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李白咏采石矶华章,清代诗人黄仲则(景仁)太白楼赋诗,晚近文学家郁达夫的《采石矶》小说,到郭沫若的水调歌头,一千多年来,翠螺峰下的美丽景物,紧紧地与文学结合了起来,予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换句话说,这里不仅仅山川信美,它早具备了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风景区。
采石矶在安徽马鞍山市,原名牛渚矶,因有金牛出渚的神话而得名。又传说在三国孙权赤乌年间,山上石矶院内的和尚汲水,从井中得采(彩)石,遂易名采石矾。牛渚山又名翠螺山,或翠螺峰。我们不论叫它采石矶也好,翠螺峰也好,太白楼也好,采呀,翠呀,白呀,多么明洁的词汇,未见其景,已感清新,令人向往不已。可证名胜风景的命名是那么重要。
太白楼现为采石矶最著名的建筑,黄瓦重檐,翚飞于翠螺峰下,自来文人登楼,必赋诗记胜。最传诵一时的,要推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少年诗人黄仲则所写《太白楼醉中作歌》了。后来文学家郁达夫以仲则自况,写了一篇著名的《采石矶》小说。我童年初识太白楼,是由这小说开始的。
这楼原名谪仙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宋天圣间(公元1023—1032年)再修建。清初重建时改名太白楼,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楼毁,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建,即为今状。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说,这楼的设计是有一定水平的,楼阁掩映,廊楯周接,上下通连,左右顾盼,虽然四围封闭,而其间宽绰开朗,大江远山,登楼尽入眼帘,在过去兼作统治阶级雅集吟咏之所,系一公共性建筑。
入门见楼,缀廊成院,楼三层,下层为厅堂式,二层为楼,三层为阁。游人穿厅堂有一天井,中置石级,缓步上阶至后殿,循左右廊可导至二层楼面,一反自楼本身上下之惯例。此天井部分甚紧凑,高下左右,空间悉可流通。此当地人在坡地建屋所创的处理手法,不但节约用地面积,且所产生的效果亦佳。楼四面邻虚,珠帘高卷,朝晖暮雨,云烟变幻,因时而异。过去嘉会皆在此层。由木梯上三层,龛供李白侧身卧泥塑像。此楼次间若干之柱非自地面通顶者,而置于二层大柱梁之上。南中楼阁时能见及。后殿左右,辟两院,各自成区,皆由石级升降。自太白楼俯视,群芳献媚;扶疏古树出粉墙之巅,峰峦隐现,移影木末,极空灵飘渺之思。“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是我登楼时的触景。如今后殿与西厅作为李白陈列室,供游客参观。可惜的是楼西新建餐室,不但形式过于新颖,体量亦大,殊不相称,感美中不足,似设计时对古建筑未能谦虚相待,不甘当配角所造成。
翠螺山周长十五华里,依江耸立。自采石镇渡牛渚桥入山,行翠螺坞中,古木参天,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隙处见数峰环抱,醒人疲躯,不信人在钢铁城市中,于此益信风景区与人关系之深了。蹊陡仄,万松中遥见千丈翠屏,即对景小九华山,筑亭名仰华。山径盘旋,渐行渐高,江面迎人,益觉辽阔。达顶为三元阁遗址,至此则大江东去,帆影山光,历历如画。下瞰西大凹,惊涛裂岸,为采石矶舟游险景。三元洞筑“危楼”,其旁山径若栈道,人临其境,浪可湿衣。山腰有蛾眉亭,因远眺东西梁山,宛如蛾眉而得名。亭内有元代李洞书《过采石江辞》石刻,极尽草书之妙。
其他有李白衣冠冢、赤乌井、燃犀亭、望壁台等,均为历史之陈迹,足资凭吊,有存一处之风光,犹可盘桓,宜其览者自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