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在初级中学读书。
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他们当记者采访自己的爸爸。
总共有6个问题,有一大半是资料性的:在哪里工作?负责哪一方面的事情?其中的第五个问题是:爸爸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实现?
我说:“我有3个愿望。”
儿子认真地记下了这些话,然后抬头看着我。
“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
他愣了一下,很郑重地告诉我,这项作业的分数是其他作业分数的三倍,所以不能开玩笑。
我说:“你是记者,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写,要是不相信就不要采访我。”他无奈地写下了这行字: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
“第二个愿望是睡得着觉。”
这下儿子急了:“别的爸爸都是梦想当大官、发大财、出大名,你的梦想却这么可笑,连小孩子都不如!”
我又重复刚才的说法:“不相信就不要采访我。”
这时他妈妈从厨房走出来,她也认为,记者就是记录者,不能要求被采访者如何回答。
儿子只好又写上第二行字:第二个愿望是睡得着觉。然后,无精打采地说:“说吧,第三个。”
“第三个愿望是笑得出来。”
儿子的脸顿时憋得通红,大声说:“你是不是想让我在学校里出丑呀?别人的家长都在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你却存心害我!”
“这样吧,你把我的话记录下来之后,再写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后面,让老师知道,老子的理想并不等于儿子的理想。”
儿子觉得有道理,很快地写了一篇《我眼中的爸爸》。
第二天,我问儿子老师怎么说。
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老师说,我的采访文章和作文都写得非常好,打了98分,全班最高,还在课堂上朗读了。”
“那她有没有说为什么?”
“她说她先生的工作最近很不顺利,别说笑了,他已经好多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了。她说:‘你爸爸的3个愿望很有意思。’”
“那你现在知道我不是害你了吧?”
他点了点头。可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师把《我眼中的爸爸》拿去参加作文比赛,还得到了入选奖。对于功课平平的他,这是一个奇迹。
希望他在人生的旅程中,比我更晚体会到:现实中,这三个愿望是最不容易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