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佚名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毛姆
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比阿斯
1
失败是人们走向财富的“领路人”
失败是人们走向财富的“领路人”,失败得越多,成功的几率就会越大。
很多人都会羡慕富人的风光和财富,向往富人的生活,希望自己也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于是有些人在仰视高山上的富人时,就鼓起勇气朝着财富的高山攀登,然而他们在登山时跌倒了一两次后,便选择了放弃。尽管他们还是对山顶的风光抱有无限幻想和渴望,却不敢再继续攀登,因此他们也就永远只能是仰视者了。
1933年,经济危机袭向了美国。由于很多人面临倒闭和失业,所以一时间美国陷入了危机的恐慌中。当时,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演讲,说了这样一句令人醍醐灌顶的话:“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事实上,人们在陷入困境和遭受失败时,确实都会害怕,但是究竟怕的是什么却没有人深究过。其实,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并不是失败和困难,正如佛家之言:“惧由心生。”所以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信心--想要登上富人的高山,就必须坚持走完全程,不能害怕跌倒。
恐惧心理是阻碍人们继续前进的脚步的障碍,是最终让他们葬送财富梦想的罪魁祸首。事实上,攀登财富的高山,就像小时候学走路一样,会经常跌倒,如果因为害怕跌倒而不学走路,那么陪伴自己一生的会是一根拐杖或是一张轮椅。因此,那些在攀爬中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放弃的人,恐怕贫穷会像拐杖一样伴随他一生。
相信不会有人愿意让自己变成一个无法行走的人。许多人其实都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人脉关系处理得也不比别人差,而且他们也有创业的天分和潜力,可是他们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因为他们恐惧失败,所以只能半途而废。如此,他们只能带着畏惧心理过贫穷的生活,没有财富和地位,伴随着他们的是恐慌和贫穷,即使在以后的生活中突然燃起斗志,想再放手一搏,一旦失败,他们前行的脚步就会停滞,只能看着别人登上财富的顶峰,而自己却只能在山下无奈地叹息。
事实上,创业者在攀爬财富的高山时,摔倒是在所难免的。成功和财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但只要有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攀登的牛劲儿,就能走向成功。如果只做容易的事,就只会让自己持续失败。“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史玉柱就是一个踩着失败走向成功的典范。
1962年,史玉柱出生于安徽怀远。1989年,拿到硕士学位的他选择了下海创业,于是东拼西凑了4000元钱,只身一人去了深圳。史玉柱刚到深圳时,拿着自己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直接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刊登一则价值8400元的广告,当时的他,身上哪有那么多钱?总共才4000元。然而他就是凭着自己超乎寻常敢闯的牛劲儿和别人谈好先发广告后付钱,而这种胆识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然而,创业开头难,总要经历一番波折,而史玉柱的人生却是更为陡峭的“V”字形。
广告刊登以后,《计算机世界》要求史玉柱在15天之内付清广告费。可过去了12天,他一单生意也没有接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转机。第14天时,他接到了一单生意,2个月后,他挣到第一桶金:10万元。之后,史玉柱毫不犹豫地就把这笔钱投入到了广告中,4个月后,年纪轻轻的史玉柱就成了身价百万的富翁。
1991年,史玉柱成立了巨人高科技集团。1992年,巨人公司的利润达到了3500万元。1993年,巨人公司推出了多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当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6亿元。由于史玉柱的努力,他的人生正朝着一个成功的坡度逐渐上升,可谓事业辉煌。
可是,事事总有不顺心,攀登财富的路上总会摔倒。1994年,史玉柱开始着手建设巨人大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计划的方案大幅度改动,巨人大厦由38层高的楼,一跃增加到70层,成为当时中国最高的楼。1997年,因计划方案改动的原因,巨人大厦没有在预期的时间内完工。因此,上门要债的人快要把门坎踏破了。因为巨人大厦的建筑资金所需甚多,史玉柱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他以集资和买楼的方式才集到了建楼所需的资金。巨大的债务一下子把“巨人”压垮了,再加上媒体的报道,巨人大厦被迫停工,此时史玉柱的巨人公司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史玉柱当时还自嘲地说:“我是中国最穷的失败者。”尽管史玉柱的人生跌到了最低点,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相信哪怕“巨人”被压弯了腰,只要抓到机会,自己还是会东山再起的。
1999年,史玉柱和自己剩下的追随者开了一个构思会议。他向曾经借过自己一大笔钱的朋友又借了一笔,作为东山再起的资本。史玉柱迈出了跨出低谷的第一步,在各个地区的市场做了详细的调查,然后把一大半资金投入到宣传脑白金上,先从一个地区着手打开脑白金市场,接着再去其他地区开拓脑白金市场。从第一个月营业额的15万到第二个月的100万,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上升。而后,他前往更多地区,以打开市场。2000年,脑白金居于全国保健品单品销售的首位,创造了一年销售10个亿的奇迹。2001年,史玉柱还清了债务,他敢于承担个人责任的精神赢回了社会的尊重,让“巨人”挺直了腰杆。
史玉柱曾开玩笑说,自己是“中国首负”、“中国首穷”,最难忘的就是债主上门要债的日子。史玉柱给自己的这种幽默称谓,也带着些许心酸的味道,但留给他的则是更多深刻的回忆,相信是再多金钱也换不来的。
史玉柱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时曾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我觉得这非常不好。在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人普遍有一个标准,就是看投资对象以前失败过没有。没失败过的人,很少会有人愿意给他投钱。”
富人都有一段艰辛的历程,他们认为失败了并不算什么,只要笑一笑,坚定自己的目标,脚下就会有通往成功和财富的道路。史玉柱就是一个内心强大、不恐惧失败的人,所以他才不会被打垮,才能坐拥上亿的财富。因而,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巨人。
一个人只有不惧怕失败,攀登财富和成功的高山时,不怕摔倒,才能有成功的未来,才能收获财富人生。而且,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到达目的地,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常常被人们说起,但其真正的道理却鲜有人能够真正地领会--很多人都把失败看作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惧怕它。而事实上,面对它时除了要具备坚强的内心,还要有乐观的心态,更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战胜失败,迎来成功。如果史玉柱攀登财富的高山时摔倒之后,自暴自弃,失去信心,那么“巨人”就永远站不起来了,因而,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不惧怕失败,不怕摔倒、不畏挫折,才能成为亿万富翁,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财富和成功。
财富语录
失败是人们走向财富的“领路人”,它可能会调皮地变成你攀爬财富高山上的石头,偶尔绊你一脚,但请不要认为它是居心不良,它只不过是要提醒你的错误,它只是想把你推向正确的成功之路。所以说,请不要惧怕失败。
2
财富秘诀:在一个行业里坚持十年,你就是专家
要想获得财富,就要成为一个行业里的专家。
戴维·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在1938年创办了惠普公司,如今HP打印机、HP电脑等产品不仅成为全世界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品牌,同时他们二人也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比尔·盖茨于1975年创办了微软公司,而今不仅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而且比尔·盖茨本人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电脑软件专家。
与这些历经了数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物相比,拉里·佩奇毫无疑问应该算是后来者了。从他和谢尔盖·布林于1998年9月创建Google公司至今,不过才十几年的时间,Google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运用最多的搜索引擎。而Google公司也因此成功上市,市值达到了17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拉里·佩奇也成功地步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可以说,拉里·佩奇早已成为当之无愧的IT业专家。
其实,在拉里·佩奇还没有创建Google公司时,就已经是一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了。他之所以能够接触到这个行业,并最后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和他的父亲母亲的职业有着很大的关系--拉里·佩奇的父亲卡尔文森·佩奇是一名计算机方面的教授,而他的母亲葛洛丽亚·佩奇同样是一位供职于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机设计方面的教师。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拉里·佩奇自然对计算机行业产生了兴趣,于是当中学毕业后,拉里·佩奇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父亲执教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计算机专业,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他又成功地考入了斯坦福大学,专攻计算机专业。即便是从中学开始算起,到拉里·佩奇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这足足经历了十年之久的时间。可以说,在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在计算机行业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这也为他日后能够创建Google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小家庭的耳濡目染,加上大学时期的系统学习,进入斯坦福大学后的拉里·佩奇当时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虽然还无法达到他的父亲卡尔文森·佩奇或是他的老师的水准,但在某一个细分的领域内,他是根本不会输给那些专家的。而拉里·佩奇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和知识,其实都是与他坚持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分不开的。他坚持学习的结果不仅让他对计算机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还因此而对计算机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斯坦福大学里为学生提供的一系列便利条件,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进入了实验室,进行着关于搜索引擎方面的课题研究。因为在斯坦福,只要是学生乐意,他们可参加很多由学校教授与相关学生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至于学校的课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选择相关的科目进行学习。学校的这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的制度,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更加痴迷于自己的计算机世界,而所有的奇迹其实正是在这种看似平凡的坚持之下发生的。
对于当时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来说,尽管很多事情他们是知情者,但事态的发展却是根本无法预测的。就像是他们的校友史蒂夫·鲍尔默所说的那样:“打开你的思路,放远你的视线。”因为在史蒂夫·鲍尔默的眼里,永远有一个机会是没有被他看到和发现的,但是这个机会或许会给一个人带来一生的改变。然而,机会和机遇是永远留给那些为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时刻有准备的人的,而这种准备其实就是对自己所执著的事业的坚持。
拉里·佩奇和他的好朋友谢尔盖·布林都是这样的一种人,所以他们首先抓住了大学里的关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课题研究小组,并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出了一种在互联网上能够以最短时间实现快速查阅相近资料的搜索引擎。这一技术,对当时刚刚起步不久的互联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更加体现了互联网的快速与便捷。后来,斯坦福大学又给予拉里·佩奇更大的支持,在学校的内部网络间运用了他们研制出来的搜索引擎,结果引起校方的极大反响,而在拉里·佩奇的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就像当初戴维·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创办惠普公司时一样,找了一间车库作为他们的公司,开始了Google公司的生涯。
经过了创办之初的艰辛阶段后,Google公司终于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就像当初创办Google公司时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为公司的发展而设定的宗旨一样:“整合全球信息,让人人都可以通过Google实现快速访问,并且都可以从中受益。”拉里·佩奇的这一愿望不仅在他的努力之下在一点点实现着,同时Google公司的发展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收获。
拉里·佩奇的这一成绩,其实都是他从始至终都紧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取得的。拉里·佩奇这种在行业里的坚守,让他成就了个人的财富与声誉;而Google公司所有员工的坚守,也让Google成为互联网时代所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一个时代的音符。
从Google公司创办的1998年至今,拉里·佩奇对Google公司的坚守早已超越了他当初与谢尔盖·布林对搜索引擎的迷恋,并把目光重新投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尤其是在2011年4月4日,拉里·佩奇成为Google公司的CEO,结束了长期以来Google公司的每一重大决定都是由谢尔盖·布林、埃里克·施密特和拉里·佩奇三位公司巨头共同决策的局面。后来,独揽决策大权的拉里·佩奇施展出他的重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摩托罗拉,显示出了Google欲与苹果、微软等公司展开一场更大的市场抢夺战的大戏。
如果从拉里·佩奇6岁开始使用计算机开始,到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拉里·佩奇可以说早已经成为一名计算机专家,而他对Google公司十几年的坚持,也成就了他从一名电脑工程师到科技革新者再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财富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