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自己队伍的朱元璋,紧接着打下滁州这座名城作为根据地。在此期间,许多人慕名来投,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大明开国的股肱之臣。然而,内乱不止,外患又至,滁州城又陷入到重重危机之中。
人才荟萃
朱元璋收编了驴牌寨、横涧山和冯氏兄弟这三支队伍之后,加紧练兵,建立严明的军纪,使这支三万人的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站稳脚跟,寻求一处稳定的根据地,接下来最大的任务,就是南下攻取滁州。
在朱元璋的大军开往滁州的路上,定远人李善长主动求见。李善长是个智谋超群的人,善观时局。初次交谈,朱元璋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称赞平民出身的汉高祖气度不凡、目光高远、善用人才。末了一句“公濠产,距沛(汉高祖刘邦家乡)不远”,更是让同是平民出身的朱元璋萌生出了称霸天下的野心。从此,朱元璋常常拿自己和汉高祖作比较,视李善长为心腹。
滁州城地势险要,是一块易守难攻的要害之地。朱元璋的大军来到滁州城下,却发现在这里守城的元军的力量极为单薄,黑将军花云一个人带队冲锋就占领了这座名城。
攻下滁州后,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来投,姐夫李贞也带着外甥保儿(后改名文忠)来到滁州。定远人沐英,父母在战乱时死去,孤苦无依。为笼络人心、培养心腹,朱元璋将保儿、沐英收为义子,改姓朱。
在此期间,虹县人邓愈率部来投,虹县人胡大海也带着全家来投。胡大海祖籍波斯,祖辈随着蒙古大军来到中土,到他这一辈成了炸油条的小商贩。此人不但身材魁梧,勇力过人,而且很有见识。虽然他不识字,却知道礼贤下士,曾多次举荐大贤,如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人。他的出现,为朱元璋宏图霸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滁州之危
在朱元璋攻下滁州的这段时间,濠州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称鲁淮王的彭大,与自称永义王的赵均用率领红巾军主力,攻下盱眙泗州。他们两个平时就因为郭子兴和孙德崖的问题不和,这次干脆闹翻了脸。赵均用和孙德崖在内的四帅是一派,彭大和郭子兴是一派。由于部队实力上的差距,双方争斗的结果很明显。最后彭大不是他们的对手,手下得力的人也被他们一个个收买过去,他一时气闷不过,竟发病死了。
彭大一死,郭子兴的处境更加艰难,孙德崖几次想借题发挥,置他于死地,想到屯兵几万的朱元璋就在不远的滁州,只好暂时作罢。不多久,他们又想出了个斩草除根的毒计,下令调朱元璋回来守盱眙。朱元璋心里很明白,于是假称部队暂时调动不开,同时又用钱收买了赵均用府上的人,并不时地劝赵均用,不要听了小人的挑拨,削减自家队伍的实力,万一内讧起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赵均用思来想去,终于决定放过郭子兴,让他带着原有的一万多人马去滁州。朱元璋怕郭子兴多心,不但交了帅位,就连兵权也交给了他。郭子兴十分高兴。
至正十四年(1354)十一月,元丞相脱脱统兵在高邮大败张士诚,之后分兵围了六合,六合主将向郭子兴求救。此地处于滁州东侧,一旦失守,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滁州。但是郭子兴与六合主将有仇,不肯出兵,朱元璋一番苦劝,讲明要保滁州必救六合的道理后,这才带了一队人马去救六合。元兵号称百万,除了滁州城的援军,再没有谁敢来救援。在元军猛烈的攻势下,眼看着坚持不了几天,朱元璋只好掩护着六合的百姓提早撤往滁州。
哪知百姓刚刚撤离出城,守城军心便散了,六合城当下失守。元军乘势追击,却误中朱元璋在途中设的埋伏,延缓了进攻的速度。即使朱元璋全军成功退进了滁州,可滁州孤城无援,元军重重包围,早晚难逃一死。在没有任何解围办法的情况下,朱元璋只好忍气吞声,准备了牛肉和好酒,又将缴获的战马送还元军,苦苦哀求,说城里全是普通的百姓,不敢造反,组织起来只为自卫,并表明情愿为大军提供军需给养。元军也不愿多作无谓的死伤,再加上又得了好处,这才移兵他地,滁州算是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