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邈一心想治好双亲的病,第二天就动身赶往太白山。400里旱路,交通不便,其旅途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思邈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旅途上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太白山脚下,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元。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治粗脖病的方法的。思邈满怀信心的住下来,一边行医,一边同陈元采药闲聊,有意探求治雀目病的方法。
一天,陈元边采药边说:“我爹说,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就不患这种病。”思邈听了,心里一动:“看来穷人一定是缺少某种东西才患这种病的。如果让穷人也吃上富人吃的东西,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于是他就叫一位病人接连吃了几斤猪肉,可仍不见好。他又翻药书,见有“肝开窍于目”一条,他想:如果给雀目病人吃肝,一定会奏效的。”于是他就给一位患者买了几斤牛羊肝吃。几天后,病人大有好转,又吃了一些,病人痊愈了!
思邈由此受到启发,进一步探讨粗脖子病因。几经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病同长期喝一种水有关,如何治疗,还须进一步研究。
有一次,一位猎人射死一只鹿,请思邈去吃鹿肉,他吃着吃着想起来:“吃心补心,吃肝补肝,那么吃鹿靥能不能治粗脖子病呢?”后经实验,果然有效,而且羊靥也行。
孙思邈太白学医,不仅找到了治疗双亲病的有效方法,而且丰富了医学知识,为他后来成为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奠定了基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沈季铨舍身救母
沈季铨,唐代洪州豫章人。他从小就死去父亲,靠母亲把他抚养成人。
沈季铨自小就比一般小孩懂事,知道关心母亲、体贴母亲。他听母亲的话,还能帮助母亲干力所能及的活。
他从不和别人争论计较小事,有时有人故意逗他、惹他,无理取闹,他从不生气,总是一笑了之。时间长了,有人问他:“你怎么这样老实,懦弱无能呢?”他回答道:“为人老实有什么不好呢?”那人很不理解,叹道:“你也太不争气啦!”沈季铨只好把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他,说:“我是很老实、但不是软弱可欺。我想的是处处事事都不叫母亲操心,不叫老人操心就是对老人的孝敬。你想想,和人家争吵起来,你说人家的不是,人家反过来也会说你的不是;你骂了人家,人家同样会骂你,使父母受到侮辱,这就是不孝敬了。孝敬父母,就必须做到自尊自爱,使父母免受侮辱。这样做能说是懦弱无能吗?”
那人听了很受启发,没想到人不大,想问题倒挺深刻。这些话传到了同龄人的耳里,都不再惹逗他了,而且都十分敬重他,有的还照他的样去做,不再惹是生非了。
贞观年间,一次,他陪着母亲到亲戚家去串门,在照料母亲过江时,天突然刮起了大风,船失去了控制,母亲不幸掉到江里了。风呼啸着,母亲来不及呼救就被浊浪卷入江底。“母亲!”伴着这带有惊慌、悔恨、痛心的呼号声,沈季铨纵身跳入江中。他奋力朝母亲游去,抱住母亲,曾几次举出江面。但终因风大、水深、浪急,没能救上来。母子一起沉入了江中。
过了一天,岸上的人才发现漂浮在江面上的尸体。打捞上来时,人们发现沈季铨的双臂仍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躯体,人们分都很难分开。
在当地执政的都督谢叔方看着打捞上来的尸体,十分感动。为表彰沈季铨舍身救母,至死不怠的品格,他着人买来棺材和祭品,岸边的父老也主动前来相助,把母子埋葬在江岸的高处,名之为“孝子坟”。
沈季铨奋不顾身抢救母亲,至死不怠的孝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李晟教女孝公婆
李晟(shènɡ)是唐朝的一个大官,官至太尉、中书令。他有个女儿,嫁给一个姓崔的官员,按当时的习惯家人都称她为崔氏。
一次李晟过生日,大清早,崔氏就赶回家来为父亲祝寿。酒宴刚刚开始,一杯酒还没喝完,崔家的一个使女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凑在崔氏的身边耳语了一阵。崔氏听完微皱眉头,寻思了一会,挥了挥手,使女便风风火火地走了。
酒宴继续进行,正当众人酒兴正浓的时候,那使女又急急忙忙地转回来,向崔氏嘀咕了好一阵,好像很为难。崔氏很不耐烦地又把使女打发走了。
李晟是个细心的人,他在高高兴兴接受客人和晚辈敬酒的时候,观察到了女儿这边的动静。找了一个机会,他把女儿招呼到自己的身边,轻声地问:“怎么,家里有什么事吧?”
“没什么,大家在给您祝寿,爹爹就不要分心了。”崔氏摇了摇头,毫不介意地说。
“不要瞒爹爹了,你家里一定有什么事,快跟我说来!”
“我的婆婆昨天夜里犯了病,今天还有些不舒服。女儿怕扫宴会的酒兴,再说婆母的病也不太重,就没有回去,已打发下边的人去服侍了,若有什么情况会及时告诉我的……”崔氏如实地回着话,语气还是那样淡淡的。
看到女儿这样漫不经心地对待婆婆的病,李晟很生气,就严肃地说:“你作为人家的儿媳妇,婆婆闹病,你怎么能不去服侍照料,却跑来为我过生日呢!”
“你过生日,女儿不在也是不孝敬啊!况且满朝文武都在,女儿于席间离开,也不礼貌啊!”女儿委屈地辩解道。
“在家敬父母,出嫁孝公婆。祝寿和服伺病人哪个更急啊?你听说婆母生病便急忙离去,客人只会夸李家的女儿有教养。相反,不回去别人倒会说闲话,因为爸爸的官职高啊!”说完,便让家人备车,送女儿回家,去照料婆母。
崔氏走后,李晟想到女儿刚才的态度与自己过去教育不够有关,心里很不安。酒宴一撤,李晟便急忙赶到女儿家,问候亲家的病情,并且为女儿今天的失礼,再三表示歉意。
亲家母被感动得流下热泪,因儿媳失礼而生的怨气,一下子全消失了。
李晟严格地要求自己,教育女儿孝敬公婆,受到满朝文武的称赞。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欧阳修不忘母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宋代庐陵人(江西吉水县)。
他4岁死了父亲。母亲郑氏,是个很有志气的人,她亲自教儿子学习,当时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便折芦苇草棍做笔,在地上教儿子写字。
欧阳修小时很聪明,听母亲的话,母亲教他读书,他总是聚精会神,听一两遍,就能背诵下来。他学习很努力,一次他得到韩愈的文稿,就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地学习。20岁时,文章就写得很有名气了。
他反对宋初五代留下来的浮靡文风,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首领。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以正直敢言,得到皇帝重视,面赐五品服,也因为正直敢言而多次被放逐流离。
他对母亲十分孝顺,母亲的教导,从不忘记。一次母亲告诉他说:“你父亲活着的时候当法官,经常在晚上点着蜡烛批阅文书,多次放下笔叹息。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个判死刑的案子,我多方考虑,想让他活,可是没办法啊!’我说:‘让死者活,你有办法吗?’他说:‘我是想尽办法让死者活呀,达不到目的,那么死者和我也都没什么遗憾了。我常常想着让死者活下来,还有时置人于死地;可是现在有些人是常常吹毛求疵,唯恐犯人不死啊!他平常多次教诲他的弟子,常说这些话,我都听得耳熟了。”
欧阳修一边听母亲讲,一边记下来带在衣袋里。后来自己遇到这样的事,就想起母亲的话,不敢有半点疏忽。
欧阳修一生为政清廉、为人耿直、为事严谨,文传后世,和他牢记母亲的教导,按母亲的教诲去学习、去为人处事分不开的。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陈颜冒死救父
陈颜,是金代卫州汲县(河北汲县)人。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地为生。他父亲陈光在北宋末年,被选为“武举”。北宋官府调他当寿阳县尉,他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寿阳就被金兵攻下来了。当时他正病在汴梁城里,又赶上金兵攻打汴梁。
这时,汲县已被金兵占领了。陈颜住在家里,不知父亲病情怎样,又听说金兵攻打汴梁,心里十分挂念父亲的情况。一天晚上,他偷着出汲县城,到汴梁去探视父亲。因为他常去汴梁,路比较熟,他摸黑出城后,走小道,抄近路,很快来到汴河岸上,从芦苇深处,没人走的地方蹚过汴河,沿着河走,一直走到汴梁城,正好从河道口爬进城里。在兵荒马乱中找到了父亲住处,看到父亲病已经好了,正愁出不去城呢。于是他扶着父亲,从爬进城的那条路逃出城去,回到汲县老家。
这时汲县的金兵正在布告安民,搜查散兵游勇,让街道举报。陈颜的一家当户,不知道他父亲陈光的底细,为了表白他们自己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检举诬告他父亲陈光勾结宋兵杀过人。
陈光被捕下狱了,在严刑拷打下,被迫招认了,在狱中等待处死。
陈颜为救父亲,四处奔波,都没有成功,最后,冒死投到太守官府,申诉父亲的冤枉,甘愿替父亲死,自己入狱,请放出父亲。姓徐的太守,被陈颜的孝行所感动,他也听说陈光是没到任挂名的寿阳县尉,不可能勾结宋兵杀人。但因为陈光自己已经招认了,不敢决定怎么办。正在这时,金朝大臣来汲县视察。徐太守便把这件事向大臣报告了。大臣传讯了原告和被告,弄清了真相,释放了他们父子二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朱丹溪改行学医
朱丹溪,1281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朱丹溪,深知母亲的难处,非常体谅母亲。他母亲无力供他上学读书,他就自学。白天帮助妈妈干活,晚上挑灯读书。家中没钱买书,他就去村上一户藏书多的人家去借。就这样日积月累,他学习了很多知识,到了青年时代,就已才华出众,成为当地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邻里见他学问过人,劝他考科举,弄个一官半职的,日子也好过,又能光宗耀祖。但朱丹溪对此劝说从未动心,因为他一心想着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可是,朱丹溪后来却改学医学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丹溪30岁的时候,与他相依为命的老母患上严重的胃疼病,朱丹溪甭提有多着急了。他到处寻医问药,请了很多医生给母亲治病,可母亲的病始终不见好转。
朱丹溪见母亲病痛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于是他暗下决心,改学医学,亲自为母亲治病。从此,他日以继夜地钻研医学,如《内经》,《难经》等,并努力研究“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尤其是研究胃病的常用药物。他不畏劳苦,亲自上山采药,亲自泡制。为安全起见,熬成后他先亲自尝试,体味药性,然后才给母亲喝。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丹溪就这样,经过整整五年时间,竟奇迹般地把母亲的病治好了。乡里人都夸他是个大孝子,母亲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而感到宽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丹溪见母亲的病治好了,他决定要给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于是他一方面继续自学医学,一方面寻访名师。一天,他终于打听到一位叫罗知悌的医生,医术很高明,就亲自登门拜师请教。而罗知悌拒不收徒。朱丹溪经过三年的努力,才被收门下。
这样,朱丹溪在名师罗知悌的精心指导下,没过几年,就达到了药到病除的程度。朱丹溪很快就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杜环义奉常母
杜环,明初官吏,金陵人。
杜环父亲杜一元有位朋友,是兵部主事常允恭。允恭在九江死了,家境衰败。
允恭的母亲张氏,年已六十多岁了,在九江城下伤心地痛哭,哀叹自己无人奉养。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张氏年老,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是允恭的朋友,让她前去投奔,念及与允恭旧存的交情,一定会照管她的。
老夫人遵从这个人的指点,坐船到了谭敬先处。可是谭竟婉言谢绝,不肯容纳。
老夫人处境非常窘迫。想到允恭曾在金陵做过官,亲戚好友或许还有存在的,也许能有点希望。可是她到了金陵,一个也没有访到。
老夫人又打听杜一元家在什么地方。知道情况的人告诉说:“杜一元已经死了很久了,只有他的儿子杜环还在。”并告诉他家位于鹭州坊中,门口有两棵枯树可以辨认。
张氏穿着破旧衣服,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杜环家。此时,杜环正陪着客人,见到常母这副样子非常惊讶。一打听,常母便把遭遇哭着告诉他。杜环听着也流下了眼泪。
杜环扶着老人坐下,对老人行了晚辈之礼,又呼唤妻子和孩子来行礼。
杜环的妻子马氏换下常母的湿衣服,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常母穿,捧着粥让常母吃,抱来被子让常母歇息。
常母问起平素较为亲近的、情谊深厚的老朋友和她的小儿子常伯章的下落。杜环知道老朋友没有存在的了,又不知常伯章的死活。只好婉转地安慰常母说:天正下雨,等雨停了替您老人家打听一下他们的近况。假若没有人侍奉您老人家,我家即使再贫穷,也能奉养起您老人家。况且我父亲和常老伯亲如兄弟,现在您老人家贫困窘迫,不到别人家去,投奔到我家来,这也是两位老人在天之灵把您老人家引导来的啊!希望您老人家就别见外了。
当时正值战后,年成不好。一般人家亲生骨肉都不能保全。常母见杜家也不富足,雨停后坚持要再找找其他朋友。杜环只好派一陪嫁的婢女跟着同行。
到了天黑,常母再找不到熟人,只好返回来,才安心住下来。
杜环买了布料,让妻子替常母缝制衣服被褥。
杜环一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地侍奉她。常母性情急躁,稍有不满就生气骂人。杜环私下告诫家人,要顺从她的心愿,不要因为她处境困难就轻视、怠慢她。
常母患老年疾病,杜环亲自替她煎药,送勺匙、筷子。
过了十年,杜环做了太常寺的赞礼郎,奉皇帝的诏令,到会稽举行祭祀。返回时,路过嘉兴,正遇到张氏的小儿子常伯章。杜环告诉他说:“你的母亲在我家,日夜想念你,都想病了,你要早点去见她!”
常伯章不以为然,只说,“我也知道这情况,只是因道远没能去罢了。”
杜环回到家,又过半年多,常伯章才来。
这一天,正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放声大哭。杜环家里的人要制止她,说这不吉利。
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啊!有什么不吉利的?”
过些日子,常伯章看到母亲年老,不能远走,竟然谎称办其他事情,辞别而去,再也没有回来看望老母。
杜环侍奉常母更加慎重小心。然而,常母越来越思念儿子伯章,病情越来越重了。快要断气时,常母指着杜环说:“我拖累你了,拖累你了!你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愿你的子孙都像你这样忠厚善良啊!”
杜环备办了棺材和套棺,隆重地安葬了常母,每年还按时节为她祭祀。
杜环悉心照料常母十几年,一直到养老送终。大家都称赞他的孝行,是仁爱的典型。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