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45年~253年
人物:孙亮VS诸葛恪
核心提示:诸葛恪虽没有叔父诸葛亮的威名,但在东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聪明人,只是太过聪明往往会变成一种自负。孙亮即位后,诸葛恪作为辅政大臣,倾举国之力攻打实力远胜于自己的魏国,遭到惨败后非但不知反省,还拿出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架势准备与魏国决一死战。朝野上下虽然人心惶惶,一时之间却拿他没有办法。武卫将军孙峻冒险请孙亮设宴,将诸葛恪斩杀于宴会场,才使东吴避开一场穷兵黩武之祸。
夺嫡大战
诸葛恪,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其父亲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哥哥。诸葛恪从小就才思敏锐,善于应对,常常在朝堂之上使得众人“举座欢笑”。诸葛恪早年曾担任丹杨太守,为东吴募集了大量的兵力,颇受孙权的赏识。赤乌九年(246)九月,孙权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接替去世的陆逊的军队,驻节武昌,领荆州事。
就在诸葛恪当上大将军不久,东吴宫廷发生了血腥的夺嫡大战。起初,孙权立孙和为太子,随后又封另一个儿子孙霸为鲁王。平心而论,孙权对孙霸的疼爱要超越孙和,于是让他们两人同处一室,同等对待。后来,孙权受朝臣鼓动,将这两个相处还算和谐的皇子分开,允许他们建立各自的幕僚团队。从此,身为太子的孙和,在幕僚的危言耸听下有了危机感,开始不择手段地打击孙霸以维护太子之位。孙霸虽然受封鲁王,但随着年龄增长,他日后想继承皇位的欲望也日益强烈。朝臣们有看好太子的,也有看好鲁王的,很快针锋相对的太子派和鲁王派就形成了,他们经常剑拔弩张,大有誓不两立之态。孙权见他们为争宠进行内斗极其愤怒,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太子孙和废黜为平民,鲁王孙霸则被赐死。随后,孙权把幼子孙亮拉出来做了太子。
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病重,把诸葛恪、中书令孙弘等人叫到寝宫吩咐后事,而两人素来互不服气。不久,孙权病死。孙弘得知死讯后怕诸葛恪得势专权,就秘不发丧,并假传诏令诛杀诸葛恪,不想侍中孙峻已把消息告诉诸葛恪。诸葛恪以要事相商骗来了孙弘,并把他斩杀于座位之上。不日,太子孙亮登上皇位。
聪明变自负
孙亮即位后不久,就擢升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防止各亲王生变,就把他们从长江沿岸的军事要隘调离。建兴元年(252)十一月,曹魏派大将胡遵、诸葛诞、王昶、丘俭等,兵分三路攻打东吴。诸葛恪闻之,亲自率领4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往前线东兴(今安徽含山县境内)。这时,魏军正搭建浮桥向东西两城发起猛攻,诸葛恪命令冠军将军丁奉担任先锋,阻击来犯的魏军。丁奉身先士卒,其身后的3000将士也不示弱。不日,丁奉就领兵来到东兴城东,发现魏军正在白雪皑皑的营房内外饮酒作乐。丁奉对将士们说:“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说罢,喊杀声四起,惊得魏军手足无措,抱头乱窜。丁奉及其将士趁着魏军混乱之机,持刀奋勇杀敌。许多魏军试图通过浮桥逃命,很快就把浮桥压塌,纷纷落入冰冷的水中。丁奉率领的前锋部队大获全胜,打死打伤魏军数万人,并斩杀了魏军大将韩综等人。其他两路魏军得知东兴惨败的消息,无心恋战,焚烧了营地,撤回魏国。第二年二月,诸葛恪意气风发地率领大军回到建康,向孙亮报告了战果。诸葛恪说:“魏军都是乌合之众,根本就不堪一击。我请求陛下再让我出兵征讨,定能凯旋而归!”大臣们却认为东吴连年战乱,国家也无力承担巨额的军费开支,纷纷劝阻诸葛恪与民休养生息。诸葛恪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能听得进其他人的意见。中散大夫蒋延因极力反对出兵,被诸葛恪驱离出朝堂。
三月,诸葛恪倾东吴之力出兵20万攻打曹魏,“百姓骚动,始失人心”。曹魏太尉司马孚率领20万大军迎敌。结果吴军把攻击点放在合肥一地,遭遇守将张特的顽强阻击。虽然合肥城中仅有守军3000人,吴军倾尽全力却无法拿下。就这样战事一拖就是三个多月,北方的酷暑来临,吴军将士受不了长期战斗之苦,加之许多人水土不服,瘟疫迅速在军中蔓延。诸葛恪出于虚荣,不顾伤兵满营的事实强令军士们继续攻城。后来魏军援兵赶到,吴军节节败退,在孙亮一道道退兵诏书的催促下,诸葛恪才领兵铩羽而归。从此,官民对他十分失望,而怨言繁兴。八月,诸葛恪回到建康,一进家门就把中书令孙嘿等召来严加训斥:“你们算什么东西,竟敢下那么多诏书让我撤兵!”孙嘿知道诸葛恪心里正为战败而恼火,就没有吭声。等回到家,孙嘿一想起诸葛恪穷凶极恶的样子就后怕,于是托病在家不再上朝。
诸葛恪回到建康非但不向孙亮报告战败的原因,还动作频频地撤换他不在建康这段时间新就任的官员,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去。对于其他官员,诸葛恪也是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施以重罚。更令人讶异的是,诸葛恪还换掉皇宫禁军,用自己的嫡系军队替代。接下来,诸葛恪又不断地发出动员令,大有破釜沉舟、与曹魏决一死战的势头。朝中大臣无不惶恐、怨恨,可没有人敢上前劝阻已近乎疯狂的诸葛恪。
血溅宫廷
武卫将军孙峻心知这样下去东吴要亡国,就进宫面见孙亮,说出诸葛恪的种种异常举动。末了,孙峻郑重其事地告诉孙亮:“诸葛恪可能要杀了陛下篡夺皇位!”年仅11岁的孙亮一听此言,立时吓得面无人色。孙峻赶紧俯身在孙亮耳边说出自己的打算……
这天,孙亮请诸葛恪到宫中赴宴,诸葛恪欣然应允并按时坐车前来。不想刚走到宫门口,就见孙峻满脸堆笑地出来迎接。孙峻施礼道:“太傅如果身体不适,不妨改天再来觐见,我可以代为转奏皇上!”诸葛恪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就对孙峻说:“不用改时间,我这不是好好的么。”这时,只见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人靠近诸葛恪,把一封信函递到他手中,压低声音说道:“今天宫中情势诡异,可能有什么变故!”诸葛恪就把信函递给同他一起来的太常滕胤,滕胤看过信函也劝诸葛恪回去改天再来。诸葛恪轻蔑地说:“这些小娃娃能干什么,顶多在酒里动些手脚!”说着,诸葛恪径直进了皇宫,对孙亮行过君臣之礼,从容不迫地走到位子上,宴会开始举行。由于诸葛恪前一晚心绪不宁,整夜都没睡好觉,所以几杯酒下肚就有些昏昏然。这时,孙亮借故离开宴会场,随即孙峻也说自己要方便走了出去。不一刻,只见孙峻换了一身短装回到宴会场,提刀指着诸葛恪的鼻尖喝道:“奉皇上诏令缉拿你!”诸葛恪猛然酒醒,慌忙去拔佩剑。可剑还没出鞘,孙峻的刀已经砍了下来,立时一股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大半个宴会场。
候在旁室的孙亮听到诸葛恪已死的消息,立即返回宴会场,命人把诸葛恪的尸首抬出,将宴会场冲洗干净,再继续进行欢宴。诸葛恪的两个儿子听到父亲被杀的消息后,用车拉上母亲逃亡曹魏。孙峻派到诸葛恪家门口的暗探迅速把消息传给孙峻。孙峻即刻派出军队追杀,把他们母子杀死在半路。诸葛恪的尸首,则用草席包裹着扔到建康城郊外的石子岗。诸葛恪是何等聪明之人,为何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根源无外乎他的傲慢、自负。如果他能恪尽人臣之道,或许历史就是另一种写法。
吴太平三年(258)年仅16岁的孙亮被废黜为会稽王。
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6岁时,随父亲诸葛瑾参加孙权举行的宴会。孙权想捉弄诸葛瑾,就叫人牵来一头驴,并在驴脸上挂了一副牌子,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大臣们看着诸葛瑾狭长如驴的面孔,哄堂大笑起来。诸葛恪却不慌不忙,跪在地上给孙权叩了一个头:“请给我一支笔!”孙权好不容易忍住笑,吩咐左右侍从:“拿一支笔上来!”只见诸葛恪接过笔,从容地走到驴跟前,在牌子上添了两个字“之驴”,这样牌子上的字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孙权不禁连连赞许诸葛恪的聪明,并下诏把这头驴赐给他。