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
年轻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还不足以在社会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无法教给你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自己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更别说具备优势了。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会胀破脑袋。
殊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也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形成自己的优势,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美国人认为: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目前,美国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个半小时学习课程,因此全美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了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换句话说,大约要建好几十所和哈佛大学规模相当的新大学,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需要。
目前,美国已有26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每花1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
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来说,别人传授给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
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需设备,无需书本,无需老师,也无需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勤学不辍、孜孜以求的积极努力就是惟一的关键所在。
2不懈求知:积累优势走向成功
求知是积累优势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有成就的人往往更爱学习,因为这可以助长他们的优势。相信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亨利·布莱顿更忙碌的了。
亨利·布莱顿这个大忙人虽然现在年仅30出头,但却已经是美国SERVO公司的总经理,为当今美国顶尖的弹道导弹专家之一。
虽然已身居要职,布莱顿依然勤学不辍,一天辛勤工作完后,晚上他还上夜校继续进修。
他选择的科目是素描。
为什么他要去学素描呢?针对这点,亨利的回答非常令人感动:“因为素描可有效地将我的创意说明给我底下的技术人员知道。”
虽然他现在已功成名就,但他认为这并非人生努力的终点。地球一直在转,时代不断地进步,若想跟上时代,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
因此,他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学习打字、雷达技术、西班牙语、管理学、演讲术等,凡是对他的经营有帮助的他都学。
事实上,他也真的能学以致用,并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他也绝不埋怨,并且还能腾出时间继续进修。
为何他如此热衷于自我深造呢?其实,像他这类顶尖的人才多半都了解这个事实——人生是短暂的,每天能让自己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凡是能供自由思考的时间,他们是一分一秒都不愿浪费,并且设法做最有效的利用,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或专业范围内掌握绝对的成功。
的确,惟有努力才能使人成功,但一次成功并非终点,必须为获得下一次成功而再接再励。
从古至今,凡是有大成就者都不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更美好的明天做准备。
你不妨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一些对工作及提高工作效率有益的事情。
有效地利用目前可供自己自由思考的时间,可保证你将来的成功。这是投资,也是保险。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工作时间全部加起来最多也只占一个星期里的一半的时间(一般公司机关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一个星期上40小时的班,为一周总共时数的1/3还不到),请问剩下至少一半的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
这些时间包括一天工作结束后的余暇时间及至少一到两天休假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现在,闲暇时间是有了,但问题是,你该如何去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你不妨扪心自问是否珍惜这宝贵的时间?譬如特地挪出一些享乐的时间或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公车的时间阅读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或将这些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这里并非在限制你该怎么想,最主要的是想让你明白:不能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玩乐上。
你应该审慎地去思考一些有意义的事,像如何利用时间创造将来等等。
亨利·布莱斯顿曾说:“人类拥有头脑,如此神奇的东西,如果用来浪费在一些无聊事上,岂不太可惜了!”
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就应将自己能自由使用的时间投注在增加今天的工作效率、有实际价值的事上。
你可利用闲暇时间吸收一些新知,然后用来引发深藏在心灵深处仅属于自己的原始创意。
将来有机会的话,这些创意都将成为你的优势,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有利的工具。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再不会消失,别人也偷不走。
3自主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如果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号拨款864万元。你在这一天内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节余归己。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864万元了。
处于这种境况,你会怎么办呢?或许你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花光。开头你会购买你最需要的东西。但如果你是精明人,你会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用于投资。从长远来看这投资会使你得到更多的回报。
不论你认识到也好,认识不到也好,其实你每天都面临上述的境况。那家“银行”就是时间。你每天得到864万秒钟,随便你怎么利用。这些时间你如不利用,最后也不会回来。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人,你就应当学会用时间为自己“投资”,也就是不断地学习,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上学是幸福的。在学校的时候,不用担心生存的艰难,不用考虑下一步如何找到自己的落脚点,总而言之,求学时期是最轻松的时光,也是“充电”的最佳时机。但是一般人都想早一点离开学校,认为到社会上生活有多么自由,而且自己还能挣钱花,因而上学时对“充电”的认识还是把握不住的。
在离开校园生活好多年之后,你或许有时还在惦念那段“充电”的日子,但怀旧归怀旧,时光是不能倒流的。
最现实的做法是不妨研究研究自己脚下的路该如何走。当然,要走好“路”,先要思考思考离开学校以后,如何进一步给自己“充电”。
教育专家主张“自主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自主学习”是从学校里出来后,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而随着时代的步伐掌握原来尚没有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新内容。
学习,是每天的任务。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一松懈,别人很快就会超过你,而你要“撵”不仅很辛苦,而且因为人家也在不断进步,以至于你想赶超也几乎不可能。
既然是学习,就有课本,就有课堂,也有老师,老师还会布置作业,一定阶段后,还要参加考试。在学校里学习是这样,自主学习也是这样,只不过具体内容完全需要自己合理安排。
究竟学什么呢?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给自己安排“课程”和“课本”。这里的“课本”并不是指现成的书籍,而是完全结合自身实际来设计学习计划。一方面要把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和目标作为选择“课程”的依据,从而确定“专业课程”。如果将来想做企业老板,就要把经营管理和财务作为主要课程;如果将来想成为专业技术主管,不仅要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把锻炼自己做人的品质,以及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当作学习的目标,因为,这是“公共课”,而且是最关键的。
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哪里?“课堂”就是社会,具体而言就是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同事、下级还是领导,都是自己的老师。
经常“充电”,多学些知识,可以充实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品味,时间一长,优势自然会体现出来。
4知行并重:结合实际认真读书
知识,是人类世世代代文明的结晶。它滋补你的头脑,启迪你的智慧,颐养你的个性。谁想增长才能,谁想认识社会,谁想了解为人之道,谁想在社会中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谁就应当和书本交朋友。读书,还有助于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扩展心胸。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使知识成为人们谋求财富、谋求生活需要的最重要的工具。谁会甘心不读书、不学习而被时代抛下呢?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用什么方法进行自学,充实自己的知识仓库呢?
(1)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
书,是不说话的家庭教师,它会时时处处陪伴你,使你一辈子过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的好处怎样形容也不过分。
读书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读书时还应适当做些笔记,既可加深记忆,又备日后经常翻阅,以便“温故而知新”,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
(2)结合本职工作,根据个人特长选择学习材料
学习好比行舟,没有目标,小船在大海中随波逐流,很难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每个人都应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选择目标,以便“学以致用”。有些青年人强调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厨师的不肯钻研烹饪技术,却想写小说。
这显然是不务正业。其实,兴趣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它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影响、教育或训练的结果。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可塑性”。正因为有这种可塑性,所以兴趣既可以培养,又可以改变。尽管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原来兴趣不大,但只要你热爱本职工作,富有钻研精神,就完全可以在工作、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出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并通过自学成才,增强自己的优势。
5以人为师: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努力找出自己和别人内在人格中的优点,保持或效法这些优点,努力改进其他不足之处,人格的特质才会日臻完善。
心理学家指出:其实没有所谓的坏人,只有所谓的坏行为,而坏行为是可以改正的。你可以选择你所钦佩的人,对照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效仿他们令人赞叹的特质。纵使在短时间内没能做好,也用不着沮丧。因为改造品格特质的事,可能需要用上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但值得庆幸的是,这和其他的事一样,愈花工夫,就会变得愈好。
你要找的值得学习的人不必十全十美,而且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你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单纯的英雄式的崇拜,而是着重学习他们引以为傲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者以前都失败过不只一次。歌剧明星卡罗素最初无法唱到最高音,所以他的歌唱老师好几次劝他放弃,但他继续歌唱,最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男高音;爱迪生的老师称他为劣等生,而且在以后的电灯发明中,他曾失败了14000次之多;林肯的失败是很有名的,但是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爱因斯坦也曾数学不及格;亨利·福特在40岁时破产……别在意你心目中的英雄有缺陷,学习他们值得尊敬的特质吧。把你自己的性格和那些在工作领域里卓然有成的人相比,分析他们在成功过程中养成的特质,你就可以对如何改善自己有明确的目标。
比较可以带来进步,要在比较中学习。
你与所有成功的人一样,一生下来就赋予同等的机遇、同等的成功权利。因此,找出你要学习的优秀人格特质,全力以赴地去付诸行动,塑造一个全新的你,为自己的优势蓄势、蓄力是明智的选择。
人们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亮点。一个人有了心胸宽广的品质后,自然会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经验,这是成功人士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把他人的专长学到手,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打造自己优势的捷径。那么具体如何做呢?
(1)自认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