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时,她还是一个性格内向又有点儿自卑的女孩。
高二那年,理科班一个很帅气的男孩扣动了她的心扉。她常常在操场上寻觅他的身影,每当看到英俊潇洒的他,她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平时不大喜欢运动的她,经常捧着一本书,站在球场边,看他在篮球场上飞奔,默默地为他精彩的投篮喝彩,但没人知道她心底的秘密,她也从未向他表白过什么,只是站在那个情感的距离上,悄悄地喜欢着他。
有位诗人说过——喜欢不等于爱,却是通向爱的桥梁。在那个朦胧的花季里,那个青春洋溢的男孩,让她欢喜让她忧,几天见不到他,她心里就会空落落的。没想到,那男孩像一阵风似的,突然从她的视野中消失了——他随父母搬到南方去了。他走得那样匆忙,永远也不会知道有个女孩曾暗暗地喜欢他。
也许那根本算不上是她的初恋,可却是那样刻骨铭心。好长一段时间里,她变得更加寡言少语了,整天是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
年轻的班主任郑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里,关切地询问她怎么了。她咬着嘴唇说没什么,其实那会儿她难过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是的,她无法忘怀那个可爱的男孩。
她开始在课堂上走神,老师讲的内容有时根本不往耳朵里进,作业也常常丢三落四的。高二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她的总成绩跌到上高中以来最惨的地步——全班倒数第七,最拿手的外语竟然只得了59分,让父母为她长吁短叹了好几天。
她也曾多次提醒自己忘却那个男孩吧,却难以做到,像宋词中所写的那样,常常是“刚下眉头,却上心头”,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弄得她身心憔悴。
就在那个暑假里,她收到了一封来自长春的信,写信人是和她一样马上要升入高三的男孩,名字叫关歆。
关歆的字写得很漂亮,像郑老师写的,他说是看了她发表在《中学生博览》上的一首小诗,几经思索后才为她写了这封信,想同她交个笔友。
落寞中的她,正有许多心事不知向谁倾诉呢,面对关歆的真诚,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提笔写了回信。很快,他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笔友。
关歆似乎有特异功能,第二次来信,他就感觉她有很多的心事,说如果她信任他,可以告诉他,他愿意倾听,愿意帮她分担一份苦恼。
于是,她把积淤在心底的秘密全都写了出来,一下子洋洋洒洒地写了七大张稿纸后,她竟感到一股莫名的轻松。
很快,关歆的回信便来了,如她期望的那样,他像一个老朋友,又像一位师长一样,与她探讨了男女同学之间的那些敏感话题。他告诉她,他也曾有过跟她类似的经历,也曾迷茫过,但很快在老师的帮助下走出了情感的误区。他说她的那些情感都是纯洁的、美丽的,都是应该珍惜的,只是不能让它们成为今后成长的一种负担,因为她还很年轻,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她……
关歆的话,如一缕清风,拂去她心中的抑郁,让她恍然感觉到自己真傻,竟一度沉迷于情感的泥淖里,而忘了自己还只是一个高中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关歆还随信寄来了他写的几首诗歌,其中有一首《走过从前》,仿佛是专门为她写的,让她感到一股特别的温暖。
再开学时,她已从那段伤感的往事中走出,开始埋头复习功课。她和关歆相约每两个月通一次信,互相汇报自己的收获,彼此竞赛,看谁进步得快。
本来基础就不弱的她,突然增加了一股动力,又采纳了关歆介绍的一些学习方法,成绩很快就提了上来。看到老师和父母满意的目光,她在心底十分感激关歆,她写信告诉他,她很想见见他,当面向他表示感谢。他却在信中告诉她——要感谢的是你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打败你,除非你自己先倒下了。
渐渐地,关歆成了她崇拜的青春偶像,她越来越迫切地想见到他了。有一次,她甚至在信中说,他若是不能来,她就请三天假,去长春看他。他慌忙写信叮嘱她——千万不要去,如果她不听话,他就不认她这个笔友了。他又给她讲了钱钟书关于母鸡和鸡蛋的故事,告诉她只要知道朋友在远方关心着自己,去努力不让朋友失望就足够了……
虽说关歆的话不无道理,可她在内心里却真的想早日见到他,哪怕只是短暂地一次会面呢。就在她准备给他突然来一个惊喜时,他的信翩然而至——他说他要和她定一个美丽的约会,等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亲自来看她,还要送她一份特别的礼物。而现在他们暂时中断任何联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约会,她听从了关歆的安排,盼望着高考早日结束。
七月里,她又一次走进班主任郑老师的办公室,询问录取通知书是否到了。他微笑着问她:“还在等那个美丽的约会吗?”
“老师,你怎么知道?”她惊讶地望着郑老师。
“告诉你吧,你已经进入重点大学录取分数段,而你的笔友关歆现在要如约送你一份礼物,那上面有真诚的祝愿……”
“你?郑老师……”接过郑老师递过来的一个精致的蓝封皮的日记本,她恍然大悟。
原来,近在咫尺的郑老师,就是她一直在心中感激的笔友关歆,他曾为她那段日子莫名的精神抑郁而焦急,为了让她早日走出那片情感的沼泽,他委托自己在长春一所中学教学的大学同学,帮他寄给她一封封署名关歆的信件,帮她拂去心灵上的阴影,让她重新拥有了青春的梦想和激情……
那今生没有赶赴的约会啊,将永远的美丽深深地写在了她青春斑斓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