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70年~1076年
人物:宋神宗VS王安石
核心提示:人称“拗相公”的王安石,在血气方刚的宋神宗鼎力支持下,积极推行新法,取得一定成效,同时遭受反对派越来越强烈的攻击。宋神宗招架不住,以王安石暂时罢相避锋芒,不想给了王安石自认为是心腹的吕惠卿可乘之机。权欲熏心的吕惠卿为取代王安石,不惜诬称王安石“欺君罔上”。最终,王安石受宋神宗猜忌,黯然离开相位,“变法图强”亦成空。
拗相公
庆历二年(1042),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第四名,开始步入仕途。初期,王安石任鄞县(今浙江鄞县)知县,赶上当地遭受严重天灾,百姓生活无以为继。王安石就把官仓里的粮食低价放给百姓,约定百姓在秋收后归还,帮助百姓渡过了青黄不接的难关。随后,王安石细心考察了县情,发现这里是十年九涝,如果不消除水灾,百姓窘困的生活状况不可能得到改善。于是,王安石组织人力物力兴修水利,治理洪涝,不几年鄞县百姓就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王安石任地方官时,生活上无拘无束,常常不修边幅,加之其性格异常倔强,人们都称他“拗相公”。有一次,门生发现王安石脸色发黑,担心他得了病,就去找医生求教。医生说:“他没有什么病,脸色发黑是因为上面有许多脏东西。”门生按着医生的指点找来一些澡豆,送给王安石洗脸。王安石一把推开,说道:“老天让我生就一副黑脸膛,澡豆又能把它怎么样!”
王安石为官一任,总能把百姓利益放在舜!宋神宗对王安石的回答很满意,直言要王安石辅佐他。随之,宋神宗踌躇满志地说:“只要我得到魏征、诸葛亮那样的贤臣,富国强兵指日可待!”王安石听过此话,一丝阴影从心头掠过:皇上过分依赖臣子,一旦遇到守旧势力的阻挠,岂不要重蹈庆历新政失败的覆辙?为此,王安石提醒宋神宗:“只要皇上有明确的治国理念和坚定的意志,又何愁得不到贤臣?”回到家中,王安石又写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说明宋王朝开国以来之所以无事,全赖天助,但天助只是暂时,实施改革必须依靠人力,坚持“三不足”的信念(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才能最终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按他的构想设置“制置三司(度节、户部、盐钱)条例司”,拉开变法图强的帷幕。为加大对变法的支持力度,宋神宗又于熙宁三年(1070)年末,擢升王安石为宰相。根据后人的总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一、青苗法;二、均输法;三、保甲法;四、免役法;五、农田水利法;六、市易法;七、方田均税法;八、保马法。
这些新法的实施,前后有将近15年时间,基本收到预期的效果,地主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抑制,广大农民的赋税和差役有所减轻,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朝廷府库中积存的钱粟无不充施政的重要位置,获得了突出的政绩,名声也越来越大。嘉祐四年(1059),已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王安石向宋仁宗呈上言辞恳切的《万言书》,虽没有得到宋仁宗的正面回应,却受到许多士大夫以及太子赵顼的赞扬。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十分欣赏法家思想,他在读《韩非子》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天下弊事太多,不能不改革!
变法图强
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英宗去世,太子赵顼即皇帝位,是为宋神宗。血气方刚的宋神宗随之提出“富国强兵”的宏图大略,进而寻找有志于改革的官员。宋神宗首先把目光放在参与庆历新政的元老、宰相富弼身上,不想富弼却泼了他一盆冷水:“我希望皇上20年之内不要再言兵事!”很快宋神宗就发现不仅富弼不热心改革,昔日革新派的领军人物韩琦、欧阳修也已暮气沉沉,没有丝毫的兴趣与他谈论改革。大臣韩维看到宋神宗心急如焚,就点出王安石的名字,宋神宗眼前为之一亮:是呀!我看过他的《万言书》,推动改革非他莫属!
不日,宋神宗就把王安石征召入京。宋神宗一见王安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什么是为政之先?”王安石答道:“治国的方法。”宋神宗又问:“唐太宗如何?”王安石说:“皇上应当效法尧衍”。与此并存的,皇室成员、豪强官吏和高利贷者的既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他们从新法实施之初就不遗余力的阻挠、反扑,试图利用新法实施中的不足和失误逼迫王安石和宋神宗放弃变法。
刚健不足
面对朝野的反对声浪,起初宋神宗尚能坚持己见。后来,随着新法的深入实施,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宋神宗就有点把持不住,向王安石表达了平衡各方势力、减少变法阻力的想法。王安石是出了名的倔强,对宋神宗的“刚健不足”很不以为然。熙宁七年(1074)春,河北出现大旱,好几个月都不下雨,百姓生活陷入极度的困苦之中。反对派不关心赈灾,却以此为借口散布谣言,说王安石推行变法是逆天而行,遭到了天谴。不仅如此,他们还勾结曹太皇太后、高太后、向皇后一同向宋神宗施加压力。宋神宗受不住,就找来王安石商议解决之道。王安石继续搬出“天变不足惧”的理论鼓励宋神宗力排众议,继续推动变法,宋神宗不耐烦地说道:“‘天变’并非小事,要不反对的声浪为何如此汹涌?”不久,宋神宗在曹太皇太后、高太后的轮番“哭谏”中失去了自我,下诏命王安石罢相,改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罢相后,冷静下来的宋神宗还是想继续推动新法的实施,于是向王安石请教接替人选,王安石推荐了自认为是心腹的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谁想吕惠卿是权欲熏心之人,他为了防止王安石再度回朝为相,大肆排挤与自己意见相左之人,就是王安石的弟弟和故交也不能幸免。同时,吕惠卿极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在宋神宗面前说王安石的坏话。很快,吕惠卿的做法就引起宋神宗的反感,宋神宗于熙宁八年(1075)恢复了王安石的相位。王安石重新重用遭吕惠卿排挤的官员,吕惠卿不甘心,向宋神宗状告王安石曾经在私人信件中说过“不使上知和不使同年知”这样的话。“不使上知”就是不让皇上知道,“不使同年知”就是不让反对变法的大臣知道。宋神宗认为,王安石这句话不仅暗含欺君罔上之意,更有结党营私的动向,对王安石的反感徒增。王安石浑然不知,一如既往地对宋神宗进言。宋神宗心中厌烦,常常把他的主张驳回。熙宁九年(1076),天上出现彗星,反对派又借此兴风作浪,对王安石变法提出非议。宋神宗正想着如何罢免王安石,故意问道:“我听说变法让人民苦不堪言?”王安石瞠目结舌,竟不知如何应对宋神宗。不日,体察到宋神宗真意的王安石,再一次提出辞职的请求,宋神宗爽快地答应了。
兵败如山倒,王安石推行的变法亦是如此。虽然宋神宗在此后继续推行新法,但各地官吏见王安石已彻底倒台,执行新法就更加的阳奉阴违,敷衍了事。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反对派重新掌权,干净利落地废止了新法。王安石抑郁不已,于第二年在江宁府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