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是来自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智慧和修养,是一种感到满足与和谐的状态或境界。金钱无法购得知识和学问,不能增进人的道德水准和涵养功夫,这一点是绝对无法否认的;不然的话,富人个个都是快活神仙了。
人有生理上的需要,所以离不开物质生活。尽管金钱能买到一切物质的东西,可以充实人的物质生活,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却不是有了钱便能满足的。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过得如何舒服,活得多么安逸,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乐充实,充分地把生命的价值发挥出来。
杜朗由此感慨到: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的成分。
对于某个人来讲,你可能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
决定你幸福与否的因素只有一点——你接受积极还是消极心态的影响,这个因素是你所能控制的。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幸福大多是主观的,它原本就深植于人们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中,因而,幸福无所不在。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他:“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
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
“地狱。”
守门人仍是茫然。欢呼者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天堂何在,原来你没去过地狱!”
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了,幸福便是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当你手中捧着一把沙子时,不要丢弃它们,因为金子就在其间蕴藏。
对我说来,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又能拥有轻松休憩时刻的时候。
幸福是拥有一些熟悉、不需客套的朋友,能够相互分担、分享彼此的烦恼、快乐;尽管观点有所差异,却永远相互尊重。
幸福是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间;书架上列满了各式各样我所喜欢、对我有助益、启发的书,笔筒里都是我所珍爱的文具,四周有绿色植物芳馨围绕,还有一把坐再久都能觉得舒适的座椅。
幸福是冬天泡个热水澡,夏天与家人大吃冰西瓜。
幸福是当我自由闲适地弹奏,沉浸于巴赫、贝多芬的乐曲时。
幸福是拥有相互了解的人生伴侣,拥有身心的平和与宁静,不管境况或顺或逆,都能知足常乐、惜福感恩。
幸福是自觉到每天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享有一种更具成果与创造性的生活。
幸福是与过去和睦相处,将目光对准现在,对未来保持乐观。
幸福是当我们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或人生目的感到满足、和谐的一种状态。人生的幸福大多是主观的,因而,幸福无所不在。
6幸福渗透在点点滴滴的细微之中
要追求幸福,就不能按别人的曲子跳舞,要仔细倾听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把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像接受阳光和空气一样接受下来。绝大多数人都是注定要在平凡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的,幸福其实就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微之中。
美国人总喜欢什么话难听就说什么。明尼苏达大学一个行为孤僻的博士说,幸福感受取决于遗传。他指出,一对双胞胎,即使他们中的一个是CEO,另一个做水管工人,但对人生的满意程度仍然完全相同,即他们都很幸福或不幸福。这说明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他的境遇没有关系——我相信这个结论会让很多中国人气得吐血,因为这会使他们追逐幸福的努力显得可笑。
我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两年前到一个宾馆去开会,一眼瞥见领班小姐,疑为仙人,便趋前“套磁”。小姐莞尔一笑,用一种很不经意的口气说:“先生,没看见你开车来哦。”这位朋友当即如雷轰顶,大受刺激,从此立志加入有车族。前几天我们在一起吃饭,几杯酒下肚之后,他告诉我,准备把开了一年的“昌河”小面包卖掉,换一部新款的“爱丽舍”。我表示钦佩。然后他问我买车了没有?我老老实实地回答,还没有,而且在看得见的将来也没有这种可能性。他同情地看着我:“唉!一个男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开过车,那实在是太不幸了。”
这顿饭我吃得很惶惑。因为按我目前的收入水平,同样买部“爱丽舍”,我得不吃不喝地攒上好几年。更糟糕的是,即使我抱定决心,有一天终于买上了汽车,也许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幸福”滋味的时候,一个有私人飞机的家伙就会同情地对我说“一个男人没开过飞机太不幸了”,那我这辈子还有救吗?
这个问题让我坐立不安了很长时间。如何挽救自己,免于堕入“不幸”的深渊,让我甚是苦恼,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在台湾创立济慈医院的证严法师在一次讲法时说的一段话:
有菜篮子可提的女人最幸福。因为幸福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人生的真味存在于诸如提篮买菜这样平平淡淡的经历之中。我们时时刻刻拥有着它们,却无视它们的存在。
我突然开悟。原来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在用一个逻辑陷阱蓄意误导我:没有汽车是不幸福的;你没有汽车,所以你是不幸福的。但这个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汽车”与“幸福”
并无必然的联系。
现在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不厌其烦地对大众进行洗脑:追求成功,紧跟时尚。不择手段地占有财富是光荣的,穷人都是因为无能而遭淘汰的一族。在这种氛围中,消费的目的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是用来证明自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许多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社会公认”的幸福标准,把幸福量化为“两套住房,一辆汽车,漂亮老婆(有钱老公)”等等,一天到晚汲汲于此,幸福没有找到,时间却在焦灼中飞速流逝了。
幸福的大秘诀是:与其使外界的事物适应自己,不如使自己去适应外界事物。
7幸福在自足的笑容中脉脉流淌
真正的幸福,其实不是让我们冒着背负终生之憾的危险,刻意去剔除对方身上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是要我们把握好自己手里那一颗实实在在的珍珠,学会包容与珍惜;然后,才能从彼此心灵的和谐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曾经听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最珍贵的宝物。
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然而它仍旧存在。他不断地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后来,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如果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就会联想到另一件事儿: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傍晚都要到海边去散步,因此经常会看到一对头发斑白的老人依偎在海边的一条长椅上看海。他俩总是静静地坐着,而面孔上则始终挂着一种祥和的微笑,宛如两尊神态安详的雕塑。
有一天,我好奇地走到他俩眼前,轻声地招呼道:“你们也喜欢看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