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都在勤奋地不断丰富和革新钢琴演奏技巧,因而被誉为“钢琴之王”。
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西部的莱丁村,父亲是个业余音乐家,擅长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李斯特生活的艺术环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埃斯特哈奇公爵庄园的管家,公爵的父亲曾拥有驰名欧洲的由海顿指挥的乐队。在这样的熏陶下,李斯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6岁时就能用钢琴弹奏自己所听过的曲子,9岁时便能正式登台表演。李斯特的表现轰动了匈牙利,被人们誉为“小神童”、“莫扎特再世”。家乡的父老们都盼着李斯特能早日成才,纷纷解囊相助,资助他去维也纳深造。
1821年,李斯特10岁时随家人来到维也纳,开始了音乐旅途上的跋涉。李斯特学习非常刻苦。他家离上课的地方很远,往返需要走两个小时,但李斯特风雨无阻,从不缺课,使老师深为感动。一分辛劳一分才。李斯特的勤奋刻苦取得了艺术上惊人的进步,一年后他在维也纳的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贝多芬参加了李斯特的第二次音乐会,并预言道:“这孩子将以自己的音乐震惊世界。”
在老师的建议下,李斯特又随全家迁往巴黎,但是巴黎音乐学院以他是外国人为由拒绝他人学,于是他只好自己拜师求学。李斯特在巴黎的音乐会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巴黎人称他为“莫扎特再世”。李斯特16岁时,父亲染病身亡,全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他一边举办音乐会、教人音乐来赚钱,一边发奋读书,提高艺术修养。
李斯特非常关注身边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七月革命后他创作了《革命交响曲》,后改写为《英雄悼歌》。里昂工人起义失败后,李斯特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创作了钢琴曲《里昂》,这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战斗的工人形象的专业钢琴作品。此后,李斯特还为工人创作了一些反映他们生活的作品,如《铁匠》、《工人大合唱》等。
李斯特善于在艺术上吸收其他艺术家的特色,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和演出中。他受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的启迪,革新钢琴的演奏技巧,将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改编成钢琴曲,演奏出了前所未有的绝妙乐章。他还受肖邦诗一般优美演奏的启发,将文学的婉转细腻应用到钢琴演奏上来。由于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汲取了新的营养,他的艺术攀登上了新的高度。他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把他当作“音乐皇帝”一样拥戴。
李斯特是一位热爱祖国的艺术家,在外多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1838年,他在意大利访问时得悉匈牙利遭受特大水灾,心急如焚,立即赶到维也纳,一连举办了10场义演,将全部收入汇回祖国赈济受灾的人民。1848年匈牙利爆发革命后,为了表达对祖解放事业的衷心祝愿,李斯特创作了具有高昂爱国主义激情的《匈牙利大合唱》。这场革命遭到欧洲反动势力的绞杀最终失败了,李斯特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了钢琴曲《送葬曲》。
李斯特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在担任魏玛宫廷乐师时总是给予所有年轻的新作曲家演奏其作品的机会,他家的大门总是为具有音乐天赋的青年音乐家敞开着。凡是登门求教的,他分文不取,把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李斯特还是一位杰出的评论家,他曾发表不少文章评论柏辽兹、舒曼、肖邦、瓦格纳、韦伯、帕格尼尼等人,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对欧洲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李斯特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往返于罗马、魏玛、布达佩斯,从事教学和创作。1886年,李斯特参加在德国的一个活动,不幸感染风寒,7月31日死于肺炎,享年75岁。伟大的爱国主义音乐家李斯特为后人留下1000多首乐曲,对西洋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