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心是一宗大财产
世界不能没有爱,爱对于我们就像空气、阳光和水。爱是一宗大财产,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拥有了这种财产和资源,人生就会变得富有幸福,人生就会步入成功的顶峰。
一个人的生命,有助于他人,充满了喜悦、快乐,才有价值和意义。那种从对人人付出爱心的习惯,与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精神中所发生的喜悦和快乐,才能称为成功,才能称为幸福。我们必要有所“给予”,才能有所取得,我们的生命才能生长。
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他的一些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一个学生说:“一颗爱心!”那位哲学家说:“在这爱心两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话。因为有爱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他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和可亲的朋友。”
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说是一宗财产。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若与这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则是不足挂齿了。怀着这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然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富翁行更多的善事。
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能尽心努力地为他人服务,为他人付出爱心,他的生命一定能获得事实上的发展。最有助于人的生命发展的,莫过于从早年起,就养成爱心以及懂得爱人的“习惯”了。
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爱心、同情、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会由于给人愈多,我们自己也愈多。我们把爱心、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爱心、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人生一世,所能得到的成绩和结果常常微乎其微。此中原因,就是在爱心的给予上显然不够大方。我们不轻易给予他人以我们的爱心与扶助,因此,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以致我们也不能轻易获得他人的爱心与扶助。
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常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能养成这种习惯是十分有益的。人类的短处,就在彼此误解、彼此指责、彼此猜忌,我们总是依着他人的不好、缺憾、错误的地方而批评他人。假使人类能够减少或克服这种误解、指责、猜忌,能彼此相互亲爱、同情、扶助,那么梦寐以求的欢乐世界,就能够盼望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无情、冷酷的商业行为之故,而至于爱心被蒙蔽,以致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我们真能改变态度,不要一意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多注意一些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自觉到他们的好处,因此得到兴奋与自尊,从而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间都有互爱的精神,这种氛围一定可以使世界充满爱和阳光。
爱心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欢乐,同时它也会给自己带来美好的回报。爱心使世界充满着歌声和阳光。
2比别人更爱自己
只有爱自己,才能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充满自信地去创造人生,开拓成功。不敢爱自己甚至不爱自己,就必然会失去自信和自尊而无法自立,被挤出人生舞台。所以要比别人更爱自己,这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
日本人种了一种树,他们称之为邦赛树。它长得很美,而且造型完整,但高度只有几寸而已。而在美国加州,有种被称为将军莎门的水杉树。这种巨树可高达272英尺,树围长达79英尺,如果把它砍下来,足够建造35间5人住的房子。但是当邦赛树和将军莎门树都还是种子的时候,重量都小于三千分之一盎司。
为什么它们长成以后差异如此悬殊呢?那是因为当邦赛树的树苗一突出地面时,日本人就把它拉出泥土,并且扎住主干以及一些支干,故意阻碍它成长。结果它便成了一种矮小、美丽的树,将军莎门树的种子自然地落在加州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受到矿物质、雨水与阳光的营养滋润,结果便成了巨大的树。
邦赛树与将军莎门树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但你却有选择权。你可以随心所欲,决定是变得伟大或渺小,是成为邦赛树还是将军莎门树。你的自我认定将决定你成为哪一种人,选择的权力操纵在你自己的手中。
自从有史以来,几十亿人曾经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但从来未曾有过,也将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你。你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惟一的生物。这一特性将赋予你极大的价值。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能够使你觉得低下。为此,你应该觉得自豪,并真诚地热爱自己和相信自己。
当维克多15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告诉他,他永远不会毕业,最好是退学去做生意。维克多就记取了这一忠告,在以后的17年中,一直做着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因为别人一直告诉他,他是一个劣等生,所以这17年来,他的作为也就真的像一个劣等生。但是他32岁的时候,却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一项测验显示,他是智商高达161的天才,这时他便开始像一个天才那样有所作为了。他一连写了好几本书,获得了几项专利,并且成为了一个很成功的商人。对于这位曾被退学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被选为了国际智能组织的主席,而参加这个智能组织惟一的条件,就是智商要在140以上。
这一故事会使我们想到,也许到现在仍有许多天才就像是劣等生那样一直在闲荡,就是因为有人说他们不够聪明而已。他们过多地依赖他人的评价,反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也否定了对自己的评价,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还不够爱自己。
成功与快乐的起点,就是良好的自我评价,爱自己。乔爱斯博士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心理学家。他说:“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他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学习、成长与应变能力、选择朋友、配偶与职业等等。健康的积极的自爱心理和良好的公允的自我评价,是成功的生活的最坚实的基础。”
在你真正喜欢别人以前,你必须先接纳和喜欢自己。在你没有喜爱自己以前,所有的动机、设定目标、积极思考等,都不会为你工作的。
怎样才能够比别人更爱自己呢,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发现自己的优点,从事自己的专长,自己给自己鼓劲打气。
境遇是自己开创的,成功也是你自己造就的。你不必看轻自己,而要相信你的能力,有朝一日你也会成为大家羡慕的成功者。
3自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如果你不爱你自己,不相信你自己,那么,你也不可能爱他人和相信他人,自爱和爱他人互相联系,协同作用。你给自己的爱越多,你给别人的爱也就越多;反之,你给自己的爱越少,你给他人的爱也就越少。
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反论,即为了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和健康的关系,你必须先与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和健康的关系。
“自私”与“自爱”绝不是一回事。实际上,自私是由缺乏自爱引起的。如果你鄙视你的“自爱”,认为它毫无价值可言,那么,很自然,你就会设法通过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大肆攫取,以弥补这些令人绝望的个人空虚感和挫折感——这就是对自私行为的界定。相反,如果你十分珍惜和重视你的“自爱”,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建立在有内心安全感的基础上,这种安全感会给你自信,使你在行动中能无私助人,乐于奉献,珍惜和重视他人的价值。
这个观点在《圣经》中得到了体现:“像爱你自己一样去爱你的邻人。”人道主义心理学家E·弗罗姆也对这个观点有过论述。尊重你自己的正直和独特,爱你自己,不能与对他人的爱和尊重分开。在这个意义上,爱是不可分的:为了你所爱的人的发展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反过来也会提高你爱的能力。
为什么发展健康的和持久的亲密关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呢?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一心为自己打算却感到无法排遣的孤独呢?这是今天摆在世人面前的严肃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空前丰富,但是,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平静的独处却常常难以见到,个人生活变得苍白、空虚和绝望。在20世纪的文学、哲学和流行文化中,人的异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当人们意识不到他们对亲密和独处的强烈需要时,或者当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需要不能满足时,他们对个人的力量的估计就会大大降低。在当今的社会里,缺少关爱,失去爱心,如果没有坚定的自爱和稳定的亲密的互爱关系,就不会有产生很强的自信,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令人恐惧和抑郁。正如心理疗法专家斯坦芬妮·德瑞克在她的《亲密与孤独》一书中指出的,许多情感问题的核心是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和自己建立亲密的互爱关系。
“我们如何爱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我们如何爱他人的方式反映出来:如果我们不了解和信任我们自己,我们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信任他人。”
因此,你面临的挑战就是与你自己建立一种良好的自爱关系,这种自爱关系应该充满信任、真诚、尊重、安全、慷慨、灵活、乐观、宽容、敏感和创造,因为这是你爱他人建立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必由之路。通过了解你是谁,以及你何以成为现在的你,那么,你就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你理想中的人。
爱和信任的情感是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生命线。如果你不懂得去爱自己,也就不可能懂得去爱他人。
4爱与宽容是孪生兄弟
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心灵却要容得下一座大山,容得下五湖四海。所谓爱与宽容是紧密相连的。宽容可以避免误解,谅解是摆脱误会的最好方式。
宽容和谅解可以使我们从爱的误区中超越。宽容和谅解是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爱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想到说到就能做到,它需要生活的磨炼、理性的修养和心灵的升华。
鲁彦周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生活的宁静和幸福,却常须经宽容得来,宽容是生活中绝不可少的,少了宽容,也就少了爱。坚持原则也是生活中绝不可少的。而嫉恶如仇,那是另一回事。坚持原则和宽容并无本质冲突,而在家庭中,也不应该研究什么是原则。和谐、安宁、理解、融洽、亲爱本身就是原则!假如你爱你的家庭,爱你的老人,爱你的爱人,爱你的孩子,你就需要把宽容施给他(她)们。
在现实生活中,当对方拒绝了你,羞辱了你,损害了你,当双方发生了纠葛,发生了冲突,两人的关系走入了绝境,这时最需要豁达、谅解和宽容。宽容会使枯萎的友情发出新的枝芽;也许,宽容会在炸毁的人际关系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一座大厦;也许,宽容会使你们走出狭窄的河道,汇入广阔的海洋。总之,爱会在宽容中重新站立起来。
年青的罗曼·罗兰爱上了聪慧、秀丽、文雅的索菲亚。有一次,他们在幽静的溪畔小径上散步。罗曼·罗兰看到索菲亚苗条的身材、美丽的容貌,想起以往的美好情景,再也抑制不住奔放的热情,深深抓住索菲亚的手,终于向她倾吐了心中恋情,但没想到索菲亚竟有礼貌而又有分寸地回绝了他的求婚。罗曼·罗兰失恋了,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思索,他觉得:失恋并不意味着放弃宏大的抱负,湮没艺术才华,泯灭青春火焰;也不应因此消极沉沦、颓唐堕落。爱情逝去,但生活的热情和勇气不能消失;爱情逝去,但两个人之间的友爱不能失去。要做自己“痛苦”的主人,把痛苦也转化为爱,让以往的恋爱史成为人生一页甜蜜的记录。于是他以自己与索菲亚甜蜜的感情为素材写成了平生第一篇散文体小说《罗马的春天》。之后他潜心创作,发表了大量的作品,获得了1913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爱是多种多样的,失去爱情并不等于忘却和抛弃爱和友谊,也不妨碍继续志同道合。他把往日感情和今后保持友谊的渴望都倾注到给索菲亚的信中,并作了真诚的内心剖白。不久,就收到索菲亚的回信。从此,他俩经常通信,无所不谈,继续探索人生和艺术。尽管两人相距很远,索菲亚已结婚。但他有什么想法和问题,都要同她讲,两人心地无私,肝胆相照,友爱赤诚无瑕。写信,不但没给罗曼·罗兰增加痛苦,反而使他得到了友爱的甘甜与温暖。罗曼·罗兰无论多忙都忘不了给她写信,自1901年持续到1932年,长达32年,尔后罗曼·罗兰将自己给索菲亚的所有信件,编成一本集子《亲爱的索菲亚》,在巴黎正式出版。索菲亚每每读到这些信时,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庆幸自己此生获一知音,得到纯洁而真挚的爱。
学会宽容和谅解,它会使你从沮丧走向成功,从狭窄的河道走向大海,交往更广泛,心灵更充实,生活更多彩。
5真正的爱无法摇撼
时间的流水可以带走很多东西,诸如忧伤、仇恨,但永远抹不去最初的那份恋爱在心灵上留下的温馨、美好与感动。那份爱,已如磐石,无法撼摇。
世上千般情,惟有爱最神圣;世上千般情,也惟有爱最难说清。无论怎样,挚爱之中必定会以爱之心去取代恨之念。
世界文豪雨果17岁那年,与门当户对、年轻貌美的阿黛·富谢订婚,20岁两人结婚。阿黛是个画家,为雨果生了三男两女。这本应是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到了1832年,也就是雨果婚后的第十年,阿黛突然另结新欢,追随一位作家而去。这使雨果十分痛苦,又备受打击。次年,他结识了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两人坠入爱河,这才使他那颗伤痛的心得到抚慰。
阿黛离开雨果后,生活并不幸福,经济一度很拮据,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一次,她精心制作了一只镶有雨果、拉马丁、小仲马和乔治·桑四位作家姓名的木盒,到街头出售,可是因为要价太高,很多天无人问津。一天,雨果从那儿经过看见了,就托人过去悄悄地买下来,这只木盒现在仍陈列在巴黎雨果故居展览馆里。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11岁时,在舅父家遇到了刚好大他11岁的德·菲尔松小姐,她虽然不很漂亮,但她身上特有的那种成熟女孩的清纯和靓丽还是将卢梭深深地吸引住了。她似乎对卢梭也很有“好感”。很快,两人便轰轰烈烈地像大人般地恋爱起来。但不久卢梭就发现,她对他的好只不过是为了激起另一个她偷偷爱着的男友的醋意——用卢梭的话说“只不过是为了掩遮一些其他的勾当”时,他年少而又过早成熟的心便充满了一种无法比拟的气愤与怨恨。
他发誓永不再见到这个负心的女子。可是,20年后,已享有极高声誉的卢梭回故里看望父亲,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他竟不期然地看到了离他们不远的一条船上的菲尔松小姐,她衣着简朴,面容憔悴而又黯淡。卢梭想了想,还是让人悄悄地把船划开了。他写道:“虽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复仇机会,但我还是觉得不该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算二十年前的旧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