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末年,经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大量迁入中原。史书中记载了唐代中州地区的人口来源:
《旧唐书》卷144《李观传》:“李观,洛阳人,其先自赵郡徙焉,秋官员外郎敬仁侄孙也。”
《旧唐书》卷190中《刘允济传》:“刘允济,洛州巩人,其先自沛国徙焉。”
《旧唐书》卷190中《文苑·元万顷传》:“元万顷,洛阳人,后魏景穆皇帝之胤。”
《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杜甫传》:“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旧唐书》卷179《刘崇望传》:“刘崇望,字希徒。其先代郡人,隋元魏孝文帝徙洛阳,遂为河南人。”
《旧唐书》卷153《卢坦传》:“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其先自范阳徙焉。”
《旧唐书》卷65《长孙无忌传》:“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先出自后魏献文帝第三兄。初为拓跋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袭大人之号,后更跋氏,为宗室之长,改姓长孙氏。”
《旧唐书》卷73《李延寿传》:“李延寿者,本陇西著姓,世居相州。”
中原地区又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批士人、学者、官员、商贾居留于此。唐代官方还组织人口移人中原,《全唐文》卷95武皇后《置鸿、宜、鼎、稷等州制》有云:“……其雍州旧管及同、泰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便于水次量给船,乘作般次进发至都,分付洛都受领,支配安置讫……其有诸州人,或县缘饥岁,流宕忘归,或父兄去官,因循寄住,为籍贯属,恐陷刑名,荏苒多时,未经首出,卫士杂色人等,并限百日内首尽,任于神都及畿内怀、郑、汴、许、汝等州附贯,给复一年,复满便依本番上下。”这次迁徙包括两类人户和两类地区,一是关内雍、同等州,因土狭人稠,土地不敷分配,因而有“情愿向神都(洛阳)编贯者宜听”,这些人户可获得三年优复,无地少地者也可以携带家口,一同迁往洛州,由官吏押领,分付洛州加以安置。另一类是诸州逃户和“父兄去官,因徇寄住,为籍贯属”的寄住户以及“未经首出”的卫士杂色人等,准许在百日内自首,然后可于神都及都畿之内的怀、郑、汴、许、汝等州附贯。可能在制书下达后半个月之后,自关中和陇右诸州迁徙了数十万人户于洛阳,《册府元龟》卷486《邦计部·迁徙》:武后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四日条下载:“徙关外雍、同、泰(秦)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这次迁洛的地区不限于关内,陇右诸州例如秦州也有若干民户迁往洛阳,他们大都是来自招募的“乐住之色”。东迁的人口中包括一部分陇右人口。
唐代中州地区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唐书》卷37《地理志》记载:“(开元)十年平康待宾,迁其人于河南及江淮。”由于中州地区遭受洪水的侵袭,大量人口消亡,《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开元十年,“五月,东都大雨,伊、汝等水泛涨,漂坏河南府及许、汝、仙、陈等州庐舍数千家,溺死者甚众”。秋八月,“丁亥,遣户部尚书陆象先往汝、许等州存抚赈给于是有下面的移民行动。”开元十年,“诏移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始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中州居留有波斯商人。《太平广记》402引《集异记》云:“司徒李勉行及睢阳,忽有波斯胡老疾……因曰我本王贵种也,商贩于此已逾二十年。”
由于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中州地区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至唐代,中州习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有:
1.尚武之风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经两晋南北朝,中原长期处于战火之中,大批世族地主携带部曲南迁。未南迁之世族组织起来,建立玛壁以自保。及至后世,某些坞壁仍存留下来。《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上》就说黎阳一地(今河南浚县)坞壁不下三十余个。《晋书》卷62《祖逖传》也说黄河两岸及豫州到处都有坞壁。洛北有石梁坞,宜阳有一泉坞(一合坞),偃师城西南有百谷坞,嵩山北麓有白马坞。坞壁是一种准军事组织,坞内常有数百家,除老弱和幼童之外,坞主和其它青壮年皆须有勇力、强悍,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命运,不至为人掳掠。因而尚武的风气相沿不衰。另一方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有大量胡族入主中原,胡族本身就具有善骑射的特点,使得中原风俗为之改观。到唐代,尚武之风余韵犹存。《旧唐书》卷59《丘和传》:“丘和,河南洛阳人也。父寿,魏镇东将军。和少便弓马,重气任侠。”《太平广记》卷127郑生引《宣室志》云:“唐荥阳郑生,善骑射,以勇悍骄捷闻,家于巩、洛之郊,尝一日乘醉,手弓腰矢,驰捷马,独驱田野间。”史书中记载了很多唐代中州地区的军事人物,他们有的成为地方武装领袖及中坚,有的成为唐王朝的重要军事将领。
翟让: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人,在东郡做过法曹(执法小吏)。因替无辜百姓不平,偷放囚犯,被判死刑,打入牢狱。狱吏黄君汉知道翟让为人正直,潜入死牢,放走翟让。他听从黄君汉的劝告,逃到瓦岗寨(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组织亡命的农民起来反抗隋朝的暴政。隋大业十二年(616),翟让领导成立了农民起义军,因地处瓦岗,起义军因地得名,号称瓦岗军。翟让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领袖,他所创立的瓦岗军及其反隋的历史功绩,不能不说与中原地区的尚武风气有一定的关系。陈寅恪在《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中指出:冀、定、瀛、相、济、青、齐、徐、兖诸州皆隋末唐初间山东豪杰之出产地,其地实为北魏屯兵营户之所在。由此推测此集团之骁勇善战,中多胡人姓氏(翟让之“翟”亦是丁零姓),胡种形貌(如徐世勣之类),及从事农业,而组织力又强。认为该集团是北魏镇兵的后裔。
王世充:字行满,本为西域少数民族人。其祖父颓耨举家迁至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定居。颓耨死,其妻嫁与霸城(在陕西省长安县东)人王粲做妾,其子收改姓为王。王收仕隋,历任怀、汴二州长史,生子王世充。王世充是隋唐交替时期重要角色之一,他一度代隋称帝,国号郑。
单雄信:瓦岗军领袖翟让的好友,在瓦岗军中号为“飞将”。后翟让被李密所杀,单雄信以大局为重,归顺了李密。李密兵败后,单雄信降王世充,为王世充的大将。秦王李世民兵进东都,双放展开激战,单雄信举枪刺秦王,秦王被唐将尉迟恭所救。及王世充覆灭,李勣等瓦岗寨旧将为其求情,但单雄信仍被处死。
张亮:《旧唐书》卷69《张亮传》云:“张亮,郑州荥阳人也。素寒贱,以农为业。大业末,李密略地荥、汴,亮杖策从之,署骠骑将军,隶于徐勣。后房玄龄、李勣荐之于太宗,引为秦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
常何:常何原为李密的部下,《李密传》中记载,李密跟随翟让与张须陀对战,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余人为游骑,斩杀张须陀。后常何为唐太宗所用,参与玄武门政变,因功身居高官。巴黎图书馆藏写本李义府撰《常何碑》略云:“公讳□,字□□,其先居河内温县,迺祖游陈留之境,因徙家焉,今为汴州浚仪人也。(公)倾产周穷,捐生拯难,嘉宾狎至,侠侣争归。既而炎灵将谢,政道云衰,黑山兢结,白波潜骇,爰顾宗姻,深忧沦溺。乡中豪杰五百余人以公诚心早张,誉望所集,互相糺率,请为盟主。……高祖嘉其变通,尚其英烈,临轩引见,特申优奖,授车骑将军。”
刘师立:据《旧唐书》卷57《刘师立传》记载,其为宋州虞城人,起初为王世充的军将,王世充对他甚为礼待,王世充覆灭后,唐朝占有洛阳,刘师立面临被杀的命运,李世民爱其才,特加赦免,任左亲卫。参与玄武门政变,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李建成有功,超拜左卫率,不久,升为左晓卫将军。封襄武郡公,并赐绢5千匹。曾带兵讨伐吐谷浑,使党项内附。对安定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世勣:《旧唐书》卷67《李勣传》记载:“李勣,曹州离狐人也。隋末,徙居滑州之卫南(治今在河南滑县东)。本姓徐氏,名世勣,永徽中,以犯太宗讳,单名勣焉。”李世勣是唐代中州地区的大族,“家多童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盖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大业七年(610),十七岁的李勣带领一支义军投奔翟让,同单雄信、王伯当等俱为义军首领。他曾对翟让建议:“今此土地是公及勣乡壤,人多相识,不宜自相侵掠。且宋、郑两郡,地管御河,商旅往还,船乘不绝,就彼邀截,足以自相资助。”在李勣的建议下,瓦岗军很快壮大。武德元年(618),十一月,李密降唐后,李勣尚据守黎阳,所占地盘南达长江、北抵魏郡、西到汝州、东尽海岸,即今河南、山东大部分地区。在魏征的游说下,李勣将土地人众全部献给了唐高祖李渊。此后他为李唐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南征北战,破突厥、平薛延陀、用兵辽东,屡建奇功。
卢祖尚:《旧唐书》卷69《卢祖尚传》:“卢祖尚者,字季良,光州乐安人也。父禧,隋虎奔郎将。累叶豪富,倾财散施,甚得人心。大业末,招募壮士,逐捕群盗,时年甚少,而武力过人,又御众严整,所向有功,群盗畏惮,不敢入境。及宇文化及作乱,州人请祖尚为刺史。祖尚时年十九,升坛歃血,以誓其众,泣涕虚欷,悲不自胜,众皆感激。……及(王)世充自立,遂举州归款,(唐)高祖嘉之,拜光州刺史。”
张士贵:《旧唐书》卷83《张士贵传》记载:“张士贵者,虢州卢氏人也。本名忽律,善骑射,膂力过人。大业末,聚众为盗,攻剽城邑,远近患之,号为‘忽律贼’。高祖降书招怀之,士贵以所统送款,拜光禄卿大夫。累有战功,赐爵新野县公。从平东都,授虢州刺史……寻人为右武侯将军。贞观七年(633),破反獠而还,太宗劳之曰:‘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后累迁左领军大将军,改封虢国公。显庆初卒,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刘仁轨:《旧唐书》卷84记载:“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武德初,任息州参军。后擢受栎阳丞。刘仁轨在唐初对百济的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显庆五年(660)高宗征辽,令仁轨监统水军,因误期受罚,白衣从军。百济平定后,出现叛乱,乱军围困唐将刘仁愿的府城。诏令刘仁轨为带方州刺史,顺便发新罗兵解仁愿之围。盘军又勾结倭兵抗拒官军,白江之战:刘仁轨率领的唐军四战皆捷,烧毁敌船四百艘,贼众大溃,百济余烬悉平。刘仁轨奉命镇守,当时“百济经福信之乱,合境凋残,僵尸相属”。刘仁轨“始令收敛骸骨,瘗埋吊祭之。修录户口,署置官长,开通途路,整理村落,建立桥梁,补葺堤堰,修复陂塘,劝课耕种,赈代贫乏,存问孤老。颁宗庙忌讳,立皇家社稷。百济余众,各安其业。于是渐营屯田,积粮抚士,以经略高丽。”仁轨回京后,正受带方州刺史,并赐京城宅一座,赏赐其妻子。刘仁轨返回带方州时,将历书带到那里,让那里的人民学习汉文化。麟德二年(665),封泰山,仁轨率领新罗、百济、耽罗、倭四国酋长赴会,高宗非常高兴,擢拜其为大司宪。乾封元年(666),迁右相,检校太子左中护,累计前后战功,封为乐城县男。乾元三年(668),为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协助李勣讨平高丽。咸亨五(674),为雞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以功晋爵为公。上元二年(675),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盛彦师:《旧唐书》卷69《盛彦师传》载:“盛彦师者,宋州虞城人。大业中,为澄城长。义师至汾阴,率宾客千余人济河上谒,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军总管,从平京城。俄与史万宝镇宜阳以拒东寇。”李密叛唐后,将出山南,史万宝害怕李密的威名,不敢迎战,对盛彦师说:‘李密,骁贼也,又辅以王伯当,决策而叛,其下兵士思欲东归,若非计出全万,则不为也。兵在死地,殆不可挡。’彦师笑答:‘请以数千之众邀之,必枭其首。’万宝问:‘计将安出?’回答道:‘军法尚诈,不可为公说之。’于是带领兵众翻越熊耳山,‘傍道而至,令弓弩者夹路乘高,刀楣者伏于溪谷。’下令:‘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居高纵射。刀楣即乱出薄之。’其中有人问:‘闻李密欲向洛州,而公人山,何也?’彦师曰:‘密声言往洛,实走襄城就张善相耳,必当出人不意。若贼入谷口,我自后追之,山路隘,无所展力,一夫殿后,必不能制。今吾先得入谷,擒之必矣。’李密过陕州后,认为其它事情不必多虑,于是带领部伍缓缓前行,果然翻越山南渡河。盛彦师给予迎头猛击,李部首尾被切断,不能相救,结果,李密被斩首,王伯当被擒获。盛彦师因功被封为葛国公,拜武卫将军,镇守熊州。唐太宗讨伐王世充,遣盛彦师与史万宝驻军伊阙,断其山南之路。平贼后,被任命为宋州总管。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隋朝末年,率领乡曲数百人投奔李密,与李勣一同守黎阳。李密兵败后,与李勣一起附唐,被封为阳翟郡公,拜宋州刺史。与李勣经营武牢以东地区。献计唐太宗破窦建德、王世充,任左骁卫将军。贞观年间,为安西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讨伐焉耆。“孝恪夜袭其城,虏其王龙突骑支。”不久,又任昆丘道副大总管,讨伐龟兹,与儿子郭待诏战死沙场。
魏元忠:《旧唐书》卷92《魏元忠传》载:“魏元忠宋州宋城人。”时人江融撰《九州设险图》,魏元忠传其术。仪凤年间,吐蕃不断进犯边塞,魏元忠赴洛阳进言,谈命将用兵之事,深得帝王赏识。文明年间,徐敬业扬州兵变,左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伐,魏元忠任监军。李孝逸临阵按兵不动,魏元忠对李孝逸说:“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閫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且海内承平日久,忽闻狂狡,莫不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留而不进,则解远近之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孝逸接受他的建议,下令部队进军。当时徐敬业屯军下阿谿,其弟敬猷率偏师进军逼淮阴。魏元忠请先击敬猷,诸将都说:“不如先攻敬业,敬业败,则敬猷不战而擒矣。若击敬猷,则敬业引兵救之,是腹背受敌也。”元忠云:“不然,贼之劲兵精卒,尽在下阿,蚁聚而来,利在一决,万一失捷,则大事去矣。敬猷本出博徒,不习战斗,其众寡弱,人情易摇,大军临之,其势必克。既克敬猷,我军乘胜而进,彼若引救淮阴,计程则不及,又恐我之进掩江都,必邀我于中路。彼则劳倦,我则以逸待之,破之必矣。譬之逐兽,弱者先擒,岂可舍必擒之弱兽,趋难敌之强兵?恐未可也。”孝逸屡次接纳他的建议,最后取得军事胜利。当突厥与吐蕃进犯之时,魏元忠皆任大总管,带兵御寇。唐中宗时,任兵部尚书,知政事。
杜暹:濮州濮阳人。参加明经科考试,补选婺州参军。开元十二年(724),兼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尉迟眺勾结突厥及诸番国阴谋叛乱,杜暹暗中得知消息,发兵追捕,平息了叛乱,以功特加光禄大夫。杜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畏劳苦,博得夷夏各民族的拥护。
王睃:《旧唐书》卷93《王睃传》:“王睃,沧州景城人,徙家于洛阳。”景龙末,为桂州都督,政绩卓著。开元二年(714),吐蕃精兵十万寇临洮军,王睃率二千人,与临洮军合击进犯之敌。当时,吐蕃军驻于大来谷口,吐蕃将领盆达延又率兵增援。王睃出奇兵700人,着吐蕃衣服,乘夜袭击。相距五里,置角鼓,令前面的队伍遇敌大呼,后面的人击鼓应和。吐蕃军队不知真假,疑有伏兵,自相杀伤。王睃又营救被吐蕃军队阻挡的薛讷军,两军合势进击,杀获不可胜数。
娄师德:《旧唐书》卷93《娄师德传》曰:“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都尉。”上元初,吐蕃犯边,招募猛士进讨,娄师德抗表请为猛士。高宗非常高兴,特假朝散大夫,从军西征,屡立战功。天授初年,授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依旧知营田事。则天降书慰劳:“卿素积忠勤,兼怀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授委北陲,总司军任,往还灵、夏,检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积,不烦和籴之费,无复专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勤劳止诚,久而弥著,览以嘉尚,欣阅良深。”史书评价他“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自专综边任,前后三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殆。虽参知政事,深怀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终,甚为识者所重。”
张献诚:陕州平陆人,幽州节度使、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张守珪之子。安史之乱时,曾为史思明守汴州,统逆兵数万。东都平定后,献诚率兵归国,诏拜汴州刺史,充汴州节度使等职。
王虔休:《旧唐书》卷132《王虔休传》:“王虔休字君佐,汝州梁人。本名延贵,少涉猎书籍,乡里间以信义畏慕之,尤好武艺。”大历年间,汝州刺史李深任他为兵将,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听说后,重金聘其为兵马使押衙。建中初年,李抱真征讨河北,王虔休屡树功勋,擢升为步军都虞候。
马燧:《旧唐书》卷134《马燧传》:“马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其先自右扶风徙焉。……姿度魁异,长六尺二寸,沉勇多智略,该涉群书,尤善兵法。”宝应年间,李抱真任其为赵城尉。大历十年(775),河阳三城兵乱,逐镇将常休明,马燧为河阳三城使。十一年五月,汴州大将李灵耀反,马燧带兵讨平。在中央与藩镇的战争中,马燧屡立战功。
李观:《旧唐书》卷144《李观传》:“李观,洛阳人,其先自赵郡徙焉,秋官员外郎敬仁侄孙也。少习武艺,沉厚寡言,有将帅识度。乾元中,以策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子仪善之,令佐坊州刺史吴抽,充防遏使,寻以忧免,居盩厓别业。广德初,吐蕃入寇,銮驾至陕,观于盩厓率乡里子弟千余人守黑水之西,戎人不敢近。”建中末年,泾原兵变,李观以右龙武将军的身份带领卫兵千余人扈从奉天。兴元元年(784)闰十月,拜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
贾隐林:滑州牙将。建中初年,为本军兵马使,令率兵宿卫。朱泚之乱,率兵扈从。
刘玄佐:《旧唐书》卷145《刘玄佐传》:“刘玄佐,本名洽,滑州匡城人。”大历年间,任永平军衙将。后为亳颍节度等使。
朱忠亮:《旧唐书》卷151《朱忠亮传》:“朱忠亮本名士明,汴州浚仪人。初事薛嵩为将。……朱泚之乱,以麾下四十骑奔奉天。德宗嘉之,封东阳郡王,为‘奉天定难功臣’。”
王栖曜:濮州濮阳人。天宝末,安禄山叛乱。尚衡起义兵讨伐,并以王栖曜为牙将。后随尚衡入潮,授试金吾卫将军。贞元初,拜龙武大将军。
刘昌:《旧唐书》卷152《刘昌传》:“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也。出自行间,少学骑射。”安禄山叛乱时,刘昌随河南节度张介然讨伐叛军。贞元年间,为西北行营节度使等职。
王智兴:《旧唐书》卷156《王智兴传》:“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县人也。……智兴少骁锐,为徐州衙卒。”长庆初年,河朔再次叛乱,唐穆宗任其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使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大和九年(835),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颍观察等使。
王沛:《旧唐书》卷161《王沛传》:“王沛,许州人。年十八,有勇决。许州节度使上官浼奇其才,以女妻之,署为衙将。”
王逢:王沛之子。少沉勇,从父征伐有功,任忠武都知兵马使。累迁至忠武军节度使、陈许观察等使。
李祐:蔡州牙将,事吴元济,骁勇善战。元和十二年(817),为李愬所擒。后以功迁金吾将军。
董重质:《旧唐书》卷161《董重质传》:“董重质,本淮西牙将,吴少诚之子婿也。性勇悍,识军机,善用兵。”李愬攻打淮西,擒吴元济。李愬派人持书召重质,重质以单骑投奔李愬。元和十五年(727),授左神武军将军。
刘沔:《旧唐书》卷161《刘沔传》:“刘沔,许州牙将也。少事李光颜,为帐中亲将。元和末,光颜讨吴元济,常用沔为前锋。蔡将有董重质者,守洄曲,其部下乘骡既战,号‘骡子军’,最为劲悍,官军常警备之。沔骁锐善骑射,每与骡军接战,必冒刃陷坚,俘馘而还,故忠武一军,破贼第一。淮、蔡平,随光颜入潮,宪宗留宿卫,历三将军。历盐州刺史、天德军防御使,在西北边累立奇功。”
曹华:宋州楚丘人,为宣武军牙校。贞元末,吴少诚叛,宣武军以华骁果有智算,用为襄城戍将。参加淮西之战,授棣州刺史,封陈留郡王。
朱瑄:《旧唐书》卷182《朱瑄传》:“朱瑄,宋州人。……为王敬武牙卒。”
朱瑾:朱瑄之母弟,晓果善战。
……
2.祆教信仰
隋唐时期,有大量波斯人东来,其中一些人在中土经商,一些人在朝中为官。唐太宗贞观年间,新兴的阿拉伯帝国东征,波斯萨珊王朝灭亡。唐高宗时,波斯王子卑路斯来唐求援,后病死于长安。萨珊王朝灭亡后,波斯人继续以它的名义使唐,仅开元、天宝年间就达十多次。波斯商人来唐贸易经商的更是不计其数。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楚州等城市,都有大批波斯商人居住。他们开的店称“波斯店”,来唐的商船称“波斯船”,宗教活动的场所称“波斯寺”或“波斯胡寺”。波斯商人在中国的活动,留下了丰富的遗迹,也给唐朝的文化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波斯国人旧俗拜火,倡善恶二原之说:谓善神清净而光明,恶魔污浊而黑暗,人宜弃恶就善,弃黑暗而趋光明,故以火以光代表至善之神,并加以崇拜,因名拜火教。其拜光又拜日月星辰,中国人以为其拜天,祆是天神的省文,故命其教为火祆教。公元226年,波斯国萨珊王朝兴起,将火祆教定为国教,流行于中亚西亚一带。南梁北魏时,其名始闻于中国。《隋书》卷7《礼仪志二》载:“(北齐)后主(高纬)末年,祭非其鬼,至于躬自鼓舞,以事胡天,邺中遂多淫祀,兹风至今不绝。后周欲招来西域,又有拜胡天制,皇帝亲焉。”公元625年,大食国灭波斯,占有中亚西亚,大量祆教徒移住东方。
唐代实行开放政策,为招徕外国人,对其信仰也给予保护,并设官进行管理。《通典》卷40《职官》记载:“视流内,视正五品,萨宝;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同卷:“视流外,勋品,萨宝府祆祝;四品,萨宝率府;五品,萨宝府史。”这些官职都由胡人充任。《太平广记》285“河南妖主”引《朝野佥载》云:“唐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妖(妖当为祆字)神庙。每岁,商胡祈福,烹猪杀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酧神之后,募一胡为妖(祆)主,看者施钱并与之。其妖(祆)主取一横刀,利同霜雪,吹毛不过,以刀刺腹,刃出于背,仍乱扰肠肚流血,食顷,喷水呪之,平复如故。此盖西域之幻法也。”陈垣《火祆教入中国考》一文认为:“唐代祆祠之建,并不限于两京,碛西诸州,随地皆有。然禁民祈祭。”中州地区其他州、县,当亦有祆祠。唐代对火祆教的管理属官方,民间禁止私自祈祷。又由于火祆教不传教,不译经,故信仰者只有胡人而无唐人。
祆教徒的杂伎艺术对中土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艺术逐渐演化为中土民间百戏之一。
3.胡服
唐代胡化风气相当严重,这是民族融合的结果,也是李唐王室胡化现象的映射。由于君主的喜好,庶民中也逐渐流行起来。
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唐代妇女多戴羃蓠和胡帽。《旧唐书》卷45《舆服志》载: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羃□。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帏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咸亨二年又下敕曰:“百官家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帏帽,遂弃羃□,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放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又命妇朝谒,或将驰驾车,既入禁门,有亏肃敬。此并乖于仪式,理须禁断,自今以后,勿使更然。”则天之后,帏帽大行,羃离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羃□之制。
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帏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鞾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李华在其著作《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中也谈到了唐代前期社会风俗的变化情况,并涉及服饰的变化。李华祖先是北朝以来赵郡第一流高门,为李栖筠族子。李栖筠一支于玄宗开元年间自赵郡徙于卫(即汲郡),李华一家也早离开故土,南迁相州。李华在其书信中最后提到:
吾小时南市帽行,见貂帽多帏帽少,当时旧人已叹风俗。中年至西京市帽行,乃无帏帽,貂帽亦无,男子衫袖蒙鼻,妇人领巾覆头。向有帏帽、幕□,必为瓦石所及,此乃妇人为丈夫之象,丈夫为妇人之饰,颠之倒之,莫甚于此。
李华,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擢第,天宝二年(734)复举博学鸿词科,天宝十一载(752)迁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部、吏部二员外郎。其信中所述风俗变化时间当与上引《旧唐书》45《舆服志》所记相符。信中的“南市”,即洛阳南市,帽行是南市众多行铺之一。
武德(618—626)、贞观(627—649)年间,唐代妇女帽饰多为羃□。永徽以后及武则天时期,又多戴帏帽。开元(713—741)初,士庶之家,又多仿效宫人佩戴胡帽。羃□乃障面掩身之巾饰,原为吐谷浑男子所戴,北齐至隋唐间,又为妇女所饰,其形制乃为戴在头上,使全身障蔽之物,类于面幕。李密在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领兵赴黎阳,在桃林县附近立意反叛,“乃简骁勇数十人,著妇人衣,戴羃蓠,藏刀裙下,诈为妻妾,自率之人桃林县舍”。可知中原地区也戴这种帽子了。帏帽,起于隋代,是隋唐间妇女盖头,大致是以纱缝于帽缘四周以防风沙,又防窥视。胡帽,似源自北周时所流行的突骑帽。这种突骑帽在隋唐时期大抵谓之“胡帽”,是一种掩项露面之帽。帽饰由羃蓠向帏帽的替变以及帏帽复被胡帽代替的过程,也就是从“全身障蔽”到“渐为浅露”,再到“靓妆露面”的演变,反映了唐代妇女服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这一时代的风尚。
半臂是隋唐五代特有的一种男子服饰,大约是从西北传入中原的。半臂的形制有些类似今天的坎肩,但比坎肩多了个袖子,其长度在袖子与无袖之间,襟大多开在右边。半臂的穿法主要是在内衣之上外衣之下,这样它起到了一种垫肩的作用,使男子显得肩宽而雄武。如果半臂的质地很好,如像“锦半臂”那样,那么穿半臂的人就常常脱掉一只袖子以夸耀自己的半臂。当然为劳作方便,也有人将一只或二只袖子全脱掉。唐陕县尉崔成甫为了在万众面前出风头,就“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偏袒膊,红罗抹额。”这“偏袓膊”就是为了将锦半臂显示出来。
半袖是隋及唐前期妇女常穿的服装,样子与男子所穿的“半臂”相似而有所不同。半袖比半臂的领口更低,且多为对襟,套在窄袖衫外。后期由于衫袖变宽,半袖套不进去,穿的人就少了。半袖也是域外传入的服装。
帔是搭在肩背上的长帛巾,当时多称为“帔子”,也叫“帔帛”、“披帛”、“领巾”,大约由西域传入内地,在隋唐五代使用的很普遍。从形制上看,有的帔较长,有的又较短,并似有不同的样式。《事物纪原》说:“唐制,士庶女子在室搭帔帛,出适披帔子。”帔的材料有绫、帛丝、罗等,颜色以红、绿、黄为多,其中像“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就是红色的比较高级的帔子。不同颜色的帔与衫、裙相搭配,构成了当时妇女虽然很普通但又五彩缤纷的服装。
4.胡食
唐代中外之间、民族之间交流空前频繁,饮食文化也深受其影响,胡食、胡饼进入饮食市场。人们崇尚西域食风,胡饼、胡食店肆遍地开设。《太平广记》卷451引《广异记》载,东平县尉李黁得官后,从洛阳出发赴任所时,“夜投故城,店中有胡人卖胡饼为业。”胡饼又有胡饼、油胡饼、胡麻饼、肉胡饼几类。铧锣也是一种胡食,是唐代新传入的食品。据考证,它是一种带馅的面点。饆饠又称毕罗。李匡乂在《资暇录》中说:“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受西北游牧民族“胡食”的影响,北方饮食中羊肉甚多,羊肉的地位高于鸡肉和猪肉。北方肴馔中有很多品类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味道,例如浑羊殁忽、于阗法全蒸羊、野猪鲊等。这一时期,或许受游牧民族饮食影响,北方吃“乳酪”类食品甚多,例如有马酪、羊酪、杏酪、酪雕胡等。
唐代中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各民族兄弟之间友好相处,使得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民族融合凝聚了唐人,民族交往也使唐代中州地区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