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80800000014

第14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3)

季真为深山先生之子,盘涧先生之从子,受学于双湖胡氏、勿轩熊氏。胡之学本于其父玉斋,玉斋师毅斋沈氏,沈学于介轩董氏,董学于勉斋黄氏。熊之学本于进斋徐氏,徐学于节斋蔡氏,蔡又为勉斋之友。当时师弟子授受渊源可考,皆本于程、朱子者也。其曰:“程子主理义,朱子主象占。求朱子象数之《易》得其旨,因朱子以求程子理义之《易》,又于诸家之《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理之所行而无所碍者,相与发明之。”故虽林黄中、袁机仲之说,双湖诋为惑世诬民者,季真或有取焉,其亦善于言《易》者矣。

雷思齐二种《易》序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元?临川道士雷思齐著。《易图》世有传本,《易筮》则得之《道藏》中。二书固相为表里,宜并行者也。思齐字齐贤,别号空山,居钟湖观,授玄教讲师,乐与士大夫游。吴文正赠以诗,有“钩深十翼象外易,罗络三苍篇内文”句。《十翼》即指二书,《三苍》者,岂思齐于六书之学亦有撰著欤?思齐虽羽流,实当时高士。其游于黄冠,盖亦有托而逃,若梁隆吉、邓牧心辈,非寻常道流比,其所撰宜吾儒所不摈也。世所传二氏之藏,惟道家最多牵合,举夫名、法、兵、形、医、卜诸家,咸以为出于黄老,遂援而取之,以增广其类。而《易》为三圣人之书,凡言图书象数者亦入焉,至与其所谓符箓科仪荒谬诞妄者同汇而藏之,然前人之遗书或借以传,则亦未可尽罪也。嗟乎!彼二氏虽为吾儒所不道,然为其徒者,犹能世守其所传于琳宫梵宇之中,而儒家者流,举所谓淹中柱下之藏,盖无有也。岂不重可慨也欤!

《〈周易〉参义》序

新喻梁孟敬先生,元季用荐为集庆路儒学训导,居二载,念亲老,谢归。入明,郡守刘真辟教授临江府。明太祖既定天下,稽古礼文,召名儒修述,定一代之制。于是先生征诣金陵,年已六十矣。时分礼、律、制三局,先生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伏之。书成,不受官,赐金还乡里。筑室蒙山,为书庄以藏所著书,《周易参义》其一也。是书盖分教集庆时所作,以程朱《传》《义》学者所宗,然程主于玩辞,而朱主于观象,一本于理,一尚其占,其说遂殊,《参义》者,融会二家之旨合而一之也。先生于六籍咸有述,当时目为梁五经。《春秋》曰《考义》,《书》曰《纂义》,《礼》与《周官》曰《类》,《礼》曰《考注》,《诗》曰《演义》。《易》、《春秋》作于元季,他皆蒙峰退隐后所成。其卒也在建文二年,年八十有七。嗟乎!当时被召诸儒如青田、金华、新安、义乌,身非不显,名非不著,而或以谗死,或以身殉,或遭迁谪,或不享年,求如先生优游终老,著作垂于后世,岂非幸哉!先生之论,以言忠信行笃敬为天德;不伤财不害民为王道,其言纯以正。《记》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耄期称道不乱者,其殆斯人也欤!

程泰之《〈禹贡〉图论》序

宋?新安程泰之尚书以该洽直谅见知于孝宗。尝侍光宗潜邸讲读,及即位,以吏部尚书进龙图阁学士致仕。公老而得谢于家,著书立言,尽发所蕴。今所传《演繁露》、《考古编》、《雍录》诸书,辨证古今之讹谬,订正书传之得失,多卓然可观者。《〈禹贡〉论》五十二篇,亦公所著,辩江、河、淮、汉、济、黑水、弱水七大川甚悉,凡诸儒舍经泥传注者,一一正之。又专论河、汴二水之患为《后论》八篇。又为《山川地理图》,因《禹贡》而备论历代山川郡县名称改易,以唐世地书为正,总为四卷。汪端明应辰见而叹为不可及。淳熙四年,公为刑部侍郎,因进讲黑水,陈其素所辩论,孝宗嘉赏,命进其全书付秘阁。其后公出知泉州,同年舶使彭椿年始命教授陈应行校而刊之。图本三十有一,今仅存《序说》,兼有所缺。考归熙甫为跋时,图已不及见,况又百余年乎!夫古今之宇宙,疆域大矣,自非身所亲历,安必其无讹?

《经》所纪,皆禹随山刊木所身历也。后世为传注者,乃欲以一己见闻举而核之,诚不能无误。公之为是书也,尽屏训传,独取经文而熟复之。于一言一字间有意指可以总括后先者,则主以为据,而后采历世载籍以证之。其用志可谓勤矣。虽其谓鸟鼠同穴为二山,亦拘于一隅之见,然而弘肆淹雅,不诡随传注,固经说之杰也。尝考南宋诸儒称博洽者凡三人,一为鄱阳洪景卢迈,一为四明王伯厚应麟,其一则公。洪之《容斋随笔》,博矣而未核;王之《困学纪闻》,精且核矣;而援经证史,解驳尽致,则于公是书见之。公复尝考究《书》之历代地理,为谱二十卷,取五十八篇互相发明,篇为一论。周益公称其抉隐正讹,有功学者,嗟乎,安得并传之为快欤!

新昌黄氏《尚书说》序

宋?新昌黄宣献公经学博通,著《诗说》三十卷,《周礼说》五卷。其《易传》未成而殁,今惟《尚书说》七卷仅存。吴兴陈氏谓公“晚年制阃江淮,著述不辍。时得新意,则晨夜叩书塾为友朋道之。”盖其穷经老而不倦若是。夫说《书》亦难矣,九峰之《传》,程直方辨之,余芑舒疑之,袁仁砭之,明太祖集诸儒更定之。公之说,诸儒未有议之者,由其义之纯而辞之约也。惟于《书》终《秦誓》,公以为夫子知其终必得志于天下,推其效自穆公垂创之为可继,故录其书,使与《费誓》自为后先。窃以为不然。周公、鲁公皆周卿士,周公之《诰》录于《书》,鲁公之《誓》亦录于《书》,无以异也。夏之书终以《嗣征》,周之书终以《秦誓》,无以异也。而谓夫子序《书》以秦承周,以《肴誓》继《典》、《谟》、《命》,其旨则微,毋乃近于谶纬之说,不若九峰比于《诗》之录《鲁颂》、《商颂》,犹未害于义也。

时氏《增修东莱书说》序

宋?乾、淳中,东莱吕成公讲道金华,四方从游者千人。公同年进士时铸寿卿与其弟长卿,率其家子弟曰沄、曰澜、曰泾,悉从公学。公尝辑《书说》,先之《秦誓》、《费誓》,上至《洛诰》,凡一十三卷。阅再岁而公殁。澜增修之,成二十二卷,合为三十五卷,于是《书说》乃全。予考成公实受业于林少颖之门,少颖有《拙斋书集解》五十八卷。朱子谓《洛诰》以后非其所解,则亦门人续成之者。夫林氏之书既以《召诰》终,公之书因以《洛诰》始,是公之用意,本以续其师说。而门人莫喻厥旨,忾其书之未就,辄补其余,其用心则勤,而公之意未免因之反晦矣。虽然,澜,公之高弟子也。其所补缀,一本师说。学者取林氏之书暨先生讲论,与澜所增修合而观之,匪独见今古文正摄义蕴之全,而丽泽书院师友之渊源亦可睹矣。

注:乾、淳分别为宋孝宗的年号乾道、淳熙。《书说》全书共三十五卷,前二十二卷由南宋吕祖谦的门人时澜所增修,后十三卷为祖谦原书,即起自《洛诰》而终于《泰誓》部分。

《书集传或问》序

宋?东阳陈大猷作《尚书集传》,用朱子释经,法吕氏读诗记例,采辑群言,附以己意成编。宋季其书盛行,学者多宗之。《集传》而外,复成《或问》二卷,明《集传》去取之意,亦犹紫阳《论孟集说》别为《或问》之旨也。《集传》未及见,而《或问》偶有传本。尝取而读之,其中变难往说,著其从违,使治经者有所依归,无岐途之惑,其便于学者甚钜。惜全编不可得见,然因此以推,则其搜辑之博,持择之精,信乎可传也矣。大猷登绍定二年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官不甚显,故《宋史》无传。同时有都昌陈大猷者,号东斋,常师饶双峰,仕为黄州军州判官,亦著《书传会通》,实元?陈澔之父,与东阳别为一人,世人往往混而一之。故举而并著之,使校雠《四库》者有所考焉。

王鲁斋《书疑》序

《书疑》九卷,宋?金华王文宪公柏所著。《书》自伏、孔二家传出,于是有今文、古文之别,由唐以前未有疑之者。有宋诸儒始疑古文后出,非尽孔壁之旧,然于今文固未有拟议也。其并今文而疑之,则自公始。公高明绝识,于群经穿穴钻研,不狃于训诂之旧。故虽以二千年相传口授壁藏之书,汉、唐诸儒所服习者,犹有缺佚脱误之疑,至谓《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西土有大艰,人亦不靖之语,无异于唐德宗奉天之难委之于定数。圣如姬公宁肯为此语?《洛诰》复辟之事,谓成王幼,周公代王为政。成王长,周公归政于王。苏氏所谓归政,初无害义,何所嫌而避此名乎?其不苟为同如此。

元?吴礼部师道言,公初见何北山,北山谦抑,不敢以弟子视之。公宏论英辩,质疑往复,一事或十数过。公之为此书也,岂有得于北山与?是书之最善者,如订正皇极之经传,谓《论语》咨尔舜二十二言,《孟子》劳来匡直数语,宜补《尧典》缺文;《禹贡》叙一事之终始,《尧典》叙一代之终始,《禹贡》当继《尧典》之后,居《三谟》之前。皆卓然伟论,即以补伏、孔所未逮,可也。

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序

义乌傅寅同叔徙居东阳之杏溪,著《禹贡集解》二卷,乔文惠行简序之。其书先以山川总会之图,次九河、三江、九江之图,次及诸家说。断其言谓:禹之治水,皆自下而上。曰治水者,必使其下能容而有余,易泄而无碍,然后可以安受上流,而不至于冲激以生怒。又曰治其最下而速其行,通其傍流而使其中无停积之患,则河之大体无足忧矣。吾于其言默然有取焉。惜乎是编流传者寡,不见采于董氏之《纂注》。而焦氏《经籍志》,西亭王孙《授经图》,或以为说,或以为论,盖未尝见此书而著于录者。是本为吴人王止仲藏书,其后归于都少卿穆,其第一卷阙三十有七版,第二卷又阙其四版。验少卿前后私印,则知当日已非足本,亟刊行之,俟求其完者嗣补入焉。

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序

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先引汉、唐二孔氏之说,次收诸家传注,而一以晦庵朱子、西山真氏为归,与其乡先生彭翼夫往复考正十五年而后成。大德中,鄞人臧梦解为宪使,以其书上于朝,得授临江路儒学教授。其子振板行之。予所见者即至大锓本也。吉安自宋季文信公谋兴复不遂,被执以死,其门人宾客咸以忠义自奋,乡曲之士多知自好,恒绝意仕进,潜心经义。于《易》,则有龙仁夫之《集传》,刘霖之《太极图解》、《〈易〉本义童子说》;于《诗》,则有刘瑾之《通释》;于《礼》,则有彭丝之《集说》;于《春秋》,则有丝之《辨疑》,李廉之《会通》。《书》自梅浦而外,则耕野王氏其撰述多有得者。梅浦是书,其抄撮也博,而甄综也简。其心似薄蔡氏而不攻其非,间亦采摭其说,择焉可谓精矣。彭翼夫者,尝仕于宋,为江陵府教授,即丝之父也。

《今文尚书纂言》序

《今文尚书纂言》四卷,元?草庐先生吴澄所辑。《尚书》既遭秦火,汉初济南伏生以所忆二十八篇教授齐鲁间,即今书是也。其后孔壁书出,增多二十五篇,谓之《古文〈尚书〉》,而目伏生所授者为《今文》。自东汉及魏世所行者,惟伏生之书而已。《古文》旧藏于官,人不及见,迄东晋始复出。唐?孔颖达因安国《传》而作《正义》,《书》以盛行,于是伏生之书遂为其所乱。有宋诸儒始疑其文体不协,朱子亦曰:“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皆未见,可疑之甚。”又曰:“《孔传》及《序》不类西京文字。”则疑古文者非一人矣。至先生序录群经,始分而出之。取伏生之二十八篇序于前以还其旧,而以孔壁所出之《古文》别序于后。至为纂言,则独有《今文》,《古文》置而不释,其见可谓卓矣。

而说者或谓先生果于自信,轻于非圣经。余以为非也。孔氏壁书已不可见,至东晋所上之书,出于梅赜一手,其非安国原本明甚。至重华之名虽见于太史公《本纪》,彼姚方兴者,岂遂不能援以自实其所撰耶?固未可知也。呜呼!圣人之经灿若日星,甲是乙非,未能遽定。而先生是编考据详博,厘正错简,咸皆确当。学者将以明经祛惑,其于是书必有取尔矣。

《〈尚书〉通考》序

宋元之际,闽之樵川儒学蔚起,若严粲明卿之于《诗》,黄清老子肃之于《春秋》,黄镇成元镇之于《易》于《书》,《易》有《通义》,《书》有《通考》,各十卷。予所见者惟严氏之《〈诗〉缉》,黄氏之《〈尚书〉通考》而已。《通考》纪《尚书》名物度数,举夫七政、九畴、六宗、五礼,方州之贡赋、水土,律吕之长短、忽微,皆著其说,说有未尽,复系以图。汇集诸家而衷以己意,详且备矣。夫《书》以载道,二帝三王之大经大法存焉。度数名物,靡非经法之所寓,稍有未晰,则无以措诸事而施于用,何以免不学墙面之讥乎!是编由器而寓夫道,由数以达其义,学者能详考精察,于以定礼乐,设制度,有裕如者矣。元镇书成,执政因荐为江西路儒学提举。命下,禄不及而卒。集贤议谥曰贞文处士以旌之。当时如元好问、安熙亦皆以下僚布衣得与易名之典,于以见元节惠之锡,不视爵位为予夺,亦可录也。

王鲁斋《诗疑》序

金华王文宪公于六经四子之书论说最富,《诗》则有《读诗纪》十卷,《诗可言》二十卷,《诗辨说》二卷,见吴礼部正传节录《行实》中。今所传《诗疑》则《行实》未载,卷帙不分。绎其辞殆即《诗辨说》。因公于《书》有《书疑》,遂比而同之也。古之说《诗》者率本大小《序》,自晦庵朱子去《序》言《诗》,遂以列国之风多指为男女期会赠答之作。公师事何文定,文定学于黄文肃,文肃受业朱子之门,宜其以郑、卫诸诗信为淫奔者所作。且疑三百五篇岂尽夫子之旧,容或有删去之诗存于闾巷之口,汉初诸儒各出所记,以补其缺佚者。又以《二南》各十有一篇,两两相配,于是削去“野有死麕”一篇,退“何彼秾矣”《甘棠》于《王风》,其自信之坚,过于朱子。此则汉唐以来群儒莫之敢为者也。文定尝语公矣:诸经既经朱子订定,且当谨守,不必又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昔贤之善诲人盖如此。

《诗传遗说》序

子明于《易说》外复取文集、语录论诗者为书六卷,一、二卷纲领及序辩,三卷六义与思无邪问答,四、五、六卷论四诗之旨,末附以逸诗、诗乐谱叶韵,皆《集传》所不载者,名曰《诗传遗说》。时为端平乙未,子明官承议郎、权知兴国军事所成也。

按公凡三子,长曰塾,字受之,以荫补将仕郎,为子明之父,与弟野皆受业于吕东莱,先文公十年卒,公请陈同父志其墓者也。仲即野,字文之,淳祐间荫补迪功郎,差监德清县户部赡军酒库,后公十一年卒,黄直卿诔之,称其在家之贤。季曰在,字敬之,一字叔敬,亦以荫补官,累至焕章阁待制,知袁州。野之子钜,南康丞,铨知登闻鼓院;在之子铉,两浙转运判官;名皆见黄直卿所为行状中。再传曰溥者,浙西提举;湜,知丹徒县;淮,泉州路推官;沂,考亭书院山长;行状不载,盖皆后公卒而生者。若泉州于宋为军州,至元始改为路。岂淮与沂又已入元欤?若鉴之子浚,行状亦不载其名,尝尚宋理宗公主,官两浙转运使兼吏部侍郎。元兵入建宁,浚与公主走福州。知府王刚中以城降于阿剌罕。浚谓公主曰:“君帝室王姬,吾大儒世胄,不可辱人手!”夫妇仰药死,其事尤烈。浚之子林,官甘肃提举。林之子炣,延平路照磨;焰,武平簿;耿,邵武路照磨。林弟彬之子炜,济宁路同知。林之孙堂,建宁路照磨;壑,屏山书院山长。壑之子銮。銮之子淞。淞之子梴,明景泰壬申诏录文公后,得世袭五经博士,主建宁祠祀。其在婺源者曰稳,于公为十世孙,举明?天顺丁丑进士,官福建盐运使,以廉称。弟懋,永年丞;桢,本县训导。

正德中,给事中戴铣等请朱氏比孔氏,衢州例增一博士,以主婺源祀事,以十一世孙墅为之。嗟乎!我徽国文公著书明道,上继二程、周、张诸子之后而集其大成,盖孔子后一人也。故其垂裕之泽长且久者如此。而子若孙如鉴者,能采葺公之所著以开示来学;其子浚能执节守义,不愧乃祖,他小说或讥其作书与贾似道称万拜,诚诬诋不足道也。鉴父塾之卒,公贻书同父及题其诗卷,有深痛焉在。当理宗朝请进曾子为公,崇祀二程及横渠,而黜扬雄、王雱之祀,数者皆有关于人伦世教之大,咸出于公之子若孙,何其多贤哲欤!噫!斯又周、程、张、邵所不逮也夫!

《毛诗名物解》序

同类推荐
  • 飘落的岁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飘落的岁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我们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打发每天的时光时,岁月却像落叶从我们身旁随风飘去,无声无息,似乎没有一丝痕迹。书中的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记录了世纪之交的几十年时间里,正在消失的民间作坊、民间杂艺、民间百工、农具百事、生活大观等。
  • 万泓清泉动地来

    万泓清泉动地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地处太行山脊的这个古老的贫困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球前列,万里森林防护墙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产业开发成效卓著,旅游市场拓展至五洲四海。转型发展的新兴农业方兴未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占全国万分之一的这方热土上,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催生了无数的新生事物,培育了许多的热血儿女。作者跟随时代步伐,记录了这段历史的风云际会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不凡业绩。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不如相濡以沫

    不如相濡以沫

    《不如相濡以沫》是一位曾经是白领、后来退居家中做全职主妇的女人所撰写的猫咪故事。长达十几年间,作者收养十数只无家可归的猫咪,悉心照顾它们的同时发现它们的美德,解读它们的心语。这些拟人化的猫每一只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脾气。它们恋爱,友爱,有自己的理想,它们在这个世界的缝隙中从容地活着,只因为这个世界总会有一个懂得猫语的人。《不如相濡以沫》中猫的故事背后有悲情有怜爱,有对生命的深度理解和慈爱之心。关爱小动物正是是国民素质更加全面的一种体现--拿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时光,看见另一个生命体在阳光下从容度过一生,这会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情啊。
  • 走遍非洲

    走遍非洲

    马克吐温曾说过,上帝首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又仿照毛里求斯创造了伊甸园。非洲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本书14位作者都是在非洲长期驻站工作生活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对非洲大陆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的采访足迹遍布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及、坦桑尼亚、赞比亚、南非、毛里求斯、南苏丹、利比里亚、马拉维、刚果(布)、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卢旺达、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斯威士兰等国家,他们用客观真实的文字表述向读者介绍了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和切实感受。
热门推荐
  • 临风夜

    临风夜

    一个站在未知世界巅峰强者,因为太多敌人,耗死在时光里,并带走一切,重生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可能,但是却被魂路上的敌人赶尽杀绝,把魂路屠杀一空,魂路崩溃,进入空间风暴中,里面都是各种宝藏,什么都有,由于空间力量对他无奈,被洗却大半,时间和空间守护者也被斩去三分之一的身体,他再次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中,化为一块黑石,因为一次镇上孩子玩耍,一个孩子被杀手组织扔下悬崖刚好砸在黑石上,进行夺舍重生。
  • 偷时间的谁

    偷时间的谁

    飘零在宇宙之中,他来自哪里?银河系之外,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麻木。没有时间作记录,他最终培育出一种可以超越时间的植物。晶莹剔透,蕴藏无尽能量。可却,在花开之际,出现了变故……问?谁才是偷走时间的人?最后他才顿悟:时间这个东西,只是人类拿来诓骗自己和后人的,一种用来衡量生死的工具罢了。
  • 学长我想娶你

    学长我想娶你

    她许愿:拐到一只大帅比。当天,就有一只大帅比从天而降,还落在了讲台上。这只学长,从哪儿看都很符合绝对男神标准。“学长,我数学英语都很菜。”“我教你。”“学长,我看上你了,想娶你。”“嗯?”“学长,你能不能嫁给我?”“……”“要是不行的话,我能不能嫁给你?”
  • 云儿裳

    云儿裳

    孤儿孟云的前半生,她遇到那个横行霸道的他,他纵横四海,确总在梦中温柔对待一个模糊身影&
  • 一个神话的诞生

    一个神话的诞生

    一个弃儿,被一对刚老年得女的行医的夫妇捡回家,一时的善念造就了一个神话的诞生!
  • 庆余年之万灵系统

    庆余年之万灵系统

    叶青辞称为神庙中人,他将来庆国,和范闲铸就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庆齐两国,天下都不能阻挡他脚步,成就他的不一样的人生。。征伐万界,成为万界第一至尊不喜勿喷
  • 屠天长歌

    屠天长歌

    无尽的星空,苍茫的深处,一尊尊古圣血洒长天。来到修仙世界,是走失,还是回归?一个来自混沌之外的人族,一步步走上仙途,屠杀万古。那摆了无数年的阵,那下了无数年的棋,一一挑翻!圣人不仁,屠!天道不仁,屠!
  • 我被女鬼勾了魂

    我被女鬼勾了魂

    被公司调到丽江那天,一个学生妹出现在我房门口,说是免费.,捡了这个便宜之后,就怪事连连。好不容易找到高人救命,高人却给我玄普了一下,三魂调阴阳,七魄定乾坤。我被人抽取了幽精之魂,阳寿只剩三天!!!为了活下去,我不得不出入那些生人回避之地。长白山天池下的八卦锁神阵、青海湖里的远古宫殿、昆仑山的地狱之门、湘西赶尸匠、苗疆巫蛊……
  • 嗜血狂魔逆天记

    嗜血狂魔逆天记

    废柴中的高手不死的神话第一本书请多关注哦
  • 瞬世芳华(第一卷)

    瞬世芳华(第一卷)

    高墙起,红颜锁,后宫何处有安宁?风华绝代的宗亲贵胄,身负使命,披荆斩棘。备受垂怜的将门遗孤,心怀天下,覆手翻云。坎坷飘零的官宦婢女,几度沉浮,母仪天下。冥冥中,是谁在穿针引线,将这无数命运纠缠交织?江山平定,乌云散尽,才发现秘密之中还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