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十二沽之中,大沽略有名气。大沽解放前为天津县城的一个小镇,现已演变为天津市塘沽区的一个街道,期间海河穿过塘沽,将大沽分为东西两部分。今天的大沽街包括驴驹河。大沽口有一炮台,位于海河南岸,把守着入京之道,是京津的天然屏障。因此,大沽自古以来便成为了海防重镇,世人将其与虎门做对比,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
要地鸟瞰
大沽拥有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是中国明清时期的海防要塞。它东临渤海,西边卧有海河平原,与塘沽隔河对望,是有名的京津门户、海陆咽喉,许多军事家对它这样评价:“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大沽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黄河在宋朝三次改道北移,凭天然之力逐步造成了塘沽陆地,留下了几次东移的贝壳堤供世人考证。塘沽成陆之后,许多人乔迁至此发展煮盐业和捕鱼业,渐渐形成了部族村落。在往后的时间里,这里海上漕运盛行,人丁日渐增长,兴旺发达,许多人慕名移居于此。清朝末期,塘沽设同知衙门,大沽设协台衙门,管理一方疆土。解放前,海河两岸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后来两岸合并,设天津市塘大区,于1952年2月改名塘沽区。
风云变幻
大沽有史以来是军事重镇。明永乐二年成祖朱棣建都北京,继而在天津城修建城墙,并设置炮台驻守与大姑海口。到了清代,大沽作为军事重地继续不断加强防范,增设大炮30多座,防兵战士2500人。咸丰八年清大臣僧格林沁率兵扼守此处,增建炮台5座,置大炮64尊,同时筹建水师,形成海陆双防双守之势。后来大沽防御体系不断被增强,可谓坚不可摧。1840到1937年间,英法联军以及日本等强国曾7次入侵京津,冲破了层层把守的大沽防线,舰船攻占大陆后,直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咸丰九年,英法又率军侵略大沽,当地军民奋死与之相拼,击杀敌军数百,将其逼出国境。在后来的侵华战争里,八国联军大举而入,以压倒性的胜利与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拆毁了大沽炮台。
兵家必争
大沽扼海河咽喉,世人美名曰“京畿门户”。宋朝时期,海河以南属宋国管辖,海河以北属金、辽统治,南北对峙,常常爆发战火。到了元朝,大沽成为运输南北粮食的水上交通要道。明、清时期,大沽一直扮演着御守疆土的关口角色。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沽人民同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搏斗,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