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机会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只有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才会为自己创造成功的资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拿同样的薪水。后来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薪水自然提高了不少,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总经理的不公正待遇。
终于有一天,他到总经理那儿发牢骚了。总经理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距。
“布鲁诺先生,”总经理开口说话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总经理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总经理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总经理一共有40口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总经理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总经理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超市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总经理肯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总经理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布鲁诺的脸红了。
阿诺德之所以会取得好的业绩,获得成功,是因为他做事努力,头脑灵活,尽量追求精确与完美。事实往往证明:谁比别人多一些努力,谁就会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小王和小罗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可是他们的差距却非常大,小王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升为科长,而小罗在原来的岗位上依然业绩平平,甚至在走下坡路,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们两个人当年同时到这家公司应聘做业务员,工作之初,他们都体会到了推销的艰难,曾经都一度打过退堂鼓,没有了信心,可是又一想,如果不做这份工作,暂时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于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小王想,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好好做,否则就失去了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于是,他十分努力,起早贪黑,只要有一线希望的地方,他都要努力去尝试。有时,即使自己费尽口舌,产品也一件推销不出去。每当他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回家的时候,在路上看见那些蹬三轮车的人那么辛苦地蹬车的样子,他就想,如果自己不努力,将来有一天自己连蹬三轮车的人都不如,他想,只要自己多努力一些,早晚有一天能干出点成绩来的。
于是,小王给自己做了一套完整的推销计划书,每天不管有多累,都要绞尽脑汁想第二天要去拜访的客户的名单。他想,首先要从亲朋好友那里打开突破口,然后逐渐再找陌生的客户,这样做会容易一些。
计划书做好了,每天他都按照这个计划书去执行,果然有了很大的起色。慢慢地,他的推销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因为建立了长期的稳定客户,他的业绩十分平稳,而且稳中有升。不久,他的业绩列为公司的榜首,荣登推销状元的宝座。领导非常赏识他,把他提拔为推销科长。由于不断努力,他的事业如今蒸蒸日上,终于踏上了成功之路。
而小罗在工作上却十分消极,他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毫无热情可言,只要能推销出去一点东西,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就知足了,他不想那么努力,那么拼命。
他常说:“我可吃不了那个苦,多累呀!何必要做拼命三郎呢?”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懒惰思想,在工作上他从不努力。他也羡慕人家升官发财,可是自己又做了多少呢?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所以只能甘心落在人家的后面,毫无怨言。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差异在哪里呢?在自己手上,在于自己是否多努力一点。
2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宝
勤和惰的分别,从远古时代就存在了。勤奋,就如同原始人的钻木取火,用一根木头猛钻木板,人们告诉你,这样可以产生火种,但谁也说不出要钻多久才能发出火来。有的原始人耐不住了,可能扔下木头,吃生肉去了,最终仍为兽。有的原始人坚持不懈,于是木头终于起火,带来了火的文明,勤劳者吃上熟食,最终进化为人。
勤,总是同“苦”字联系在一起的。而甘于吃苦,一辈子勤奋努力,如果没有一点韧性,是很难做到的。在我们勤奋工作的时候,尽管还没得到成功的报答,却已先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坚韧,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吗?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的枕头,枕这种枕头睡觉,只要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开,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司马光把这个枕头叫做“警枕”,意在警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
以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闻名于世的法国的圣西门,年轻时爱睡懒觉。为了克服这个坏习惯,他让仆人每天早上向他喊道:“起来吧,伟大的事业在等待你!”听见这庄严的喊声,再想赖床也只好起来了。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布丰,25岁时定居巴黎。他也有晚起的惰性,想克服,终未见效。后来他请了一个慓悍的仆人来监督自己。他和仆人讲明:不管他晚上多迟才睡下,每天早上5点必定把他叫醒,叫不醒可以拖他起床,他要是发脾气,仆人可以动武,如果仆人没有做到要受罚。这位仆人忠于职守,终于使布丰每日清晨即起,看书、运动。
当然,勤奋可以取得成功,但勤奋并不等于事业肯定能够取得成功。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不使自己的努力摆脱盲目性,增加科学性,那么,尽管你勤奋,仍然不能获得很大的成就。现代人勤要勤在思维上,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既要保持自己勤苦不懈的好作风,又要研究生活中的新事物,勤于寻找巧干的门路,勤于选择一个最佳的突破口,使成功早日来临。
但是要警惕,成功也可能成为勤奋的坟墓。如果不是抱有远大的目标,勤奋就很难持之以恒。不是因挫折而怠惰,就是因成功而松懈。难怪萧伯纳要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这两种悲剧,都会导致勤奋努力的中止。
有自知之明的人总是对成功的美酒淡然处之,生怕妨碍了自己继续前进,因此,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安逸,以保持勤奋进取的精神境界。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照样钻进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而把代表荣誉与成功的奖章丢给小女儿当玩具。实际上,她和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有同感:人生最美妙的时刻是在勤奋努力和艰苦探索之中,而不是在摆庆功宴席的豪华大厅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勤奋的努力如同一杯浓茶,比成功的美酒更于人有益。一个人,如果毕生能坚持勤奋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它使一个人精神上焕发出来的光彩,绝非胸前的一排奖章所能比拟。
3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接近成功
你在人生每一阶段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把握住你的意向的收获。如果没有想要达到某一目标的意向,人就不会努力下去,也就不会有成功的一天。
持之以恒能使一个平庸的生命变得伟大,也能使一双笨拙的手变得灵活有用,更能使一副普通的头脑变得聪明不凡。有了它,就会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永远不会感到疲乏和厌倦,而成功的人生,自然就在你的掌握中。
即使你所定下的目标因为受外在的不利因素影响,不能圆满实现,但是在你奋斗的过程中,你却有着精神的胜利与舒畅、内心的充实和快乐。
比尔·盖茨曾指出:成功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工作。倘若你想投机取巧,等待你的只是一生的平庸。
不要介意别人的讥讽和不解,即便有人说你的努力是得不偿失也没关系。付出的少,得到的必定也少。
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尽力去干吧,现在播下的种子,日后定会开花结果。
持之以恒意味着要有耐心,人生在世,越有耐心,越得益。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耐劳和等待的结晶。
生活不是速度竞赛。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没有哪条路是走不通的。要像避瘟疫一样避开追名逐利的念头。
耐劳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能够耐劳就能摆脱一切厄运,战胜一切困难;能够耐劳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达到自己的目的。
持之以恒是一种力量,用它来磨练心志、陶冶性情、抑制火气、消除嫉妒、防止骄傲,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永不放弃前进的脚步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就告诉过我们:别让自己停下来,尤其在顺利的环境下。
不要因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步不前。要始终给予自己一定的压力,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
人的一生总是处在一种变化中,这种变化从时间上来说没有顺境和逆境的不同。顺是一种趋势,把握好这种趋势就能一路风顺,如果因风顺而志得意满,一着失手,或许会踉跄落地。顺境对人的命运来说,是一种随时会变化的因素,越是在顺利的环境之下,我们越应加倍注意。否则,由顺转逆,会一下子把我们送入绝境。
人们常常只看到逆境对人们前进的阻碍,都企求顺境,却不知道顺境对人的腐蚀有时比逆境对人的压迫危害更大。因为在困境面前,困难和痛苦对人的压迫是明显的,使人感觉强烈;而在条件顺利时,种种满足享乐的思想便腐蚀着人的头脑。
因此,一个人处在小有成就时,则是更需要警惕的时刻,需要更好地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具耐力和毅力。
有人感觉自己总是很顺利,一点意思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惟一的法子就是经常往自己眼里揉沙子,别让自己活得太舒服,也别让自己停在原地。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体运动学教授摩尔豪斯博士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10个学生坐在柔软的沙发椅上读书,让另外10个学生坐很不舒服的硬椅子。
结果是很有趣的。那些坐硬椅子的学生,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看起来虽然好像毛躁不安,学习的成绩却比坐沙发的学生好得多。为此,摩尔豪斯解释为:一个坐沙发得B等的学生,坐硬椅子往往可以得A等,因为后者使脑部得到更多氧和糖的供应。至于维持一定坐姿的前者,只要几分钟不动,血液循环减缓,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减少,读书效果就差了。
读书是如此,生活同样也是这样。因为成功、因为舒适,我们便不再想到奋斗和拼搏,而这时,也是心灵最不能承受打击的时刻。然而,每一次成功都只是暂时的,也许下一刻失败就会到来。在人生的道路上,千万不能仅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成大事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因此在平时多做点艰难的事情,来锻炼我们的毅力是很有用的。
这样,将来的不顺利就会在每日的努力中化解了。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庞德,在年已九十之时,每天仍到他的办公室去工作八小时。他的秘书说:“他很衰弱,但是每天自己从住的地方走过两个街口到办公室来,这段路要走1小时,他却一定要走,因为这使他自己觉得有成就感。”
人类的头脑在强行使用之下,常会有极优良的成果。它能造出贝多芬的奏鸣曲。
一个新闻系的学生问专栏作家亚当斯:“你签订合同,要每星期写五篇专栏文章时,你怎能有把握每星期想出五个新思想?”
亚当斯回答说:“如果容易到有把握的程度,这份工作就没有兴趣了。正因为我每天早晨要苦心去思考,才能使我认为我没有停留在原地。”
学生追问下去:“如果想不出主意呢?”
亚当斯说:“我就坐下来强迫自己动笔。”
“不让自己停留在原地”,不仅对亚当斯有用,也对我们每一个人有用。记住别让自己过得太舒服了。不舒服,我们才能时时想到人生路上的许多困难,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斗志,才能使自己永远地走下去。
5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做事情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就像写文章,如果抓不住重点,只在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那就会离题万里。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每日里纷至沓来,令我们应接不暇。但是请记住,不论事情有多少,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坚持下去,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人生的成功。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
的方法。
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
“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
艾维·利接着说:
“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这又花了5分钟。
艾维·利说:
“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是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最后说:
“每一天都要这样做——您刚才看见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一个月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人们普遍认为,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对小钢铁厂的崛起功不可没。
人们总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这样的做法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成功人士一般不会这样工作。
时间管理的精髓即在于: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
成功人士都是以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时间,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的。
面对每天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情,如何分清主次,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有三个判断标准:
(1)你必须做什么
这有两层意思:是否必须做,是否必须由我做。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督促。
(2)什么能给你最高回报
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巴莱托定律)所谓“最高回报”的事情,即是符合“目标要求”或自己会比别人干得更高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