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受任务后,就把全部精力都扑上去,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大陪审团工作几个月后,搞出了一份详细报告。报告建议组织一个委员会来研究有关法律和处理这个社会弊病,但纽约市长拒绝成立这种委员会,于是小洛克菲勒决定自己干下去。
1911年,他建立了社会卫生局,投资50多万美元。
该局第一个行动,就是派遣弗莱克斯纳出国,对欧洲国家的娼妓问题与美国的娼妓问题有何不同之处做了一番全面考察。
弗莱克斯带着美国国务卿的介绍信,遍访欧洲各大城市,回来后得出结论:控制这些坏事的可能之一是驱使它转入地下,这样即使不能根绝它,也能在社会上起隔离的作用。
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不了解卖淫得以盛行的合法环境,也就不可能了解卖淫问题。
这些结论导致该局又派人去了一趟欧洲,对警察行政进行了第一次跨国的国际性考察。
考察结论令人吃惊:专业化的欧洲警察与马虎随便、缺乏纪律性的美国警察,对比十分鲜明。这项调查对完善美国的警察制度,确实功劳不小。
洛克菲勒基金所作捐赠的范围,广泛和复杂性,足可以写成好几部书,它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贤明而造福人的超级慈善机构在高效率运转。
事实上,美国政府在20世纪后半叶办理的卫生、教育和福利事业许多是洛克菲勒在20世纪上半叶就发起的。
除了倾力扑灭世界性疾病外,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把目光转向世界各地的饥荒和粮食供应上。
由基金资助的一些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发展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新品种,对全球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赞助。
某些基金还用于资助科学技术方面的拓荒工作——在加利福尼亚州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天体望远镜,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装置了有助于分裂原子的184英寸回旋加速器。
在美国,有16000名科技人员享受了洛克菲勒基金提供的工作费用,他们当中有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除经营那些庞大的慈善机构外,小洛克菲勒还独力去干他毕生爱好的工作之一:保护自然。
据统计,小洛克菲勒为保护自然花了几千万美元:建设阿长迪亚国立公园花去300多万美元;购买土地,把特赖思堡公园送给纽约市花了600多万美元;捐赠200万美元给加利福尼亚州的“抢救繁荣杉林同盟”;160万美元给了约赛米国立公园;164000美元给谢南多亚国立公园。
花去1740万美元买下33000多亩私人地产,把大特顿山的著名景观“杰克逊洞”完整地奉送给公众。
小洛克菲勒最大的一项义举是付出5260万美元恢复和重建了整整一个殖民期的城市——弗吉尼亚州殖民时期的首府威廉斯堡。
那里的开拓者们曾经最早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是美国历史上一块“无价之宝”
。
这笔庞大的家产落到小洛克菲勒一人身上,大得令他或其他任何人都吃喝不完,大得令意志薄弱者足以成为挥霍之徒,但他从来就把自己看做是这份财产的管家,而不是主人,他只对自己和自己的良心负责。
从走出大学以来的50年中,小洛克菲勒是父亲的助手,然后全凭自己,对慈善事业的热情胸怀和眼力花去了82200万美元以上,按照他的看法用以改善人类生活。他说:“给予是健康生活的奥秘……金钱可以用来做坏事,也可以是建设社会生活的一项工具。”
他所赞助的事业,无论是慈善性质还是经济性质,都范围广大而深远,而且经过从头至尾的仔细调查。
“我确信,有大量金钱必然带来幸福这一观念并未使人们因有钱而得到愉快,愉快来自能做一些使自己以外的某些人满意的事。”
说这话的人是老洛克菲勒,而彻底使之变为现实的是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
对他来说,赠予似乎就是本职,就是天职,就是专职。
毫不夸张地说,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新开拓的事业,都深深打上了洛克菲勒家族的烙印。
由此可见,金钱不仅不是万恶之源,它反而能为人们带来幸福,其关键在于你如何去使用和支配它。
为此,我们大声地疾呼:勇敢地去赚钱吧,并合理地去支配这些金钱。
8不要穷得只剩下钱
钱是富有的象征,但若是有了金钱而丢了道德和精神,那你便仍是一个乞丐,甚至穷得连乞丐都不如。
没有钱的时候,一个人会觉得穷得慌。
如今有钱了,你就能称为富有了吗?
当你赚了一些钱,在现代生活的水准上,一些富贵之家所拥有的,似乎你已什么都不缺:有房子,有车子,有票子,你的存款甚至也足够下一代花销了。
和自己的过去相比,经济上简直是天壤之别。你还需要什么呢?
像某些赚了一点钱的人,去豪华酒吧、舞厅高消费一番?买幢小洋楼舒适一下?
人们常说:没有钱叫做贫穷,钱太多了也不见得就称为富有。
于是,有的人稍微赚了一点钱,生活有了一点好转,便心满意足,立刻下马卸鞍,再也不想去为赚钱而操劳奔波,吃苦受累,躺在存款单上睡起大觉来。他们的说法是:见好就收,激流勇退。似乎很潇洒知足。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进取心,那他的生命不就等于已失去意义了吗?如果你现在就是抱着这种中途退缩的态度,无异是废弃自己的生命,你的后半生也就穷得只剩下钱了。
当然,这也许并非你的本意。问题是你对自己进一步的发展,为什么变得如此毫无兴趣?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拥有巨额资产的人有的是,“没有钱不能办事,钱太多了反而坏事”
的训条,在他们身上也不怎么应验。你赚的钱要和他们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甚至连小巫也算不上。那么你赚了点钱,为什么就觉得很富有,躺倒不干了呢?
到底拥有多少资财才算富有?这不是非要你向那些豪富者看齐。如果你能把目标订得高一些,也许你就不至于像整天为生活奔波的人那样,包里有了点钱,衣食住行够花了,就感到很自足了。
当然,这并不能称为本篇文章的最终意图,在致富的目标上,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这都并非主要问题。因为太低了固然不好,太高了若是实现不了,也容易让人泄气。关键在于,在你有了一定数量的金钱之后,你该怎么办?
你赚了一些钱,钱包鼓起来了,腰杆子似乎硬朗了许多。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或者说需要的就是这些,你自然就难有更大的进取动力。因为一个人,抑或你的一家人需要花销的钱再多,也总是有限的。
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没带来一个铜板,离开它时也不能带走哪怕几元几分。赚钱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就很容易满足,因而也很容易失去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在你赚钱的过程中,你不只是为自己赚了钱,你本可以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你从事商业活动,打开了某些滞销产品的销路,为企业带来了生机,为消费者送去了福音;你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经营,新的产品满足了市场的需要,新的服务项目为顾客提供了新的享受和方便;还有企业的发展,使一些人得到就业,员工们从你的公司里获得了生活的保障……你在成功中,一定听到过许多赞扬、感激的话,当然,你也没忘感激人家给你的支持和提携。从中,你难道没感觉到有比赚钱更有意义、更值得高兴的东西吗?
赚钱不是惟一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富有。事实上,任何正当的赚钱活动本身,都是一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事业,它们同样是伟大的。
当然,一个人能赚钱,首先是从一种事业开始的;一个人能否赚大钱,也与他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你能这样看问题,了解问题,你所得到的是比你赚的钱多得多的东西,有意义得多的东西。
每一个真正的赚钱人,首先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有事业眼光和事业心的人。
但是,只有事业眼光和事业心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懂得在获得知识方面进行投资。因为只有拥有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我们的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生活也才会更有意义。
真正的教育是对你最有利的投资。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有人以为教育是指学校内的教育,或文凭、证书、学位的数目。但是这些数字并不保证一定可以造就一个成功人物。通用电器公司的董事长柯丁纳先生曾经解释高级主管对于教育的看法。他说:“公司里最出色的两个总经理,威尔森先生与柯夫茵先生,根本没念过大学。目前高级主管中虽然有人取得了博士学位。但在41个高级主管中,仍有12人没有大学文凭。因为我们重视的是他们的能力,而不是文凭。”文凭当然会帮你找工作,却不能保证你在这份工作中一定有什么成就。各行各业重视的都是能力,而不是文凭。
教育只是一个人大脑中资料的数量而已,这种死板的记忆并不能帮助你得到一直向往的事物。因为储藏资料的仪器设备愈来愈多,如果我们还只能做些一部机器就能做到的事,就会被淘汰了。
真正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去投资的那种教育,它可以发挥我们的智慧。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好坏,是以他对思考的有效运用程度来衡量的。
任何足以改善思考能力的事情都是教育。你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受教育的最佳场所,就是各种大学与专科学校,因为教育本来就是这些学校的作用与专长。
如果你还没念过大学,很可能急着挤进去就读。当你看到大学中种类繁多的课程时会很高兴,当你发现工作之余还来念书的都是些什么人时会更高兴。这些学生不是为了文凭才念书的人,他们都是很有作为的中坚分子,有些人地位已相当高了。他们当中有连锁商店的老板,有食物联盟的采购员,有学士工程师;甚至还有空军上校,以及其他身份地位相当高的人。
今天有许多人是在夜间部拿到学位的,但是他们的学位只是一张薄纸而已,并不是他们念书的目的。他们花了许多金钱、时间和精力来读书,是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头脑,因为这是对他们将来最扎实、最可靠的投资,是他们美丽生活的智力支持。
不要误会下面这句话的意义。
教育本身是种非常合算的买卖,你只要投资75—100美元,全年都可以在每周的一个晚上到学校上课。把这个费用跟你的收入相比,这个比例有多小。然后问问自己:“我的将来不只这么一点吧?”
何不现在就决定呢,有了钱以后,再去念书。为了前途着想,每个星期抽一个晚上到学校念书。这样做会使你更积极、更年轻、更活泼;它也会使你各方面都跟得上时代;还会使你认识许多良师益友,他们都是跟你一样力争上游的青年才子,对你是很好的激励者。
对你自己进行教育投资吧,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精神与物质上都富有。从而富的也不仅仅是只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