振,所以歧蟲行,喘蟲息。

絹飛蠕動。

絹乃井中蟲,賴蟲飛,蠕蟲動。

當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

凡當生之物,皆因春氣而生。

故歲數始於春。

正月為歲首,故一歲之始在春。

月數始於甲。

東方甲乙木也,正月與甲乙皆屬於春,故十二月之始則在甲。

故以井為始也。

惟因歲與月,故知井為始。

六十四難曰:

十變言,陰井木,陽井金。

井者,谷井也,非掘作之井,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同一井也,陽則木,陰則金#25。

陰榮火,陽榮水。

泉水既出,留停於近,榮污#26未成大流也,名之曰榮。榮者,小水之狀。同一榮也,陽則水,陰則火。

陰俞土,陽俞木。

留停既深,便有射注輪人#27之處,名之日俞。同一俞也,陰則土,陽則木。

陰經金,陽經火。

經者,徑也,經營之義也。委積逐流,經歷而成渠徑也。同一經也,陰則金,陽則火。

陰合水,陽合土。

合者,會也,留停既深,便有指射輪人#28之處也。同一合也,陰則水,陽則土。

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

陰陽迥然不同,則其意是如何。

然:是剛柔之事也。

五藏為陰、為柔,六府為陽、為調#29。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夫婦剛柔相因而成。

陰井乙木,陽井庚金。

乙為陰,屬木;庚為陽,屬金。凡所剋者為妻,故以陰井乙木,配陽井庚金。乙與庚金,正夫婦之義。

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

庚為剛,為夫,為陽,故庚是乙之夫。

陰井乙,乙者庚之柔。

乙為柔,為婦,為陰,故乙是庚之婦。

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

東方甲乙小#30,乙陰也,所以乙為木。

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

西方庚辛金,庚陽也,金剋木,所以陽井金。

餘效此也。

陰榮火,陽榮水,壬水為剛,丁火為柔,丁與壬合。陽俞木,陰俞土,甲木為剛,己木#31為柔,甲與己合,陰經金,陽經火,丙火為剛,辛金為柔,丙與辛合。陰合水,陽合土,戊土為剛,癸水為柔,戊與癸#32合。

六十五難曰:

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

經豚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度如何。

然:所出為井。

人之陽氣隨四時而出入,井乃陽氣初生之時。

井者,東方春也。

東乃四方之始,春乃四時之始,井乃經水之始,故井者東方春也。

萬物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

萬物始生於春,故言經水所出為井。

所入為合。

合乃經水會合也,陽氣伏藏實似之。

合者,北方冬也。

北乃四方之終,冬乃四時之終,合乃經水之終,故合者北方冬。

陽氣伏藏。

陽氣至冬至北退,入而伏藏。

故言所入為合也。

故言經水所入為合。

六十六難曰:

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

太淵在右手魚際下,是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豚動也。

心之原,出於太陵。

在掌後兩筋問陷中,是心包絡之原。

肝之原,出於太衝。

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

脾之原,出於太白。

在足內側核骨下。

腎之原,出於太谿。

在足內踝後根骨閒。

少陰之原,出於兌骨。

五藏皆陝俞為原。少陰,真心豚也,亦有原,在掌後兌骨端陪中,一名神門,一名中都。前云心之原出於太陵,是心包絡豚也。凡云心病者,皆在心包絡豚,真心不病,故無俞。今有原者,外經之病,不治內藏也。

膽之原,出於丘虛。

在足外踝下微前。

胃之原,出於衝陽。

在足附上五寸,骨問動脈。

三焦之原,出於陽池。

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

膀胱之原,出於京骨。

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

大腸之原,出於合谷。

在大指次指問虎。內。

小腸之原,出於腕骨。

在手小指腕骨內。

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

俞,謂井榮俞經合,非者#33俞也。十二經皆以俞為原如何。

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由此俞以通行氣,亦於此俞以流止。

然#34臍下腎問動氣者。

注見八難。

人之生命也。

腎乃人生性命根本。

十二經之根本也。

注見八難。

故名曰原。

三焦合氣於腎,故名日原。

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

注見三十八難。

主通行三氣。

人之二#35焦,法天地三元之氣,所以通行三氣。

經歷於五藏六府。

上焦在心肺問,中焦在脾胃,下焦在肝腎,經歷常周遍。

原者,三焦之尊號也。

原者,元也。元氣者,三焦之氣也。其氣尊大,故原乃其尊號。

故所止輒為原。

氣所留止,輒以為原。

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藏府有病,皆取其原,故治之。

六十七難曰:

五藏募皆在陰。

腹為陰,五藏之募皆在腹。肺之募,中府二穴,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問。心之募,巨闕二#36穴,在鳩尾下一寸。脾之募,章#37門二穴,在季脅下直臍。肝之募,期門二穴,在不容兩傍一寸五分。腎之募,京門二穴,在腰中季脅。

而俞皆在陽者。

背為陽,五藏之俞皆在背。肺俞穴,在第三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心俞穴,在第五椎下,一寸五分。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兩傍相去一寸五分。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兩傍相去一寸五分。腎#38俞穴,在第十四椎下,兩傍相去一寸五分。

何謂也?

募陰俞陽如何。

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

內藏有病,則出行於陽,陽俞在背也。外體有病,則大#39行於陰,陰募在腹也。

故令募在陰,俞在陽也。

所以令募在於陰,俞在於陽。

六十八難曰:

五藏六府各有井、榮、俞、經、合。

肝井大敦,榮行問,俞大衝,經中封,合曲泉。肺井少商,榮魚際,俞大淵,經經渠,合尺澤。心井少衝,榮少府,俞神門,經靈道,合少海。腎井涌泉,榮麗#40谷,俞大谿,經復溜,合溜谷#41。脾井隱白,榮大都,俞大白,經商丘,合陵陰泉。心包絡井中衝,榮勞官,俞大陵,經問使,合曲澤。此五藏各有井、榮、俞、經、合也。膽井竅陰,榮俠谿,俞臨泣,經陽輔,合陽陵泉,原丘虛。大腸井商陽,榮二問#42俞三問,經陽谿,合曲池,原#43合谷。小腸井少澤,榮前谷,俞後谿,經陽谷,合小海,原#44腕骨。胃井厲兌,榮內庭,俞陷谷#45經解谿,合#46三里,原衝陽。膀胱井至陰,榮通谷#47,俞束骨,經崑崙,合委中,原京骨。三焦井關衝,榮液門,俞中都,經支溝,合天井,原陽池。此六府各有井、榮、俞、經、合,之外有原也。

皆何所主?

井、榮、俞、經、合,各何所主。

然#48:經言所出為井。

山谷之中,泉水所出之處為井。

所流為榮。

泉水既出,榮迂未成大流為榮。

所注為俞。

停留既深,使有注射為俞。

所行為經。

流行經歷而成渠徑為經。

所入為合。

經行既達,會合於海為合。

井主心下滿。

井法木#49以應肝,脾泣在心下,今邪在肝,肝裹脾,故心下滿。今治之於井,不令木乘土也。

榮主身熱。

榮為火,以法心。肺屬金,外主皮毛。心火灼乎肺金,故身熱,謂邪在心也,故治之於榮,不令火之乘金則身熱又愈。

俞主體重節痛。

俞法土,應脾,今邪在土,主#50必刑水,水者腎,腎主骨,故病則節痛,邪在土,土自病,則體重,宜治俞穴。

經脉主喘咳寒熱。

經法金,應肺,今邪在經,則肺之為病,得寒則咳,得熱則喘。今邪在金鈴剋木,木者肝,肝在志為怒,怒則氣逆,故喘。何以然,謂肝之支別,從肝別貫膈金不刑於木。

合主氣逆而泄。

合法水,應腎,腎氣不足,傷於衝脈,則氣逆而裹逆,腎主開竅於二陰,腎氣不禁,故泄注。邪在水,水必承火,火者心,法不受邪,肝木為心火之母,為腎水之子,一憂母受邪,二憂子受刑,肝在志為怒,憂則怒,怒則氣逆,今治之於合,不令水之乘火,則肝木不憂,故氣逆止,邪不在腎,則無注泄。

此五藏六府其井、榮、俞、經、合所主病也。

以上井榮俞經合之生#51病,各依四時而調治之,謂四時之邪,各奏榮俞中留止也。

用針補瀉第十二#52

六十九難日:

經言虛者補之。

藏府虛弱者補之。

實者瀉之。

藏府充實者通利之。

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諸藏皆不相乘,初無偏虛偏實之患,止得就本經次補瀉之法。

何謂也?

三者如何。

然:虛者補其母。

春得腎脈為虛邪,是腎虛不能傳氣於肝,故補腎,腎有病則傳之於肝,肝為腎子,故日補其母。

實者瀉其子。

春得心脈為實邪,是心氣盛實,逆來乘肝,故瀉心。心平則肝氣通,肝為心母,故云瀉其子。

當先補之,然後瀉之。

母能令子實,補其母者,不可不先。子能令母虛,瀉其子者,不可不後。

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它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不實不虛,諸藏不相乘也。春得弦多,及但弦者,是肝藏自病也,於足厥陰少陽之經而補瀉焉。當經有金木水火土,隨時而取之也。

七十難曰:

經言春夏刺淺。

春夏刺井榮,從肌肉淺薄之處。

秋冬刺深。

秋冬刺經合,從肌肉深厚之處。

何謂也?

淺深如何。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

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陽氣與人氣皆在上,故用針以刺毫毛皮膚之淺處。

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陽氣與人氣皆在下,故用針以刺分肉筋骨之深處。

春夏各致一陰。

春夏,陽也。致者,到也,及也。春夏養陽,叉政一陰之氣以養陽,慮其成孤陽。

秋冬各致一陽。

秋冬,陰也。秋冬養陰,鈴致一陽以養陰,慮其成孤陰。

何謂也?

四時所致不同如何#53。

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

春夏病行於陽,故引陰以和陽。

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

人之肌膚,皆有厚薄之處,皮膚之下為肝腎之部,陰氣所行,故用針沉手內針入皮五分,至肝腎之部,得氣,引時#54陰氣以和其陽。

秋冬寒,必致一陽者。

秋冬病行於陰,故內陽以和陰。

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

皮膚之上為心肺之部,故用針浮淺,入皮三分,心肺之部得氣,推內針入,引持陽氣以和其陰。

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再繳上文。

七十一難曰:

經言刺榮無傷衛。

針刺榮血,無傷衛氣。

刺衛無傷榮。

針刺衛氣,無傷榮血。

何謂也?

二者如何。

然:針陽者,外.而刺之。

衛為陽,故針陽者,入皮二分,病在衛,用針則淺,故低針而刺之,恐其深傷榮氣也。

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

榮為陰,刺入皮五分為榮氣,故先按所針之穴,待氣散乃內針,恐其深傷衛氣也。

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再繳上文。

七十二難曰:

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

迎,逆也,取也。隨,順也,補也。衛氣逆行,榮氣順行,能知此者,可令調之。

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調攝榮衛之方法,叉在於陰陽虛實。

何謂也?

此理如何。

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

惟知榮衛之流行,經豚之往來,故不容不迎隨補瀉。

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

衛氣逆行,榮氣順行,隨其榮衛之逆順而補瀉,故日迎隨也。

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

陰虛陽實,則補陰瀉陽;陽虛陰實,則補陽瀉陰。或陽并於陰,或陰并於陽,或陰陽俱虛,或陰陽俱實,皆隨病所在而調其陰陽,則病無不已。

知其內外表裹。

察豚之浮況,識病之虛實,以內知外,以外知內,視表知裹,視裹知表,故知虛實。

隨其陰陽而調之。

各隨其病在何陰陽豚中而調治之。

故日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再繳上文。

七十三難曰:

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諸井在手足指梢,肌肉淺薄,血氣尚少,不可使針刺之如何。

然:諸井者,木也;榮者,火也。

井為木,是火之母;榮為火,是木之子。

火者,木子之子,當刺井者,以榮瀉之。

肝木實,實則瀉其子。榮者,火也,木之子,故當瀉之。春刺於榮,此乃休王未畢,火奪木王,法日實邪,故瀉榮。假令肝自病,實則取肝中火瀉之,虛則取肝中木補之。

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也。

當補者不可瀉,當瀉者不可補。

七十四難曰:

經言春刺井。

井屬木,春刺之。

夏刺榮。

榮屬火,夏刺之。

季夏刺俞。

俞屬土,季夏乃六月刺之。

秋刺經。

經屬金,秋刺之。

冬刺合。

合屬水,冬刺之。

何謂也?

四時所刺不同如何。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

無令肝木邪害於脾土,故刺諸井。

夏刺榮者,邪在心。

無令心火邪害乎肺金,故刺諸榮。

季夏刺俞者,邪在脾。

無令脾土邪害乎腎水,故刺諸俞。

秋刺經者,邪在肺。

無令肺金邪害乎肝木,故刺諸經。

冬刺合者,邪在腎。

無令腎水邪害乎心火,故刺諸合。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

五藏繫於四時如何。

然:五藏一病,輒有五者。

五聲、五色、五味、五香、五液。

假令肝病。

舉肝一藏以為例。

色青者肝也,躁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

注見三十四難。

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

疾病最多,雖言不能盡。

四時有數,而并擊於春夏秋冬也。

四時有一定之數,并繫於此。

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是也。

用針微妙之理,即秋毫之細微。

七十五難曰:

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

東方肝實,西方肺虛,瀉南方心火,補北方腎水如何。

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

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五藏五行更相平伏,宜憑其補瀉以調治之。

東方木也。

東方屬木。

西方金也。

西方屬金。

木欲實,金當平之。

金勝木,肝氣強實,肺氣虛弱,木反陵金,金家不伏,欲來平木。

火欲實,水當平之。

心氣強實,腎氣虛弱,火反陵水,水家不伏,欲來平火。

土欲實,木當平之。

脾氣強實,肝氣虛弱。土反陵木,木家不伏,欲來平土。

金欲實,火當平之。

肺氣強實,心氣虛弱,金反陵火,火家不伏,欲來平金。

水欲實,土當平之。

腎氣強實,脾氣虛弱,土反陵水,水家不伏,欲來平土。

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

邪氣盛則實,真氣奪則虛,木實謂木有餘,則土淫畏之,土畏之則金無所養,而致金虛也。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者。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

舉肝一藏以為例。火者,木之子。若不瀉火,火叉盛而鑠金,金反仇偉於木,金木相勝,而致兩相刑剋。水者,木之母。若不補水,水爻弱,而不能生木。

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

子能令母充實,母能令子虛弱。

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用針瀉,須診其候,則瀉其心,心氣既通,肝氣既復,又補於腎,腎家得氣,相傳以養肝,肝氣已定,則肺不復來平肝。

經古。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肺虛在於肝實,則要瀉火補水,若不得治虛之要,何必問其餘。

七十六難曰:

何謂補瀉?

補助瀉利之義如何。

當補之時,何所取氣?

當補時候,自何處取氣。

當瀉之時,何所置氣?

置者,取也,迎也。當瀉時候,自何處取氣。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

肺行五氣,溉灌五藏,通注六經,歸於百豚。几取氣,須自衛取氣,得氣乃推內針於所虛之經豚,淺深分部之,所以補之。

當瀉之時,從榮置氣。

邪在榮分,故內針於所實之經,待氣引針而瀉之。

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

假令膽不足,肝有餘,先補足少陽,後瀉足厥陰。

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腸。

肝不足,膽有餘,當先補足厥陰,而後瀉足少陽。

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陰陽有餘、不足,當先補其不足,然後瀉其有餘,故得榮衛通行,即是持針要妙。

七十七難曰:

經言上工治未病。

上工者,萬舉萬全之醫工,皆醫治未然之疾。

中工者治已病。

中工未能全解悟,故止守一藏而已。

何謂也?

其說如何。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也。

人之五藏,有餘者行勝,不足者受邪,見肝經有病,則知博#56其所勝之.脾土,故先預補脾氣,無令受肝之邪氣。

故日治未病焉。

繳上文。

中工#57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

見肝有病,不曉肝傳脾之理,但一心止治肝經。

故日治已病也。

繳上文。

七十八難曰:

針有補瀉。

補者,呼則出針;瀉者,吸則內針。

何謂也?

其說如何。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

補瀉之法,非祕呼吸出納為補瀉,但以得氣出入為補瀉。

然:知為針者,信其左。

知用針法度,自左手起。

不知為針者,信其右。

不知用針法度,自右手起。

當刺之時。

當下針時。

必先以左手厭按其所針榮俞之處。

先知榮俞穴處,以左手厭按之。

彈而努之。

以右手彈其所按之處,使豚氣腹滿也。

爪而下之。

爪而下之,置針準也。

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

其氣之來,應於左手之下,恰似動豚之形狀。

順針而刺之。

然後循針而刺之。

得氣,因推而內之。

待氣應於針下,因惟#58入榮中。是謂補。

此謂之補。

動而伸之,是謂瀉。

若得氣,便搖轉而出之,是為瀉。

不得氣。

若久留針,而待氣不至,則於衛中留針待氣;久不得,又內入於榮中久留待氣。如其三處候氣,不應於針者,為陰陽俱盡,不可復針。

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一生也。

衛為陽,主外,男子陽氣行於外,則輕手按其穴。榮為血,主內,女子陰氣行於內,則重手按其穴。過時而氣不至,不應其左手者,皆不可刺,十死一生。

七十九難曰:

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

几氣始至而用針取之,名日迎而奪之。迎,取氣也;奪,瀉氣也。取而瀉之,如何不虛#59。

隨而濟之,安得無實?

隨者,自衛取氣也,補也。濟者,補不足之經也。隨而濟之,如何不虛,人其氣流注終而內針,入針出而捫其穴,名日隨而濟之。

虛之與實,若得若失。

經脈虛弱,卻與針以補實之,若得若失關焉。

實之與虛,若有若無。

經脈強實,卻與針以取虛之,有得有失關焉。

何謂也?

其說如何。

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

五藏實則瀉其子。

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

五藏虛則補其母。

假令心病。

舉心一藏以為例。

瀉手心主俞。

心為五藏之君,法不受病。受病者,心包絡也。手心主者,手厥陰心包絡豚也。手心主俞者,土也。心火也,土是火子,乃瀉其俞,此瀉子也。

是迎而奪之者也。

繳上文。

補手心主井。

心火井木,木者火之母,今補心主之井,補母也。

是謂隨而濟之者也。

繳上文。

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

濡者為虛,牢者為實。

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几欲行其補瀉,先侯五藏之豚,及所刺穴中,如氣來牢實者,可瀉之;虛濡者,可補之。若持針不能胡#60其牢濡者,故若得若失也。

八十難曰:

經言有見如入。

有見針如入。

有見如出者,何謂也?

有見針如出是如何。

然:所謂有見如入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61也。

欲刺人時#62,先以左手候其安#63中之氣,見其氣來至,然後內針。

針入。

針入穴俞。

見氣盡乃出針。

候其氣盡乃出其針,非迎隨補瀉之法。

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也。

總繳上文。

八十一難曰:

經言#64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65。

注見十二難。

將是寸口脈耶?

問寸詠如此。

將病自有虛實也?

問病自有虛實如此。

其損益奈何?

其喊損補益之法如何。

假#66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金平木也。

詳見七十五難。

假令肺實。

且如肺氣強實。

故知肝虛微少氣。

故知肝氣虛弱,細微而少。

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

用針者,不補肝氣之虛,反去補肺,是使之重實。

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此是中工所害也。

此是中工,所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

黃帝八十一難經慕圖句解卷之七

#1土:疑當作『上』。

#2注:原作『吐』,據《本義》改。

#3食訖而急欲昏廁:《集注》五十七難虞注作『食畢而急思廁』。

#4病:據文義似當作『寒』。

#5五:據文義當作『日』。

#6濕溫:原作『溫濕』據《本義》改。

#7寒熱相傳:據文義疑當作『濕熱相薄』。

#8濕溫:原作『濕濕』,據文義改。

#9月:疑當作『有』。

#10大:疑當作『天』。

#11濡:《本義》作『浮』。

#12上:原作『五』,據文義改。

#13經:《集注》此下有『所在』二字。

#14而:此下《本義》有『死下之者』四字。

#15熱:疑衍。

#16十一:此下《集注》有『凡一首』三字。

#17觀切者息:文義未屬,疑誤。

#18脾:疑當作『病』。

#19放:疑當作『仿』。

#20視脈初脈:《集注》六十一難楊注作『視色聽聲』。

#21六:此前《集注》有『藏府井俞第十二,凡七首』十字。

#22合:原作『今』,據文義改。

#23原:原作『俞』,據《本義》改。

#24首:原作『皆』,據文義改。

#25陽則木,陰則金:據原文當作『陽則金,陰則木』。

#26榮污:六十八難『所出為榮』注作『榮迂』。

#27人:《集注》六十四難楊注作『文』。

#28人:疑當作『文』。

#29調:疑當作『剛』。

#30小:疑當作『木』。

#31木:疑當作『土』。

#32癸:原作『己』,據文義改。

#33者:疑當作『皆』。

#34然:此下《集注》有『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十一字。

#35二:疑為『三』之訛。

#36二:疑當作『一』。

#37章:原作『草』,據文義改。

#38腎:原作『賢』,據文義改。

#39大:《集注》六十七難楊注作『入』。

#40麗:疑當作『然』。

#41溜谷:疑當作『陰谷』。

#42二間:原作『三問』,據文義改。

#43原:原作『俞』,據文義改。

#44合小海,原:原作『合經小海』,據文義改。

#45陷谷:原作『隱谷』,據文義改。

#46合:原脫,據上下文例補。

#47谷:原作『容』,據文義改。

#48然:原作『榮』,據《本義》改。

#49木:原作『水』,按井穴屬木,故改。

#50主:《集注》六十八難虞注作『土』。

#51生:疑當作『主』。

#52十二:此下《集注》有『凡十三首』四字。

#53何:原作『同』,據文義改。

#54時:下對應之注文作『持』,或是。

#55外:此下《本義》有『針』字。

#56博:疑當作『傳』。

#57中工:此下《集注》有『治已病』三字。

#59虛:據原文似當作『實』。

#60胡:《集注》七十九難丁注作『明』。

#61內:此下《本義》有『針』字。

#62人時:《集注》八十難丁注作『人脈』。

#63安:《集注》八十難丁作『穴』。

#64言:此下《集注》有『無』字。

#65餘:原脫,據《本義》補。

#66假:此前《本義》有『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十六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君未参心我未商

    君未参心我未商

    她本是出身高贵的公主,被人暗算灭国,误当做三小姐,从此入相思,受相思苦。“若我一开始就不是锦眠,你还会把我的命留到现在吗?”“不会”
  • 仙途云道

    仙途云道

    吾吞鲲鲸元丹,有气吐万千浑水之能,冲破一切妖魔鬼怪……吾为六指仙人,弹六指山河撼动天穹异变……吾生起云火,丹炉内炼丹药,出十云仙丹惊吓全座……认一切鬼魅为蜉蝣,视一切妖敌为蝼蚁…………凝灵气,淬体魄;挟飞剑以遨游世间,升圣仙与天地齐寿。于此吾告诫众道友:仙途云道,仙途无平路,云道需恒心。
  • 邪元至尊

    邪元至尊

    前十六年,因为血脉特殊,他无法觉醒元气,世人只将他当做一个可以利用的筹码,用来拉拢人心。将他肆意玩弄,控他生死!十六年后,几经生死,百转干回之后元气意外觉醒。从此,拳打心中不平意,剑指苍生问世人!女人心中向我,我可护她一世周全,世人若是不轨,呵呵,他邪笑:敢叫神魔下黄泉!
  • 我们都是平凡少年

    我们都是平凡少年

    讲述了五个女孩儿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北京的故事,有喜悦,有悲情。有爱情,也有背叛。
  • 武帝弃后

    武帝弃后

    宇文护爱她,不过是因为她像涟漪。宇文邕爱她,不过是她不争不怒。宇文直爱她,是因为两人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地方。兰陵王爱她,是因为她的聪慧才智。何硕是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义女,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这样的身份本该让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偏偏她生性冷淡,不争不夺。惨遭宫妃多次陷害,三度废后。被逼离宫,北齐遇见知己,为救义父险些散命。为了朋友奋不顾身,最后惨死毒酒之下。谁才是拿真心待她的人,爱的人只是她,没有任何理由的就是爱她?
  • 悠莉宠物店1

    悠莉宠物店1

    你,有朋友,有亲人,有学业和娱乐,而它,只有你。
  • 小奴隶朕错了

    小奴隶朕错了

    身为现代杀手,却因感情被亲人害死,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皇上身旁的奴隶。
  • 穿越网王之音飘零

    穿越网王之音飘零

    猛然睁开双眸,她先是眨了几下眼睛,被两道眼镜片挡住了视线,面前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一般,她回到了上学的时候,课桌,黑板,同学,还有讲台上正在讲课的老师。她浑浑噩噩,眼前一片朦胧,老师的声音传的很远,外语啊!原来,在梦中,她竟然能够听的懂。托起下巴,她看向窗外,好蓝的天,好白的云啊,只是什么时候,她的梦中,也有了颜色?
  • 小白的异界情缘

    小白的异界情缘

    你知道羽落之书是什么吗?在白灵珊认知中,羽落之书是一种存储各种能力的古卷。而里面的各种能力有一个奇怪的称呼,叫做——符咒号。白灵珊本是祥宇职业高校的新生,却机缘巧合下成为了羽落之书的契约者,在没有他人指导下,自生自灭的她从此踏上了羽落之书的收符历险。随着时间的流逝,收符依旧的她渐渐发现了收复羽落之书进行下隐藏的其它任务。羽落之书的收符重组,还是完成隐藏在收复羽落之书的其他任务?两种选择,便是两种人生。正如有人言,人都是善良的,不同的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面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此刻的她,又该作出怎么样的选择?——————————无论未来我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是我,而不是眼中的你。——白灵珊那时,犹如白月光的少年,虽然感到高不可攀,却也近在眼前。如今,已是真的离她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却成了那个原本看似敌人却又不是敌人的人。你的路应顺应你心,而不是别人的推荐。——于红夜夜色下,红雾散去,月亮再次映入她的眼帘。你知道吗?小白,我的家乡有一种花,它的名字为黑曜石花植,而它的花语,是爱之守护。——韩宸枫
  • 我亲爱的陆医生呀

    我亲爱的陆医生呀

    陈安安曾以为,自己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心动了,直到她再一次遇见了陆奕同……十年前,陆奕同把外套交到陈安安手上:“你去换衣服吧,这里交给我!”十年后,陆奕同把戒指套在陈安安的手指上:“从今天开始,就把你的幸福交给我好吗?”【双向暗恋,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