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压力的态度,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当一个人处于积极情绪的巅峰时,他可以轻松应对“坏消息”,很少焦虑,身体的活力,胃口和睡眠,都达到最佳状态。而在另外一些的时候,当一个人变得多愁善感,没有活力,不想吃,想睡时,他正处于沮丧时期,再好的消息,也激不起丝毫的兴趣。在沮丧的最低点,人会觉得天空一片阴霾,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
为什么在对待压力的态度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为什么有些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心理调解得好,有的人调解得差?不要着急,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器物——压力阀。压力阀是当介质的压力达到阀的设定值后将多出的压力排出的阀门。压力阀在很多设备上都有用处,比如蒸发器和压力锅都是用压力阀来调节内部压力,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如果把人的心理看作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你的内心也一定隐藏着一个你并不曾在意的“心理压力阀”。
如果下次你处于情绪的低谷,不停地抱怨压力太大,快被“逼疯”了时,请你立刻停止这样的想法,因为你心理的“压力阀”就操在你的手上。是你,而不是别人,给你“加压”或“减压”。在同样的负担下,谁更善于控制这些“心理压力阀”,谁的心理和身体就更健康。你会发现,只要善于对情绪进行适当的管理,你就可以从强大的情绪压力中解放出来。
通常,人们对压力的管理有3种方式:压抑,放任和恰当地表达。前两种是“加压”的方式,而只有后一种恰当地表达情绪,才是良好的“减压”方式。在生活、学习中碰到问题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重要的是,我们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遇到问题,你是绕开走,拖拉,依赖他人,犹豫不决?还是勇敢面对,立即行动?
前一种选择,在短时间内可以减轻你的压力感,但治标不治本,而后一种选择,才是长远的“减压”方法。在生活中,除了面对问题会让你感到压力之外,对自我的态度不当,也会让你备感压力。当你陷入自卑的时候,你会觉得“无能为力”,它让你面对问题时回避和压抑自己的情绪,抱怨和发牢骚,自我孤立、内疚……显然,自卑的态度只会给你“加压”。如果你选择自信、自尊的态度,结果就会好很久。自信的态度是“我能行”,它让你很少担忧、怀疑、犹豫不决,让你更可能成功;自尊的态度是“我知道自己的价值”,它让你不必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不必为别人的批评感到愤怒或惶恐不安。
对待他人的态度,也会影响你的情绪。合作、分享、互爱、互相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你获得他人的赞许、关心、支持与爱。如果你是“自我中心”类型,将导致社会适应及人际关系上的重大压力。“自我中心”有许多不同的类型。“自我重要型”的人常常认为:“没有我,地球就不转了。”他们凡事都会大包大揽,直到耗尽自己的能量。而“自恋型”的人,内心总会认为:“谁也比不上我。”他们会控制、指责、攻击他人,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被他人孤立。
还有一种“焦虑型”的自我中心,他们觉得“别人都盯着我的毛病”,于是就会表现出退缩、依赖、害怕失败,结果反倒是失败和受到伤害。而“虚荣型”的自我中心,则是最令人厌烦的。他们那种炫耀式的眼神和作风,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看着我”的信息。这种态度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最终形成强大的人际压力。
除了上述两个层面这外,还有很多减少心理冲突,缓解情绪压力的方法。比如,对目标和时间的管理。认清自己的目标和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能够产生满足感、控制感、减少心理冲突、减少情绪压力。再比如,当你发现自己成就动机过高,也就是“我必须考第一”“我必须组织好这次全校的排球比赛”等想法过多时,你就是在给自己“加压”。
那么,理想的“减压”想法是:“我尽力而为”“乐在追求的过程中”。当然,如果你曾经主观、片面、绝对化地评价事物,给你带来坏情绪,你也可以通过改变既往的思维方式来减压。你还可以通过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当的休息、健康的饮食和娱乐、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方式。体育锻炼也是消除心中忧郁的好方法。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转移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以及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因此,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总之,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