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招贤士是历代明君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朱元璋刚刚站稳脚跟,便效仿刘备求贤之法,三请刘伯温,这对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朱元璋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明朝建国以后,朱元璋仍然没有忘记选拔人才。他抓紧时间重开科举,推行举荐制度,招揽前朝贤臣,并且还经常微服到民间访贤,堪称君主之中求才若渴的典范。
三请刘伯温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得力部将胡大海攻下了处州(今浙江丽水)。胡大海虽然是个粗人,识不得几个字,却是个爱惜人才的将领。在处州附近,他打听到了几位很有才学的隐士,便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听了很高兴,立即派人去请。这几位隐士分别是叶琛、章溢和刘基。前两人接到邀请信后马上就来了,可刘基却没这么容易请到。胡大海觉得他架子太大,不识抬举,打算放弃。
刘基,字伯温,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他正在元朝廷当官。此人为官清正,不畏强权,又满腹经纶,心怀治国壮志,可在腐败的元朝做官,他的才能备受压制,曾三次弃官回乡。元至正十八年(1358),四十八岁的刘基因反对招安方国珍而被罢官,再次返乡,从此著书立说,归隐山野。
当胡大海将刘基的情况上报给朱元璋后,朱元璋极感兴趣,马上命当时的文臣首辅李善长带着金银珠宝前去请刘基,然而刘基以曾为元臣,不能与义军合流为由,婉言谢绝了李善长,并将礼物退回。李善长再三劝请,也无济于事,只好怏怏而返。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汇报后,认为刘基过于恃才傲物,实在不给自己面子。可是转念又一想,人都说刘基是诸葛孔明再世,当年刘备还曾三顾茅庐,以诚意打动诸葛亮,我为什么就不能呢。他本想亲自去请,但当时战事正紧,思前想后,于是选了能言善辩的孙炎再备厚礼去请。
孙炎是刘基的朋友,他接到这个差使后,满怀信心地写了一封信,并备上厚礼,让人给刘基送去。刘基接到孙炎的信,便已猜到内容,觉得十分为难。由于不是很清楚朱元璋的为人,又受古训“忠臣不事二主”思想的束缚,再加上他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于是命家童收了礼物,回赠了一把宝剑。
孙炎没有被难住,他心生一计,随即令使者带回宝剑,并回信说:“剑当献于天子,斩不顺命者。我不臣,岂敢私受?”这句话所含的意思刘基怎能不明白,他再三思量,觉得群雄之中朱元璋最得民心,并且现已占据江南大片富庶之地,他日定可得天下。至正二十年(1360)初春,刘基辞别乡友,跟随孙炎派来的使者,一同来到应天,投到了朱元璋的帐下,与其共谋大业。
“举贤”之法
刘基出山不久,朱元璋令人建了一所招贤馆,专门用来招纳各方贤士。他一心想把天下文人名士纳为己用,局势稍作稳定后,便令吴林、魏观等人带了银子、布帛走访全国各地,寻求贤士。称帝以后,他以“王者使天下无遗贤”作为求贤理念,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选贤”活动。
依照他的想法,只要有学识的人,不论是何出身,都可以出来为国家做事,这与前朝选士大为不同。汉朝选才,看中门第,实行九品中正制,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唐朝时期门第之见仍然存在,只是取士的大门更宽了些,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为国效力。到了宋朝,科举成了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元末连年战乱,学校荒废,人才荒芜,给选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将广开选才纳士之路定为建国的首要大事。他在着手恢复科举考试的同时,还在当朝推行荐举制度,鼓励百官举荐人才,规定凡在朝为官者,都具有向皇帝举荐有用之人的权利和义务。
朱元璋对于被举荐上来的人,也有明确的分配。六十岁至七十岁之间的,送到翰林院当顾问;四十岁至六十岁之间的,根据特长,分配到六部及布政司、按察使司任职。鲍恂、余诠、全思诚、张长年这些年纪在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被请到京师,授以文华殿大学士之职。
朱元璋经常告诫六部官员,六部是总领天下政务的地方,只有博学多才的人才可以居之,如果一旦发现才学不够的任职官员,当即撤职。这样就使六部官员有了竞争。在这一时期,通过举荐当上了尚书、侍郎、都御使、大理寺少卿、府尹的官员不在少数。当时举荐之风全国盛行,就连仓库司局这样一些杂流职位也曾要求荐举选人。
不过在这场“举贤”活动中也有许多不幸的事情发生,如贵溪儒士夏伯启被人举荐后不愿入朝为官,竟然砍断了自己的手指以明心志。苏州人姚润、王谟也被朝廷选中,欲征为朝官,二人抗旨不遵,最后双双被杀。在此期间,因为不愿为朝廷做官被杀灭族的读书人不在少数。那些被举荐入朝为官的也并不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一旦被发现不称职,马上就会被处以死刑,不仅如此,连当初举荐的人也要受株连。这么一来,这种名为皇帝选贤,天降雨露的好事,反倒成了避之不及的祸事。
以文治国
打下江山之后,朱元璋经常想着从那些武将手里收回兵权,只因北方元朝残部还在不断侵扰边境,一时不便撤酒楼选才朱元璋早年没读过什么书,后来打江山的时候努力学习,对文学非常喜爱。他常微服私访,到民间去和文人们对对联。有一次私访的时候,他在一家酒店里遇上了一个国子监的秀才。二人对坐,一边饮酒一边交谈。朱元璋发现这个秀才言谈文雅,举止不俗,当知道秀才是重庆人时,他有意试试秀才的才学,于是信口出了句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上联中第一个“重”字,是由“千里”二字拼合而来,第二第三个“重”字是形容路途遥远艰难,最后一个“重”字则是排比出重庆府的地名。秀才听出了其中的奥妙,略作沉思,对道:“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听罢,十分喜欢,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块镇纸木,以此为题,请秀才赋诗。秀才提笔写道:“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朱元璋从诗中看出了这个秀才的志向,连连称好!
到了第二天,朱元璋在宫中召见了这个国子监的秀才,任命他为按察使,满足了他“台端用”的愿望,让其专治天下不平之事。
兵。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诏告天下,郡县一级设立官方学堂,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考试。
在寻找贤才的过程当中,有人打听到元朝行省参政蔡子英自元朝大都沦陷后,就跟随着扩廓帖木儿四处逃亡,后来归隐民间。朱元璋听说后,叫人画出蔡子英的画像,派人到全国各地四处寻找,后被汤和找到并送到南京。朱元璋亲自为他解开绑绳,以礼相待,并加封他官位,可蔡子英始终不愿接受。
一天晚上,蔡子英突然间大哭不止,有人问他为何而哭,他说思念旧主。朱元璋知道没有办法让这个人回心转意,只好命人将他送到大漠,任由他追随元主去了。
元朝还有一位名叫伯颜子中的奇人,朱元璋久闻其名,一再遣人去招揽,他都不肯投靠大明。最后,朱元璋让布政使沈立本以重金相聘,伯颜子中最后叹息着写下了七首诗,说道:“现在死已经太迟了!”然后服毒自尽。
朱元璋担心自己深居宫中会耳目闭塞,常常微服出行,一面体察民情吏治,一面寻访贤士。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微服到了多宝寺。他看到幢幡上写的都是多宝如来佛号,就信口说了句上联:“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学士江怀素听后,脱口接道:“国号大明,无更大大明皇帝。”朱元璋大喜,立即升江怀素为吏部侍郎。
有位陈君佐,年轻时很有才华,曾与朱元璋有过一面之缘。朱元璋很想再见见这位故人,陈君佐应召而来,朱元璋让他跟随左右,闲聊着来到一家乡间小店,乡里酒肆没什么好的菜肴,朱元璋以此为上联说道:“小村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陈君佐随口接道:“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大笑,劝他回朝做官,陈君佐不肯,朱元璋也没有勉强,二人就此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