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动天
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三皇和五帝都是我国传说中的人物,舜就是五帝之一,他宽厚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历来被尊为“二十四孝”之首。
舜是瞽瞍的儿子,他是个至孝的人,舜的父母非常愚顽,继弟也十分狂妄。他们待舜都很不好,三番五次地设计害他。使舜感到万分伤心,总是在到田间劳作时向上天哭诉,恼恨自己不能使父母欢慰。舜的宽宏大度终于感动了父母和弟弟,他们觉悟了。
从此,一家人和和睦睦。
历来说将舜的孝道加以夸大和宣扬,说他在历山耕种庄稼的时候,有大象帮他犁地,百鸟帮他播种。他的孝行美德竟然感动了上苍,当时的皇帝尧经过长期的考察,确认舜治民有为、治家有方,具有崇高的品质和才干,于是派他的九个儿子帮助他,并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还放心地让他摄行天子之政。后来,尧帝放心地让出天子之位,舜当了国君。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啮指心痛
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周朝有个名叫曾参的人,字子舆,侍奉父母极尽孝道。父亲去世后,更加细心周到地服侍着年迈的母亲。
有一天,曾参正在山里打柴,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客人,母亲无力招待,一时手足无措,巴望着曾参快点回家,又总不见他的身影。她焦急万分,情急之下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常言道:“十指连心,母子是命。”正奋力砍柴的曾参忽然心痛难忍,想念起家里的母亲,背起柴薪飞奔回家。
一进家门,只见母亲坐着呆望门外,忙跪问有什么事情。母亲告诉他:“刚才家里来了客人,我没办法接待,急了咬自己的手指以引起你的注意,让你早点回来,你快去招待客人吧。”
后来,曾参跟随孔子游学到楚国,一天又忽地心痛起来,于是急忙告辞老师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情。母亲说:“我思念你心切,又不知你什么时候回来,又愁又急,无可奈何之中又咬了手指,不料你果然回来了,这样我的心也就宽慰了。”曾参羞愧难当,自此终日侍奉在母亲身边,不再外出远游。
人的一生中,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在感恩的有生中,你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鹿乳奉亲
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郯国这个小国家的国君,他的孝名远近传播。
他的父母已年迈,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为此,郯子非常焦急,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设法四处求医。
他听医生说,治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乳在市场上不能买到,到哪儿去找?即使到深山里去找,鹿见到人,早一遛烟儿逃走了!怎么办呢?郯子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化了装,找来一张鹿皮披在身上,还在头上安了假角,然后趴在地上左蹦右跳的,远远看去,极像一头顽皮的小鹿。郯子就这样扮成小鹿,学着鹿走路的样子,学着鹿“呦呦”的叫,骗取鹿的信任,混进了鹿群中,取母鹿的乳汁给父母亲治病。
一次,他忽然发现林中有一支箭对准自己,顿时意识到,那是猎人的箭,猎人并不知道他是“一只假鹿”。慌忙中他赶紧站起来,迎着利箭大喊“别射!别射!我是人!”猎人被郯子的孝心孝行深深地感动了,竟然表示以后再也不射杀鹿。
敬亲是子女对父母的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孝道中比养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我们今天讲尊亲敬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作为晚辈,不是绝对服从长辈意志,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
芦衣顺母
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戏彩娱亲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行佣供母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埋儿奉母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扇枕温衾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着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闻雷泣墓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乳姑不怠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尝粪忧心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涤亲溺器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着名诗人、书法家。
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不闻过庭语
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
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
“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
“是”,于是孔鲤退而学诗。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
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
“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
“是”。于是孔鲤退而学礼。
后来孔鲤也成为一个才德并重的大学问家。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教对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而许多家长并没有掌握家教的诀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越俎代庖做了老师。其实良好的家教是启蒙式,长远式,广泛式的,着眼点应该是孩子的一生的综合发展。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出行在外,忽然听到有人哭得很悲痛。孔子说:“快点赶车,前面有个贤人。”来到哭声传来的地方,看到一个人身穿粗布衣服,手里拿着镰刀,正在路边哭泣。孔子认识他,他的名字叫皋鱼。
孔子下了车,前去跟他说话:“您并没有遇到丧事,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
皋鱼说:“我已经有三种过失了。年轻的时候,为了求学而周游于诸侯国之间,我的双亲去世了,我因此而失去了侍奉双亲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一个过失;我当初所立的志向非常高远,不想在国君手下从政做事,失去了为国家和百姓尽力尽责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二个过失;本来我与朋友的关系很深厚,但是,只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他们断交了,这是我的第三个过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去了就永远无法追回来的,是岁月。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见到双亲。我要从此离开人间了。”
皋鱼说完,立刻就死去了。
孔子说:“弟子们一定真诚地看待他所说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于是,孔子的门人辞别孔子而回家赡养双亲的有十三个人。
树木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结草报恩
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魏武子娶了一个美丽的嬖妾,没有生育。魏武子健康时对儿子魏颗说,我死后你将这个嬖妾改嫁出去。
不久,魏武子生了重病,临死前又对儿子说,我死后你将嬖妾殉葬。魏武子真的死去了,魏颗并没遵照父亲的遗嘱去办,而是将那位嬖妾改嫁给了他人。魏颗说:“父亲健康时说的话是清醒的,可信;重病时神智昏乱,说的话不可信。”后来秦国发兵攻打晋国,魏颗率兵抵御,与秦将杜回大战于一个叫做辅氏的地方。
正当战斗最为紧张的时候,魏颗发现前方突然有一位老人带着结草(即用茅草结织成的绳网)与杜回奋战,一会儿就将杜回绊倒在地,杜回便当了晋军的俘虏,晋军大获全胜。当天晚上,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位结草的老人对自己说:“我就是你所改嫁的那位嬖妾的父亲。你能按乃父清醒时的嘱咐办事,我很感激你,所以结草助战来报答你。”后世因以“结草”作为报恩的代称,表示生前受恩深重,虽死也要报答。当然,这是站在受恩者的角度来说的;若站在施恩者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善有善报了。
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这是人性的美德。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不能忘恩的同时也在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好人比有好报。感恩的人加上慈悲的人,世界将因此而更件和谐美好。
百里负米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
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每次宴饮都是丰盛的佳肴,在当时声势极为煊赫。子路却一点也不高兴,面对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伤,叹息着对人说:“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三迁之教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过得很清苦。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是一片墓地,出殡、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孝子们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游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成才,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不能够玩埋死人游戏。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了。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绝,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后来,他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