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了解自己的气质吗
顾盼之中,流溢着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述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诗意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
你已被雷电击中,被强烈的闪光震慑,体内的血液逐渐升温、沸腾,伴随着隐隐的刺痛。
“哇,她的气质真是棒极了,可是我……”
你内心的赞叹与遗憾几乎同时浮出水面。
短暂的沉默之后,你和朋友改变了话题。
你的兴奋,你的沮丧,开始围绕着“气质”而疯狂舞蹈。
你们关于“气质”轻声但却热烈非凡的交谈使小小的咖啡屋在这个美丽的秋夜溢满了生命的喧哗与骚动……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插曲,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也许你就是临街咖啡屋中的那个“你”,那个“朋友”,那个“身影”……这都无关紧要。事实上,面对面地遭遇“气质”,几乎是每一个追求生命质量的现代人的普遍经验。也许你会在咖啡屋内当即发出感叹,也许你会缄默不语地回家,对着试衣镜左顾右盼……全都是因为“气质”!
据调查,“气质”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但具有喜剧意味的是,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词汇也是最让现代人感到困惑感到虚幻的词汇之一。其含义之宽泛,所指之模糊纷乱,几乎已到了荒唐可笑的境地。
“那位小姐气质真棒!”
“她其实不漂亮,可挺有气质厂。”
“那个老板穿得人模狗样,可一点气质都没有!”
“你笑起来时特有气质!”
“那人穿西装远不如穿牛仔装有气质!”
看,有这么多的“气质”!
其实上面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如果要将人们谈论的气质的话一一罗列下去,你我都会厌倦的。
是的,关于“气质”,我们已听得太多,说得太多,想得太多,梦寐以求得太多。它令人笑、令人哭,令人自得,令人沮丧,令人恍然,令人费解……毋庸置疑,世界上只有人类才拥有气质,只有人类才懂得欣赏气质,追求气质,塑造气质……但它究竟为何物,却又是一个简单而又奥妙的斯芬克斯之谜,令人啼笑皆非地横亘在智慧高度发展的现代人面前。
九十年代中期,在南方的一座大城市中,召开了一次规模庞大气氛热烈的“中国气质研讨大会”,两百余位专家到会各抒己见,众多的市民也纷纷在各类媒体上畅述见解,其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旦面对“气质”,博学多才的专家也好,热情洋溢的市民也好,仿佛“泰坦尼克”号巨轮撞上了冰山,喧闹过后,留下平静的海面和一串串不解之谜……一份充满悖论的心理学问卷提供了这样一组答案:
63.8%的答卷者认为自己“没有气质”或“气质很差”;26%答卷者认为自己的气质或缺少气质使得他“工作、生活,不顺心”或“事业受到损害”。
有趣的是,同样是这些答卷者,当面对“气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高达97%以上的人回答“不知道”、“不太知道”、“不清楚”或“说不上来,凭感觉而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无限广阔的窗户,我们欣赏接纳着生命中的诸般风景。
气质,无疑是生命中最最美丽动人的风景之一。但它却是一只美丽而狡黠的小狐狸,匆匆掠过窗口。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它那闪烁着灵光的皮毛,或许,还有那火一般的尾巴……气质,难道真是现代人的斯芬克斯之谜吗?
2道破气质与性格的天机
气质难以捉摸,仿佛是个不解之谜。但在今天,气质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生要素。
(1)气质是什么?
气质与生俱来,如同风云变幻莫测。但每个人都有其固定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或稳重沉着,和蔼可亲;或说话尖刻,叫人无法接近;或开朗活泼,富于感染力,跟谁都容易亲近;或落落寡合,使人感到郁闷,跟谁都难以相处,等等。气质可以从一个人的动作、表情、语调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推测出来。但到底什么是气质呢?
气质的含义,古今中外都做过探讨。在我国古代,气质说最早见于《周易》、《尚书》、《内经》、《春秋繁露》等著作。在西方,气质一词,则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第做过长期考察。可是,直到近代,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才形成了真正的科学概念。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波兰心理学家斯特里劳在巴甫洛夫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作了研究。
从心理学上来说所谓气质即人们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心理特征。它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气质变化的幅度上,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和灵活性上。
以上都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看气质。
可是,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我们生活中听到的“这人气质真好!”“这人气质不好!”之类的话,就全是废话了。
因为科学,是没有好与坏的。
显然,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可以来考察气质这个复杂的鬼精灵。
那么,这另外一个角度,指的是什么角度?
就是“好看”与“不好看”的角度,也就是美学的角度。
从美学的角度来定义气质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气质,指的是一个人的风格、风度,以及风貌。
比如说,你的男朋友穿上名牌西服,你会觉得他真有气质,简直迷死人了;假如他穿上牛仔衣,你会很失望,觉得他的形象在你的眼中简直是糟透了。
(2)气质与性格
在人们用智能、才能、性格、气质之类的词来表现的人的精神活动中,其中包含着从父母那里遗传性地继承下来的东西和在出生后的生长环境中学到的东西。
为了方便人们把“不变的固定倾向”称做“气质”;把以气质为基础,从幼儿期以来所形成的个性叫做“性格”。
所谓“气质”,是本人无法左右的,从父母那里遗传性地继承下来的、先天就具备的本能的部分(体质)。
所谓“性格”,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在所处环境中接受各种事物的影响、后天培养而形成的理性的部分(性质)。
下了定义之后就要区别使用了。虽然“气质”和“性格”融合起来可称为个性,但是性格与气质并不是并立的。性格的基点是气质,性格以气质为基础并因气质所应有的特征形成各种各样的性格。
因性格的基点是气质,所以即使处于相同的环境之下,因存在着心理差异,人们承受的环境影响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每个人都不同的性格。
由于气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即使处在同一环境里,该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意味也会存在各自的不同,因此人们从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每个人的不同性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
仅从表面上区分性格和气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性格和气质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从表面上反映出来的行为未必就是一个人气质的真实表现。看一个人表面的言行,简单而迅速地断定那个人是什么性格、什么气质,这是危险的。可以说,一般来看,喜怒哀乐、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爱管闲事、漠不关心、随和、优越感、自卑感、自信、细致、粗心、敏感、迟钝、神经质、忍耐力、见异思迁等精神活动,是性格性表现。老实、粗暴、活泼、有精力、好奇心、脾气大、胆小、大胆、痛快、沮丧、开朗、不稳重、麻利、文静等精神活动,是气质性表现。
3令人不可捉摸的气质
气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1.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2.指风格、气度。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解释我们仍然会不明所以。“气”在汉语中是个神秘的字眼,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令人无法捉摸。可是,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常说“气质好”或“气质不好”。
到底什么叫“气质好”?
到底什么叫“气质不好”?
一个文静优雅的小姐气质好,还是一个粗鲁的蛮汉气质好?
一个文静优雅的男子气质好,还是一个粗鲁的小姐气质好?
你一定说不出什么叫气质好,什么叫气质不好。可你一定张口就能说:
“文静优雅的小姐当然比粗鲁的蛮汉气质好!”
“文静优雅的男子,谈不上好气质,说不定,他是个同性恋者呢!”
“一个粗鲁的小姐?太可怕了!”
可见,你虽然答不上气质为何怪物,头脑中却还是有着有关它的概念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概念。
但同属一个种族、同属一个民族、同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同属一个文化系统,我们每个人的概念,大致总还是可以统一的。
但你就是无法把这个概念说清楚。
甚至,你也想不清楚。
林肯的气质怎么样?
戴安娜王妃的气质怎么样?
强奸犯拳王泰森的气质怎么样?
杀人狂东条英机的气质怎么样?
这些问题,要是放在一起,回答起来可真犯难啊!因为,你虽然知道强奸犯和杀人狂的气质不可能好,你虽然知道一代伟人和一代“慈善天使”的气质不可能不好,可是,在有些场合,情形却让你不得不闭了嘴。
在拳击场上,当泰森一次又一次以精绽的技巧、纯熟的动作和势不可挡的力量把对手击倒的时候,当他微笑着以胜利之王的样子出现的时候,那些狂呼乱叫的少男少女和脑袋一团浆糊的大男大女,会认为他的气质不好吗?他在他们的眼中,能不是完美无缺的吗一一包括粗鲁野蛮的气质?
在政治集体会上,当东条英机一次次搬出“大和民族利益”、“武士道精神”、“为日本国而战”之类的口号,当他高喊“大东亚共荣圈”的时候,那些眼露凶光、杀气腾腾的日本臭男人、日本鬼子们,会认为他气质不好?
天方夜谭。
反过来,当伟大的林肯板起脸来训斥人的时候,当戴安娜王妃与她的情人之隐秘曝光的时候,有许多人面对他们的表现,也会觉得他们气质不好。
从这个角度看,气质好与不好,是与评价者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有关的。
也就说,对气质的评价,有比较主观的、个人性的一面。
那么,它有没有客观的标准?
如果有,它到底是什么样的?
难道气质真如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像雾像雨又像风吗?
4气质的科学与美学解释
《圣经·旧约》中记载着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亚伯与该隐是同胞兄弟,后因亚伯的祭品获得了上帝的青睐,该隐便生出了嫉妒之心。在恶念的驱使之下,该隐亲手杀死了亚伯。上帝大怒,为了惩罚该隐的罪行,就在他的额上打上了记号,并判处他离开家园,终身流浪……
借用这个故事,我们不妨将气质的科学定义与美学定义分别对应于亚伯与该隐。关于气质的这两种定义,可以说关系十分微妙。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迥然的区别。科学定义概念清晰,丁是丁,卯是卯,毫不含糊,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我们不妨将其称为专家眼中的气质。而美学定义则要混乱复杂得多了,它来自于科学定义,但其面目大大不同于它的源头了,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对科学定义的一种反叛。美学定义严格说来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它的内含往往要受到时代、文化、流行时尚等等因素的制约。可以说,美学定义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目光中,它每天都在变,就像该隐流浪在广阔的大地上一样,形迹不定,如同一具影子,似在非在,无从捕捉。
现在我们来看看气质的科学定义。
心理学上是这么阐释气质的:
它是我们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心理特征。它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气质变化的幅度上,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和灵活性上。
气质类型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了独特色彩。
这独特的色彩,使内容相同的活动,显示出不同的气质。
巴甫洛夫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它们的特征分别为——
多血质气质的特征是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交换。
胆汁质气质的特征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交换剧烈的。
粘液质气质的特征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少言、善于忍耐,注意力稳定难以转移。
抑郁质气质的特征是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察觉到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
这已为我们通常所知。
而这四种气质类型——多血汁、胆质汁、粘液质、抑郁质,是根据神经活动的这些规律来分的。
亦即,是有科学依据的。
而别的有关专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气质所作的另外的划分方法,也都是从先天所具有的生理角度出发的。
比如,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心理学家克雷奇默提出气质的体形说。
这种学说是说,人的不同体型,是导致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学说认为——
瘦长型的人多为分裂气质的人;
矮胖型的人多为躁郁气质的人;
强壮型的人属于粘着型气质的人。
宁静、冷漠、孤僻、神经质、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多为瘦长型的人;
活泼、开朗、乐观、亲切、温柔、直率、爱社交的人,多为矮胖型的人;
认真、仔细、固执、有韧性、思考和理解比较迟钝、情绪稳定而且具有爆发性的人,则多为强壮型的人。
这种气质的体形说,很受许多精神病医生与心理学者的接受。这说明它有它的合理性。
而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谢尔顿,从克雷默奇的成果出发,紧接着对人的体型与气质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了这样的“体型气质说”:
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三种,即——
内脏紧张型
身体紧张型
头脑紧张型
这些类型的特征为别为——
内脏紧张型的人,行为随和、好交际、图舒服、好美食、好睡觉、会找轻松的事;
身体紧张型的人,精力充沛、大胆直率、冲动好斗、武断、过于自信;
头脑紧张的人,内心丰富、善于自制、思考周密、倾向于智力活动、不爱交际、敏感、反应迅速、睡眠差、容易疲劳、爱好艺术。
关于气质与人本身的生理素质的关系的学说,以上仅举了三种,其实还有很多。总的来说,这些科学家的努力可以证明:
人的气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以上都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看气质。
可是,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我们生活听到的“这人气质真好!”“这人气质不好!”之类的话,就全是废话了。
因为科学,是没有好与坏的。
显然,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可以来考察气质这个复杂的鬼精灵。
那么,这另外一个角度,指的是什么角度?
就是“好看”与“不好看”的角度,也就是——
美学的角度。
从美学的角度来定义气质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气质,指的是一个人的风格、风度,以及风貌。
这是有目共睹的。
这也可以用“好看”与“不好看”来概括。
比如说,你的男朋友穿上名牌西服,你会觉得他真有气质,简直迷死人了;假如他穿上牛仔衣,你会很失望,觉得他的形象在你的眼中简直是糟透了。反之,也有可能。
如果你是位现代女性,你肯定会认为自己稍作妆饰后,比素面朝天更有气质。这中间的奥妙在哪儿呢?恐怕你也难以说清。但你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好看,或不好看呗。”
确实如此,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叫好看,什么又叫不好看?
二者如何界定?
气质的美学定义在这儿幻化成了一个千面女郎,每个人都能凭借感觉窥视到她的某一面,但哪一面才是真正的她呢?谁能说清?也许她自己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