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飞色舞
“眉飞色舞”形容人非常高兴得意的神情,泛指说到心中最关切的事,眉飞色舞。
此典出自清代李伯元(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这话,不禁眉飞色舞。”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城南三十里有个赵老头儿,他的孙子赵温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异常得意。为了庆贺,于是便筹办酒席大宴宾客,拜祭宗祠。赵老头除请邻居、姻亲,族谊外,还特别请了见过一面的王乡绅。到了十月初三那一天,新中举人赵温及其爷爷、父亲、叔叔、兄弟、亲邻一群人,来到祠堂拜祭。祭罢祠堂,众人都等着王乡绅到来好吃喜酒。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直到日偏西,王乡绅才姗姗而来。王乡绅一到,马上开席。出席作陪的有赵老头亲家的宾客王举人。王乡绅与王举人在酒席上叙谈起来,方知是本家。
王举人比王乡绅小一辈,于是二人以叔侄相称。王乡绅酒到半酣,文思泉涌,谈论风生,大谈学八股文章的苦处和妙用。他说:“我十七岁那年开笔做文章,老师要我读熟《制艺引全》。老师一天教我读半篇,由于我的记忆力很差,老是念不熟,为此,不知挨了多少打,罚了多少跪,到如今才得中这两榜进士。唉!吃了多少苦,也还不算冤枉。”王举人听了,立即接过话说:“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老人家有此阅历,所以讲得如此亲切。”王乡绅一听这话,不禁眉飞色舞,拍着王举人的肩头说:“老侄,你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你的文章也就着实有功夫。……小子勉乎哉,小子勉乎哉!”
说到这里,不由得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起来。
美如冠玉
“美如冠玉”比喻人的美貌(多用于男性)。
此典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等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秦末汉初时,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有一个叫陈平的人,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他年少的时候家里很贫穷,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陈胜起义时,陈平投奔魏王咎,为太仆。后跟从项羽入关,任都尉。他觉得项羽有勇无谋,成不了大事,便投奔了刘邦。刘邦见他一表人才,才华出众,便拜他为护军中尉。当时,周勃和灌婴等人都是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他们见刘邦待陈平为上宾,心里非常不服气,便对刘邦说:“别看陈平仪表堂堂,实际上不过像缀在帽子上的玉石一样,外表好看,内里未必有真才实学。”
刘邦擅长观察和使用人才。他没有听信周勃等人的劝告,继续重用陈平。
后来陈平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疏远了谋士范增,并用爵位笼络大将韩信。这些都被刘邦所采纳并且取得成功。汉朝建立以后,陈平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
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形容做错了事或极其惊慌时,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三国时代,曹操率兵攻打徐州,吕布趁机攻占了兖州和濮阳。曹操闻讯,急收军返回以保其家。
曹军日夜兼程来到濮阳,吕布引军与之大战。第一个回合,曹军大败,后退三四十里。部将于禁对曹操说:“吕布的西寨兵卒不多,今夜可引军去袭击;如果占领了此寨,吕布的军士必然恐惧。”曹操认为于禁说得有理,于是在当天傍晚的时候引军攻击;吕布的兵将不能抵挡,四散奔逃。曹操夺了西寨后不久,吕布派出的援军便到了,于是三军混战。将到天明,吕布亲自引军来到。曹操势单力薄,只好后退,但往北走,被张辽、臧霸杀了过来;往西走,又有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拦住去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众将拼命作战,曹操当先冲杀,但箭如骤雨,无法前进。曹操无计可施,大叫:“谁人救我!”叫声刚落,军队里一将踊出,此将乃典韦也。典韦飞身下马,插住两戟,取短戟数十枝在手,对从人说:
“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而行。当吕布的数十个骑兵追来,离典韦五步远时,典韦飞戟刺杀,一戟一人一马,无一虚发,立杀十数人,余众皆逃。典韦又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前去。
郝、曹、成、宋四将抵挡不住,各自逃去。
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正当他们寻路归寨时,背后喊声大作,吕布骤马提戟赶来;曹操“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曹操正慌乱的时候,夏侯惇引军来到,于是夏侯惇便截住吕布大战。两军斗到黄昏,大雨如注,乃各自收军。
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表示态度和霭,使人容易亲近。
此典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周公是西周时期着名政治家。他的名字叫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为采邑在周,所以称他为“周公”。
周公辅佐周武王伐纣,灭掉了商殷;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少,周公代他摄政,亲自率领兵马东征,平定管叔、蔡叔的叛乱,然后又封邦建国,推行井田制,制定礼乐,建立各种典章制度,同时又十分注重礼贤下士,得到百姓拥护。
周公被封于曲阜为鲁公,但他没去那里,仍旧留在都城辅佐王室。他派自己的大儿子伯禽接受封地,去曲阜为鲁公。
伯禽受封鲁地,去了三年后才把那里的政治情况报告给周公。周公非常不高兴,就问他说:“已经三年了,才告诉我鲁地的形势,怎么这么晚呢?”
伯禽答道:“我要改变那里的习俗,还要革新那里的礼法,花了三年时间才做完,因此报告晚了!”
正巧这时,姜尚也来报告齐地的情况。
他受封于齐地,才过了五个月,就来报告那里的政治形势。周公觉得惊奇,便问他说:
“你怎么这么快就报告情况呀?难道齐地的政治已经整顿妥当了吗?”
姜尚泰然自若地说:“是的,一切都安定了,我是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周公沉思了半晌,自言自语地说:
“唉,鲁的后世可能要败于齐了,齐地一定会胜过鲁地!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不平易百姓就不归服。为政简易的,百姓必然亲近,百姓亲近、归服才能强盛啊!”
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比喻美人的笑容难得。
此典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幽王曰:“‘爱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赏之。”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历史上最为罕见的暴君,他宠信奸臣疏远忠良荒淫无道。赵叔带要求周幽王勤政恤民,求贤辅国。幽王不但不听,反将赵叔带驱逐出朝,永不任用。
大夫褒听说赵大夫被驱逐出朝,急忙入朝进谏:
“大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本动摇,社稷难保。”幽王大怒,以褒有慢君之罪,将他治罪。
褒的儿子洪德,知道这个昏君江山坐不长久,而且深知他酷好女色,遂在褒村买到一绝代佳人,取名褒姒,献与幽王,以赎父罪。
褒姒,生得眉似春山,目如秋水,指排削玉,发挽乌云,可说是羞花闭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幽王一见喜欢得合不拢嘴,立即就纳入后宫,并传旨将褒开释。
这个褒姒也果然妖艳动人,周幽王把她放置在琼台之上,日夜追欢寻乐。
幽王的正妻申后,听说天子获得一个妖妃,不理国政,心中非常忧虑。太子宜臼见母亲泪流满面,问明情由后,便借故来到琼台,乘父王不在时,将褒姒辱骂了一顿。幽王回来,褒姒便哭得像一株带雨梨花,使得幽王心都碎了立刻,把儿子贬到他娘舅申侯的国中,严加管束。
不久,褒姒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伯服,百般怂恿幽王,废宜臼为庶人,立伯服为太子,并将申后打入冷宫。
母以子贵,褒姒从妃嫔的身份一跃而为正宫娘娘。
褒娘娘虽然宠擅专房,但她从来都没有笑过。幽王问:“爱卿进宫以来,寡人从未见你一展欢颜,朝朝夕夕,召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你也全无悦色,究竟卿家所好何事?”
褒姒说:“妾妃无他好,惟自喜闻手裂采绢之声,因其声清脆悦耳也。”
于是幽王立刻到处搜收绸缎绫罗,派宫娥撕给褒姒听。褒姒虽然喜闻裂帛之声,但仍不笑。
幽王无奈,传下旨意:“凡有人能使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
虢公献计说:“先生昔年因防御西戎入寇,曾在骊山之下,设有烽火台二十所。
如有贼寇进犯,就放起狼烟,直冲云天,附近诸侯看到烽火台起了狼烟,就会马上兴兵来救。今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大王何不偕娘娘登骊山,举烽火,使各路诸侯见烽火而至,至则无寇,乘兴而来,败兴而返,娘娘必开颜一笑。”
幽王抚堂大笑说:“这个办法很好!”即便照计而行。果然各路诸侯,见骊山燃起烽火,连忙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匆匆兴兵驰至骊山。
幽王这时正在山顶与褒姒设宴,饮酒作乐。
褒姒见山下各路诸侯从四面八方跑得汗及重衾,来到山下,可是并没发生什么变故,大家都面面相觑,诧异不已。
幽王随即传旨:“敬告各路诸侯,并无外寇入侵,不劳诸公跋涉,请即回师。”大家懒洋洋的偃旗息鼓,各回本国去了。
褒姒见诸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并没有什么事,觉得愚笨得可笑,果然开颜一笑。
幽王说:“爱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公之妙计也。”乃赏赐虢公千金。
后来犬戎犯镐京,幽王再举烽火,诸侯仍然以为是开玩笑,就没有前来救援,西周乃亡。
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原指君主迷恋女色而亡国,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此典出自《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的李夫人原先是个歌妓,她哥哥李延年深通音律,擅长歌舞,武帝非常喜欢他。有一次,李延年在武帝面前,一面舞蹈,一面唱着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听了,感慨起来说:“妙啊!世上难道有这样的佳人吗?”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马上接口说:
“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人。”武帝把李延年的妹妹叫来一看,果然美丽非凡,而且擅长舞蹈。从此她深受宠爱,后来生了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昌邑哀王。
李夫人年纪轻轻就死了。在她病危的时候,武帝前去看她,她把脸蒙在被中说:
“我病久了,容貌很难看,不能见皇上。
但求我死以后,你能多多照顾昌邑王和我的弟兄!”汉武帝说:“你的病很重,可能会难以痊愈,现在见我一面,当面把昌邑哀王和弟兄的事托付我,不是更好吗?”李夫人说:
“女人们没有妆饰好,不能见君王。”武帝坚持说一定要见她一面,她就索性翻过身去,哭了起来,也不说话了。武帝不高兴地走了。她的姐妹责备她为什么不与武帝见面,她说:“皇上这样宠爱我,只是因为我平日的美貌。如果给他看见我的病态,他一定会厌恶我,甚至会把我抛弃,哪里会再想念我,照顾我的弟兄呢?”
登楼清啸
“登楼清啸”的本意是,登上城楼,发出清亮的长啸之音。人们用它形容战将镇定自若、从容退敌的风度。
此典出自《晋书·刘琨传》:“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嘘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刘琨,字越石,晋代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是晋代有名的将领。
一次,刘琨出兵晋阳,被胡人的骑兵围困了,形势异常危急。这时,刘琨乘着月光登上了城楼,发出清亮的长啸之声。胡人的骑兵听了,都感到异常凄凉,长叹不已。半夜时,刘琨又弹奏胡笳,胡人的骑兵们不禁痛哭流涕,欷嘘不止,开始强烈地怀念自己的故乡。天刚亮时,刘琨再次吹奏胡笳,其音悲切感人,胡人的骑兵再也无法忍受了,就放弃对晋阳城的围困,撤走了。
望门投止
“望门投止”比喻见有相识人家,即去投宿,也可用以形容逃亡或出逃时的窘迫。
此典出自《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汉桓帝延熹八年,当权的宦官侯览老家在山阳郡,家中人倚势横行,迫害邻里,无恶不作。山阳郡的督察官张俭上奏举发侯览和他母亲的罪状,要求加以惩办。侯览把张俭怀恨在心。张俭有个同乡名朱并,是个奸邪谄媚的小人,素来为张俭看不起。
朱并听说他得罪了宦官,心想这正是报复的绝好机会,于是他便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组党结社,谋为大逆。侯览见到这个密告,正求之不得,下令严密捕拿。张俭急了,不得不匆匆逃命,看谁家可以暂避风头,就向谁家暂避。人家知道他是个正直的人,遭了不测之祸,都不怕连累,冒险收容。后来,流浪到东莱,躲在李笃的家里。有一天,县令自己带着武器前来搜查,李笃把县令拉到一间密室,问他:“张俭是当今名士,因公得罪,受了冤屈,不得已而逃路,即使发现他的踪迹,你忍不忍心逮捕他呢?”县令说:“好事情大家做,你难道一个人做君子而让别人做小人吗?”李笃说:
“我固然喜欢正义,但明公如果肯这样,就已经把正义分了一半了。”
张俭就这样在众人的掩护下脱了险。
危如累卵
“危如累卵”表示身临极其危险的局面或形势。
此典出自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说苑》:
“晋灵公造九层之台,费用千金,谓左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