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中创新,在创新中收获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1
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才能获得财富
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就等于拥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创新是生活中最大的快乐。那么,创新精神与财富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创新其实就是财富的源泉。一个好的创意可以促成一个企业,一个好的点子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创意是人们通往富有的最佳捷径。成功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也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人们只有不断创造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与幸福,也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思维,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理论都将不断地丰富人类的智慧,丰富人类的知识。创新能够使人们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为人类实现梦想提供更多的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说,成功很多时候就是靠不落俗套的创意而实现的。如果一个人的创意令竞争对手出乎意料,就会拥有更多的胜算。同样,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某事物别人所不了解的那一面,或者敢于尝试前人所没有运用过的方法,那么他也必定会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然而提到创新,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神秘,似乎只有那种非常聪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大小、形式上的不同。如今,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它已经渗透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激起创新的火花。而且,世界上因为创新而致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法国美容品制造师伊夫·洛列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在一次采访中他说道:“我能有今天,是因为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一个秘诀,这个秘诀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却经常与它擦肩而过,甚至没有将它当回事。而现在我要说,创新的确是一种奇遇。”
如今的伊夫·洛列的美容产业遍及世界。伊夫·洛列的产品销售很旺,在世界美容、护肤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企业是唯一可以与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劳雷阿尔相抗衡的。创业初期,洛列只是生产销售美容霜。后来,他开创的邮购销售方式让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邮购销售方式销售了几十万瓶美容产品。如今邮购产品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在当时采用邮购销售的方式则是洛列的一种创新,是销售市场上前所未有的行为。洛列打破市场销售常规,采用了邮购美容产品的方式。洛列公司在收到顾客的订单之后,会在约定期限内将商品寄给顾客,同时赠送一件小礼品与一封建议信。邮购销售量几乎占去了公司总销售量的一半。这种销售方式对于那些工作繁忙以及居住地远离商业区的女士来说是很理想的。通过邮购的方式,顾客可以从洛列公司购买到各种美容产品,如口红、眉笔、护肤霜等等。这种优质的服务给洛列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公司每年寄出邮购产品900万件,平均每天超过3万件。伊夫·洛列通过创新找到了财富的突破口,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采用别出心裁的销售方式,吸引了众多的顾客。洛列的致富经历正好验证了拿破仑·希尔的话:“如果你想要快速赚钱,那么最好去另找一条捷径,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前进。”
创新的精神常常能化腐朽为神奇。美国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之后,现场剩下了两百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叫斯塔克的人主动要求承担清理任务。他将废料分类加工,将废铜皮制成纪念塔,将水泥碎块塑造成小石碑包装起来,让大家选购。结果,原本无人问津的、令人头疼的废料,顿时身价百倍,引得人们争相抢购。正是由于自己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斯塔克才想到了最具有价值的废料处理方法,狠狠地赚了一笔。因此,人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要求人们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但也并不是固执己见、孤芳自赏;创新精神提倡人们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从全面、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当人们学会如何去创新时,便真正创造了财富。《纽约时报》的记者曾经追踪了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的“暴富”历程后发现,他们这些人都是凭借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富可敌国的人物。很多致富的案例都源于一个创意,而好的创意是从很多的点子中选择出来的。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摄影师创作的过程,他拍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一张惊世之作。
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难以正确判断自己的创造优势在哪,因此失去了很多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机会。一个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但未必能做枯燥的实验,哪怕用尽所有的精力,也未必能成为一个科学家。
财富语录
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产生一种对自己来说前所未有的体验,它能使人感到喜悦、自信,能够促使人们工作顺利开展。这种体验就是一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向属于自己的财富王国。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离财富越来越近。
2
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必须从学会创新开始。
一个人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都在花钱买知识,背着一袋袋的钱换取知识;第二个阶段,再用这些钱换来的知识,去赚取更多的钱。但人们在面对这两个阶段的时候,也分两种心态:消极和积极。心态消极的人会觉得:我用一袋袋钱换了一脑子知识、一肚子墨水,那么我能用这些知识和墨水换取比这些钱更高的金钱和价值吗?他们总对自己能否以所学知识换取相等以及更高的价值而心存疑惑,而这种疑惑让他们害怕失败,让他们在害怕失败中失去信心,而没有信心又如何创业和创新呢?积极的人则会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要进入社会大干一番事业或一展拳脚。并且,在奋斗中他们会不断创新,所以这种人,往往会容易获得比自己所学知识更大的财富。
1999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西安时,侯晓军作为西安地区的下岗工人创业代表参加了欢迎活动。随行的美国记者问他:“你下岗创业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当时,侯晓军的回答很是体面:“是服从国家经济调整的需要。”而侯晓军在面对国内记者采访时,却笑着承认:“其实我是被逼出来的。”
1994年6月,对侯晓军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原邮电部电讯元件厂工作的他下岗了。这一年他40岁,厂里每月600元的生活费根本无法让他维持生活。侯晓军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下岗,从高中毕业后我就在西安电讯元件厂工作,从学徒到班长、工段长直到车间主任,在工厂整整干了20年。”下岗后的侯晓军心情低落,常常在家睡大觉、酗酒。
1995年,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生活依然拘谨,不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家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出去寻找新的机会!于是,1995年10月,他带着家里凑的1000元到深圳打工。当时,他是抱着混口饭吃的想法出发的。然而,混口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生地不熟的他,只有高中文凭,并且已经40岁了,机会少之又少。侯晓军整整两个月没找到一份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但他并没有放弃。
1996年,在深圳徘徊了60多天的侯晓军才算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他勤勤恳恳工作,老板对他也非常赏识,然而三个月之后他又失业了。后来,他专门为一家小工厂推销产品,对于有推销经验的他来说这并不是难事,但是侯晓军想,不能盲目推销,应该瞅准机会,吸收社会信息。于是,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就多了一个经常骑着一辆除了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的自行车转悠的人。他有时会追着身边驶过的公交汽车,还不时停下来在本子上记着什么,那就是侯晓军在抄公交车上瓶装水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而且,他用自己创新的方式推销:在同事忙于奔波业务,向客户介绍、要名片的时候,他却拉到了大批瓶装厂家的业务。
1997年,侯晓军以自己的方式为厂里拉了很多大生意,于是老板决定让出厂里15%的资产作为他个人的奖励,并且让他参与了年底的分红。虽然挣到了一些钱,但是侯晓军并没有觉得自己成功了。他拿着在深圳打工挣的5万元,回到了西安,准备自己开创事业。
这时的西安汽车行业刚刚兴起,侯晓军发现,虽然寻常百姓家买汽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大部分经销商只卖车,却不做车的其他服务,车主虽然买了车开心,但在修车和装饰车时却让他们很不方便,并且全城几乎没有一家正规的店能全面给汽车做装修等配套服务的。于是,侯晓军一连好几天待在汽车销售公司门口,观察汽车每天的销售量。等估算好每天大约的销售额后,侯晓军便开始四处找店面--他准备放手一搏。
1997年5月,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成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侯晓军的公司便与全省五大汽车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占据了整个陕西高档汽车装饰行业的大部分市场,而且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旗下组织的员工都可以上门服务,并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与顾客“一次握手,永远朋友”。这种创新的“服务跟进销售”的经营方式,使他从竞争激烈的汽车装饰行业中脱颖而出,也使公司的业务快速上升。
1999年,侯晓军为了扩大业务,开始涉足旧车装修。在别的汽车装饰店“来一个宰一个”,用一些低劣的产品冒充高档次产品为车主装饰车子的时候,侯晓军却坚持自己的原则,保证产品的质量,率先引进了CIM管理,以与客户建立长久关系。而在侯晓军在汽车装饰、装修市场上站稳脚跟以后,依然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在经营中,侯晓军发现陕西冬天的天气干燥、干冷,在发生碰撞时会使车的玻璃碎裂。这样不但让车主遭受损失,还会受到人身伤害。于是,侯晓军找到相关部门,引进了美国防爆技术,做出了专用汽车防玻璃爆裂的防爆膜,应用到公司的业务中,并在市场上推广,受到了不少车主的追捧。如今陕西猴王集团董事长兼CEO的侯晓军,已经是身家千万的富翁。人们或许很难相信一个下岗工人、打工仔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陕西省汽车装饰装修行业的领头人物。其实,正是创新成就了侯晓军。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及侯晓军的创业和经营心得时,他表现得很平静:“如果没有40岁的下岗,我肯定不会想着去重新创造自己,也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财富。下岗是创业的机会,或是颓废的开始,都需要自己去决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创业的10年,也是我一生中最辛苦的10年,在这10年中,我追求不断创新,才能一直向前发展,所以这10年也是最有收获的10年。”
如今的侯晓军,想起下岗的经历,只是心存感激。正如侯晓军所说的那样,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下岗后的他一直萎靡不振下去,可能他的人生不会再放光彩,也就不会有如此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了。而在他打工的过程中,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创新,在别人发广告传单、拉业务的时候,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追赶一辆辆超过他并且还在前行的车辆。他在一个行业中摸爬滚打时,知道要想一直前进就必须一直创新,而也正是创新让他把众多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创新才成就了他如今的事业。
其实,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就在于:富人喜欢创新,而穷人关注挫折。创新能让富人一直领先,穷人为什么追不上他们?就是因为穷人不懂创新。有创新精神固然可贵,但若只是想而不去创,那也等于空想,这与做白日梦没什么区别。所以说,创新能让你前行,你也必须“动一动”,这样才能配合默契,达到创新的效果,才能不断前行。
财富语录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财富。追溯那些亿万富翁的成功历史,会发现他们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使自己的财富得到持续不断的增加的,如果没有创新,也许他们会从亿万富翁落到千万富翁甚至百万富翁的行列,也就是说,是创新让他们始终前行。
3
寻找财富的过程就是不走寻常路
人生只有另辟蹊径方可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邹子龙是北京大学高材生,201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投入到找工作的人潮中,而是来到了珠海三灶镇。在那里,邹子龙投入30万元的资金,从当地农民手中承包了50亩的土地,兴建了自己的农场,决定走种地致富之路。邹子龙采取CSA的推广模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直接搭建沟通桥梁,实现了城市社区农民和有机农场的无缝对接,从而降低了社区居民通过超市、批发商等中间渠道购买蔬菜的成本,也提高了有机农场的收入。经过将近三年的时间,邹子龙累计投入100多万元,从当地农民手中租赁土地面积高达300亩,除此之外,他还聘请了当地10名村民帮助他进行蔬菜种植。2013年,有300多个家庭提出了预定邹子龙农场产品的要求。除了种菜,邹子龙还在农场饲养了50多头猪和20多头牛。
虽然邹子龙在这一年刚刚实现收支平衡,但谈到日后的发展,邹子龙充满自信。他相信,在越来越多家庭重视营养健康的情况下,他的全部采用生态肥料的蔬菜,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在北大才子种菜的消息传开后,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造访了邹子龙的农场,并了解到一些情况。当地政府非常重视邹子龙的自主创业项目,为了扶持邹子龙,不只为他的农场修了马路和沼气池,还派去了技术专家,指导农场农民进行技术种植。
邹子龙的创业故事为当前渴望致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致富思路,那就是不走寻常路。试想,假如邹子龙当时并没有前往珠海,而是融入就业大军中,成为一名普通白领,那么,三年之后,他也只能是一名稍有成就的小白领。而如今,他非但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之路,而且这条道路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邹子龙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