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我和你的关系,常常是我和他,三角四角,甚至五六角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当客人怀着欢欣的心情坐到你的家宴席上来的时候,他们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什么。而是为了通过这种社交形式互诉衷肠、互诉友情。只要主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客人,那么,家宴桌上的“皆大欢喜”是不难做到的。而如果“热”此“冷”彼,那样,“冷”者当然不高兴,而“热”苦心中也不会好受,因为实际上那少数的“热”者,有意无意地被人推向了“冷”者的对立面,心里也会“为之不欢”。据说,圆桌的发明,正是为了使入席者既无南面之尊,又无北面之卑,其中本身就隐含着“平等”二字。坐在象征平等的圆桌边进餐,而偏要人为地造出种种不平等的举动来,岂不可笑?
要做到那么,要处理好多角关系,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勿以尊卑定冷热。
所谓“首长”,是工作职务,当“官”的与一般平民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也是平等的。在一般的家宴桌上,只要不是什么特殊需要,尽可以随意一点,那样有好处,甚至可以调节“官”、“民”关系。而如果把“官”和“民”的关系延伸到宴会桌上来,那不仅不会使上司提高威信,让上司脸上有光,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勿以亲疏定冷热。
在家宴席上,来的客人之中,会有与主人关系比较亲密的,也有与主人关系一般的人,在这种场合,特别要注意不能亲亲疏疏、冷冷热热。
在待人的态度问题上,孔子说过要“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就是说在与人交往时,要既不谄媚讨好位尊者,也不歧视冷落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造作,充分显示出你的诚挚内心。
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做事真周到。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对那些善于在日常应酬中做得圆满者的赞赏,同时也说明了被赞赏者是日常应酬的成功者。
在应酬场合中,如果有三个人,那么其中一个人可能会是本次应酬的“次要者”。如果在应酬过程中,这位“次要者”遭到了冷落,在心里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那他的心里将会是非常尴尬的。而且以后他便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你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个可以在某个方面向你提供帮助的伙伴。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你在重视他的存在,你的事业便成功了一半。
适当地让“次要者”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中,不仅可以打消“次要者”的尴尬,同时还可以为你赢得朋友的心。
让“次要者”感到他的存在,可以有以下四种形式:
(1)常常向“次要者”微笑。
(2)不时地向“次要者”询问一些平常的问题。
(3)常常示意“次者”喝茶或吃点心。
(4)让“次要者”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之中。
中国人有事没事总喜欢串串门,与对方拉近距离。而且有很多事情在别的地方说不太方便,不如在家关上门细细聊来。但我们在登门拜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高度的警惕心,千万不能触了对方的忌讳。
不可过多地耽误对方的时间,看到对方太忙,事情说清楚了就应起身告辞了。
要热情赞美对方家里的每一位成员,态度温和有礼。
(1)对上司要勤于拜访。
借一些重大节日之机,到上司家去拜访拜访千万别忘了带些让人看得上眼的礼物,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接近上司的方法。
对上司而言,部属的来访,确是令人欣赏的事。一个连自己的直属部下都不愿亲近的上司,总是一个有缺陷的上司。
如到上司家拜访做客,对上司的家人要积极给予赞美。对上司的言辞或和其家人的对话,要用比平常更有礼貌的态度,一一清楚地答对。自己举手投足间,都要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戒心”。
由于经常的拜访,久而久之,自然会跟上司的家人变得熟悉起来,这时可以不拘小节。但不可以变成狎昵而轻忽应有的礼节。别忘了你是求人者,在彼此的心目中,始终有不平等的界限存在,这是求人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
因此,不管是初次拜访或座上常客,毕竟和一般访客不同,一定要知礼数。
要讨上司的欢心,就先收买其家人的心,尤其是上司的太太。因此,送礼时礼物选择,以上司夫人的喜好为第一要素。偶尔在上司家吃饭时,对上司太太亲手做的菜肴,更是不可忘记要大大赞赏一番。
对上司的孩子更是应该表示亲切,恰如其分地赞孩子聪明伶俐,将来一定后浪推前浪,有一个锦绣前程,注意这种赞扬一定要具体些,说出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天赋或潜质,使上司觉得你赞的有道理,如果还能再提些合理化的培养孩子的建议,一定会让他对你更多一份好感。俗语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外呼风唤雨的人,在家里可能不堪老婆或孩子的一击。求人者如果能仔细观察,就能借力打力省心省事。
(2)做受人欢迎的宾客5原则。
作登堂入室宾客,谁都希望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和大力帮助,谁都不想主人对自己下“逐客令”,谁也不愿成为主人所不欢迎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给主人留下良好印象,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宾客呢?
一、诚心诚意敬重主人。
敬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有道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作为相对主人来说有些被动意义的宾客,要想受到主人的欢迎,做到敬重主人,也就尤其显得重要。
可想而知,宾客不将主人放在眼里,不听从主人的安排,不遵守主人家里的规矩或所在地的风俗,乃至在主人的“领地”乱动乱来,谁会心里舒服?
敬重主人主要表现在:登门拜访时不得随便破门闯入,而要礼貌地敲门探问,以及按照主人的指点落座。引带新客人拜见主人时,应先有礼貌地让客人认识新主人,然后向主人友好地介绍新客人;主人关心询问你或与你聊天时,你要尽量投入些,不要一边回答一边做其他事情;请求主人给予关照、帮助时,应做到态度诚恳、言词恳切;向主人求借或索取东西时,应与主人好言商量,在征得主人的同意认可之后才行事,力求避免强人所难;告别主人时要打招呼。客气地道一声“打扰了”或“麻烦你了”之类的话,以及请主人留步免送,等等。
诚然,宾主如若情同手足,交谊深厚,宾客也就可以随便自如一些。不然,过于讲究,太彬彬有礼了,则不免叫人感到见外。
二、切忌喧宾夺主。
作为主人,都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显示出堂堂正正的主人形象,是名符其实的一方之主,一家之主或某项活动的主要人物、主持人等。既然这样,宾客的言行就不能太喧闹,不宜像在自己家里、自己单位或自己主持的场合里一样毫无拘束地高喊大叫,洋洋自得地显示阔气与能耐,否则,就会出现宾客言行的随便和声势的强劲超过了主人的错位场面。这样,主人便会觉得自己没面子。比如,本应由主人决断的事情,你偏偏要给它妄下结论;本是主人请人家吃饭,主人没有请你代为敬酒,你却显得比主人还能喝而左敬一杯右敬一杯:在主人的女朋友面前,你居然比主人对她还显得殷勤……这样,主人肯定会不高兴,即便当面不给你脸色看,也会对你耿耿于怀。这样,主人自然也就不那么欢迎你了。
事实上,喧宾夺主难免让人产生某些误会而招致一些不良后果。诸如不知内情的宾客或旁人,会将“喧宾”者当成主人,而把真正的主人又看作宾客,继而还可能会闹出笑话来。
当然,接受了主人委托,得到了主人的许可后,宾客偶尔“反客为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把握好拜访时间。
时间是富有阶段性的特别概念。在“时间观念”里,时间的长与短、早与晚及频繁与稀疏等,所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所以。拜访时间的把握,对能否达到良好的拜访目的,关系甚大,也就是说,只有恰当地抓住了拜访时机,主人才会欢迎。这就要求宾客最好了解懂得主人的一些工作和生活习性,熟悉主人的一些时间安排。
一般说来,主人工作及家务繁忙之时,吃饭及休息之时,情绪及身本欠佳之时,你非急事要事,尽量不要前去拜访;与主人事先有约,不应迟到,也不必早到,准时赴约即可;求助于主人时,不宜三天两头去找人家;除非主人挽留,每次拜访的时间不宜过长;碰到主人又有来客,应该长话短说,适时起身告辞。
诚然,同事好友之间的非拜访性串门,大可不必这么讲究,但也不能“太不知趣”或“太不识相”了。否则,或多或少引起了主人的反感和不满,那就不合算了。
四、不宜多嘴多舌。
倘若碰到主人在与别人说话,或是在主人那里看见或听见其他客人在交谈有关问题,宾客不要插嘴,尤其是除了主人之外,你与其他人员都不熟悉时,更应该这样。喜欢多嘴多舌,动不动就打听别人的情况或爱就别人的有关事情发表议论、见风就是雨等等,都是“不懂规矩”、“缺乏修养”或“好管闲事”的不良表现,很容易使人反感。特别是涉及一些隐私和秘密的时候,宾客更不要多嘴多舌,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能打听的不要打听,不当说出去的不要说。不然,落了个“好管闲事”、“传话筒”之类的名声,那你在主人面前的形象,就可能会大打折扣了。
五、热心为主人排忧解难。
作为宾客,撞上主人事务繁忙需要援助的时候,主动地给予帮忙、照看及出主意等,主人一定会欣喜感激,你也就更加受欢迎了。比如,主人这边忙得不可开交,那边又有事情要办。这时,你就应该请求主人让自己帮忙办理其中一项事情,自己办不了。也可以出点子去找别人来办,哪怕由于不小心而办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主人也会为你有一颗热心而高兴,因而十分欢迎你。比如,主人家里来了一位远方贵客,你恰巧也在主人家;主人又突然身体不适,不能上街买菜备酒,这时,你就不妨提出替主人一手操办这些,以便招待好那位贵客。对此,主人怎能不感激并永记在心?
当然,在热心为主人排忧解难之时,小心不要帮倒忙。更不可以顾此失彼有损主人或旁人的利益。
另外,尽量不要做某些正式场合中的“不速之客”。比如。主人宴请嘉宾贵客,邀请某人处理或商讨某些特殊事务等,你若前来充当那种“不速之客”,主人往往很为难;不接待不好,接待又不方便。有时会使主人陷入十分窘迫的困境。这样,主人就会为你的到来感到“头痛”或“冒火”,你自然也就不受主人欢迎了。
(3)无事少登三宝殿。
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形象,有人因为工作关系,为了求得上司的支持,频繁地往领导家里跑,尤其在下班以后,在领导家一“泡”就是几个小时。他以为这样,就能获得领导的好感,事情就好办得多。殊不知,这种行为不管有心无心都有“王八咬人不撒嘴”之嫌,会使人不耐烦。
为什么不该频繁造访上司的住所呢?原因有三:
第一,下属与上司是工作关系,而住所却是一块私人的领地。许多人工作之后要回家,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和睡眠。如果光是为了这点事,不用回家也能解决问题。
家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让人从精神到肉体完全处于松驰状态的氛围。人们工作了一天,紧张了一天,回到家中,恰如鱼儿回到水中,鸟儿回到林中,好不轻松,好不自在。
偏偏在这时,门铃响了,你进来了,带来了有关工作整个记忆。破坏了别人悠哉悠哉的心态和生活节奏,这怎么可能是受人欢迎的呢?
第二,一个家庭大多有两个以上的成员,而别的成员对你这个只有工作关系的人介入进来,必然也是不满意的。或许,上司的夫人正要与丈夫一同外出去看电影,或许,上司正希望和夫人一起静静地待一会儿;或许,主人的孩子正等着爸爸或妈妈辅导功课……
这样,即使你的上司没有对你的造访感到厌恶,人家的家庭成员也会讨厌你,并把这种情绪传染给你的上司。
第三,私下造访上司的住所,一般而言,动机都不怎么单纯,总是企图在彼此之间造成另一种“亲密关系”,以便获得好处。这是一种丧失自信的表现。你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博得上司的好感呢?正直的领导必然对此产生反感。同事们也会认为你是个“马屁精”。你得了好处,明明是努力工作而得到的,人家却说是“马屁”生效了,你吃了亏,人家则说你“活该”。即使有个别领导真会因此而给了你点好处,相形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其实你不会打电话,更不会接电话!”你定会勃然大怒,认为简直是对你的一种侮辱,一天八小时中你不知要听多少个电话又要拨多少个电话,竟敢说……
事实上,如今精明的人都早已认识到、并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电话里的学问了。别小看了细细的一根电话线,它能让你千里之外深得人心,也能令你五步之内威风扫地。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身边不会打电话的同事真是比比皆是,当然,但愿其中没有你。
以下关于打电话的两个要点不知你知道了没有:
(1)打电话时间不要过长。
平时,有些人在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情况下也要打个电话到亲人或朋友的单位,在电话里讲的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或商量约会的时间。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他们大概都没有考虑到对方或等着打电话的人。
在单位里,有同事、有领导,如果没有必要打电话,应该尽量少打或不打。尤其是类似这些说:“我今天下午可能会晚点儿到,怎么办呢?”这会使对方很难为情,因为他总不能当着大家把约会的事大声说出来,如果小声说,又会很尴尬,好像有什么秘密似的,有时,领导也会因为他总接电话影响了工作而对他不满意。
当你碰到非打电话不可时,应该考虑尽量缩短时间,讲一些能使对方简短回答的话。比如:“我今天突然有事,可能会晚到三十分钟,我们七点见好不好?”这样,对方只要回答一句“好”或“不好”就司以了。
(2)打电话时,面带微笑。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有的人打电话时,一面说着话,一面在那儿点头或做着各种手势。也许你会认为这人真奇怪,前面又没人,干吗在那点头?事实上,打电话时,表情的诚恳,可以通过电话筒传到对方去!
谈话并非只靠语言就能完成,把谈话当中的精神真正传到对方,这样才算是真正地完成了。而产生这种实际效果的精神,指的是你的声音,而声音与表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你愁眉苦脸地讲着不高兴的事,难道会说:“我真高兴啊!”我想那种声音一定极不自然。
当你微笑地打着电话时,声音自然变得明快、爽朗,即使看不到你含笑的脸,也能从你清脆的声音中感觉到笑意。表情冷淡地对着话筒说:“这次你照顾得太周到了……”这种表情导致声音的冷漠,因此对方也不会觉得你是真心的。
涉及与外国商人交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求双方要熟习对方的特定风俗、礼仪、习惯等等。否则,极易产生误会、尴尬或难堪。
对于此,可以事先通过翻查对方风俗习惯方面的资料,也可以通过询问该国熟人或向熟悉此道的人打听。
(1)跨文化交谈中的礼仪语。
礼仪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层面,这一层面以高度仪式化的行为和全无定式的行为两极而界定。在跨文化交谈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礼仪语,都反映其民族文化的习惯。注意这些极常见极细微的事情,将会使交谈更成功。
一、见面语。
见面语是熟人在路上相遇打个招呼,寒暄应酬。这是一种全人类性的礼貌习俗,但招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一般用这样的方式:
“你去哪儿?”——“我出去一趟。”
“怎么才回来?”——“车子太挤了。”
“买什么去啊?”——“随便看看。”
“饭烧好了吗?”——“正在烧呢!”
“冲凉了吗?”(在广州一带)——“还没有呢!”
以上问者并非真想知道什么,不过是一句脱口而出的招呼语。答者也是含糊的,即使对方不回答,而扯一句别的话,问者也不在乎。这一问一答的意思实际上跟“你好”是差不多的。如果遇上欧美人,也按照中国人习惯打招呼:
“Have you eaten?”(吃饭了吗?)
“Where are you going?”(你上哪儿去?)
对方将非常生气,他们认为这种问法纯粹是干涉别人的私事。对欧美人,你如果问他“饭吃了吗?”,他回答:“没有。”你就应该请他吃饭,否则就会导致语言行为失礼,外国友人会想:你既然不存心请我吃饭,又有什么必要问我吃饭没有呢?这不是虚伪吗?一位应邀在我国大学里讲学的外籍专家。不满地对身边中方接待人员说:“你们一些人,总要干涉我个人行动,实在不能理解!”原来他把中国学生和他在校园路遇时的问候语“你上哪儿去,休假了吗?”当成实务性的问话了,于是产生了中国学生喜欢干涉老师个人行动的误会。反把学生的礼貌行为误会为失礼的行为,这种误会在大学里经常发生。西方文化中,一般的招呼语是:“How do you do!”;当今美国口语中。“Howare you doing?”(你好!)作为寒暄招呼用语十分普遍。这正如“How are you?”并非具体问身体究竟如何一样,它就等于简洁的“Hi"。有时也有意无意地谈论一下天气。除了用口语表达外,点一点头,笑一笑或者做一个打招呼的手势,也许更得体。
在泰国,人们见面,总是亲切地相互问候“撒瓦迪!”(泰语“你好”)。问候时,双手合十于胸前,低头相敬。这种合掌礼在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种:小辈见长辈时双手高高举起,举到前额为限;平辈相见时双手略为举起,举到鼻子高度;长辈对小辈还礼时,只需要举到胸部的高度。当然,不管在何时何地,遇有他人向你合十致意时。你都应当合十回礼。否则,是失礼的。
在日本人之间,平常相互见面最普通的招呼语是“你早”、“你好”、“请多关照”、“再见”、“拜托了”、“失陪了”等。
在非洲,人们热情好客,见面礼节颇多。两人初次见面,凡是当时能够想到的,几乎都要问一遍。在毛里塔尼亚,见面不仅问人好,还要问对方的牛、羊和骆驼好不好。因为这是一个牧业国家,牲畜的兴旺同人的健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称呼语的使用受文化背景的制约是十分明显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称呼习惯,能使交际对象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如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对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在男士之间,一般称为某某(姓氏)先生,对有学位、官职、军衔的,则在先生之前冠以职衔,如“博士先生”、“部长先生”、“上校先生”,对于大使和政府部长以上负责官员,在官衔之后往往会加上“阁下”两字,否则会被认为失敬于对方。又如,“爱人”一词,在我国一般专门指称配偶。然而。在海外则理解为“情人”,所以,不能随便使用这一称谓。
此外,在和女外宾打交道时,要特别注意西方国家事事均以“女士优先”的礼仪习惯。妇女走进会见场所时,男人要起立;拜访时。先向女主人致礼;告别时,先向女主人道谢。男女共餐时,应以女主人为主座论次;上菜敬酒时,应以先女后男为序。进门、登车时,男人通常要为女士开门。上楼、下电梯、进入会议厅要让女士走在前面。离开某场所时,男人要帮妇女穿上大衣。尤其是在上层社交场合,更要注意“女士优先”的礼仪。
二、发问语。
在中国,一般熟人之间发问很随便。比如,工资在中国差不多是公开的,同事或朋友挣多少钱一月,无须保密,即使问一下“你现在工资多少?”谁也不会见怪。但在欧美,这样发问令人反感。他们觉得挣多少钱是他们的私事,对别人的私事是不应该乱打听的。又如,日本人对朋友买的东西,一般不问“这个多少钱?”因为这是失礼的。如果他告诉了你价钱,你马上说:“真便宜!”也是失礼的。因为日本人听了这句话,会觉得你把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看低了,他只会少花钱买廉价货。而中国人一般听了“真便宜”这句话。会觉得你在表扬他很精明,会买东西。如果听到朋友说“太贵!”反而会觉得自己太傻了,不会买东西,上当了。
三、受礼语。
中国人受礼往往表现出不好意思,说些“不敢当”、“太客气”之类的套话,并再三推却。等送礼人走后,才将礼物看个仔细。如果当着送礼人的面就拆开来细看,或表现出欣喜的神色,会被视为贪心。而欧美人于受礼时若不是对礼物当即表示赞赏及表示感谢的话,送礼者就认为这份礼物不受欢迎,或者对方不接受自己的情谊。所以,不管受礼者是否真正喜欢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边看礼物边说些“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太好了,我很喜欢它”等有礼貌的话。
四、宴请语。
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主人宴请客人时,总会客气地说:“今天请各位吃便饭,没有什么菜,大家随意吃,随意吃!”这话,若对西方客人说,人家会觉得奇怪:既然没有什么菜,何必要请呢?甚至会怀疑主人故意怠慢。事实上却是满满一桌的美味佳肴、名酒,当他们一饱口福之余,心里还会纳闷:明明有这么多好菜名酒,却偏说:“没有什么菜”、“随意吃”,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实事求是的。
敬茶、敬酒和敬烟,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也有不同之处:
主人问:“喝不喝茶?”
客人道:“不用了,不用了,马上走。”主人说:“请吃糖。”
客人答:“不吃,不吃,不用客气。”
当真是不喝不吃?往往不是,而是客套,是为了不要给主人添麻烦的表示。而主人呢?为了当个好的主人,往往不管你喝不喝茶,都请你喝;不管你爱吃不爱吃概都请你吃。在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习俗的基础上,敬酒也是如此,尽管客人一再谢绝,不能再斟了,可好客的主人还是一个劲地说:“斟满!斟满!”这跟欧美人的习惯完全相反。在西方,当有人请你赴宴时,主人一开始就会当众介绍:“这是本市最好的酒家做的最有名的饭菜。”在家里待客,就会说:“这是我太太(或厨师)最拿手的菜肴。”意在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诚意的款待,和中国的宴请语正好相反。所以,一般欧美人说不喝不吃是真的,不是客套。如果说,他不想喝啤酒想喝咖啡,会对主人直说:“给我一杯咖啡好吗?”同样,主人有时会主动向你征询:“喝点什么饮料?”也不会有上述的劝酒劝茶的殷勤习惯。
以茶敬客,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一般以热茶、满茶敬客,而且给客人倒得越多越好。但日本人却喜欢喝温茶,一般以只倒八分满为最恭敬。日本人不用烟待客,即使自己吸烟时,也是只自己吸,不敬对方。而且,在吸烟时应先征得主人同意:“我可以抽一支烟吗?”以示尊重。这使刚到日本的、会吸烟的中国人很不自在。而中国人看到对方会吸烟,即使自己不吸烟,一般也会拿出好烟招待,而且会一支接一支地递过去。
送客时,在中国,主人总爱说“怠慢,怠慢”(意思:没有什么招待,对不起了)之类的话,即使自己对客人招待得已很周到也会这么说。欧美人在这种场合,却习惯说:“但愿你在我这里过得很愉快。”言下之意:“我已尽力招待你了”。
称赞(感谢)与反应的语言表达,受文化的影响很大。例如,在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同桌就餐或饮茶时,无论是谁给对方斟酒倒茶时,对方都会把手指弯曲,以几个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地叩打。以示感谢。据说,叩指礼是从华人叩头礼演化而来的,这一宴请礼仪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大城市的宴席上已流传开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与习俗,在亲朋好友、家庭成员之间得到了帮助,一般很少说“谢谢”,说了反而有“见外了”之嫌。而"Thankyou”对英、美人来说,几乎是常挂嘴边。当客人们称赞你、感谢你的时候。只需用“Thankyou”作答,而且简单得体。
(5)禁忌语。
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着一些禁忌语,虽无明文规定,但却已约定俗成。如在中国,除了对“死”一词的禁忌以外,亲朋相聚,吃水果时,可以说“吃梨”,但不可说“分梨”,也不可将梨切开,因为“分梨”的谐音是“分离”。向外国朋友用英文介绍中国菜时。也要注意忌讳。如作为菜肴的“鸡”,一般都说"chicken”,而不怎么说"henf母鸡)”,更不说"cock(公鸡)”,因为"Cock"在英语俗语中就是上海方言中“鸡巴”的意思,是不上台面的,所以必须忌讳。又如“海参”。英语至少有以下三种说法:
1、trepang
2、seacucumber
3、seaslug
对第1、种说法的释义,英、美人不大用;第3、种说法,他们听了会感到“恶心”;所以,一般采用第2、种解释,即海黄瓜。这样,就不至于影响他们的食欲。还有一种禁忌的原因是风俗。比如在中东国家,或对中东外宾,你不能用左手向他传递东西,更不能伸左手和他握手,因为中东人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如厕的,左手是不干净的手,这就是风俗所致。
(2)跨文化交谈中数词的运用。
在跨文化交谈中,要注意三种类型的数词运用:13、4和9、偶数。
一、13
13、欧美文化认为它不吉利,对这个数词噤若寒蝉,他们尽量避免与13打交道。在荷兰,人们用“12号A”代替第13号房间或第13栋楼房;在英国的剧院里,找不到第13排和第13号座位;在法国巴黎的剧院,采用一种变通办法——在12与14之间开一条过道;美国一些影院虽有第13号座位,但票价减半仍无人光顾等等。这些国家的人,忌讳13个人外出旅行,更忌讳13个人共进晚餐。因此,为了尊重这些风俗习惯,22层楼高的上海大厦取消了13层楼的名称。同样,在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也找不到“13层”的标记。一般都采用12跳到14的办法。
欧美人忌讳13的原因有二:一是北欧神话中有这样的传说,有一次,天国为了追悼阵亡将士的英灵而举行宴会,出席者共12人,突然间凶神罗基也闯进来,他是第13者。事后在座的最高之神奥丁之子——光神鲍尔德因此遭到不幸,众天将也处处失利。二是与基督教创始人基督的最后晚餐有关。那次晚餐桌上,由于犹大(第13者)的出卖,耶稣被捕,而后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与此类似的是,有的西方人也忌3、特别是点烟时,当给第3人点烟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礼貌地拒绝。其历史渊源出在1899年的一次欧战中:晚上,许多士兵往往因为点火抽烟而暴露目标,而被对方击毙的多为点第3根烟的人。因此,认为给朋友点第3根烟是不吉利的,在西方已形成一种忌讳习俗,当遇上这一情况时,在点了第二根烟后,要不嫌麻烦,把火熄灭之后,重新给第3个宾客点上。
二、4和9
日本人忌讳4和9,原因是日语发音中的“4”的发音同“死”相似,而“9”的发音与“苦”相近。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请客送礼时,都喜欢送3、5、7等奇数的礼物。难怪曾有一位高尔夫球生产商把4个球包装在一起对日本出口,结果招致失败。
三、偶数。
与日本相反,中国人喜好偶数,喜欢成双成对。如“四大名旦”、“六喜丸子”、“八宝粥”、“十锦菜”、“十二生肖”等不胜枚举。以北京城门为例:“天安门一地安门”;“天坛一地坛”;“东直门一西直门”等都是成对地出现。又如宴会的座位也都是4、6、8、10、12个人一桌。上菜也多为4、8、10个等,农村中则有“四碗八碟”的习惯。在中国文化中偶数给人以协调、庄重、平稳、安心的感觉。于是,在喜庆节日,互相赠送礼品都喜欢成双成对,认为偶数象征美满幸福,所以,我国民间热衷“六六大顺”,近年来更到处以“八八”象征兴旺大吉。就连中国的文学作品,凡是讴歌爱情的,多用双栖偶居动物作比,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要数“鸳鸯”。“鸳鸯”古称“匹鸟”,雌雄偶居不离,交颈而眠。
(3)跨文化交谈中的体语。
一、握手。
握手,是一种见面时表示友好的动作语言。但如果不了解其文化的含义,将会产生不友好的结果。如在泰国,握手礼只在政府官员和学者、知识分子中流行,但男女之间是不许握手的。对于这一点。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国家则更严格。在巴基斯坦、英国等地,如果初次遇上女士,经人介绍后,她不主动伸手与你相握,你不要主动先伸手。否则,就等于强迫对方与你握手,自然就有不恭之嫌了。有时,甚至会受到“抗议”。
在俄罗斯,表示友好、欢迎的礼节除握手之外,还有吻手。这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前较为盛行,目前只在盛大的节日或隆重的场合,偶尔使用,而人们之间最常用的礼节是拥抱。尽管西方人对较熟悉的客人、朋友报之以拥抱、亲吻,但是其中方式也有差别:辈分高的人对辈分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额头;反之,则吻后者的下颌。而辈分相同的朋友、亲人之间,只是以脸颊相贴,用手互拍后背。唯有情人之间,才能以嘴部亲吻。故而,东方人对此,应当慎加区别,切忌越度。
日本是以鞠躬代替握手的。鞠躬时头越低,越是表示有礼貌。不但在和熟人打招呼或告别时要鞠躬,而且在向对方表示感谢、致歉和提出要求时也要鞠躬。《现代》周刊调查了日本成年人鞠躬的次数。例如,某一个大制造厂业务部门的雇员,在一天里鞠躬竟达123次,在东京一家寺院里的僧侣说,平均每天他要鞠躬150次。长途列车上的列车员,每检查一张车票就要鞠一次躬,可见其每天鞠躬次数是何其多。而一家百货公司开电梯的姑娘。每天竟要鞠躬2500余次。《现代》周刊发现妇女比男子鞠躬的次数要多35%,在路上和邻近的街道上,当熟识的人走到20米以内时,就开始鞠躬。他们还计算妇女鞠躬所占的时间是1-4秒。比男子多0-5秒。
二、手势。
人们在交谈或讲话时,总离不开手势动作的配合,而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所表示的语义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同一个意思,不同的文化又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如“手心朝下伸出向人招手”这一手势,在中国是表示“请人过来”的语义;而在英国是表示“再见”,他们要招呼人过来,是手心朝上的招手;而在日本,这一手势也许会遭人白眼,因为日本人是以此召唤狗的。中国竖起大拇指,指尖朝上,表示“好”与“妙”;西方人则把拇指朝下,表示“坏”与“差”。中国人用手指指自己鼻子,表示“我”;西方人大多数用手指指自己胸膛,才是表示“我”。又如,用手势来表示“自杀”的意思,在美国是用一只手指指着太阳穴;在日本是用手指向肚子:在新几内亚,则将手架在脖子上。
三、身体接触。
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触及,哪些部位是触摸的禁忌区,各种文化都有一定的规定。如在泰国,人们在公开场合互不接触身体,特别是头部,头部是神圣的,触及这个地方就是一种罪过。对穆斯林来说,耸肩是兄弟般关系的一种表示。在美国,对未婚的异性朋友。轻轻拍肩表示嬉戏和友谊,紧握和擦碰含义,一般是模糊的。在东方文化中,一般对不大熟悉的人,特别是异性,是忌讳身体接触的。不然,给人一种轻佻和对人不尊的感觉。
四、目光接触。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的含义很深刻。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大约用30%……60%的时间跟别人以目传情。估计有10%……30%的目光占有大约1秒钟的时间。有关研究揭示出美国人运用目光接触的特点:
1、我们更倾向于在听讲时,而不是在说话时,来注视我们的传播伙伴。作为说话者,我们搜索词句,经常地看着空间,仿佛词句镌刻在外部什么地方似的。
2、我们从某一传播对象的信息中得益愈多,我们对他或她的注目就愈久。
3、我们力图跟别人建立联系的目光接触的数量,部分地取决于我们对其地位的感知。研究者声称,当跟某些被认为是地位高的人们讲话的时候,我们力图运用中等的乃至强烈程度的目光接触。但是当我们与一个地位低的人谈话时,就很少努力去保持目光接触了。
4、倘若有人盯视着我们一次长达十秒钟以上,我们就会感到十分不自在起来。“瞠目注视,以压倒对方的威风”是具有某些科学根据的。
五、微笑。
微笑,在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是友好、礼貌地表示。例如,拥有10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家萨姆·沃尔顿,每当他的一家新连锁店开张,他都要亲自率领全体员工举起右手宣读誓词:“我从今天起,只要顾客在我面前10米之内的地方出现,我都要迎着他的目光,朝他微笑,向他致敬。”
但在日本,微笑并不一定表示愉快,也可以表示尴尬或哀戚,甚至用微笑来掩饰愤怒和厌恶。1941年,日本特使与美国国务卿赫尔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之后,面带微笑,告辞而去。参加会谈的美方人员看到日本特使的愉悦神情,都认为未来的美日关系将是令人满意的。可不多久,就爆发了日机突袭珍珠港事件。如果当时的美国官员对所谓的“JAPANE SESMILE”有深切的了解,或许珍珠港事件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