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75500000034

第34章

列传二十三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朱大典,字未孩,金华人。两人皆起家进士。崇祯朝,同以佥都御史出为巡抚;国维应天,大典山东。皆善用兵平寇盗,着有劳绩。而国维廉、声望高,遂入为兵部尚书;大典贪黩,为言官所纠,落职坐赃。国维奉使赴江浙练兵。弘光立,召还部协理戎政,加太子太傅。国维请建三辅以藩南京:南京为东辅,芜湖为西辅,京师为中辅,各设重兵镇守;不果行。及马、阮乱政,国维知国事不可为,谒告归。大典家居,都御史刘宗周令之募兵勤王,以除前罪;大典乃率兵三千至南京。吏部尚书徐石麒言大典虽贪,其人材足倚也。今河南残破,可令为巡抚,练士卒、具糗粮,立功自效。而马士英以其家富,不以贿请也,矫旨诘问石麒。大典不得已,自援于士英,始收其兵入卫。未几,加兵部尚书,总督上江军务。王师南下,帝逊至太平府,大典来谒,谋幸杭州;命大典以兵先发。大典乃归,而治兵于家。及南京亡,杭州亦不守,大帅遣使者至郡县征户口册籍。余姚知县王曰谕弃城遯,教谕某奉册籍降,即以为知县;役治驰道,苦役者哗。余姚人孙嘉绩突入县治鸣钟鼓,斩令以殉。孙嘉绩,字硕肤,大学士如游孙也;仕至兵部职方司郎中。弘光起为九江道佥事,未赴而国亡。当是时,王师所过郡邑,官民非迎则走,而嘉绩卒然发难。由是,浙东响应,国维亦起兵东阳以应之。及鲁王建国绍兴,国维、大典俱拜东阁大学士,嘉绩升右佥都御史。是时,唐王立于闽,大典驻兵金华,与闽近,亦自通于隆武。隆武进大典文渊阁大学士,封婺安伯。时,义兵云集,分汛防江;乃进国维少傅,赐上方剑以督师。八月复富阳,九月复于潜;树木城于沿江要害,诸营犄觕,为持久计。十月,隆武帝颁诏至,王惶惑,欲退避;国维驰入朝,令毋宣读而上书闽中。曰: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咸当协心并力,誓图中兴。成功之后,入关者王;今日原未假易也。监国当大势溃散之日,纠集维艰,一旦而拜正朔,退就藩服,人无所依;闽中鞭长不及,猝然有变,唇亡齿寒,悔将何及,臣老臣也,惟社稷是图;岂若朝秦暮楚之徒,举足左右,为功名计哉!议遂定。明年六月,江上师溃。国维退守东阳。及义乌破,有劝之入山以观变者;国维曰:误天下事者,文山、迭山也。赋诗三章,跃入池中死;年五十二。大典在军,留阮大铖与共事;而金华士庶不容,檄数其罪逐之。大铖怒,走诣方国安营;构两军,令之交恶。隆武屡诏解之,勿听。已而,大兵渡浙江,大铖降,愿破金华以报新恩。初,大铖在金华,大典与之阅城;至西门,大典语之曰:此门新筑,土未坚,有事则备御宜严。至是,大铖用大炮专攻西门;城崩,杀戮甚惨,以报讨檄之恨。大典全家焚死。先是,有绍兴金姓者,从军金华,尝至南镇祈梦。梦镇神书一「古」字于其掌;每以语人,勿测也。金华屠后,收城中积尸每十口共一坟葬之,然后知为「古」字之应。嘉绩后亦进文渊阁大学士;从鲁王出海至舟山,卒于道隆观。嘉绩之举丁丑进士也,其县令梦嘉绩殿试第一名,榜发不验;及嘉绩葬舟山,适当张信坊下。张信者,洪武时擢进士第一名者也。

国维之抚应天也,建苏州九里石塘及濒湖诸堤,修松江捍海塘,立社学,设常平仓;苏人尤德之。至今虎邱祠焉。南渡用之,一筹不展,飘然引疾,岂知其危乱、不欲同其污乎?至小试于防江,危矣。大典平登州巨寇,其功甚伟。然以大铖之凶,而大典昵之,谗构两军,以败国是;挟其小隙,残民以逞,非比匪之伤耶!嘉绩仓卒建议,其谋非素定也;然鲁王卒由之监国。事虽不成,回翔海上者十余年,义士依之,冠裳勿替;则嘉绩有以启之也。吾是以附之张司马之列焉。

列传二十四沈宸荃、陈函辉、余煌、高岱(附叶汝囗〈艹恒〉)、董守谕、王正中、沈履祥

沈宸荃,号彤庵,慈溪人。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南渡、擢山西道御史。初言五事,曰破方隅以和臣衷、端品望以立臣模、砺廉洁以清臣操、殚心力以供臣职、息凌躁以安臣分;皆讥切当事。又言疆场之情形日变,臣工之泄沓日深,仪文兴作,********,党邪丑正,喜谀恶直,几不知宗社孔棘、国事沾危也。饷现入六百余万,而淮、徐四镇及督师岁计二百四十万,楚一藩、四镇、二督、二抚、二镇,又京营及京口、浦口各镇,岁计又岂下淮、徐哉?此即小民卖儿鬻女、有司敲骨剥髓,亦未能足;非皇上卧薪尝胆时耶!且北望山陵,麦饭无展,中原河北沦为异域,风尘未靖,触目心悲;又何暇计及服御仪文之间乎?又劾经略王永吉、张缙彦。言永吉失机之将,先帝拔置总督,贷其罪而隆其任,恩亦渥矣;乃拥兵近甸,视贼入京,不急救援,奉身先窜。缙彦以曹郎骤典中枢,不念先帝特达之知,而腼颜从贼,视息偷生。此二人者,即加以赤诛亦不为过。陛下以封疆之故,屈法用之,自宜奋立功勋,洗涤前耻;乃逡巡观望,逗留淮海间,至今未闻荷戈先驱、一矢加敌也。因并及总督黄希宪及巡抚何谦、邱祖德、曾化龙等弃汛逃窜罪。流入,命俱讯治。至日郊天,中旨改期明年。宸荃言洪范天人感应之理及体元行政之事,以明祀天不可缓;不听。是时,朝政日乱,而宸荃独守正不阿;群小无不恨之,而掌道张孙振尤甚,出为湖广佥事。宸荃之初入考选也,有乡人语之曰:公以千金为贽,省中可得也。宸荃曰:我岂以贿进哉!已而,其人复来曰:公不须行金矣;冯相君方收人望,但称门下士可也。宸荃曰:扫门求仕,我亦耻之。至是,有吏要以千金,曰:部疏上,从否维在内阁,可以转移。客以其语来告;宸荃曰:若如吏言,我将为吏用矣。既而南都亡,举兵邑中,鲁王擢佥都御史。从王至闽,进工部尚书。戊子十月,与刘沂春并入为东阁大学士。明年,从至浙海。壬辰,从至中左所,舣舟南日山,为囗〈风贝〉风飘没;宸荃从亡。其父居家,当事齮龁之;父亦强直,不能加害。宸荃每思其亲,辄吟诗,诗罢痛哭;闻者莫不怜之。

同类推荐
  • 抱朴子外篇

    抱朴子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RITIAS

    CRIT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六

    六十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甜心,咬一口!

    恶魔校草:甜心,咬一口!

    初次见面,他就偷吻了她的唇,却食髓知味。然后苏小冉就被这个叫莫北辰的恶魔给缠上了,还被设计成了他的专属小女佣。做他女佣,有法则。少爷坐在沙发上,悠闲的说:“不难,就1条,贴身伺候!”所谓贴身伺候有3点,(1)陪吃(2)陪玩(3)包暖床!“不干不干!”苏小冉拒绝,这叫什么贴身伺候!他却反身将她墙咚在那,嘴角勾着一抹似有似无的邪笑,“你觉得你还有选择的权利吗?”眸子里还泛着桃花。她羞红了一张脸怒瞪,“你除了威胁我,还会什么!”“有,那就是咬你!”话音刚落,恶魔直接堵住了某女的小嘴……【甜甜的哦,别错过!】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本闻名遐尔的浪漫派小说力作。《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 微笑了

    微笑了

    一切就这样吧,生活就是这样,你刻意的想去做某一件事时,你会发现,你一都没有动过。
  • 倾世医尊之妖娆九小姐

    倾世医尊之妖娆九小姐

    穿越到异世界,杀手女医变妖娆医妃。难道脸上有胎记就活该被欺负?难道没娘亲就活该去替婚?刚出世就被封印,结巴丑女天生残障。上一世,她双手握枪;这一世,她狠辣复仇,终要让这天下负她之人得到惩戒。“主子,有人出了高价买你人头。”“是谁?”“是,是王妃。”“那我自己送过去吧,就不要让她破费了。”
  • 英雄联盟之剑圣崛起

    英雄联盟之剑圣崛起

    一不小心穿越了,争霸天下,泡到女神,走上人生巅峰
  • 本落的生活日常

    本落的生活日常

    如果简介是句号,会怎么样?日常放飞自我系列~
  • 对方是笨蛋河神诶

    对方是笨蛋河神诶

    被野狼收养过的野性少女和身世似乎不简单的河神,
  • 不灭凰尊

    不灭凰尊

    穿越了,但是怎么是个莽荒潜伏在仙道流派的卧底身份啊,自古卧底都没有好下场,劳资不要啊!咦?这个卧底身份有点叼啊,这个虚幻的印玺是个什么玩意儿?还能提纯灵气?药渣?好东西,提纯消化了!炼废的宝器?好东西,梳理一下灵气脉络就能用了!这个长残了的仙子?呸!看着劳资也没用,闪开!上线来了?泥奏凯!我不认识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付出换回报

    付出换回报

    付出和回报,只要懂得付出,才可获得回报。这是一篇我亲身经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