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镇之战:破六韩拔陵首倡起义,天下群雄并起。一时所有英雄豪杰纷纷登场。自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怀荒镇民暴动﹐至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葛荣余部韩楼被镇压。六镇之战坚持了六年,坚持了拔陵、鲜于修礼、葛荣、韩楼等几个阶段,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正所谓登高一呼,从者云集。
2、邺城之战:破六韩拔陵败亡后,葛荣吞并杜洛周,迅速崛起。他拥有燕﹑幽﹑冀﹑定﹑瀛﹑殷﹑沧七州之地﹐南围邺城﹐西逼并﹑肆﹐兵力极盛。拥兵百万,意欲攻下洛阳,却败于尔朱荣区区7000骑兵之下。尔朱荣收编葛荣余部,成为大魏真正的掌权人。
3、入洛之战:中原陷入战火时,大魏宗室元颢躲过“河阴之变”,投降南梁。萧衍为了敷衍自己的承诺,派遣陈庆之率领7000步卒护送元颢回国,自铚县至洛阳,行程3000余里,47战克魏32城,成就了一代战神传奇。后被尔朱荣大军围困,撤退时遭遇山洪,陈庆之仅以身免。
4、沙苑之战:高欢宇文泰为了争夺霸权,在张帆的挑拨下发生战争。西魏以一万多人大破东魏十万大军,东魏死伤被俘八万人以上,元气大伤。此后宇文泰转向战略反攻,将战场向关东转移,不久就派部将独孤信攻占了洛阳。西魏军开始大举进攻河南各地。
5、邙山之战:为了夺回主动权,高欢率大军从晋阳大举南下,连营四十余里,准备渡河西进。在这场战役中,高欢、宇文泰都险被生擒。战情数次反复,最后双方损失惨重。宇文泰损失精兵六万,数年心血毁于一旦;高欢则是惨胜,损失精兵八万,在胜利之后,由于实力受损,大军无力西进,成为高欢一生的憾事。此战过后,张帆趁机扩大地盘,实力渐渐与宇文泰、高欢二人齐平。宇高二人返回后,加紧了篡位的步伐。
6、玉壁之战:邙山之败后,高欢废掉孝静帝元善见,建立大齐,当了一把皇帝的瘾。经过五年修养,高欢自知来日无多,率领倾国之兵西进,被韦孝宽5000人阻挡在弹丸之地。大军攻城五十余日,士兵死伤7万,最后无功而返。此战过后,高欢病死。
7、侯景之乱:高欢死后,侯景不服其子高澄,先是投降宇文泰,后又投降萧衍。进入南梁后,其属下3000精兵将萧梁王朝的四十年开发之功毁于一旦。此战过后,陈霸先杀掉王僧辩,建立陈国。
8、襄阳之战:襄阳是周、齐、楚、陈四国交界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四国为了争夺疆域,相继投入超过80万大军,厮杀惨烈。此战过后,张帆吞并南陈,进逼关中。此战也是整个分裂时期最巅峰的战役,完全扭转了各方形势!
9、关中之战:攻战南梁后,张帆意图北进。此时北周皇帝宇文邕励精图治,北齐后主高纬则荒淫无道。为了尽快统一中原,他决定首先灭掉北周再图北齐,于是率领大军进逼关中。
10、晋阳之战:灭亡北周后,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楚轩率领大军东下,晋阳之战是本书最后一场大战。此战过后,楚国正式统一中原。于是东征高丽,开凿京杭大运河。大楚进入强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