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拍裸照,她是这么说的:“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拥有自己产品的公司的总裁,辛迪·克劳馥是每个人的渴望。我没有被利用的感觉,因为我把它看作是一种生意,我觉得到头来我会得到我想得到的东西。”
因为这种思想,她敢于拍裸照;因为敢于拍裸照,她的名声,日日递增。
因为名气越来越大,她的工作越来越紧张。从早到晚,她干个不停。她拍摄服装广告、化妆品广告,出席名家设计时装展示会,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为各种盛事剪彩。
由于为《花花公子》提供裸体照片使她成为第一代现代名模之一,许多MTV制作公司聘用她作主持人。这之后,她又到处到拍广告。她的一张亚麻布广告,由于贴在大街上,使得许多开汽车的人心不在焉,以至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最后,警察只好上街撕掉了广告。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又聘请她作为本公司的代言人,让她出现在许多商业场合上。
再后来,她成了露华浓公司化妆晶的专任模特儿。
她多次担任商业活动的主角。除了百事可乐的活动,还有其它许多活动,她在这些活动担任主持。
她的名声,越来越大。
到1989年,当她的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宣布:
“讫今为止,我认为我作为模特儿的生涯已经到了巅峰。模特儿界是新人辈出的行业,老面孔容易让人感到腻烦,我不想沦落到那个地步。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我将在关注模特儿界的同时,图谋发展其它事业,比如影视业。”
此后,她果然做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开始拍摄电影。
这时候,她和电影明星李察·基尔交了朋友。1990年3月,好莱坞每年一次的盛典,奥斯卡大奖颁奖晚会,当全世界都把目光聚集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辛迪·克劳馥出现了。
夹在著名导演、影星中间,她身着大红凡尔赛礼服,耀眼地袒露着胸背,款款地走在晚会上。
她的丰姿,把明星们衬得黯淡了。
随着事业达到巅峰,她的一举一动,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她被冠以许多名称,像“头号女神”、“超级名模”、“世界之丽”等等。
她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人物。
而这些,都是她的多血质的表现。
与此同时,她的粘液质气质也起到了作用。
她对自己非常严格,严格得几近苛刻,丝毫也不马虎。
同时,她对她的工作人员也非常严格,她对她的化妆师、灯光师、摄影师、经纪人等,十分挑剔。
而在她轰轰烈烈的时候,她的气质中的抑郁的一面,并未就此消失。
紧张的工作使她的胃病复发,最终导致了溃疡。胃病是她一直就有的,由于从小生活艰难,她一直忍受着胃痛的折磨。现在,这种病的复发,又要让她忍受痛苦。当这种病复发的时候,她的疼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偶尔地痛一次,暖一暖,休息一下也就过去了,可是,后来,却越来越严重,她只好不停进吃药。可是,药吃到最后,也不灵了。于是,她只好求助于医生。医生经过反复检查,奉劝她动手术。可动手术就要开刀,就要在她的腹部前留下痕迹,这对她来说,是坚决不能答应的。于是,她宁肯服大剂量的药也不愿意动手术。
就是这样,为了她的事业,她付出了很多。这其中,有汗水,也有泪水。
与此同时,她的心中,怎么也忘不了早早死去的弟弟。为此,她进行了大量的慈善募捐活动,将收入赠给美国的一个癌症基金会。因为她从弟弟的死,深深感受到了活着是多么不容易,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失去亲的人的,该是多么痛苦。
后来,她说过这么一番话:“我10岁时,弟弟不幸患白血病去世了。他的离去对全家来说是个打击。有时我想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挽留住他,他一定是到另一个更美丽的世界去了。我将自己拍挂历的收入捐赠给那些得白血病的孩子,希望能给他们点帮助。”
她的许多事业,后来都为慈善而做。
她与电视公司签订了电视商业合同;与广告公司签订了数百万美元的合同;她为女子化妆品做广告;为社会福利募捐做广告。
她做这些事情,乐此不疲。
她说:“我出身贫寒,孩提时代家里总紧巴巴的,现在,我的名誉、地位、金钱都有了,做了真正的上等人,但我忘不了家乡,忘不了贫困的人们,我要说,我是你们中的一员。”
从以上辛迪在各种场合下,各种不同的情形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气质模糊的人,如何因为各种气质的交替互补,使她胜任了一个明星的角色。
的确,辛迪是典型的气质模糊者,许多时候,她可以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表现出来的多方面的气质。比如,在1990年3月的好莱坞盛会上,她一会儿谈吐高雅、举止端庄,一会儿却是嘻皮笑脸、爱开玩笑;比如,在万达雅时装展示会上,她分明是流着眼泪的,哭着哭着却笑了。
这种现象其实在她身上,实很多见。
她是世界知名人物,她的形象和声誉,有多少人仰慕,可是,同时,她却又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小女人。她美丽而不矜持,成功而不自满。作为一个世界第一美好,她本来可以恃宠骄傲,气势嚣张,竭尽一个多血质人可能做的全部,可她没有。因为,她身上,还有抑郁的气质。
她的后一种气质使她在最易头脑发热的时候保持清醒。
她说过:“我不太清楚人们说我是唯一不为美貌所累的女人是什么意思,但我喜欢这种说法。可能是说我从没有把美貌当拐杖吧。确实有人帮助过我,但从没有一个男人为我开过道,我的事业基于我的努力,当然还有爸妈给我的天生好条件。”她还说:“仅就时尚来说,人们或许不会认为我最成功,我从来不是哪一位摄影师镜头下的缪斯。但从全局来讲,我对整个时尚的冲击很强。”
而她的胆汁质的一面,又使她在事业的道路上始终是那么的自信,即使在面对种种困难挫折的时候也是如此。
她说过:“我想事情是水到渠成的。我做事讲究完美。模特儿是我的工作,我会尽力做得好。如果当初我完成了学业,或选择了其它职业,我同样会做很好。”她还就她出演的电影《对抗性游戏》一事说:“这部电影算不上成功之作,但也不是败笔。对我来说,只是一次新的尝试而已,而尝试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有时,当你在某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或许不愿意轻易踏入另一些未知的领域。因为担心自己没有突破而成为别人失望的对象。这时,成功远比失败来得艰难。但我想要的是另一种冒险。拍电影比当模特儿更富挑战性,即使结果不尽人意。
我做了,就意味着我获得了新的经验与感受。”
辛迪的成功,与她的多方面气质因素密切相关。而作为一个聪明的女性,辛迪也知道利用自己的气质模糊性,知道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发挥不同的气质。她说:“做模特儿和做其它职业一样:首先要知道专业对你的要求,而后有备而发。发型师和美容师都恨我,因为我总是准时到场,这是我和行事规范。如果你和丈夫、男友刚吵过架,千万不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我妈妈就从不在银行工作时和丈夫打电话战。但有不少女孩子做这样的事,我认为不可原谅,这是成功的障碍。”她还说:“我很幸运,能够把上帝赋予我的一切运用到我的事业中去。也许我的美给我带来成功,但对我来说,美丽最重要的部分来自我的内心,尤其当我慢慢变老时,所以真正的美绝不是人为刻意营造的,这就是为什么小女孩偷着穿妈妈的漂亮衣服时,会令旁人感到滑稽可笑,因为美应该是自然的流露。”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人的气质,有的时候是不能被概括的。往往,你搞不清楚一个人到底属于哪种气质,而当你搞不清楚他属于哪种气质的时候,不说明他没有气质,而是说明他的气质具有模糊性。
在全世界的人口中,大约有46%以上的人是气质模糊者,辛迪·克劳馥以其明星丰采,成为这一类人中的典型。
3气质偏执:充分领略人生奥秘
所谓气质偏执,意思是一个人把自己独具的气质,发展到极致,使其呈现出偏执的特质。
一个多血质的人,他的气质偏执的表现,将是这样:
极端活泼、极端好动、极端敏感、反应极端迅速、非常喜欢交往、注意力非常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非常容易交换。
一个胆汁质的人,他的气质偏执的表现,将是这样:
极端直率、极端热情、精力非常旺盛、情绪非常易于冲动,心境交换非常剧烈。
一个粘液质的人,他的气质偏执的表现,将是这样:
极端安静、极端稳重、反应非常缓慢、极端沉默少言、非常善于忍耐,注意力非常稳定难以转移。
一个抑郁质的人,他的气质偏执的表现,将是这样:
极端孤僻、行动非常迟缓、情绪体验非常深刻,非常善于察觉到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
如此等等。
一个人把自己的气质发展到极端,一定是个非同一般的人。
因为任何平常的事情走到极端就都不平常了。
气质极端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要么是魔鬼,要么是神仙。当这个人把气质发展到极端,他一定能够在某个方面做得十分出色,或十分糟糕,没有中间路线可以走,没有其它的可能性。
因此,他要么是十分成功,要么就是十分失败。
这里要讲的两个人物,却是十分成功的例子。这两个人物,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因为他们气质的偏执运用了事业上,以至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事实是,一个气质极其偏执的人,在生活中的确会让人感到迷惑。
巴菲特的气质是多血质的,这使得他容易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同时,他气质中的偏执倾向又使得他成为一个性情复杂的人,一个在事业上达到无人可与之争锋的人。《新金融大师》的撰稿人约翰·特雷恩说:“从职业的角度上来说,巴菲特选择的是一个鹰派的行业,而他也的确是一只令人生畏的鹰,但同时,他又是一只令人感到愉快的鹰。”
可以这么说,巴菲特在生活中是一个多层面而又可爱的人。
他多血质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并没有多少偏执的倾向。
而在他的工作上,他所特有的气质特征——偏执,就要表现得更为充分明显了。
我们知道,巴菲特很早就开始展露出他的投资天才了。他的童年就是一个天才商人的童年。
巴菲特曾言,他对挣钱从来没有失去信心过。很早,他便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他坦言,不值得做的事情就用不着好好去干。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的秘密:只做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不过,先前选择作一个棒球联赛的主力选手也许会是件美妙的事。但正是由于现实主义起作用的结果,才使我有了目前的选择。”
“从谋生的角度看,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没有人能够叫我做我不相信或我以为是愚蠢的事。”
一个气质偏执的人,往往是认准一个目标就要干到底的人。
由于这种偏执,他所定的目标往往是极其高的,确切地说,这个目标对他而言事实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他真正追求的是一个心灵的目标,一个外部事物无法对其进行衡量的目标。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气质目标”。
巴菲特在他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挥洒自如兢兢业业完成的并不仅仅是高达上百亿美金的财产,对他自身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他实现了他自身的“气质目标”。真正的成就和幸福是来源于后一种实现的。
关于这一点,他有过很多的谈论。
“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虽然我也靠收入生活,但我迷恋过程要远甚于收入。”
“我有一块黑色的画布,我还有许许多多的颜料,我得到了我所想要的。现在我拥有较大数目的财富,但是,在多年以前,当金钱的数目较少时,我也拥有同样多的乐趣。因为我深知,我想做的事情必定会做成。”
当他说出这样一些话时,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会一笑置之。
为什么?
因为他是巴菲特,因为他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商人。
谁会真正相信一个商人,一个富可敌国的人说自己不在乎金钱呢?就像人们不会去相信一个小偷不爱撬锁,一个强盗不爱打劫一样。
面对金钱,人们的思维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了物,开始习惯于以物的质与量来对一个人作出判断。
所以,一个像巴菲特这么富有的人,一个完全凭借自身的努力才积累起巨额财富的人,居然说不爱钱,岂不是荒唐吗?!
人们在这里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忘了人除了有一个具体的现实目标或理想外,还有一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秘的目标或理想。
后者并不取决于现实条件,而是取决于这个人的天赋气质。
天赋气质对人的推动力要远远大于现实条件。
一个人绝不会因为谋生糊口而穷尽一生的力量去赚取上百亿美元的财产。用这样一笔巨额财产仅仅是为了谋生显然是荒唐可笑的。推动他滚滚向前的不是物质的生存,而是一种精神的或心理的生存需要。
而巴菲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多血质的偏执气质驱使着他穷尽一生走向了高处不胜寒的财富巅峰。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的成功之中所包含的人性及气质上的奥秘。
特德·威廉姆斯是美国当时最负盛名的棒球运动员,他的运动水平和收入都是同行中最高的。巴菲特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如果特德的薪水最高,而比赛时却只能把球击打到240分,那他是不会感到兴奋的;如果特德的薪水是最低的,比赛时却能把球击打到400多分,那他仍然会感到幸福的。巴菲特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待事业和金钱的态度。
他认为自己工作时的感觉和棒球运动员特德·威廉姆斯的击球时的感觉是异曲同工的。简言之,金钱仅仅是巴菲特所热爱的事业的一种副产品。
所以他说,每天早晨去办公室上班时,他都感觉就像是去教堂朝拜圣灵。
现代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几乎一切都依赖数字,商场上是这样,金融业是这样。巴菲特作为投资大王,按理说更是如此。
但事实恰恰不是这样。
巴菲特更多的是依赖直觉,依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不是现代社会人人都奉为神明的数字。
这正是由巴菲特的气质所决定的。
巴菲特对数字有着天生的喜爱,但他对于那些过度地把投资建立在似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表、曲线或公式上的投资者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即使一位购买证券者的潜在动机仅仅是出于投机者的贪婪本性,人性也需要在一个看似明显的富有良好理智及逻辑的屏障下,来掩盖这一愚蠢丑陋的冲动。
他极力反对许多投资者盲目地信赖统计数字,信赖电脑。
他觉得这是一个误区。
他曾讥讽地说,有很多人就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数字上,居然会荒唐到在87还是88之间徘徊上一天一夜,简直不可思议。
而他,巴菲特,世界首富,投资大王,华尔街的上帝,则越来越看重那些无形的东西了。
巴菲特对待一些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教授的态度是非常有趣的,能够充分体现出他的个性特点。
他毫不讳言他对这些所谓的专家的蔑视。
“你们这么聪明,我却这么富。”这是巴菲特针对那些专家说过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幽默、风趣而又显得蛮不讲理,充满了典型的巴菲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