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建被俘,城门也被撞开,唐军涌入平壤城,成功攻破平壤城的外城,渤海人十分的顽强,他们外城与唐军展开了巷战,不断的有渤海人利用城内的建筑对唐军施放冷箭,给唐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但是无奈,涌入外城的唐军数量实在太多,并且唐军憋闷了很久,进了平壤外城,每个人都是杀红了眼,在平壤外城展开了屠杀,为了减少唐军的损失,高光远下令在外城放起火来,整个平壤外城陷入一片火海,不断有渤海的士兵从火海里冲出,跟唐军拼命,但无奈唐军数量几倍于他们,虽然给唐军的行进造成损失,但是很快,唐军开始控制了外城,把外城抵抗的渤海人清理干净。
平壤的外城主要是一般的平民住的,渤海国王住在内城,大军很快将内城围住,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
外城被完全控制,李洪基也在大军的簇拥下进了平壤城,他见到石友珪,内心正是欢喜,不住的夸赞。
石友珪是奉石敬忠之命押运粮草到前线的,当天他押运粮草赶到时,正见唐军迟迟攻不下平壤城,他本就十分想来前线作战,无奈石敬忠不许,只能做个押运官帮着押运粮草。李洪基当时见迟迟攻不进平壤城,为鼓励将士勇猛作战,特发出重赏,能率先攻入平壤者,封侯。石友珪是员猛将,从小师从高人,练的一身的武功,无奈一直没有机会能好好表现,此时,听到如此重赏,再也按捺不住,带着手下的高手就开始攻城,虽只十人,但是个个都是万中挑一的高手,所以才能一役成此大功。
石友珪受到李洪基的嘉奖,不觉更是挺直了腰杆,显得更加的姿势挺拔,威风凛凛。
“好,君无戏言,朕特封石友珪为冠军侯!”李洪基看着石友珪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石友珪躬身行礼,拜谢:“谢陛下赏!”,然后又挺直了腰杆,余光扫了一圈周围的将领,十分的得意。
其他的将领见石友珪如此的傲慢,目中无人,都是一脸的愤慨不平,但是在场的还有许多朝廷的大员,大将军在,虽是十分不服,但也只能咽了这口气。
大军在高光远的指挥下,驻扎在外城和城外,大军经过连续的战斗,需要好好的休整,受伤的士兵也需要安抚,战争还没有结束,平壤城的内城还有渤海人的精锐驻扎,他还需要打足精神,仔细安排。
杨凡此时倒是没什么事了,本来他也是急冲冲的想去攻城,当他披挂准备上的时候,石友珪已经带人攻了上去,帅旗都被他夺了。部队的指挥权已经全部交给高光远,他只需要随时待命就好。
吴文元的身子是越来越差了,现在基本上只能卧在榻上了,李洪基几次下令叫他回京修养,他坚辞不去,一定要等大军打下平壤才行,他还有些未尽的事宜需要好好谋划一番,还需要在李洪基跟前时常提醒着。
杨凡坐在吴文元的塌前,看着这位形容枯槁的老人,满头的须发早已尽白,他内心涌起无限的悲悯。
“吴相,平壤外城已破,内城也是指日可待,您还是回京休养吧。”杨凡苦劝道。
“二郎,你也不用劝了。老夫由文入武,又到今日,生死早已看开了,要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我大唐征服渤海我愿已了,此生再也无憾了。”吴文元开始咳嗽了起来,接着又悠悠的说道:“二郎在西域做的很好,当年老夫还在灵州的时候,受尽突厥人的欺凌,恨不得生食突厥人,只是国力不足啊,是二郎的出现,为大唐打下一个个大大的西域,此功必将彪炳史册,老夫万分的佩服。”
“吴相严重了,小子也只是恰逢其会而已,也是陛下洪福,我大唐国力强盛,吴相在朝廷日夜操劳才有今日的。”杨凡赶紧说道。
“嗯,战争打的是国力这点倒是不假,但是没有好的将领也是不行的,二郎也不用过谦,虽说谦虚是美德,但也该当仁不让啊。”吴文元又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杨凡赶紧扶起他,小心的帮他按扶着背。
“朝廷百万大军征渤海气势汹汹,本想毕其功于一役,奈何耗费时日,有伤国力,大唐怕是再也经不起这种折腾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彻底解决渤海的问题。”吴文元忧心忡忡的说道,“这些年连续的开疆拓土,陛下这些年有些听不进人言了,他一向爱大场面,待外族又太过宽厚,只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突厥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不出十年,又将成为我大唐之大患,渤海人也一定要内迁,这样,才可保大唐无虞……”说着,吴文元实在是咳得厉害,杨凡见状,赶紧去喊御医,吴文元拉住杨凡的手说:“二郎,你是帅才,以后大唐的稳定还需要你尽忠职守,出一番力啊……”
杨凡赶紧顿首拜倒:“吴相放心,我杨凡定会倾尽全力,决不懈怠,请吴相放心!”
御医赶到了,赶紧扶住吴文元,又是针灸,又是灌汤药,杨凡在此也帮不上忙,也就告辞出去了。只走没多远,就听得吴文元的营寨里一阵悲呼,杨凡不竟悲从中来,吴文元为了大唐耗尽心力,怕是再也看不到大军征服渤海了。
吴文元耗尽最后的心力给李洪基上了最后一道奏章,恳请李洪基不要干涉军事,更加不要同意渤海人投降,到底李洪基听不听那就未可知了,人在最成功最顶峰的时候又能听进什么意见呢?
杨凡心情郁闷的往自己的营帐走去,心里悲痛莫名,战争马上要结束了,他马上就能回长安了,梦里的人啊,他多想化作天上的一缕云,飘回长安,与他心爱的人相聚。此刻,只怕只有对李挽云的思念能稍微安抚他悲伤的心情吧?
想到李挽云,杨凡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苦笑,无论如何,回到长安他都要娶李挽云,不管是谁反对,不管李洪基同不同意,他都要去做,哪怕是要与天下人为敌他也在所不惜,这是他的信念,谁也无法改变的信念。
“大将军,不好了!”斛律正像一阵风般跑来,急急的说道。
杨凡骑着马缓缓而行,只见斛律正风一般催马赶来,杨凡皱紧眉头,看着斛律正,“这个斛律正……”
“大将军,阿依女王跟人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